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有功不能尽赏的晋文公究竟是忘恩负义还是粗心大意 有功不能尽赏的晋文公究竟是忘恩负义还是粗心大意

导语:晋文公是忘恩负义还是大大咧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由不能尽赏带来的认知失调 在儒家的观念中,晋文公称得上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圣君。但每当人们提到介子推,晋文公对于功臣不能尽赏的黑历史就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一方面,晋文公行尊王攘夷之道成就霸主大业,是一个很符合儒家理想的圣君形象;可另一方面,他在对待功臣时不能尽赏的态度又总让人感觉薄情寡义,不该是一个明察秋毫的圣君

晋文公是忘恩负义还是大大咧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由不能尽赏带来的认知失调 在儒家的观念中,晋文公称得上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圣君。但每当人们提到介子推,晋文公对于功臣不能尽赏的黑历史就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一方面,晋文公行尊王攘夷之道成就霸主大业,是一个很符合儒家理想的圣君形象;可另一方面,他在对待功臣时不能尽赏的态度又总让人感觉薄情寡义,不该是一个明察秋毫的圣君该有的作为。 不少人结合了他对曹国、卫国、郑国的态度,干脆就讥讽这个所谓的千古圣君,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且睚眦必报的小人罢了。当然也有人不服气,认为像他这样的圣君是不应该有道德瑕疵的,因此就处处维护晋文公的形象,试图给这个反差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就特意解释说,晋文公之所以没能封赏介子推,不是因为薄情寡义,也不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是因为王室发生的内乱打断了他封赏的节奏,把这事儿给耽误了。 除此之外,太史公还讲了一个壶叔的故事,借晋文公之口道出了他心目中封赏应该遵循的原则:能够用仁义、德惠来教导、规劝我的,应该受上赏;能够以高效的执行力完成任务,帮助我夺取君位的次之;能冒刀枪矢石的危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下功劳的再次之;而如果你只能做一些喂马套车、洒扫做饭的苦力活,对于修养德行和成就大业没有什么太大助益的话,当然就只能最后接受赏赐了。对于儒家信徒来说,能够把仁义、德行放在功勋之前,这样的封赏次序想必是最好的。这样的叙述不仅能够淡化晋文公的道德瑕疵,还让他的形象愈加光辉伟岸了,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AalizzWell逸川 以上的两种态度,无论是讥讽挖苦也好,辩解维护也罢,实际上都是把封赏这个动作理想化了。他们想当然地以为,晋文公既然是一代雄主,国内局势自然是全在掌控。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晋文公想要封赏谁、想要如何封赏自然是随心所欲,公平或者不公平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这样的理想状况恐怕是很难达成的,掣肘制衡往往才是千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尤其是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经历,使得他在国内很难说会有多少支持,就算是他一开始有个什么样的想法,到了操作的层面上,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火烧公宫事件及寺人披与竖头须的觐见 那么,晋文公究竟面临什么困难,使得他不能对过去的战友尽行封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讲一段故事: 话说晋文公元年正月十九日,也就是晋文公回国还没到满月的时候,有两名大夫——一个叫吕甥,一个叫郤芮——突然带着大部队趁夜闯入宫殿,还放了一把火,准备把晋文公烧死在里面。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大火燃起之后,里面的宫女、太监跑出来一大片,唯独没有看到晋文公的影子。两个人都很纳闷,就让人四处搜寻打探,才知道晋文公早就得了消息,往秦国的方向去了。事情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想收手肯定是不行了,他们只好又带兵去追,结果一直追到黄河边上都没能追上,最后反而是他们自己被晋文公联合秦穆公设计诱过黄河给杀掉了,这次政变就这么失败了。 @AalizzWell逸川 你要问这件事晋文公怎么知道的,那就不得不提一个叫寺人披的人——所谓的寺人,实际上就是宦官。这个叫寺人披的跟晋文公之前有两次过节:一次是十九年前,也就是晋文公准备要出逃的时候。当时晋献公命他去讨伐晋文公所驻守的蒲城,给了他一天时间,结果他星夜兼程比预定时间早了半天,把晋文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追逐打斗的过程中,寺人披还砍掉了晋文公的一只袖子。第二次是在七年前,当时晋文公还在狄国,晋惠公又派寺人披去刺杀。这次给了他三天时间,结果他第二天就到了,晋文公没防备冷不丁地又被他打得仓皇出逃。就是因为有这么一层,吕甥和郤芮大概觉得这个人靠谱,所以密谋政变的时候就把他拉入伙,却没想到就是这个人,最后把他们出卖了。 寺人披去见晋文公的时候,晋文公也的确很记恨他,因此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进去,还说趁我没改主意你赶快逃跑吧。寺人披就趁着这个话说:「 ”唉!臣还以为国君经历了多年流亡之苦后,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可就目前我看到的情况……恐怕您不久之后就得再次流亡了。” 晋文公听他话里有话,就让他留了下来,寺人披不仅检举了吕甥、郤芮准备谋反的事,还说了一段很意味深长的话。这段话具体是什么,我们后面再说,反正就是在事变发生后,寺人披就得到了宽赦,虽然不至于封官进爵,可日子肯定是比以前过得更敞亮了。 他的这个转变就引发了其他人的好奇心,其中有一个叫竖头须的,也是一个宦官,就也想去试试。这个竖头须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也曾跟着晋文公流亡过,而且还是负责管理财物的,可见晋文公很信任他。但是后来因为发生了寺人披刺杀的事件,他就「 ”窃藏以逃”,也就是卷款跑回了国内。就因为这个举动,让晋文公没了盘缠路费,差点就饿死在去齐国的路上,所以就又让人感到特别可恨。因此他进宫的时候,晋文公也是不想见他,就推脱说自己正洗头呢,顾不上。没想到竖头须酸溜溜地就说了一句:「 ”洗头的时候人心就倒过来了,心倒过来意见也就反了,难怪您不肯见我。”晋文公一听,也是耳根子软,就让他进来,说了一番话,完了也就原谅他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要问了:吕甥、郤芮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发动政变呢?寺人披和竖头须又是说了些什么话,让晋文公既往不咎了呢? 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君? 关于寺人披所说的话,《左传》中是这么写的: 「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自古以来,臣子对待国君的命令都是应该说一不二,只要国君想要除掉什么人,臣下绝对要尽力而为。无论是蒲人、狄人,还是当时身处蒲城、狄国的国君您,跟我这阉人又能有什么仇什么怨,无非是在位国君的隐忧罢了!我所效忠的只有君命,您现在即位了,您就是我的国君,您难道就没有避居在蒲城、狄国的敌人了吗? 另外在《国语》中,还有这么一段: 「 ”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明训能终,民之主也。今君之德宇,何不宽裕也?恶其所好,其能久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什么样的臣子才是好臣子呢?对待国君的命令说一不二,这是好臣子。那什么样的国君才是好的君主呢?不因为私人感情影响国家决策才是明君。古来先贤一直教导我们,国君要有个国君的样子,臣子也要谨守臣子的本分,这样国家才能安定。我虽只是一介阉人,却也知道为人臣的道理,而您如今高高在上,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君主,试问您的地位还能长久吗? 把这两段话合起来,寺人披所表达的意思就很明确了。首先,他解释自己之所以一再跟晋文公作对,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在为当时的国君排忧解难。如今我敢来见你,就是因为你现在是我的国君,我要效忠于你,这完全是出于公心。也就是说,无论我当初追杀你,还是现在投靠你,都是公事公办,没有一点私心杂念在里面。你要因为私怨找我的麻烦,那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国君。为什么呢?因为一名合格的国君,就应该公私分明,不应该因为过去的恩怨影响你现在的决策。你要做不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没有进入状态,你迟早有一天还会被人赶走的。 为了加深印象,他还特别提到了齐桓公被管仲射中带钩的事,说齐桓公不计较这些旧事,任用管仲为相,这才有了后来称霸的大业。反观国内,你刚一回来,吕甥、郤芮就要谋反了,你就没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如果晋文公能早早地做出姿态,像齐桓公宽恕管仲一样对人格外开恩,他们还会反吗? @AalizzWell逸川 所以说,寺人披的这番话,虽说是在为自己辩解,可也隐含着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说你做国君一定要公私分明,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迁怒于他人,只要这个人有功于国家,你该重用还是得重用,这样别人才能踏踏实实地拥护你。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把他所痛恨的雍齿封了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有功于国还是有功于私,封赏功臣原则究竟是什么? 后来的竖头须所要表达的其实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他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表达的,他说: 「 ”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 跟随您流亡鞍前马后伺候您的那些人,固然是有功之臣要加以封赏,可留在国内没有跟随您的也是保家卫国的勇士,为什么您就要怪罪他们呢?您要非治我的罪,我也没话可说,可是很多居守之人也会因此而感到害怕的啊! 这里特别提到了「 ”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表面上看,是把流亡的和没流亡的并列起来,说他们都是有功之臣,可你要仔细追究其中的意思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是有差别的。在他的这句话中,居守国内的都是守卫社稷的功臣,相反,跟随你的那些人却只是一些牵马揽缰的仆人,是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如果还是以前,你还是一个流亡公子,你跟那些人称兄道弟没人会说你什么;有人鞍前马后伺候你,有人割股奉君救你命,你想要赏赐他们什么也不需要有什么顾虑。可你现在还一样吗?你现在是一国之君,你的所作所为都是代表着国家意志的。随同你流亡的那些人哪怕对你恩情再大,你也得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给他们开后门的。如果你拿着大夫们拼命换回来的东西,去赏赐有恩于你自己的人,这就是损公肥私,就算你是国君,我们也不能答应。如果你真想赏赐他们什么,就让他们到战场上去建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他的确贤能,的确是英勇善战,就不应该惧怕战场的考验,也不应该因为没有封赏而心生怨怼。只要他们能建立功业,你要赏赐也是名正言顺,旁人看了也是心服口服,这样大家才能相信你是公正的,是能够代表国人利益的,你的国君之位就能稳稳当当地坐下去。 @AalizzWell逸川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国君,就要首先抛弃个人恩怨,不能如寻常人一般恣意妄为,无论是因为怨恨而公器私用、还是由于恩情以公谋私都是不可取的。不管你是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还是就仅仅为了稳固个人的地位,都必须要公私分明,不能因个人感情引发居守者和流亡者之间的派系冲突,在这一点上是绝对不能任性的。 晋文公只是一个凡人 正因为如此,当晋文公此后在任用官职的时候,也的确没有对随亡者给了多少优待。晋文公四年,城濮之战爆发之前,晋文公设置了三军六卿的军事体系,推举了六名最高军政长官,也就是所谓的六卿。在这个六卿的序列当中,只有他的舅舅狐偃在其中勉强占了个第四的位置,其余的五个人都没有追随晋文公流亡的经历。甚至,在其中担任正卿的,还是与参与火烧公宫的郤芮同宗族的郤毂,可见晋文公给国内贵族做出了多大的让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史公有关「 ”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的叙述,或许只是他美丽的想象。 @AalizzWell逸川 《长安十二时辰》里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相信男人说了什么,要看他怎么做。我们对待史料也同样应该持有这样一个态度,写史着书者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态度往往只是他个人的看法,无论评论有多精彩,也都是受到个人感情和时代观念限制的。特别是在面对先秦原始史料时,由于写作者常常会以管中窥豹、甚至断章取义的态度去评述历史,其所叙述的事件、对话或许是真实的,但其观点和态度却未必是客观的,这就很容易给阅读者带来误导。因此在阅读这些史料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仔细甄别其中的逻辑错误,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陷阱,被古人的思路带着走,才能拨开迷雾见月明,找到历史发展的真实逻辑。 当然,这样的政治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晋文公之所以要作出这些妥协,是因为他在外面流亡的时间太长了,在国内没有根基,他必须得获得国内贵族的支持。他可以暂时不封赏那些流亡的功臣,但他可以在制度上开后门,比如他所开创的三军六卿机制,就是一个可以自由竞技的舞台,只有你有能力有梦想,敢闯敢拼,在这样的舞台上都有施展才华的余地。这种自由而开放的制度设计,让那些跟随他却未受到重赏的人总能看到一线希望。路还很长,时光也不会停歇,假以时日,这些忠心付出的人,总会收获他们应得的回报,这或许就是晋文公为他们所留下的最大的福利吧。 因此,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介子推不能受赏的遭遇,或许就可以豁然许多,我们大可不必为他的不幸遭遇而鸣冤叫屈,这毕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晋文公之所以没能对他及时封赏,也的确受国内政治局势所限,这与个人的道德品行并无关联。晋文公创造了伟大的功业不假,可他也只是一个凡人,他既有七情六欲,也有私心牵绊,更会为世事所累。在个人品行上,他既不会真的一无是处,也不会变得十全十美,太史公大可不必为此介怀,因为这就是人,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历史中的真实地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悬案:1200名爱斯基摩人「 ”人间蒸发” 历史悬案:1200名爱斯基摩人「 ”人间蒸发”下一篇:拿破仑死了30年 拿破仑死了30年 其侄子还凭借他的威望成为法国皇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