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25岁拒绝百万年薪 25岁拒绝百万年薪 和美国导弹斗了一辈子 成了姚明的粉丝

导语:25岁那年,他拒绝了百万年薪,用美国导弹战斗了一辈子,成了姚明的粉丝。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01 梁启超的最小的儿子 梁启超的大名谁都知道,他而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却少人知。 梁思礼是梁启超快到知天命之年,才有的儿子,也是倾注疼爱最多的一个。但他也没有想到,这位小儿子,未来能成为祖国的导弹火箭专家,完成国家自强和飞天的梦想。 梁思礼到底为祖国做了什么,值得我们怀念? 0

25岁那年,他拒绝了百万年薪,用美国导弹战斗了一辈子,成了姚明的粉丝。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01 梁启超的最小的儿子 梁启超的大名谁都知道,他而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却少人知。 梁思礼是梁启超快到知天命之年,才有的儿子,也是倾注疼爱最多的一个。但他也没有想到,这位小儿子,未来能成为祖国的导弹火箭专家,完成国家自强和飞天的梦想。 梁思礼到底为祖国做了什么,值得我们怀念? 02 年少有为 梁思礼童年算跟不上快乐,年仅5岁,父亲梁启超就去世了。中学时就正逢抗日战争爆发,梁思礼一家同样也受到威胁。直到后来随着姐姐梁思懿到美国,生活才勉强安定。 但在异国他乡的梁思礼,并没有体会到人情温暖,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的联系中断了,梁思礼和家里的经济来源也断了,日子过得颇为不易。 家国破碎经历,让他有了深深的使命感,和当年众多的爱国青年一样,把科技报国当作学习的动力。 梁思礼 在这期间,梁思礼洗过盘子,送过报纸,清贫的日子并没有磨灭他的志向,也没有让他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的身份。 好在梁思礼遗传了学霸的基因,加上后天的努力,几年后,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此时的梁思礼仅仅只有25岁。 此时的梁思礼已经在美国打拼出名堂了,拥有了别墅、车子和地位。 而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海外学子的耳朵里,他心中早已按耐不住归国的冲动。 正如他后来所说的:「 ”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梁思礼 03 回国的选择,家族的传统 对于梁思礼来说,回国是自然而然的。这不仅是因为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本能。 特别是在听到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国旗时,这群没有见过国旗的海外游子,自己画了一幅「 ”五星国旗”,在寝室里面庆祝祖国的新生。 这个时候,梁思礼曾接到一份波音公司的offer。在当时自动控制专业的博士是非常珍贵的,不仅是新中国,连美国都很稀缺。 面对高额的年薪和优厚的待遇,梁思礼想都没有就拒绝了。爱国者的心,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然而令梁思礼没想到的是,他的一个同学林烨,为了优厚的待遇留了下来。后来,这个叫林烨的同学,成为国家的劲敌,也成了他看不见的对手。 林烨后来成为美国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为美国设计民兵1A、民兵2、民兵3、民兵4的洲际导弹,曾经一度成了中国安全威胁。 这位同学后来也访问过中国,获得了极高规格的接待。据说此时的同学年薪已经有百万美金。而梁思礼却很淡然,他说道: ”我回来搞东风导弹,他年薪现在超过30万,但我的看法是,他研究的导弹是瞄准祖国的,我研究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 ” 言语间,对这位昔日的好友同学,颇为鄙视。 梁思礼曾回忆到刚回国,走下邮轮的时,来接他的,是阔别9年之久的母亲王桂荃。久别的悲伤和重逢的欣喜,让他重新感到祖国的温暖。 04 钱学森手下的得力干将 回国后梁思礼,成了钱学森手下的大将,是他领导十个科室主任之一。可想要在一穷二白的中国搞导弹谈何容易,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技术资料,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就连设计图纸上面的零件,国内的工厂也是难以生产的。 最开始,有苏联的帮助,进程还算顺利。但苏联人并没有把先进的P-2拿出来,而是把上一代产品P-1来作为援助。 尽管是这样,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之一,也带头认真的学习。基本把苏联专家白天讲的话,每个字都记了下来,晚上再组织人员进行讨论。 后来苏联人撤援,梁思礼曾经给手下的学生打起道:”撤走就撤走,没有苏联人,我们中国一样能搞出导弹!「 ” 自主研制的道路是痛苦的,东风一号”虽然成功了,但「 ”东风二号”却失败了,同样,梁思礼没有气馁,面对质疑声,他说道: 「 ”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凭借梁思礼这一代人的努力,国内的导弹技术,始终能够跟欧美大国抗衡。 期间也出现很多转折,不管是早年割苏联「 ”技术尾巴”,还是后来计算机上导弹,他始终把导弹这个国之重器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就是受制于敌。 随着东风型号的导弹不断升级跟新,这把中国人自己的利剑,越来越锋利。国人的腰杆才算真正的硬起来。 梁思礼与杨利伟等航天员合影 05 火箭事业的播种人 除了导弹,梁思礼的另一大贡献在于航天事业。作为国内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深刻的明白,中国人要真正站起来,眼光不能局限在地球上,也要放在广阔的宇宙上,也要放在星辰大海。 梁思礼领导的中国航天,创造发射连续第48次获得成功的奇迹。这和中国人做事情严谨分不开。梁思礼曾说: 「 ”失败比成功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 在奇迹的背后,有人牺牲了家庭,牺牲了青春,甚至牺牲了生命。 想起曾今的战友,梁思礼难免热泪盈眶。 虽然梁思礼这一代航天人没有去过太空,但把自己当作阶梯,托起后辈前行,把自己当作蜡烛,照亮浩瀚星空。 在梁思礼退休之后,则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火箭事业上面,生命的最后几年,频繁到各大高校演讲,进行航天科普,希望再更多的孩子心中,种下航天的种子。 06 可爱的大爷 在生活中,梁思礼是一个可爱的老爷爷。他喜欢别人叫他「 ”老北鼻”。这是儿时父亲梁启超给他起的小名。 和他梁氏后代一样,梁思礼也是个爱好广泛的人,除了爱好古典音乐,同时也喜欢尝试流行歌曲。 他也跟普通的中国大爷一样,喜欢游泳,乒乓球,下象棋。 当然,梁思礼相比于其他小区大爷,象棋水平在属于「 ”王者”段位,曾打遍小区无敌手,后来转而和电脑对战。 更可爱的是,梁思礼还是姚明的铁杆球迷,在姚明去NBA的那几年,退休后的他,只要姚明有比赛,手上再多的事情都会停下来,坐在在电视机前为姚明加油。并宣布:「 ”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姚明比赛!” 07 可敬的老人 作为国内火箭导弹专家,作为名人之后,他无愧于老父亲的期许; 作为中国人,他不愧于祖国的厚望;作为普通人,他有充实而快乐的一生。 对他来说,最简单的快乐,就是把毕生所学用在建设祖国上, 看着祖国一天天强大,才是他最大的欣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除了关羽和张飞 除了关羽和张飞 刘备看准的三位猛将 没有一个走眼的下一篇:魏惠王为什么又称梁惠王 魏惠王为什么迁都大梁 魏惠王为什么又称梁惠王 魏惠王为什么迁都大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