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

导语:两个必要的历史背景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和出版的书面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首先,从直接背景来看,“两个务必”产生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进入西柏坡时期。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作委员会、邮政委员会、毛主席、党中央先后从陕北迁到华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落户。从1947年5月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西柏坡,到1949年3月毛主席和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时间不到两年。

两个必要的历史背景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和出版的书面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两个务必”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首先,从直接背景来看,“两个务必”产生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进入西柏坡时期。

解放战争中后期,中央工作委员会、邮政委员会、毛主席、党中央先后从陕北迁到华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落户。

从1947年5月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西柏坡,到1949年3月毛主席和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时间不到两年。

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期间,三大运动的发动和全面胜利标志着民族胜利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将从长期被压迫和围困的政党转变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它标志着党的工作重点将从农村包围城市转向城市领导农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业难即将成为过去,巩固创业考验即将成为现实;它标志着中国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防止胜利后“突然死亡”的悲剧被尖锐而现实地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加速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克服转变后的各种新考验而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理论准备。

这一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包括一心一意的团结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谦虚戒骄戒躁的精神、敢于斗争必胜的大无畏精神、坚定不移的彻底革命精神。

其核心内容是“两个务必”。

由此可见,西柏坡精神主要是一种历史改造精神,一种承前启后的精神,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充分展示了革命者在敢不敢胜利问题上的坚定性,以及胜利后对革命未来的冷静思考。

其次,从更进一步的背景来看,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1945年毛泽东与全国政治家在延安窑洞的谈话。

1945年7月,黄炎培等6位全国政治家应邀访问延安。

黄炎培对历史的无常感到痛苦,在与毛泽东交谈时表达了极大的情感。

他说:“我出生60多年了,但我没有说我所听到和听到的。我亲眼看到的是所谓的‘它的快乐也是尴尬的’和‘它的死亡也是尴尬的’。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很多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统治地位。”这是人们第一次谈论历史周期规律。

同时,他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想办法摆脱周期律的统治。

那么,历史周期律发生的内因是什么呢?黄炎培认为:“一般刚开始的时候,我都是全神贯注,没什么不注意的,也没人不努力。也许那时候很难很难,我要从死亡中寻找我的一生。

随着环境的逐渐改善,精神逐渐放开。

有些自然是惰性的,因为它们持续的时间很长,从少数到多数,到风气的培养。它们虽然强大,却无法逆转,无法补救。

还有就是为了一步一步的区域扩张,它的扩张一部分是因为自然发展,一部分是功勋欲望驱使,坚持发展。当干部和人才逐渐枯竭,难以应对时,环境就变得越来越复杂,控制力必然趋于薄弱。

在一部历史中,也有“政治上的游手好闲和官运亨通”、“死后的政治利益”和“求荣求辱”。

总之没有办法跳出这个周期律。”于是,“它的繁荣是一样的”,“它的死亡也是突然的”,周期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那么共产党是否以及如何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呢?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方法,我们可以跳出这个循环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放松。

只有大家都起来承担责任,人才不会死。当然,正如找到一条船并不意味着到达彼岸,找到一条新的民主之路并不意味着跳出历史循环率。

能否跳出取决于这条路怎么走,能否对跳出周期的速度保持高度警惕。

这是“两个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务必”与毛泽东、黄炎培在延安的著名谈话有着相同的思想渊源。

第二,郭沫若发表了《沈嘉节日三百年》一文。

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了《沈嘉三百年祭》一文。

本文以丰富的史料揭示了明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包括朝廷腐败、天灾人祸、民生困苦、政府强迫人民造反等。属于延安府管辖的李自成、张发起并领导了农民起义,并在的帮助下,使农民起义走上了正规,接连获胜,直捣北平,推翻了明朝最专制的君主专制制度。

然而进京后,李自成进宫。

牛金星总理忙着准备登基仪式,吸引学生,举行选举。

刘宗敏将军忙于“打倒官员,寻找赃款,严惩杀人。

纷纷晕倒,大家似乎都以为世界已经太平了。".

靠近肘部腋下,他们似乎完全无动于衷。

山海关只派了几千士兵守卫,而几十万士兵聚集在首都享乐。

入京不久,李岩就被陷害了。

即使清军入关,“整装亲自出关,匆匆离去,匆匆迷失,匆匆归来。”不得不离开北京,一次次失落,最后在湖北铜山九宫山去世,享年39岁。

“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李自成自然是悲剧大师。"

这篇文章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连载。

这时,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自然明白其重大的政治意义,立即指示转载《解放日报》全文,并加了《编者按》,同时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研究。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回信中说:”...你们的“沈嘉三百周年庆典”,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整风文件,小胜利意味着骄傲,大胜利意味着骄傲,它一次又一次地受苦。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写一篇关于太平军经历的文章,会很有益处。但是恐怕我太累了,不能提出正式的建议。

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当时在湖南经历的差不多。

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

这场抗日战争,国际条件很好,国内努力靠我们。

虽然我兢兢业业,但我害怕犯错,但也许错误是从某个地方冒出来的;如果您看到任何错误,请随时告诉我们。

你的史学理论和历史剧对人民群众大有裨益,但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精神永远不会浪费。希望继续努力...”“虽然我兢兢业业,害怕犯错,但也许我会从某个地方跑出来。”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心态。

就像“如履薄冰”,时刻努力防止出错。

他非常自信和勇敢。

但是,他的信心和勇气是建立在对必然的理解之上的,同时,他要防止各种偶然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对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特别是李自成农民起义的一些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从未来形势的发展来看,“两个务必”的警示是很有预见性的。

此后不久,随着大中城市的被接管,一些干部面临着城市生活的繁荣,或者被资产阶级以各种手段拖垮,或者自发地滑入腐败的深渊,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出现了。

以下事件很有代表性:在七届二中全会后仅五个月,1949年8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知法犯法,罪不可赦”,“不畏军纪,欧真被判处死刑”。

被处决的是接管工作的军事代表。

1949年6月8日,25岁的欧真奉命参加公安部对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第21无线电台台长毕晓辉一案的调查处理。

当时毕晓辉早已随国民党军队南逃,家中只有毕的妻妾。

公安部调查人员在毕家中查获非法武器后,考虑到毕的妻子年幼无知,能知罪守法,从宽处理,结案。

当欧镇人民离开毕的家时,他们的心仍然和毕的妻子朱在一起。

朱20出头出生,欧珍却有邪念:一定要得到她!于是当晚,欧珍不顾戒严令的管教,趁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潜入毕家,勒索毕的钱财,逼朱答应从此与他同住。

欧真的犯罪行为很快就爆发了。

欧真被捕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最后经市长陈毅批准,执行了一次就地处决。

欧真事件再次向即将在全国执政的共产党人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

但这一时期的欧真事件并非偶然,欧真犯罪也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事实上,就在共产党执政之后,以腐败、浪费和官僚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在一些人中间蔓延和滋长,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李自成”人物。

比如1951年11月东北局向中央举报,沈阳部分单位贪污受贿3629人,东北贸易部只举报交待了5亿。

浪费和官僚主义也很严重,仅东北铁路系统就积压了价值几千亿元的物资。

其他中央局也向中央委员会报告了类似情况。

在大大小小的“李自成”人物中,刘青山和张子善可谓是犯罪的杰出代表。

他们利用职权非法经营;违反政策,投机倒把;转移和剥削移徙工人;卖淫,吸毒,腐败。

不用说,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非法利润超过3.7亿元,其中刘青山1.8亿元,张子善1.9亿元。

是大罪,十恶不赦。

当毛泽东收到华北局向中央提交的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腐败浪费的报告时,他感到震惊。他在批转这份中央起草的报告时指出:“原华北地委书记刘青山和现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都是大贪污犯,已被华北局发现并处理。

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政策是正确的。

这件事警告了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委。我们必须认真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和严重腐败的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罚他们,把他们当作一场大斗争。同时,毛泽东在给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的另一封回信中强调,并告诉中央局:“我们认为有必要整顿全党,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腐败事件,集中力量打击大型腐败犯罪分子。对于中小贪污犯,要采取教育改造的方针,使其不再重犯,从而制止许多党员被资产阶级腐蚀的极其危险的现象,克服二中全会已经预见到的这种情况,实现二中全会预防腐败的方针。”随即,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决定》,深刻地指出:“我们入城两三年来,严重的腐败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了一九四九年春党的二中全会认真地指出了资产阶级侵蚀党的必然性和防止、克服这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这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起来,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迫切时候了。

如果我们不认真执行这个决议,我们将犯一个大错误。此后,以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在全国迅速蔓延。

据统计,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参加“三反”运动的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总数超过383万。

经核实,10多万人贪污1000多万元,贪污总额达到6万亿元。

在犯有严重腐败罪的罪犯中,有994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67人被判处无期徒刑,9人被判处死缓,42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包括刘青山和张子善。

建国才两三年,就是贪污犯罪的人这么多,速度和数量真的是让人震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个务必”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共产党要想永远保持先进性和政治性,就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警钟长鸣。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的警告永远不会过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元芳是王元芳吗 李元芳是王元芳吗 元芳与仁杰上的元芳和神探狄仁杰上的元芳是同一下一篇:求纳粹党的历史 求纳粹党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