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中国历史人口增长 中国历史人口增长

导语:中国历史人口增长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新中国人口增长史1.20世纪50年代人口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内外动乱和社会动荡,人口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独立,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6%上升到2.3%。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给

中国历史人口增长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新中国人口增长史

1.20世纪50年代人口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内外动乱和社会动荡,人口增长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独立,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影响,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6%上升到2.3%。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短期的“繁荣”,造成了人力不够的假象。“人多才多艺”、“人多势众”这几个字在当时广为流传。第二,60年代初人口增长缓慢。从1959年到1961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大跃进”和“反右”错误,以及当时的苏联政府恶意撕毁合同,中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期”,其严重程度在历史上是空年前。

“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最大损失是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农村粮食严重短缺。1959年、1960年和1961年全国粮食产量分别比1958年下降11%、28.3%和26.25%。

由于饥饿、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1959年到1961年,异常死亡和减少出生的人数约为4000万。3.1962-1973年人口快速增长由于自然灾害的补偿性生育高潮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失控,人口迅速增长。

1963年,出生率达到创纪录的4.3%。全国总人口从1965年的7.25亿猛增到1971年的8.52亿。四.70年代人口增长197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

然后,有关部门提出了“晚、少、少”的具体政策要求,即鼓励晚婚晚育;鼓励夫妻间隔四年以上生育二胎;少鼓励孩子。为了配合宣传,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的口号。

现阶段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效果不明显。在全国范围内,一对夫妇仍然平均生育四个孩子。到1979年,中国总人口已达9.75亿。5.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80年代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出生率大幅下降。

但是从1962年开始,处于生育高峰期的男女逐渐进入生育年龄,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每年净增1000多万。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口呈现出“三低”的现代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人口增长的绝对数字还是蛮大的。

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变迁

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虽然自古以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由于数据不完整或失真,中国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往往难以准确描述。谢天谢地,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丰硕。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基本概况。总人口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最明显的特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人口发展,我们很容易发现,总人口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最明显的特征。

如果说的生动一点,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口已经爬了四个坡了。第一个斜坡,从夏季到西汉末年,人口沿着一条缓慢上升的总线波动了约2000年,直到达到6000万。

在第二个斜坡上,从东汉到明末,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粗线上下波动。有学者认为,宋明时期的总人口已经达到或超过1亿。

第三个斜坡,明末至清末,人口沿向上倾斜的总线波动约200年,1亿、2亿、3亿后达到4.3亿左右。第四坡,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总人口在动荡中持续增长了100年左右。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4亿。总的来说,中国人口的波浪式变化形成了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轨迹。虽然我们用攀升来描述中国历史人口的变化轨迹,但实际上人口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连续增长,而是波浪式的增长。

换句话说,中国人口在某一时期增长迅速,而在另一时期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总的来说,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时期,总人口将大幅增加。

人口年均增长率可以达到0.5%到0.7%,有时达到1%甚至更高。如西汉初年,盛唐,清朝。

在社会动荡时期,总人口会减少,甚至会出现人口负增长。如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

总的来说,这种波浪式的变化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式轨迹,谷接峰,峰随谷;在当地,形成了大多数朝代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轨迹。从长远来看,中国历史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从公元2年的近6000万到1850年的4.3亿,年均人口增长率仅为0.10%。到1949年,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仅为0.11%。

但从短时间来看,中国历史人口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这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证明。

第一,突破十亿美元人口屏障的时间。中国人口过了几千年才达到1亿,几百年或者近百年才达到2亿,40年左右才达到3亿,30年左右才达到4亿。

第二,年均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清代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1.2%,比唐时期高0.6个百分点,比宋代高0.3个百分点。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中国历史人口变化的特点,可以说中国人口呈现出波浪式的加速增长趋势。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人口最多

先秦至清代道光二十年中国人口发展。中国是最早有人口记录的国家,史料丰富。但这些数字大多是历代的户、口或征、征的数字。其中一些数字接近实际人口,而另一些数字需要估计为可比数字。但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不列为民族户,不容易估算。然而,它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先秦两汉最早的人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有一千三百多万人,但不足以被后人追溯。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后,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社会经济大发展,土地扩张,人口迅速增长。到西汉初,登记户数超过1223万户,总人口5900人。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兖州、徐、清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2.6%,而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东汉时期,南方人口略有增加,北方人口略有减少。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末南北朝战争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锐减。但这一时期记录较多的家庭只有两三百万户,可能有遗漏。当时流行吴彼、田庄,有所谓“百室千户”。丁口被藏,户口本不够。如果看隋统一后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户籍人口约为4000万,比汉朝的高峰期少了1/3。战争期间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比例上升。隋唐时期隋统一中国,经济恢复较快。捡起来藏起来。五年来,这项伟大事业的登记人口为4602万。初唐时期,政治稳定,生产发达。天宝14年记录的登记人口是5292万,但户数只有900万,平均每户五六人。以后一般都是这样。唐朝比汉朝大,疆域辽阔,有僧尼,有士民,有流民。实际人口应该超过汉朝,安史之乱,唐末战争。北方人口再次下降。但江南经济发达,开始发展岭南,所以整体人口损失不会太大,重心继续南移。宋代政治虽弱,但经济大发展,南方生产繁荣。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在当时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宋代记载的户数很少,平均只有两户,明显隐瞒了北宋元丰三年的登记人口。大观四年,增至4.6735亿。北方辽国无人口记录,南宋四年户籍人口2784万,晋国明昌六年户籍人口4849万。中外学者多认为宋、辽、金人口达到历史第二高峰,估计在8000万至1.2亿之间,估计年增长率在0.5%至0.8%之间。简而言之,宋代中国的人口在世界中世纪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按元丰三年户数,北方占37.3%,南方占62.7%。人口中心已向长江中下游转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也有北方人继续南下,但总人数增加不多。元明清,宋末战乱,元朝蒙古人上台,中国人口再次锐减。元朝二十八年,只记载了5985万,有很多不编的账,实际减的不会那么多。明初注重整理户籍。洪武二十六年战绩6055万,永乐元年人数增至6660万,恢复较快。但宣德后的战绩逐渐下降,到万历时仍有六千多万;黄皮书制度被破坏后,隐藏了很多漏洞。明代土地耕种增多,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学者估计,万历年中国人口应该远超1亿,也就是说达到了1.6亿。明末户口数量减少,但不多。人口分布与宋代大致相同。清初采用编制,人口计算。丁的数量也有隐藏的遗漏。顺治十二年的战绩只有1403万丁。51年康熙公布后,育种群体再也没有加傅,应用大大增加。康熙五十三年,丁2462万人,按丁数计算约为1.23亿人,占人口的20%。乾隆以后,用嘉宝的方法做人口记录,到乾隆二十七年达到两亿。55年超过3亿;道光20年,达到4.13亿。甘家百年的人口年增长率约为0.6%,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进入近代以后,人口趋于停滞。清代,农业、工商业普遍发达,中原、岭南丘陵地区得到大力发展。因为农民的人身自由,人口流动性增加,更多的人迁移到西南。乾隆初年四川人口记录只有几百万,道光年四千多万其实恐怕不止这些。东北放地较晚,但光绪年间有部分移民。整个人口分布还是集中在长江流域。平均而言,北方省份仅占总人口的30.3%,而南方省份占69.7%。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5.3人,北方各省45.8人,南方各省104.6人;江浙地区密度特别大。历代人口发展的特点中国大多数朝代都采取奖励人口增殖的政策,民间也通过生育子女来标志家庭的繁荣。在小农经济和多子女继承的制度下,每个家庭都想拥有强大的劳动力,所以他们倾向于早婚,生很多孩子。古代说男人30岁结婚,汉制20岁授田,北朝隋唐18岁授田。有向前推进的趋势。比如到了清代,就成了封建社会出生率高、死亡率高的繁衍型。10世纪后,中国的粮食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长期人口增殖早于欧洲。但耕地面积有限,乾隆年间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仅3亩以上。

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三个时期是什么时候

我认为是这三个时期:第一,西汉末年,汉武帝晚年人口只有3000万左右,但到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达到近6000万,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最高的。第二,隋文帝统治时期,公元581年隋文帝登基之初,全国人口只有450万,到杨迪皇帝即位时,全国人口已经达到900万。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唐朝最富的开元事件期间,唐朝人口并没有超过这个数字。清初,清朝入关时全国人口不到五千万,到康熙时一亿多,到乾隆时两亿多,道光鸦片战争前夕近四亿。

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口两千年来的演变有以下明显特征。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到1850年的4.3亿,总数只增加了7倍,年均增长率只有1‰左右。

2.跌宕起伏。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份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

比如西汉初年,8世纪初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从几十年到100多年,年均人口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在恢复阶段,年均增长率可能会更高。

当人口急剧下降时,一二十年内下降幅度可高达50%以上,年负增长率可高达50‰-100‰。3.人口发展是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从商业到公元初,达到6000万元。第二阶段,从东汉到8世纪中叶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

第三阶段,从中唐到五代,到北宋,12世纪初突破1亿,13世纪初达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到十七世纪的明朝,总计两亿多。

第五阶段,18世纪初恢复明末清初人口下降,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第六阶段,在经历了近百年的衰落和低增长后,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虽然速度在70年代后有所放缓,但近几年还是突破了12亿大关。

第二、三阶段的倍增时间为1300年,第四阶段为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第六阶段只有40年。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

地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生活条件较好,其人口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农民和整个人口,所以随着王朝的延续,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5.人口增长的种族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汉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普遍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因此汉族和农业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汉族以外的民族之间也存在增长不平衡。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我认为最快的是这三个

西汉末年,汉武帝晚年人口只有3000万左右,但到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达到近6000万,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最高的

隋文帝在位期间,公元581年隋文帝登基时,全国人口只有450万。到杨迪皇帝即位时,全国人口在20年内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唐朝一百多年的休养生息,唐朝最富的开元事件期间,唐朝人口并没有超过这个数字

清初,清朝入关时全国人口不到五千万,到康熙时一亿多,到乾隆时两亿多,道光鸦片战争前夕近四亿

最慢的如下

1.战国混战时期,到战国末期人口才两千万

2.秦末,人口不详

3.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汉平帝在元朝前两年人口5959万,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只有2100万

4.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汉永寿皇帝第二年人口5647万,晋武帝太康元年只有1616万

5.八王之乱,十六国时期。公元370年,北方的人口只有998万

6.在南北朝时期,从南方到陈后主的人口在三年内只有200万

7.隋末唐初。杨迪五年人口4601万,中宗神龙元年只有3714万

8.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世人口5291万,唐肃宗1699万人口锐减20.32%

9.南宋后期。南宋嘉定的南方人口达到7681万,而南宋丁敬的人口只剩下1302万

10.明末清初。明光宗太仓元年,人口5165万,清顺治八年只剩下1063万

中国人口——中国人口高峰是多少?哪一年?现在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正在上升

我是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自从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开展了33年以来,3。

38亿人,为国家和家庭节省了4.5%的抚养费用。47万亿。

我不敢说为人民争光是代表计划生育第一线的职工,但实际上计划生育工作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我不知道你怎么看待3亿人。美国今年才达到3亿人口,英法意加起来也只有中国的1/22。

其实印度两年前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了,但是他们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基数比我们大。我们在人口只有6亿的时候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而印度在人口接近11亿的时候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确实人口多有人口多的优势,但是人口多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

感谢大家对计划生育的支持。中国目前的人口高峰即将到来。据官方报道,中国的生育高峰就在这一批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所以我们的出生高峰应该是2000年到2010年,最高不会超过16亿。当然,还有很多“黑户”没有统计在内,但相对于16亿这个基数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如有不规范之处,请指正!。

中国人口变迁史

1.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为后来的传统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各诸侯国人口以相对较快的速度稳步增长。前230年,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3000万左右。此后一直持续增长,直到秦末民众起义前。

2.秦朝二十六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然后继续扩张疆域。秦始皇三十七年,全国总人口约三千万。估计今年世界人口2亿,秦朝人口占世界15%。

3.汉王刘邦,汉元年赢得楚汉战争,称帝,统一天下,建立汉朝。据当代学者统计,人口约为1650万。占今年世界人口的8.66%。

4.三国时期,东汉末年,人口达到高峰,人口5648万。黄巾起义后,董卓大乱,大小军阀混战。三国后期人口只有767万左右,其中魏灭蜀前443万,蜀灭蜀前26394万,吴230万。这只是家庭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据史书记载,263年蜀引兵10.2万,吏4万,280年吴国引兵23万,吏3.2万。即使算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

5.晚唐黄巢大乱期间,死亡830多万人。三年来,唐哀帝每天有2000万人。

6.明朝建立后,明朝逐渐统一全国,洪武时期明太祖的休养生息,在蒙元时期长期大规模战争和大破坏的背景下,使全国农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此外,洪武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填充了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贫瘠土地,开垦荒地,使这一时期的人口稳步增长。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人口约6054万,其中民户6175万,军户325万。

7.清末民初频繁的战乱、瘟疫、饥荒、疾病,又造成了一场大灾难。康熙初年,社会整体稳定,社会生产普遍恢复。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从明太祖元年的五千多万增加到一亿多,康熙六十一年又上升到一亿五千万。

8.民国时期台湾人口28年为51756.8万,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扩展信息:人口登记的萌芽期:据甲骨文记载,商朝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招人”或“招人”的记载,即临时招兵。

这可以算是中国户籍制度的萌芽。西周时期,确立了最初的人口登记方法。

周朝有了户籍制度的雏形。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口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学类书籍 历史学类书籍下一篇:美国历史专业怎么样 美国历史专业怎么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