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平津战役简介 平津战役经过 平津战役纪念馆简介

导语:平津战役经过揭秘平津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采取了“瓮中捉鳖”的方式使国民党部队全军覆没。下面来介绍一下平津战役的经过。剧照在平津战役经过的第一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首先对傅作义领导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并阻断了他们的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加强了天津、塘沽、北平等地的防御。在两个星期的围而不打后,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对张家口、北平、天津等

平津战役经过揭秘

平津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采取了“瓮中捉鳖”的方式使国民党部队全军覆没。下面来介绍一下平津战役的经过。

剧照

在平津战役经过的第一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首先对傅作义领导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并阻断了他们的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加强了天津、塘沽、北平等地的防御。在两个星期的围而不打后,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对张家口、北平、天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封闭了主力向西和向南的逃跑道路。

平津战役纪念馆雕塑

平津战役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已经包围的敌人的逐一歼灭,解放军采取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做法,使傅作义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在歼灭了张家口地区的敌人后,解放军将重心放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天津,动用了34万的兵力,采取了先分割、后围歼的战略部署,在二十九个小时的激烈战争后歼灭了敌军13万,解放了天津。至此,平津战役的战争过程大致结束。

平津战役旧图

在平津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双方之间炮火竞争已经很少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文化古城北平不受炮火的摧残,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建议,同时也做好了强攻的准备。在多次谈判之后,傅作义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相关条件,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也接受了改编,北平获得解放。

这就是平津战役的经过,其中和平解放北平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保护了这座古城,也使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平津战役纪念馆简介

海河之滨,子牙河畔,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矗立,这就是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图片

胜利之门由两根红色圆柱构成,两名来自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战士塑像伫立柱顶,门柱两侧的浮雕墙展现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后入城的场景。胜利纪念碑屹立在纪念广场中央,三棱刺刀的造型直插苍穹。广场两侧的群雕展现了人民解放军顶着炮火一往无前的雄姿,火炮、坦克等陈列的兵器仿佛诉说着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纪念馆门楣上,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主体建筑既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学,又富有现代实用精神,花岗岩装饰沉稳大方,银色球体结构雄伟壮观。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是五位书记的雕像,四周大型壁画展现了英勇奋战的宏大场面。在战役决策厅,诸多资料展现了中央军委英明决策的过程。战役实施厅的高科技设施给观众再现了战争场面。人民支前厅展现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场景。伟大胜利厅陈列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英烈业绩厅介绍了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事迹。多维演示馆,巨星银幕逼真地演示了平津战役历史画面。

自1997年建成以来,平津战役纪念馆迎来了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上千万的观众。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有关平津战役的意义

作为我国在国共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共历时60多天,由、聂荣臻等人指挥,以我国北京与天津为中心,通过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消灭和改编了大量国民党的军队,不仅解放了包括北京与天津的大片地区,也为之后的战争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因此说平津战役的意义非常巨大,它体现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共产党领导团在战略思想上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的意义还在于,它作为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有促进性的意义。通过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个阶段,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使国民党接连损失了三个精锐部队,大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与兵力,为之后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条件。

而在战略方面,平津战役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津战役中先后产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对之后如何解决敌方残留的部队,以及加速解放战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天津方式”指的是用猛烈的攻击快速解决掉地方势力,之后利用这种方式促成“北平方式”,即在打掉敌方外围并切断其去路的情况下,迫使敌方势力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至今都有着许多借鉴与学习意义。

平津战役背景有哪些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大获全胜,解放了东北全境,全国军事形势逆转。那么平津战役背景有哪些?

平津战役图片

11月初,淮海战场,华野和中野联合发起了淮海战役。西北战场,胡宗南部被西野压缩在关中地区,动弹不得。华北战场,部被华北军区第1兵团围困在太原;傅作义部的大后方归绥被第3兵团围困。东野先遣兵团推进至蓟县待命,东野主力休整备战。孤悬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已面临着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

蒋介石在辽沈战役后期,即判断如果东北失败,华北也难保。蒋介石考虑放弃平津,傅作义部南撤到长江防线,或者淮海战场。傅作义不是蒋介石嫡系,担心被蒋介石吞并,希望西撤绥远,拥兵自重。11月初,蒋介石与傅作义经过磋商,认为东野正在休整,短时内不可能入关,傅作义部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以及塘沽海口。11月中下旬,傅作义部调整兵力部署,60余万人部署在滦县至柴沟堡的铁路沿线。其中,蒋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东一线,傅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西一线。战局一旦不利,可能出现,蒋系向南,傅系向西分别撤退的局面。国民党方面对平津战役背景的判断一开始就有分歧。

由于淮海战役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判断,平津的蒋系可能南撤增援淮海,傅系会随之西逃。这对于淮海战场和渡江作战都会产生不利的局面。11月,中共中央决定,要把傅作义部歼灭在华北地区。

为了稳住傅作义部,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停止攻击太原,撤走归绥的包围部队,大搞东北地区庆功活动来麻痹敌人。切断傅作义部西逃的道路,隔断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野入关争取时间。东野主力结束休整,秘密入关,快速插入北平、天津及天津、塘沽之间,对北平、天津“隔而不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

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

战争背后的指挥官往往起到运筹帷幄的作用,对于想要了解历史真相的群众来说,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这个话题成为很多了解历史喜欢历史的人的探讨对象。平津战役解放军的指挥官主要有三位,分别是林彪,刘亚楼,罗荣桓等,其中林彪的权利最大,因而他算得上是最高指挥官。而国民党的总指挥官是傅作义,他担任华北剿匪总司令的职位,驻守在北平地区,当时在天津驻守的名叫。

平津战役图片

根据以上的简要说明,对于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林彪和傅作义,双方分别是解放军和国军在这场战役中的最高指挥官。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没有修整直接入关,国民党尚未做好部队的调整与准备,林彪提前入关这个决定使得解放军从一开始就占据了战争的优势地位,

国民党方面的最高指挥官是傅作义,他本就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再加上他的亲生女儿信仰的是共产党,因而解放军在暗地里争取他投诚。当驻守在天津的陈长捷失守天津以后,他就不再犹豫不定而是直接向解放军投诚了。在傅作义投诚以后,北平以和平的方式得到解放,平津战役到此宣告结束。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是谁这个问题也就呼之欲出了,优秀的指挥官确实能够影响到战争的胜利与否,但历史却告诉人们“得民心者得天下”。

平津战役带来了什么影响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共产党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使国民党装备精良的50万大军全军覆没。平津战役影响巨大,不仅解放了北京、天津等地,使国民党在中原等地的战斗力丧失殆尽,更是极大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最直接的影响是解放天津、保护北平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平津战役开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确立的进攻策略下,包围驻守在张家口、天津的敌人,并截断了他们撤退的后路,逐一歼灭,使得天津和塘沽得到了解放。解放天津之后有25万的敌人困守在文化古城北平,为了保护这一古城不受到限于绝境的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共产党同傅作义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和平协议,使北平免受炮火的攻击。

平津战役纪念馆内蜡像

平津战役最重要的影响是开启了的新篇章。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这场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受到重创,内部的矛盾也凸显出来,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国内战争中的失败。而共产党通过这场战役,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改变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人,更是收获了民心,使自己拥有了更坚固的群众基础,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平津战役纪念馆前的群雕

平津战役影响是巨大的。平津战役结束后,三年国内战争也基本结束,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解放,中国人民迎来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纪元。

平津战役经过揭秘

平津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采取了“瓮中捉鳖”的方式使国民党部队全军覆没。下面来介绍一下平津战役的经过。

剧照

在平津战役经过的第一个阶段,人民解放军首先对傅作义领导的部队进行分割包围,并阻断了他们的撤退之路,与此同时加强了天津、塘沽、北平等地的防御。在两个星期的围而不打后,解放军已经完成了对张家口、北平、天津等地的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封闭了主力向西和向南的逃跑道路。

平津战役纪念馆雕塑

平津战役的第二个阶段是对已经包围的敌人的逐一歼灭,解放军采取了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做法,使傅作义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在歼灭了张家口地区的敌人后,解放军将重心放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天津,动用了34万的兵力,采取了先分割、后围歼的战略部署,在二十九个小时的激烈战争后歼灭了敌军13万,解放了天津。至此,平津战役的战争过程大致结束。

平津战役旧图

在平津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双方之间炮火竞争已经很少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文化古城北平不受炮火的摧残,提出了和平谈判的建议,同时也做好了强攻的准备。在多次谈判之后,傅作义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相关条件,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也接受了改编,北平获得解放。

这就是平津战役的经过,其中和平解放北平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保护了这座古城,也使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

平津战役纪念馆简介

海河之滨,子牙河畔,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矗立,这就是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图片

胜利之门由两根红色圆柱构成,两名来自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战士塑像伫立柱顶,门柱两侧的浮雕墙展现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后入城的场景。胜利纪念碑屹立在纪念广场中央,三棱刺刀的造型直插苍穹。广场两侧的群雕展现了人民解放军顶着炮火一往无前的雄姿,火炮、坦克等陈列的兵器仿佛诉说着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纪念馆门楣上,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主体建筑既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学,又富有现代实用精神,花岗岩装饰沉稳大方,银色球体结构雄伟壮观。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是五位书记的雕像,四周大型壁画展现了英勇奋战的宏大场面。在战役决策厅,诸多资料展现了中央军委英明决策的过程。战役实施厅的高科技设施给观众再现了战争场面。人民支前厅展现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场景。伟大胜利厅陈列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英烈业绩厅介绍了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事迹。多维演示馆,巨星银幕逼真地演示了平津战役历史画面。

自1997年建成以来,平津战役纪念馆迎来了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上千万的观众。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有关平津战役的意义

作为我国在国共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共历时60多天,由、聂荣臻等人指挥,以我国北京与天津为中心,通过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消灭和改编了大量国民党的军队,不仅解放了包括北京与天津的大片地区,也为之后的战争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因此说平津战役的意义非常巨大,它体现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共产党领导团在战略思想上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的意义还在于,它作为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有促进性的意义。通过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个阶段,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使国民党接连损失了三个精锐部队,大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与兵力,为之后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条件。

而在战略方面,平津战役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津战役中先后产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对之后如何解决敌方残留的部队,以及加速解放战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天津方式”指的是用猛烈的攻击快速解决掉地方势力,之后利用这种方式促成“北平方式”,即在打掉敌方外围并切断其去路的情况下,迫使敌方势力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至今都有着许多借鉴与学习意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勃兰特 日本怎么看勃兰特下跪 勃兰特何时获诺贝尔和平下一篇:寡妇清 秦始皇对女性最高评价莫过于寡妇清 他与寡妇清到底有没有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