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中国古代史书是如何记载日本的 最少的只有67个字 中国古代史书是如何记载日本的 最少的只有67个字

导语:中国古代史书是怎么记载日本的?至少,不到67个字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吧!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最初可以追朔到秦时期,徐福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东渡,在那时对日本的了解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海上三神山罢了。对日本情况有记载的文本材料最早可以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魏书》中的东夷部分找到,此后的大部分官修正史中都会对日本的情况有所记载。在明以前,对日本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通过对明以前的官修正史

中国古代史书是怎么记载日本的?至少,不到67个字的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家快来看看吧!

中国对日本的了解最初可以追朔到秦时期,徐福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东渡,在那时对日本的了解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海上三神山罢了。对日本情况有记载的文本材料最早可以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魏书》中的东夷部分找到,此后的大部分官修正史中都会对日本的情况有所记载。在明以前,对日本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通过对明以前的官修正史中的对日记载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史书对日本的记载都放在了书中的“传”部分,对日本进行比较浅显的叙述,而且多数史书的记载都基本一致,这应该是后人写书时抄袭前史所致。 在明以前的史书中对日本的记载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在这些史书中都把日本看作是“夷”,长期以来中国在亚洲处于文明的中心,其文化对周围的国家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把都把日本视为“东夷”,认为日本是蛮荒之地,不懂礼仪,中国是天朝,中日关系是一种朝贡关系,日本是中国中国的的属国,这是政治和文化上的双重优越性,因此,对日本的称呼基本上都是“倭国”、“倭奴国”,对日本比较轻视。 其次,这些史书对日本都是花较少的笔墨去简单描述,最少者如《南齐书》,仅用了67个字来描述日本,对日本的描述远不如对其他国家描述的那么多,这可能是由于地缘因素,对日本了解不多,但这根本上是由于人们对日本的不重视,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日本。因此,这些史书中的日本形象基本不变,都是“东夷小国”、“处东南大海之中”,基本上大多都是抄袭以前的史书,加入一些听闻,对日本做简单的描述 到了明朝时对日本有所研究,如1556年郑舜功到日本实地考察,写成了《日本一鉴》一书,获得了关于日本比较真实的资料。但由于倭寇盛行,此后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日本“从1633年至1641年,德川幕府接连多次发布命令,严禁日本船和日本人渡航外国,禁止天主教传入日本。除了保留与中国、荷兰在长崎进行有限制的贸易,以及通过对马藩、萨摩藩与朝鲜、琉球的来往以外,断绝与一切外国的通商与交往,形成了一个越来越严密的锁国体制”。 中日之间的交流中断,对日本的认识回复到了以前一样,认为日本“自宋以前皆通中国,明洪武初常表贡方物,而性狡黠”。把日本看做中国的朝贡国之一。到了晚清,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对日本进行了描述,此书中他对日本的描写多是摘自以前史书如《明史》、《武备志》、《皇清通考》等书中有关海防的部分,加以考证注释,其记述比之前的史书记载要完备,但总体上其所记载内容仍旧比较浅显、模糊。可以说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中国都没有认真地去了解过日本,在传统观念中日是中国的朝贡国,是一个东夷小国,对日本是比较轻视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如何评价历史上的蒋介石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蒋介石下一篇:杜十娘这歌是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人物背景 杜十娘这歌是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人物背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