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 ”端平入洛”:南宋收复北宋故都的行动 「 ”端平入洛”:南宋收复北宋故都的行动 如何成为其灭亡的导火索

导语:”“端平成罗罗”:南宋收复北宋故都的行动,如何成为其灭亡的导火索。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公元1234年,曾经接连灭掉辽国和北宋、称雄北方达百年之久的大金王朝,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打击下,灭亡于蔡州。 此战以后,金国倒数第二位皇帝金哀宗的遗骸,被宋蒙两军主将孟珙和塔察儿瓜分。孟珙带着它回到南宋都城临安,宋理宗喜极而泣,当即拜太庙,祭告祖先:百年靖康之耻

”“端平成罗罗”:南宋收复北宋故都的行动,如何成为其灭亡的导火索。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即公元1234年,曾经接连灭掉辽国和北宋、称雄北方达百年之久的大金王朝,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打击下,灭亡于蔡州。 此战以后,金国倒数第二位皇帝金哀宗的遗骸,被宋蒙两军主将孟珙和塔察儿瓜分。孟珙带着它回到南宋都城临安,宋理宗喜极而泣,当即拜太庙,祭告祖先:百年靖康之耻,终于得雪。 然而,正当南宋举国上下欢呼雀跃之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而至。 宋蒙金对峙 原来,在宋蒙两国联军灭金之时,并未就金国原来所占据的河南地区之归属,做出明确规定。而蒙军灭金后,也因为休整等原因撤出了该地区,使这里成为一片「 ”无主之地”。 这里所说的河南,与今日河南省辖区是有所区别的,它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大片地区。 河南地区对宋朝来说,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北宋时期的三座都城: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均坐落于此。 南宋与三京 而且,应天府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东京开封城在南宋时仍然是朝廷名义上的首都。 收复河南和这三座城市,似乎是理所应当之事。于是,南宋便发动了旨在收复「 ”三京”的「 ”端平入洛”战役。 《英雄本色》中,小马哥有句经典台词:「 ”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然而,南宋这场看似天经地义的正名之战,却开启了宋军一轮「 ”多米诺骨骨牌式”的溃败。而宋蒙战争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可以说,正是「 ”端平入洛”点燃了南宋灭亡的导火索。 下面,我们通过「 ”端平入洛”战役的始末,一起来探究它怎会成为南宋悲歌。 南宋石刻 一、攻守之争 提到「 ”端平入洛”,不得不提它的「 ”总导演”——南宋大将赵范、赵葵兄弟。 赵范、赵葵出身将门,其父赵方是着名抗金将领,曾经威震边关。 赵范、赵葵少时就随父出征,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蒙古人退出河南以后,他们敏锐的察觉到了战机,于是便建议宋理宗趁此机会,北伐中原夺回河南之地,收复「 ”三京”。 而如此一来,宋军进可以再往北收复河北地区,退则可以守住潼关至黄河沿线,抵御蒙古的入侵。 宋蒙对峙 赵范、赵葵的建议,在当时来看,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是有的。 其一,蒙古人早有侵宋之意。 早在金国灭亡前,蒙古就已经有了侵宋的想法,而且已经付诸实施了。比如绍定四年,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就曾经率军数万,以向南宋「 ”借道伐金”为名,强行进入宋境掳掠。 而在消灭金国后,蒙古大汗窝阔台更是曾直言: 「 ”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 由此可见,蒙古本来就有消灭南宋,一统江山的心思。而赵氏兄弟提出北伐收复河南,扩大战略纵深,免得以后被动挨打,也是非常合理的。 窝阔台 其二,北方「 ”外援”的接应。 赵氏兄弟之所以急切向宋理宗上书,还与北方的一位「 ”外援”有很大关系,他就是汉人国用安。 国用安本来是北方抗金义军首领李全的部下。后来,李全被南宋所杀,国用安便投降了蒙古。 但不久,由于得罪了蒙古大将,国用安受形势所逼,又转投金朝的怀抱,手中控制着今天的苏北、山东一带。 而后来因蒙古人攻打国用安,国用安又再次投降蒙古。 等到蒙宋联合灭金时,国用安竟再次改换门庭,归降了南宋。同时,他还向赵葵献出了「 ”守河据关”之策,即像金朝一样,依托潼关和黄河天险以据蒙古。 赵葵看到,尽管国用安有降而复叛的「 ”前科”,但如果有了他在北方的接应,收复中原故土,指日可待。而如果牵连日久,等到国用安被蒙古人所灭时,悔之晚矣。 金国骑兵 孙子曰:「 ”兵贵神速”。这样来看,赵氏兄弟抢在蒙古人行动之前进取中原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在当时的南宋朝廷,反对之声也十分尖锐。比如,有人提出: 「 ”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观衅而动,用兵未晚。” 这句话意思是,宋军士卒还没有达到精锐的地步,粮草军资也不充盈,攻城器械更不完备,城防也不稳固,还是等到这一切完备之后再用兵不晚。 还有人提出: 「 ”取之若易,守之实难,征行之具,何所取资?” 意思是,现在乘虚而入直取河南貌似容易,然而如此长的战线和补给线,还要分兵守备,实在太难。 尽管主战、主和两派皆有道理,难分伯仲,但对于刚刚亲政就取得了灭金伟业的宋理宗来讲,如果能够趁机再收复「 ”三京”,恢复祖宗疆土,那将是更加了不起的功业。 于是,赵氏兄弟的建议被宋理宗所采纳。「 ”端平入洛”之役正式打响。 宋理宗 二、令人遗憾的先胜后负 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宋理宗任命赵葵领5万人马从淮东出兵,大将全子才率领1万人马从淮西出兵,两路北上,而赵范则负责镇守两淮,作为以上两路人马的预备队,以防不测。 由于一路无战事,赵葵、全子才两路人马进展顺利。当年6月份,赵葵收复南京应天府,当年7月份,全子才进入开封城。 不过,此时的开封城,历经宋金百年沧桑,早已是残破不堪:曾经《清明上河图》里百万人口的繁华大都市,仅剩下居民千余家,一副破败萧条的模样。 当月,赵葵也率领大军,赶来与全子才会合。然而,两人一见面,赵葵就激烈批评全子才贻误战机:为何你要滞留开封,而不去收复洛阳和潼关呢? 端平入洛 全子才以粮饷没有筹齐的理由搪塞了赵葵,而实际上,他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 留在开封这座北宋都城,对自己具有更强的政治意义,这对他日后的升迁更有好处。 在赵葵的催促下,全子才这才分兵进取洛阳,并于7月28日收复这座曾经的北宋陪都。 然而,蒙古人对南宋的军事行动并非全无察觉。就在宋军出兵的时候,蒙军就已经掘开了黄河堤坝,造成河水泛滥,给宋军的后勤给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粮草不济,也成为全子才按兵不动的口实。 而且,面对宋军的北上,蒙古人还立即采取了军事行动。 在洛阳,宋军刚刚到城内,就中了蒙军的空城之计。毫无防备的宋军被早已埋伏好的蒙军杀得大败亏输,而城中缺粮的他们也只能宰杀马匹充饥。 最终,这支悲惨的宋军在8月2日被迫突围,残军败将被蒙军追赶,几乎全军覆没。 北宋皇陵 消息传到开封城,赵葵、全子才深感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开封城已经是破败不堪,而且其周围全是平原地区,若蒙古人打来,几乎无险可守; 第二,由于开封曾经的汴河漕运早已年久失修,两淮地区的粮草无法通过水路运抵开封,宋军的粮草补给将日益艰难; 第三,北伐宋军总兵力仅有6万,而在洛阳城下,宋军已经损失2万余人,余下的3万余人并不足以抵御蒙军的进攻。 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赵葵、全子才选择放弃了开封城,退守应天府、徐州、邳州、海州一带,与在那里的国用安会合,守卫仅存的胜利果实。 不久,蒙军果然来攻,并接连攻克应天府、徐州、邳州。战斗中,一生反复无常的国用安为南宋战死,赵葵的淮东军损失惨重。 至此,除了拿下了海州等少数地区外,「 ”端平入洛”之役全面告负,初期所取得的收复「 ”三京”的战果,全部付之东流。 南宋古城 三、南宋灭亡的导火索 「 ”端平入洛”之役,以南宋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告终。 尽管宋理宗比他的祖上宋高宗,更有收复旧疆的雄心壮志,尽管赵范、赵葵、全子才等人拳拳爱国之心可嘉,但他们空有战略眼光,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犯了许多错误。 首先,对蒙军的动向失察。 虽然在灭金之后,蒙军主力已经撤出了中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中原失去了监控。宋军刚刚北上之时蒙军就掘开黄河,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然而,作为主帅的赵葵、全子才却对此情况重视不够,致使2万多宋军稀里糊涂的葬身于洛阳城下。 南宋石刻 其次,对后勤补给的轻视。 宋军从淮东、淮西出发,长途奔袭,所过之处皆是饱经战火洗礼的地区,甚至数百里杳无人烟,就地取材的可能性很小。 而由于蒙军掘开黄河,造成河水泛滥,再加上这些地区河道年久失修,造成宋军的粮食运输补给极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赵葵、全子才握有数万人马,也不具备在开封孤城长期驻守的条件。 「 ”端平入洛”尽管出于一个良好的初衷,但这场军事行动是在南宋并不具备相应的军事、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这也是一次十分轻率冒险的举动。 更为严重的是,「 ”端平入洛”给了蒙古大举进攻南宋的口实,长达50多年的宋蒙战争也就此拉开了序幕。说南宋自己引燃了灭亡的导火索,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资料:《宋史》、《元史》、《续资治通鉴长篇》、《宋元战争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父爱作文描写一件爸爸给我讲历史的事 父爱作文描写一件爸爸给我讲历史的事下一篇:古代三大男宠的结局如何 武则天男宠最后被杀 古代三大男宠的结局如何 武则天男宠最后被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