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光武帝刘秀英明一世 光武帝刘秀英明一世 却犯下一个致命错误 间接导致汉朝灭亡

导语:光武帝刘秀英明一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间接导致了汉朝的灭亡。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东汉王朝在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初,其实就埋下了外戚执政的祸端。 西汉王朝末年,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刘氏天命已去】【一姓不能再受命】,是以王莽一介外戚,靠着数十年包装自己名声的「 ”养望”,才得以轻易篡权。 王莽登基后,各种泥古不化的激进改革措施,同时得罪了豪强和小民,天下大乱后,方才「 ”

光武帝刘秀英明一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间接导致了汉朝的灭亡。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东汉王朝在光武帝刘秀的开国之初,其实就埋下了外戚执政的祸端。 西汉王朝末年,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刘氏天命已去】【一姓不能再受命】,是以王莽一介外戚,靠着数十年包装自己名声的「 ”养望”,才得以轻易篡权。 王莽登基后,各种泥古不化的激进改革措施,同时得罪了豪强和小民,天下大乱后,方才「 ”人心思刘”。各地刘氏宗亲纷纷打着「 ”光复汉朝”的旗号起兵。 刘秀以英才天纵,昆阳之战打垮王莽大军42万,又单枪匹马到河北募集部众,得到南阳和河北两地的豪强大族支持,仅用三年时间,便定都洛阳,建国称帝,名为中兴,实同开创。 东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本支的舂陵刘氏,战乱中损失惨重,光是在「 ”小长安之战”,就战死了几十口人,包括刘秀的二哥刘仲在内。他的大哥刘演更被刘玄所杀。等到刘秀称帝后,已经是孑然一生,势单力薄。 而原西汉王朝的其他刘氏后裔,和刘秀血统疏离,对他而言与其说是助力,实际上不如说是对帝位合法性的直接威胁。 因此,刘秀宣布光复汉朝后,东汉王朝虽然也承认西汉皇族后裔的宗室身份,如刘备这个「 ”汉景帝中山靖王之后”,但却绝不将他们视同如皇族,更勿论和西汉时那样裂土封王了。重申刘邦【白马之盟】的「 ”非刘不王”,从来就不等于「 ”是刘皆王”。 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靠的是丰沛地区的布衣将相,和广大的自耕农军团。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靠的则是河南和河北的众多地方豪强。功臣和豪强们在各州郡实力雄厚,从他们对「 ”度田令”的坚决抵制,就能看出其势力早已尾大不掉。 面对豪强反抗度田、盗贼四起、州郡纷乱的现状,刘秀最终决定废掉本无过错的长子刘强,改立刘庄为太子,就是看中了刘庄年纪轻轻就呈现的英明果决,认为他更比秉性谦冲的刘强适合执掌帝国。 太子:刘庄 汉明帝刘庄,庙号为「 ”肃宗”,对群臣控御极严,用法严峻,对那些封王的兄弟严厉防范,屡兴大狱,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都被逼死。从此,东汉完全杜绝了皇族宗室参政的可能。 汉明帝:刘庄 而外廷文武大臣又都是地方豪强、世家大族出身,因此,皇室通过联姻来分化豪强,扶植内廷势力来巩固皇权,维系统治,就成为东汉政治格局的必然。 这些内廷势力看似一时权势滔天,其实自成体系,完全依附皇权而存在,和外朝士大夫从来不是一路人,他们的最大利益立场,就是维护东汉皇权不至旁落。 然而,刘庄自己活到48岁,寿命并不算长,他儿子汉章帝刘炟年仅31岁就英年早逝。从此之后,历任皇帝寿命都实在太短,导致了整整百年时间没有成年君主即位,9个皇帝即位时,清一色的未成年。 因此,皇太后当然会依托外戚集团,临朝听政,和母家兄弟合力掌握皇权。 东汉每次选择皇后,大都被阴氏、樊氏、邓氏、马氏、宋氏、梁氏、窦氏这些与国休戚的元勋世家所垄断。这些元勋世家出身的贵族女子,自幼便为选入宫廷而培育,具备丰富的政治素养和宫廷斗争手段。因此,一旦皇帝年幼时,皇太后听政当然不是摆设,而直接就能对朝堂政治发挥重要影响,并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国舅大将军,直接代行皇权,并杜绝外廷重臣和宗室诸侯对皇权的窥测。 汉和帝皇后:邓绥,执政十六年。 等到小皇帝成年后,想从母后和舅舅手中夺回权力,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小随侍身旁、陪伴自己长大的宦官们。从此,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的轮流执政,就成为无解之轮回。 东汉朝廷体制,不设丞相,外廷三公虽然地位尊崇,只是徒具高位,中枢权力都集中于内廷近臣控制的尚书台来运作。 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互相制衡下,谁也无法一家独大,彻底掌握内廷并完全威胁皇权。因此,哪怕连续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婴孩、幼童皇帝,只要母后掌舵、内廷当家,外廷打工,各自分工明确,便能「 ”天子垂拱而治”,帝国正常运转。 而且每代小皇帝一旦成年,都可以通过和宦官集团的密谋,一纸诏命便摧毁当权的外戚集团,控制内廷,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 虽然他们此时亲政时,年龄也大都年少,但亦凭借强大的内廷力量,牢牢掌控皇权,压制外廷那些年老成精的大臣,实现名副其实的「 ”乾纲独断”。 当然,这种运行了百余年的体制,并没有相关明确律法背书,完全是几大势力集团彼此默认的「 ”潜规则”,因此长久以往,弊端滋生,也导致内廷力量的内部分裂和矛盾激化。 随着时光流逝,每代新的外戚家族,都必然汲取前任失败教训,寻求长久专权富贵之策。 到了大将军梁冀时期,已经达到专权顶峰,竟悍然弑君,给年幼的汉质帝喂毒饼。 梁氏盛极而衰后,此后的外戚窦氏和何氏,更企图援引外朝世家大族,与之结盟压制宦官,控制皇权。 而靠自残身体来平步青云的宦官集团一旦掌握大权,「 ”吃相难看”地大把捞钱,贪赃纳贿,还在其次,他们风光后竭力扶植原为寒门的家族,才真正侵犯世家士大夫集团利益,与外朝士大夫激烈冲突。 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时,在士族和宦官之争中一意拉偏架,以「 ”党锢之祸”这样的激烈手段打击士族集团,结果就是彻底激化矛盾,令东汉皇权完全丧失了士族集团的支持,直到数十年后,汉桓帝和汉灵帝仍然被以汉臣自居的诸葛孔明,在《出师表》中「 ”未尝不叹息痛恨也”。 到了汉灵帝死后,本身出身寒微、没有根基的大将军何进,完全依靠袁绍兄弟代表世家大族来对付「 ”十常侍”宦官集团,一场惨烈冲突,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同归于尽,内廷力量彻底崩溃,同时也就意味着东汉皇权的彻底崩溃。 在带领外兵进京的军阀董卓面前,只剩下少帝刘辩和献帝刘协这两个小孩子,何等孱弱无依!天下大乱,东汉灭亡,亦从此不可避免了。 而对比汉明帝刘庄这支皇族的子孙凋零,寿命短暂,甚至在刘庄之后,没有一个人能活到36岁以上,而且,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连续五次面临皇帝绝嗣,要找其他近支子孙继承皇统的危机。 原太子刘强改封东海王之后,虽然一生忧谗畏讥,只活了34岁,但他的后世子孙却繁衍甚众,寿命绵长,传嗣稳定: 刘强拜别生母郭皇后: 刘强之子,东海靖王刘政在位44年; 刘政之子,东海顷王刘肃在位23年; 刘肃之子,东海孝王刘臻在位31年; 刘臻之子,东海懿王刘祗在位44年。 东海王国稳定传承五代人的时间,洛阳的大汉帝国中枢已经换了12个皇帝…… 如此鲜明的对照,不得不说刘秀当初的储君选择,是一念之差,间接导致帝国衰亡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墓被盗一空 古墓被盗一空 仅剩两只人脸「 ”怪兽”镇守 专家分析后:不简单下一篇:等把乾隆安葬了 等把乾隆安葬了 再处死和珅不行吗 嘉庆为何迫不及待地动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