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明朝那些事儿1 《明朝那些事儿1》人物介绍

导语:一、朱元璋 1、朱元璋: 17岁时父母饿死,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后来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然后攻下滁州、和州开始壮大。

一、朱元璋

1、朱元璋:

17岁时父母饿死,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后来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然后攻下滁州、和州开始壮大。

两大决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最后打跑了元顺帝。

2、陈友谅:渔民出身,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敢杀上司、杀兄弟。1360年,利用舰队水战朱元璋,但在龙湾之战被打败。后来鄱阳湖决战,陈友谅的铁索战船被朱元璋火攻打败。

3、张士诚:私盐贩子出身,经过高邮之战,建立大周,称诚王。占据了最富庶的江苏、浙江等地。本想在平江城抵抗朱元璋,坚持八个月还是被攻陷。

常遇春:天生的先锋材料,善于骑兵突破,擅长射击。缺点是嗜好杀戮。

4、王保保:蒙古军队最勇猛将领,但是面对明帝国双壁常遇春和徐达的北伐,十万大军被歼灭。这是中原骑兵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

5、朱文正:热衷于吃喝嫖赌,但是堪称军事天才,在洪都保卫战中,抵挡住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但是因为不服气朱元璋的论功行赏,打算投靠张士诚,后被朱关押。

6、傅有德:在远征北元的过程中,七战七胜创造奇迹。

7、徐达:明朝第一名将。

二、明太祖,朱元璋

1、朱元璋:

关注三农问题,限制商业。

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创八股文。

明朝官员工资极低,官员贪污严重,朱用刑法肃贪,贪污受贿被处死的官员有几万人,但是效果不好。洪武期间,官员一年内只有三天假期。

制定《大明律》,确定职业分配制度

设置锦衣卫,侦察大臣行动,收集军事情报,有自己的监狱,权力几乎超越一切。

2、刘基:明朝浙东集团首领,天下第一谋士。但是在“谁可以做丞相”的谈话陷阱中,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后来被胡惟庸毒死。

3、李善长:开国第一功臣,明朝淮西集团首领。最后被朱元璋夷三族。

4、胡惟庸:先是打败了刘基的浙东集团,但是任丞相后越发猖狂,挑战皇权,被朱元璋灭三族,丞相制度被撤销。

5、蓝玉:在沙漠里凭借直觉找到了北元军队,在捕鱼儿海战役彻底歼灭了北元的武装力量。但是,胜利后他骄纵不法,被朱元璋杀掉。

6、李成桂:取代高丽王朝,建立李氏王场朝,向明朝称臣。朱元璋给其国号“朝鲜”。

三、建文帝朱允炆

1、朱元璋的孙子,擅长背书,但是能力不行。朱元璋给朱允炆选的班底都是文臣: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都是文人但都是书呆子。优点在于,三个人都很有气节,宁死不屈。方孝孺的下场是被朱棣诛十族。

2、耿炳文: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派其统帅大军,比较保守,但在河北真定溃败。

3、李景隆,担任了新的统帅,但纨绔子弟军事才能低下,在和北军战斗时连夜南逃,还没有带上围攻北京城的士兵,导致攻城部队崩溃,北军在郑村坝战役中彻底战败。后来白河沟战役中大败,朱棣占领济南。主帅时60万大军覆没。

4、南军猛将平安,了解朱棣作战风格;瞿能,作战勇猛。但在战斗中帅旗被风刮断,被朱棣大军打的溃败。

5、坚守济南的铁铉,为了防止朱棣火炮攻城,挂出明太祖神牌。济南铁公祠即是纪念他。

6、在东昌决战中,盛庸部署军队打破了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杀掉了朱棣手下第一大将的张玉。但在夹河之战中,因为沙尘暴的缘故,盛庸带领的军队被南军击溃。后来朱棣绕开攻打济南、徐州等城市,在灵壁之战中击溃南军,直逼京城。最后利用间谍攻破了南京城。

四、朱棣

1、朱棣是朱元璋26个儿子里的第4个,在朱元璋与陈友谅打仗时的南京出生。在远征北元时担任主帅,作战经验丰富。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犯得最大错误就是在战争中始终担心担负杀害叔叔的罪名,给了朱棣许多逃生的机会。

2、姚广孝:“贫僧愿意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堪称乱世之臣。

3、宁王,本人非常凶狠,手下有一支强大的武装:朵颜三卫,全是蒙古军。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抗建文帝,最后被朱棣迫害,郁郁而终。

4、朱高炽,在北平防卫战中,借助寒冬冰天雪地的天气,抵住了李景隆的进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曹操杀杨修 并非鸡肋事件 罪名却是很荒唐下一篇:一代名师王闿运 一代名师王闿运 他的一生究竟有哪些造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