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刘备夷陵之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战:伤亡数万之众 刘备夷陵之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战:伤亡数万之众 一员悍将殉国

导语:刘备夷陵之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伤亡数万,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马鞍山一役中,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傅彤。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的御营及左右营寨都受到波及。刘备本想撤往大将冯习的营寨,谁知冯习不但营寨被烧,自己也遭东吴将领徐盛攻击。刘备见势不妙,匆忙向西逃窜,又遇上了东吴将领丁奉。在徐盛和丁奉的

刘备夷陵之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伤亡数万,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发生在马鞍山一役中,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傅彤。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陆逊火烧连营,刘备的御营及左右营寨都受到波及。刘备本想撤往大将冯习的营寨,谁知冯习不但营寨被烧,自己也遭东吴将领徐盛攻击。刘备见势不妙,匆忙向西逃窜,又遇上了东吴将领丁奉。在徐盛和丁奉的夹击下,刘备走投无路。幸好张苞和傅彤先后赶到,掩护刘备来到了马鞍山。 不过,东吴大军很快便尾随而至,将刘备等人团团围住并立即发动攻击。张苞、傅彤见状,死守山口,双方展开一场混战,蜀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到了第二天,东吴放火烧山,蜀军更加慌乱。此时,关兴带着几名部下突破吴军阵地上山。关兴向刘备提出建议,迅速赶往白帝城方向撤退,以免被吴军围歼。刘备当即应允,并于黄昏时分开始突围。 吴军发现刘备突围后,立即展开围追堵截,东吴大将朱然也率一部兵马沿江岸杀到。关兴、张苞拍马上前,却被吴军弓箭射中,身负重伤,依然无法突出重围。此时,陆逊也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围歼刘备。 危难之际,有一对兵马突然赶到,朱然部下被杀的跌落山涧。刘备一看,原来是赵云。原来,赵云奉命驻扎江州,得知夷陵爆发激战,率部前来支援,没想到正遇上刘备被围。 赵云一马当先,一边击退吴军,一边向刘备靠近。陆逊得知赵云前来,忌惮不已,急令全军撤退。赵云又与朱然狭路相逢,仅仅一个回合便将朱然挑落马下,之后便带着刘备等人一起进入了白帝城。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马鞍山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不过,马鞍山之战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刘备临时落脚之处,而是夷陵之战时刘备的统帅部所在地。 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陆逊火烧连营后,蜀军前线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向刘备的统帅部——马鞍山靠拢。为了扭转局势,刘备在马鞍山的各个险要之处布防,企图挡住东吴大军的攻势。陆逊随即集结兵力,向马鞍山展开围攻。这场战斗也被称为「 ”马鞍山之战”。 马鞍山之战的结果,令刘备苦不堪言。由于聚集在马鞍山一带的蜀军大多为从前线撤下来的败兵,士气低落,加上诸如冯习、张南这些将领在陆逊「 ”火烧连营”时就已经阵亡,蜀军缺乏指挥作战的将领。因此,马鞍山一役开始不久,刘备便很快落入下风。 据《三国志•陆逊传》载:「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在吴军的猛烈进攻下,刘备意识到守住马鞍山已无可能,便在夜间率部撤离马鞍山,继续向西逃窜。从史料的记载来看,马鞍山一战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一仗。不仅损失了大将傅肜,还死伤了数万将士。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掩护刘备从马鞍山安全撤出,蜀军殿后的部队顽强抵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负责殿后的蜀军将领为傅肜。据《三国志杨戏传》载:「 ”时又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来到马鞍山救驾一说,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按照史料的记载,赵云出现在刘备的身边,是在刘备逃到白帝城之后,而不是夷陵前线。而东吴将领朱然也没有在夷陵之战中死于赵云之手,而是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被孙权晋升为镇北将军,封当阳侯。 这里附带说一句,马鞍山一役并不是夷陵之战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刘备还经历了四次伤亡惨重的失利。这一点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再来谈一个问题:这场战斗的发生地点——马鞍山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曾引发了不少专家、学者的争论。问题的焦点在于:马鞍山究竟在长江的北岸还是南岸。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马鞍山的地理位置应该在南岸更为合理。其具体地点在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宜都市五眼泉乡和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一带。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杨秀清是天生的军事家 杨秀清是天生的军事家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统治吗下一篇:乾隆通宝宝新局价格 乾隆通宝宝新局价格 乾隆通宝宝台局价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