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赵括的军事才华 同样看了兵书却没作战经验 为什么韩信可以打赢第一仗赵括却不行

导语: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首先韩信除了看兵书之外,还在项梁,项羽旗下混了不短时间,中间肯定经历不少战斗。并且被项羽任为郎中,说明项羽对他的能力有一定认可,只是不太重视。而刘邦开始也不重视他,也任命他为管理后勤的官员,证明当时他多少有点名气了。所以,他第一次统兵大胜,并不难理解。而赵括只是一个世家公子,兵书读的很好,和人争论都能获胜,却从

两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首先韩信除了看兵书之外,还在项梁,项羽旗下混了不短时间,中间肯定经历不少战斗。并且被项羽任为郎中,说明项羽对他的能力有一定认可,只是不太重视。而刘邦开始也不重视他,也任命他为管理后勤的官员,证明当时他多少有点名气了。所以,他第一次统兵大胜,并不难理解。

而赵括只是一个世家公子,兵书读的很好,和人争论都能获胜,却从未在军队中历练过,只是赵王相信他会获胜,而任命他统兵作战。而第一次就是大规模战争,几乎是举国之力。

所以说:他们根本没有可比较的,一个天一个是地。

感谢提问。作为同样看了兵书没有作战经验的两个人,赵括领导的长平之战不仅直接导致赵国40余万被坑杀,而且自己还把命搭了进去,而韩信则传檄定三秦。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咋那么大呢?

一 有没有实习的经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韩信在第一仗之前有过丰富的实习经历,而赵括没有一丝丝的实习经历。韩信最早跟着项羽的时候,

作为项羽的侍卫,韩信很容易获得亲近项羽的机会,不仅向项羽提出了很多军事建议而且亲眼见证了项羽如何指挥战争,项羽可以算是韩信的第一任实习老师。跟随项羽实习获得理论知识,又在实际战争中检验理论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韩信在第一仗之前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赵括没有实际的实习经历。赵括看了兵书之后,自信满满,与自己的父亲赵奢谈乱兵法头头是道,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书本上获得的,赵括并没有跟随自己的父亲获得实习经验。

二 第一仗的难度不同

赵括的第一仗是长平之战,韩信拜将之后的第一战应该是平定三秦。这两个第一仗的难度简直是天壤之别,韩信属于人民币玩家,而赵括不仅属于普通玩家,而且还遇上了地狱模式。

平定三秦是韩信拜将之后的第一仗。韩信的对手是项羽分封的三个秦王,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这三位是秦朝的降将,原来自己的队伍都已经被项羽坑杀,现在带领的人马应该属于项羽分拨的老弱病残;平定三秦是刘邦集团打破分封困局,走出巴蜀夺取天下的第一仗,汉军精心部署精锐尽出。而且三秦之地人民苦秦久矣,对三位秦将自然没有任何支持,而刘邦约法三章,取得了汉中人民的高度拥戴,人心所向,韩信第一仗轻松取得了传檄定三秦的胜利。

长平之战是赵括的第一仗,当然也是最后一仗。赵括的对手是秦国名将武安君白起。“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白起先后带领秦军攻打韩魏赵,而且曾经把楚国打的直接迁都,白起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出手毒辣,杀人无数,水平直接碾压章邯等人。赵括初出茅庐遇上白起,就像一个看了几天拳击理论知识的新手第一次上拳台就遇上了泰森。赵括轻敌,中了白起的诈败计,加上秦国举全国之力断了赵国的后勤补给,

赵括欲突出秦军包围,结果赵括直接被射身死,而且四十万赵国男儿被白起坑杀,秦军取得了对赵国的绝对性胜利。

其实韩信和赵括的对比和毛主席与蒋介石的对比有些类似。毛主席从未有过军事学校的学习经历,而蒋介石军人出身,先后在保定军官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过,但最后毛主席取得了胜利。1963年12月,毛主席在会见哥伦比亚代表团时说“我们起初不会打仗,是在战争中学习起来的”。韩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上来遇见难度极低的第一仗,轻松获胜;而赵括纸上谈兵,上来遇见地狱级别的第一仗,身死国破。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一起聊聊有温度有意思有趣味的历史。

你好,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韩信和赵括的情况区别还是挺大的。

首先,两人对战争的态度不同

韩信出身低微,从一个小兵慢慢做起,当大将军又是靠萧何跟刘邦越级提拔。

可以说刚当上大将军的韩信很难服众,这种情况下,他行事必定是万分的小心在意,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韩信每一仗之前都会认真分析敌我情况、四周环境等因素,开打前基本已经有战胜对手的把握了。

比如最知名的背水一战,看似是依靠勇气,其实他前期对赵军的分析非常细致,针对性的战术安排也很有效,这就是敬畏战争的结果。

而赵括不同,史书记载他爹评价他:

说白了,赵括作为一个衙内,天天跟着他爹混,总觉得打仗容易,就对打仗失去了敬畏之心。

在他心中,士兵只是个数字而已,他一接收赵军,立马易置军吏,即便不懂军事的人,也能看出里面的风险。

但赵括无所谓,想换就换,什么岗位熟悉不熟悉完全不在乎。

这就有点像有些大学生谈起创业头头是道,让他们一讲,马云智短、化腾少谋,结果毕业一上手,连门口扫地的大爷都管不住,更别说什么纳税、财物、采购了。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

其次,两人出山前的表现不同

韩信没带兵时,就已经显露才华了。

他在项羽军中时,范增屡次劝项羽如果不用他就杀了。后来韩信逃到刘邦军中,虽然刘邦不重用他,但萧何、夏侯婴都对他很看重,萧何还大半夜的跑出去追他,后来更是劝刘邦直接授他大将军。

赵括跟韩信相反,他身边基本没人看好。

他爹、他娘和蔺相如都不看好赵括:

你看看这俩人多大的差距,人家韩信是同时被楚汉双方首席谋士范增、萧何看重,而赵括是身边的人都不看重,可见赵括的失败在他爹、他娘和蔺相如眼中属于一种必然。

最后,两人战术风格不同

韩信用兵如神,世称“兵仙”,战术水平就不用仔细说了,这个说起来能专门写本书,总之牛就完了。

赵括长平之战至少有两个黑点没得洗。第一是轻敌冒进,以致后路被劫;二是断粮之后率轻军突围,以致身死崩盘。

这两个失误说明赵括的水准还是相对有限,就刘邦那样的选手被围白登山,也没傻到带少量人就去突围。

这么作死,只能说明他太嫩了,根本不了解战争的残酷,也不了解大将肩上的责任。

总的来说吧,为什么韩信第一战就能赢而赵括赢不了,根本原因就是赵括不行。

而且,你觉得一个需要敌人费力气搞“反间计”推上去的将领,能厉害到哪?至少秦人也觉得他不行,对吧。

永远都有为赵括洗地的。洗地的方式无外乎输了只不过是因为对手是白起,背了所谓的黑锅,如果假以时日,必然是一代名将。这种论调不值一哂。

我也没打过仗,如果我穿越,带领赵军,最惨结局也跟赵括一样,全军覆没自己兵败身死而已,但这不等于我带兵失败,只是因为对手是白起,而是因为自己干脆不知兵。

任何名将都有第一战,很多慧眼识人的人都能看出来一个人优秀,需要的不是简历一样的军事成就,而是整体的状态,即各种因素的综合。萧何看得出韩信的优秀,杨素韩擒虎牛弘看得出李靖的优秀,房玄龄看得出杜如晦优秀都是这种例子。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人才,有时候不需要打仗或实际作出事业才被别人发现。

首先,盖棺定论的说,赵括是一个很糟糕的军事统帅,甚至可以说是古代军事键盘侠的代表人物。有人说赵括跟马谡一样,当参谋不错,事实上赵括连参谋都当不好。后面我会解释。

我不打算从军事角度来论证长平之战到底赵括打的如何。第一,我不是军事家。第二,事后诸葛亮打的军事论断对于实际情况和面对的信息来说,一点意义没有。严格来说,军事家的水平不能用一场战役,一个观点或者一个事实来论证。比如伊阙之战廉颇认为不能打,而赵奢认为能打且打赢了就认为廉颇不如赵奢。或者虎牢关前,李世民由随机的战略观察转为对窦建德的打击就简单认为屈突通撤退的建议是不正确的。或者在李靖对突厥获得战术战略胜利会后,李世民派唐俭和谈,而李靖抓住机会灭了dong突厥,因此认为李靖比李世民强。

但是,就算不从长平之战如何打的。都能通过其他的描述,了解到赵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军事家,首先是人,然后再谈是什么样的统帅。在史记有关廉颇蔺相如的列传。介绍了赵括和赵括作为军人的缺点。老爹赵奢,蔺相如和他老妈分别点出来一条。赵奢认为,赵括轻谈战争,把生死大事说的如此轻易,因此不能带兵打仗。蔺相如认为赵括只知道读老爹的兵法,却不能随机应变。他老妈认为赵括作为主帅领兵出征前,求田问舍,作威作福,与他老爹赵奢当年分财产与手下,与士卒同甘共苦完全不同。这些特征的集合,我没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位名将身上看到过。根据这些表现,我实在看不出来赵括有什么可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

韩信首先能忍胯下之辱,至少说明他很理智,很现实,之后,韩信是做过项羽手下执戟郎的,也曾有过献策,这又说明两件事,一,韩信在大兵团司令部干过,对指挥,调度军队很熟悉,项羽又是个一流统帅,项羽或许是韩信第一位实践导师,韩信按现在的规矩实可称呼项羽一声“项老师”,所以他在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能很快上手;二,韩信的主要对手,章邯、龙且、魏王豹、范增、项羽这些人,他都曾经因为在项羽近前的原因,有过接触或旁观过,被一个心性理智冷静的人接触和分析,这些对手却大多没把这个人放在眼里,当路人甲了,所以输给韩信真不冤。而赵括就是另一回事了,一个刚出少林的一流弟子,却结上了与独孤求败的梁子,能坚持数十天,真正是超水平发挥了,死后还被扣上了纸上谈兵的锅,真正的战国悲剧青年啊!

韩信是项王军帐的执戟郎,是司令部的小军官,怎么没作战经验经历?只是没被重用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员才改换门庭投靠威虎山!而赵括真没实战经历且对手是世界级名将。老廉头首战秦兵损失惨重才无奈消及防御,而和耕战立国的秦国耗,最后也是死路一条,拎不清的愣头青赵括做了个替死鬼而已。

长平决战,赵括40万率先向秦军45万发起进攻 前期连连告捷,最后因为断粮被迫终止进攻,最后被围 任然坚持46天,反复进行突围,斩首二十余万,若非坑杀,秦军死的比赵军多,我想说的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你就是天神下凡也不行。赵括即使不是绝世名将,也绝非平庸之辈

这只能用天赋来解释了。

不过韩信是在军队呆过。或者说,是在前线部队呆过。不能完全算小白。

一看自己的兵,二看对手,三看地形,很多时候还需要运气。历史己无法查证,各种因素只有当局者知道,并不是史书能证明的。

说赵括无能,被骗了几千年,如果赵括那么好对付,为什么秦军要换成杀人王白起,当年赵括北击匈奴可是一名好手,换谁穿越过去指挥赵军,指挥不一定比他好估计下场都一样,赵军不是被饿死,就是被秦军杀死,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至于秦军一定要杀死那么多俘虏,是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供应那么不了那么多人吃饭,如果放回去拿起来武器又可以杀敌了。这一点在投名状里破苏州城那里可以体现出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史进的绰号 「1尺8」史进的绰号为什么叫“九纹龙” 史进为什么敢在身上纹龙下一篇:史进绰号 「1尺8」史进的绰号为什么叫“九纹龙” 史进为什么敢在身上纹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