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项羽自刎乌江 西楚霸王项羽到底该不该自刎乌江,他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

导语: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现在仅臣有船,愿大王尽快渡江,若汉军追来,则无法走脱。”项羽听

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现在仅臣有船,愿大王尽快渡江,若汉军追来,则无法走脱。”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并没有失陷,巨大的内疚和对过去杀戮的忏悔之心,还有为了捍卫“霸王”的荣誉,他最终选择了战死沙场,而非过江,于是他说:“苍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想当年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而尊我为王,难道我就不觉得愧疚么?”想到此,他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长者,我骑这马五年了,所当无敌,曾一日行千里,我不忍杀它,现在赐给您”。

于是他命令骑兵全部下马以剑迎敌,最后仅项羽一人就杀了数百人,自己也负伤十余处。这时,他看到汉军中有他过去的部下吕马童,就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故人么?”吕马童一看,马上对汉将王翳说:“这是项王!”项羽说:“听闻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首级,今日我便为你们做件好事吧!”于是项羽自刎而死,时年30岁。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其余汉军为了争夺项羽的遗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五个汉将分了项羽的遗体,都被封侯。至此,汉王刘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也无人能够阻挡,而一代西楚霸王,也在此结束了他辉煌壮烈的一生!

那么项羽该不该自刎乌江呢?

项羽是秦未农民大起义中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有过很大的贡献。他有拔山之力,盖世之雄,是个勇敢善战,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后又自封为“西楚霸王”。但就是这样一位有统一中国雄心的西楚霸王,却兵败垓下,带着他永久的遗憾乌江自刎。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项羽的自杀众说纷纭,而讨论的焦点就在于他该不该自杀,他的自杀是可以理解还是不可以理解,在这一点上,我方认为:项羽的自杀,是他性格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是他的人生太顺利了,24岁项梁起兵他当起义军的副统帅,27岁当诸侯盟军的统帅。他从没有遭遇像垓下如此的耻辱,如此的失败。他败不起!如果他的人生多经历一些大风浪,或许他可以忍辱负重地回到江东卧薪尝胆。项羽虽火烧阿房宫有过,但他的功也是无可非议的。巨鹿一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名将章邯。歼灭秦军主力,可见他用兵如神,并非某些人嘴中的三天热度,就算到垓下之战韩信四面楚歌吹散了八千死士,还率领28骑冲出汉军几万人重围,可谓当者披倪,再说是刘邦不仁在先,并非项羽不义。

楚霸王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的气节,历来被人们所称颂,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应该不仅仅只是感慨于项羽的英雄气概,而是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项羽究竟该不该自杀。我方同学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得出了一个富于建设性的论断:项羽不该自杀。

有人说项羽能够白手起家,创建一番霸王伟业,他就必然能够带领江东子弟重起风云,重建霸王之业,杜牧在《题乌江亭》一诗中说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也深有感慨地说:古往今来,人们都对项羽重振雄风充满信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怀疑项羽的能力呢?

项羽不应该自杀,这是我方的观点,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困难,从容不迫,永不放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孙尚香刘备 三国演义中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为何没再返回刘备身边?真相扎心下一篇:最贵的烟 世界上最贵的烟排名榜,烟盒镶钻售价67万/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