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从哪到哪

导语:隋大运河,隋大运河去哪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大运河从隋朝到哪里?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它通过京、津、冀、鲁、苏、浙四省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1949年以前只有其中一小段勉强维持季节通航,现江苏北段的400多公里河道千吨级驳船可畅驶长江、淮河。1981年4月,

隋大运河,隋大运河去哪里?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大运河从隋朝到哪里?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它通过京、津、冀、鲁、苏、浙四省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1949年以前只有其中一小段勉强维持季节通航,现江苏北段的400多公里河道千吨级驳船可畅驶长江、淮河。1981年4月,我国新开辟的古运河无锡至扬州、无锡至杭州的旅游线路,引起了国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这条运河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接,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项奇迹。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比较早的运河。 国外着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前苏联土库曼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我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 运河开凿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 其后,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 应该说开凿运河是杨广的历史功绩之一。当时开凿运河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不能把隋炀帝杨广这个暴君穷奢极欲,爱好游玩,当成主要原因。 但这是劳动人们付出极大代价换来的。晚唐文人韩偓写的《开河记》中描写了修河民工的悲惨生活。文中写道,隋炀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此外杨广还派出五万大汉作为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动不动就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 运河的最后阶段是在元朝时期结束的,明清又加以完善。

隋大运河有哪四段?

隋大运河分为永济运河、同济运河、汉沟河、江南河四段。

公元605年,杨迪皇帝下令在豫淮北招募100多万军民,开始开凿通济渠。通济渠东起洛阳西苑,南至安徽盱眙。它把山谷的水和河水引入黄河。入黄河后,用一段黄河到达半珠。黄河从半渚,再向南流,使之入绥水。苏水经中牟、开封、陈留、高邮、泗县,入泗水,入淮河。这一段运河是利用古运河航道拓宽的,所以是3月开工,同年8月竣工,2000英里航道只用了100多天。

淮河和长江之间,隋朝以前有汉沟,北起杨珊,北至江都。隋朝以前,汉沟多次改道,河道狭窄,无法通过大船。隋文帝开汉沟时,只整治汉沟入淮河的入水口,并未彻底清理河道。杨迪皇帝招募了十多万军民,把旧汉沟加宽拉直,从杨珊直入长江。

公元608年,开凿永济运河。该段主要利用天然河道沟通沁水和淇水,引沁水入淇水,在歙县北部汇合,向北流入天津入海。永济运河利用这条天然水道向北延伸,然后进入水顶河,到达北部的卓君县。

公元610年,杨迪皇帝下令开通江南。江南河北从京口南到余杭。隋朝以前,长江以南有许多小运河。这一次,旧的小运河被用来拓宽它们。然后引长江,过小运河,绕过太湖,直达杭州。至此,大运河已经开通。

工人们为建造这样一个大型项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杨迪皇帝强迫数百万民工用工具和口粮挖运河。如果男人不够,就应该由女人来补充。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严格的官方监督导致无数农民工饿死和精疲力尽,其中45/10的农民工悲惨地死在运河工地上。当时,有一个名叫麻友的将军,他非常残忍。谁慢谁就被棍子打,人家把他当吃人的妖怪。孩子们在河边哭泣,一听到大人说“麻友来了”,他们就吓得马上停止哭泣。谁知道那些年有多少农舍荒芜,有多少妻子成了寡妇,婴儿成了孤儿,挣扎在死亡线上!可怕的繁重役务导致很多人忍痛割爱兄弟姐妹。残疾人在服役中可以避免死亡,所以被称为“福手福脚”。

杨迪皇帝在修运河的同时,还下令在两岸修建一条皇家道路,并种植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修建了40多座离宫。他派人强迫民间美女住在宫殿里,以满足她们的感官享受。大运河建成后,杨迪皇帝率领文武官员、和尚、道士、尼姑以及皇室和宫女,乘数千艘大船来到扬州看琼花。游轮长达200英里,首尾相连。杨迪皇帝乘坐的最大的龙舟有200英尺长,4英尺高,5英尺高。它还建造了四层的宫殿和100多栋房子。每个房间都有女仆。有8万多名追踪者在岸上拉着船,沿途有卫兵把守,杨迪皇帝一次又一次地巡游。无论你走到哪里,数百英里内的县都要“给冈顿提供食物”。最大的州要送100多辆车。而且,菜是山珍海味。如果他们吃不下,就扔进大运河。杨迪皇帝提拔那些提供贡品的富裕州县官员,如果他们不满意,就免于降级甚至斩首。于是,地方官员想尽办法搜罗百姓的升迁和财富。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隋朝很快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

隋代的大运河是什么?

广通运河、通济运河、山阳渡运河、永济运河,虽然不是同时开挖,但可以算作独立的运输通道。由于这些通道以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向东南、东北辐射,也连接了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徐希和溆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南北贯通的大运河。

隋代大运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建于605年,开凿济南运河,连接黄河淮河,疏浚古汉沟,连接淮河长江,形成后半段。三年后,永济运河再次开凿,通往卓君县,后来又通往京南,形成前半段。两年后,江南河道疏浚,到达余杭,即后来的杭州。至此,隋大运河贯穿全线,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现在隋朝的大运河是哪条河?

隋大运河现在是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后人通过浙东运河延伸到绍兴、宁波。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大量开凿运河,其分布区域几乎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

西有关中人工运河,南有广东,北有华北大平原。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相连,可以到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比如从离北京不远的通县出发,可以乘船从泉州运河到沟河口出海,经过一段很短的海上行程,然后进入高河,经过平陆运河,进入漳水,经过曹丽运河和白沟,进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着跳荡运河下行。

从水影到乳水,再从乳水的支流到巴水,进入赶水,进入汉水,进入洋口运河,进入长江,进入洞庭湖,进入响水,进入丽水,进入西江,沿着西江到番禺市,或者从江陵回到长江到巴蜀,这样就可以和西南沟通了。

这条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通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从大冶元年到大冶六年,杨迪皇帝用百万人口疏浚了许多朝代以前留下的河流,修建了隋唐大运河。

扩展数据:

隋唐大运河很容易湮灭,甚至与岸边齐平。隋唐大运河只有在唐、周、北宋时期频繁挖掘、疏浚、整修,才能继续使用。

南宋时期,由于没有及时挖掘和疏浚,大运河因一些河流淤积而衰落。南宋时,通衢河被淹没,没有运河的痕迹。

原因是南宋时,北方沦陷,南宋统治者破坏运河上的各种设施,阻止金船南下。

至五年,黄河在决口,向南泛滥,取泗入淮,取淮入海,晋朝统治者任黄河泛滥,给南宋带来灾难。所以淮河流域经常被淹。淮河由河南变为长江,通济渠逐渐成为陆地。

同时,元朝定都北京后,开始开凿京杭大运河,开辟航运,导致通济渠逐渐失去重要性。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隋大运河

一个庞大的工程,隋朝的大运河有多长?

全长2700公里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它全长2700公里,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它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市直辖市,贯穿华北大平原,达到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建筑背景

在古代,河流运输有两种:自然河流运输和人工运河运输。天然河运给人类带来便利,省力又经济。只要水能胜任,就可以随水路到达沿海所有地方。

陆地上的交通虽然不受河流的限制,可以随意进行,但是除了平地,到处都有交通困难;而且在运输量上,车和船差距很大,力量也很不一样。对比两者,河运自然有很大优势。

当然,天然河道的交通运输也有其缺点,即河道依赖于地形的高地,河道有一定的流向和流量问题,因此远离河流的地区不方便。这样,人工开凿运河的方法就出现了,以补充天然河流的不足。

扩展数据

1200多年来,大运河一直是中国水运的重要通道。清朝中期以后,山东北的运河被封了。道光五年,江南的粮米由海路改为天津,再转运到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逐渐消失。到1949年,山东的河段和中央运河不再通航。内渠水位不稳定,经常决堤,造成灾害。

1949年后,全面整治黎运河,修建船闸和节制闸,开辟新的河流,将河流和湖泊分开。在黎运河南段,瓦铺至六圩港的新水道开通,缩短了与江南运河的航程。中央运河也得到了加深和重建。为了方便徐州煤南运,微山湖西侧开辟了一条新的航道。

江南运河最初是从镇江市入河的,但由于河道狭窄、浅,现已改为剑壁河口,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大型船闸来控制水位。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在“半天布施,学会走这条路”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

大运河成为水运的主要水路后,水运以南北交通的便利将粮食运输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王朝调节物资、平衡社会的有力手段。特别是明清时期,水运的社会历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水运一直是历代中央政权赖以维系的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水运的政治军事意义对于各个朝代都更加突出。一年又一年,朝廷进行了粮食的南运北运,为北京几乎所有的居民提供了日常的粮食,极大地支持了整个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转。

同时,粮食运输成为支撑王朝军事制度的重要物质力量。很多战争,比如历代分布的庞大地方驻军,长边防守进攻,四方讨伐,都是以漕运为后盾的。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运河

当时的隋大运河叫什么

它被称为大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建于公元605年。它用一百多万民工挖了集渠把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同年用10万民工疏通古汉沟,连接淮河和长江,形成后半段。三年后,随着100多万河北民工的到来,永济运河被开凿并连接到卓君县南部,形成了上半部。

两年后,江南运河疏浚到达余杭。至此,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分享了五百多万农民工。大运河贯穿全线,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大运河的多段,缩短航程900多公里,全长1794公里。

扩展数据

背景

1.文化交流

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繁荣的地区,也是人口最密集、政治思想最活跃的地区。

黄河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横向连接,但不便于南北纵向连接。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庶之地,黄河以南东南沿海物产丰富,但长期未开发。这种地理缺陷造成了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我们的祖先明智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由此产生了南北纵向开凿人工河流的愿望。

2.军事需求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频繁战斗,不断征服。为了保证军事行动所需的大量粮草运输,他们在水运时代占据了统治地位。军事行动无疑需要沟通南北水运,修建运河。

可以看出,开凿大运河主要是为了当权者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治权力,而军事行动和经济发展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具有追随帝都的属性。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隋唐大运河

隋代大运河的流向

杨迪修复隋大运河,将其分为四段:通济渠、汉沟渠、永济渠和江南渠。通济渠是从板渚抽取黄河水注入淮河。大冶元年三月,河南省各县十余万男女开济渠。

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东都洛阳西苑出发,通向谷水和洛水,东段沿杨洋运河旧路,将洛水注入黄河;洛口至半珠中段是一条利用黄河的天然河流。东段从半珠开始,引黄河到汴渠旧路,注入淮河。通济渠东段路线是引黄河沿汴水旧路,入泗水,注入淮河。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大量开凿运河,其分布区域几乎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西有关中人工运河,南有广东,北有华北大平原。

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相连,可以到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比如从离北京不远的通县出发,可以乘船沿泸水河从泉州运河到沟河口,经过一段很短的海路,然后进入高河,从高河经过平陆运河,进入漳水,再从漳水经过曹丽运河和白沟进入黄河。

入赶水,从赶水到汉水,从汉水到洋口运河,从洋口到长江,从长江到洞庭湖,从洞庭湖到响水,从响水到丽水,从丽水到西江,沿西江到番禺市;或者从江陵回长江到巴蜀,到西南。这条四通八达的水道,为后世开通隋唐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扩展数据

大运河在杨迪·杨光皇帝统治期间开通,以巩固政治权力和统一。挖掘的原因如下:

第一,政治上,为了进一步控制新统一的东南地区,加强对南方人民的镇压,需要沟通南北交通。

第二,军事上,要在东北卓君县建立军事据点,向北运送军需物资。

第三,经济上,隋朝在长安和洛阳集中了大量的官员和军队,需要充足的粮食供应。如何解决长江以南的漕运北运富庶物资问题,以加强中央的权力,是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陆路运输成本太高,运输手段简单,运输量有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河道连接南北河流,是当时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因此,运河的开通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四,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向南方转移,而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仍在北方。中国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江大部分由西向东流向大海,交通由北向南。

一直没有很好整顿的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把南方日益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一的整体。正是在这种新的客观形势下,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工程得以实施。因此,运河的挖掘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第五,大运河的挖掘也与杨迪皇帝对江都繁荣的怀念,对江都风景的向往,对巡游和享乐的渴望有关。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隋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唐太宗给唐僧一本通关文牒 唐太宗给唐僧一本通关文牒 110个国王无人敢懈怠 究竟写了什么下一篇:五胡乱华死了多少汉人 五胡乱华死了多少汉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