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秦国四雄主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 扶苏能否带领秦国走向辉煌 大秦又是怎样的局面

导语:大秦帝国统一六国,创造辉煌!然而仅仅二世就开始没落,总有人认为不该如此!这些人大体认为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仅仅两世就灭亡的原因,该是因为扶苏没有继承皇位,让昏庸无能的胡亥窃取了皇位,从而赵高夺得大权,才扰乱朝纲,最终造成了大秦帝国二世而亡。在他们眼中,扶苏为人仁义,心中装着天下百姓,是一个好人。而且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扶苏的口号,如果扶

大秦帝国统一六国,创造辉煌!然而仅仅二世就开始没落,总有人认为不该如此!

这些人大体认为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仅仅两世就灭亡的原因,该是因为扶苏没有继承皇位,让昏庸无能的胡亥窃取了皇位,从而赵高夺得大权,才扰乱朝纲,最终造成了大秦帝国二世而亡。

在他们眼中,扶苏为人仁义,心中装着天下百姓,是一个好人。而且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扶苏的口号,如果扶苏活着,陈胜吴广就没有起义的借口了。还有扶苏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与长城军团将士关系非常好,如果扶苏继承皇位,即使天下有叛乱,也会很轻松平定。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扶苏公子到底有没有这个能耐!

首先秦始皇确实是要把位子传给扶苏的,更可谓用心良苦。秦始皇先是给扶苏找到一个儒学大师——淳于越作为老师,当然这是在焚书坑儒之前。

其实,若不是秦宫之中儒法之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某些讥讽皇帝、威胁到其统治的不当言论,秦始皇恐怕也不会立下决心,焚书坑儒,将法术立为帝国的主要意识形态。

言归正传,当焚书坑儒之后,因为他杀掉了包括扶苏老师淳于越在内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扶苏率然直谏。

所以秦始皇又假装大怒决定让他去蒙恬那里担任监军、去体验一下生活。这蒙恬精通兵家与法家,又功高谋远,按照秦始皇的想法,他定能将扶苏培养成一个刚毅果敢又不失仁孝稳重的合格接班人。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塞外征战,也确实使扶苏迅速成长为一个刚毅武勇,信人奋士的出色将领,他勇猛善战、屡立军功,深慰始皇之心。他宽厚仁慈、谦逊待人的作风更深得广大军民的拥戴。

而且不单如此,这样的安排还有政治考量,首先蒙氏兄弟是帝国的柱石,蒙恬位居大将军,掌握着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威振北方,深受军民爱戴;蒙毅则位居上卿,每日不离皇帝左右,侍帷幄为朝廷重臣。这两兄弟一内一外,是扶苏即位后最好的臂膀,这等于提前为他扶植心腹了。

其次,帝国刚立,其实最危险的正是政治中心,而扶苏在外,理论上可以躲避开很多政治暗算等事件。什么样的人最可怕,那就是统帅着全国的军事力量在外,而本身又是合法继承人的大将。

说到这里,可以说秦始皇机关算尽,扶苏也表现中规中矩。

但是事实,却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转移!正是这样的培养,让扶苏成为了一个极其直爽正能量的人,也造成了他的死亡。

事实是这样的,一日扶苏与蒙恬去军营巡视,忽然急马来报,带来了伪诏。扶苏观之,其诏有始皇的口吻,李斯的笔迹云:“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朕所为,以不得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恬与扶苏居外,不能匡正。应与同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毋得有违!”

这时候,始皇已经暴毙,是赵高与李斯联手伪造诏书要除掉他。这样一个计谋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却漏洞百出。

先有扶苏与蒙恬在外守边暴师经年,修长城于北疆,驱匈奴入大漠,建城数十座,扩地数百里。此功虽不谓盖世,岂称无尺寸之功欤?

而且纵观始皇一生,从未诛过任何一个功臣良将,就算当年李信攻楚丧师十余万,也没有咋样,只是官降一级,继续作为王贲的副将参与攻齐。

扶苏又非无智之人,当时就猜出来恐怕父皇已崩,这时候蒙恬也有提醒:“主上出巡在外,未立太子,使臣带兵三十万守边,公子亲为监军,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且待派人驰赴行在,再行请命,如果属实,一死未迟。”

眼下,扶苏就面临着选择了,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但是诏书却没有实质证据作假,如果拒不奉诏,就给人坐实了反叛的罪名,第二种就是,以自己一死换取帝国的和平。

只可惜,天真的扶苏并不愿意带着三十万大军杀入咸阳“造反”。

甚至他还相信或许自己一死,帝国便不会崩塌,所以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死亡。他为了秦皇室的团结,为了众朝臣的团结,为了帝国的安定,为了始皇千秋万载之传承,为了避免天下再起刀兵害生灵涂炭,轻易的举剑自刎了。

却不知道,这反而让帝国真正的崩溃了。而且他的死亡更成了陈胜等反秦武装最犀利的宣传武器。

事实上,这也说明了扶苏是不适合当这个尚未彻底安定,尚且不算太平盛世帝国的领导者。纵观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是以仁义出名的?扶苏缺少帝王该有的狠辣与果敢。

而在陈胜的宣传下,他看似勇敢的行为,也只会让人觉得死的可怜,是一个懦弱之辈。所以哪怕他当上二代帝王,恐怕也难逃灭亡命运。

毕竟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格局,虽然大秦帝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创建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当时才刚打下来,四海之内远远没有归心,铁骑过后百姓还没有安居乐业,任何一件事情官员都要上报皇帝裁决,在那个交通极其不便的情况下,若非强硬帝王难以长久维持。

而且商鞅变法虽然适合战时,却不适合战后,百姓在高压下本来就容易反弹,帝王压不住,不乱也难。

而扶苏纵然果敢直爽,是个好人,可比起雄才大略君主气魄方面,远逊秦始皇,内政方面自然也不比李斯。若是李斯和他一条心,或许还有可能。只可惜李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也直接彻底杜绝了哪怕扶苏继位成功的一丝可能性了。

综合来说,扶苏这样的人才,和品质。如果放在一个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足以担任守成之君,甚至落得一个明主的称呼也说不定。可是那个时代,确实不是他这样的人可以掌控的了的。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乱,秦始皇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

可是对于秦始皇的功过史书和后世一直以功大于过和千古一帝来评价秦始皇,毕竟秦始皇在位期间重徭役,加上当时人们并不适应新的社会制度。在秦始皇突然暴毙之后,赵高和李斯传矫诏赐死扶苏,立胡亥登基为帝。

胡亥登基之后大肆处死秦始皇的子嗣,大权落入赵高之手,最后被二人把秦朝治理的天怒人怨,起义四起,秦朝二世而亡。

人们在惋惜强大的秦朝这么快就走向陌路的同时难免会心生疑惑,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扶苏能否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大秦又是怎样的局面?

虽然历史已成定局不允许假设,可是秦朝如果换成扶苏即皇帝位确实会走向辉煌,我们假设一次也无妨。

熟读历史我们对于扶苏不会陌生,史书也记载扶苏从小好学,有儒家大儒之风,另外对于秦始皇的治国之策有着不同的理念,秦始皇以法治国而扶苏主张以仁义治天下。

其实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又怎么不知国之安定在于民心,在于仁义,可当时局势不允许秦始皇如此而已。

秦始皇作为天下之主同时也是扶苏之父,为了秦朝基业可绵延万世牺牲自己的名声也在所不惜,那怕背负千年骂名,这是一个君王的付出,一个人父的伟大。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仍然有两大威胁,六国之后和匈奴之祸,面对两大威胁秦始皇采用严酷的律法来压制六国贵族,修筑长城来抵御匈奴。个人认为秦始皇不杀六国贵族之后也是为了安抚六国遗民之心,可是六国之后一直在寻找机会复国,秦始皇只能用自己的威严去震慑六国贵族之后。对待匈奴之祸秦始皇采用修筑长城并派蒙恬大军镇守边疆,用严酷的律法迫使天下臣民徭役,其实也是为了国之安定。

秦始皇在当时天下子民心中可以说是又敬又恨的存在,敬的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依法治国和结束了多年的战乱不堪的局面,让百姓心中看到公平二字,毕竟当时奉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怕的就是重徭役,其实当时修筑长城并不是苦役,经过考证修筑长城并不可怕,没有十死无生的下场,只是被民间传言脱离了事实罢了。

即便如此,秦始皇在当时人们心中也是暴政的存在,扶苏是仁义无双,秦始皇内心深处也是知道天下以民心为重,派扶苏去蒙恬军中就是为了扶苏得到军威历练扶苏,如此看来,秦始皇传位于扶苏也是必然。

秦始皇的暴政震慑六国之后和天下臣民,让他们惧怕秦始皇同时恨秦始皇,扶苏即位以仁政治天下让天下臣民看到希望,让六国贵族看到不一样的大秦皇帝,如此之下谁又会生出反心。秦始皇以法治国压制不臣之民,扶苏以仁义治国让百姓看到一缕曙光,秦朝可安定万世不乱也。另外扶苏即位一定尊崇儒家,让秦朝的治国大局以儒为主,以法辅之,秦朝岂可不安定,岂不辉煌。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已经为后世铺好了道路,扶苏即位秦朝必定辉煌,奈何历史结果给秦始皇开了一个天下的玩笑,秦始皇突然病逝,让赵高钻了空子立胡亥为帝,让秦朝走向了覆灭。

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位好的父亲,扶苏以后必定是一位仁义之君,有扶苏即位天下可兴,秦朝必定走向辉煌。

秦国历经几百年,终于让雄才伟略的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华民族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即秦朝。

然而秦朝并没有能够传之千秋万代,仅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选好皇位继承人,让无才无德的胡亥取代了贤明的公子扶苏。假如公子扶苏能够即位,大秦帝国走向强盛指日可待,秦朝又是另外一种欣欣向荣的局面了。那么为什么呢?其原因如下:

一、公子扶苏德才兼备

公子扶苏自小机智聪明,在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里面,他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同时他深得民心,《陈涉世家》记载:

陈胜吴广起义时,老百姓不知道扶苏已经死了,他们靠的是打着扶苏贤明宽厚的民声来打天下,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响应。而苏轼《东坡志林.始皇扶苏》记载:

可见在当时扶苏的仁义已经传遍天下,深得民心。

二、公子扶苏的仁义治国理念

秦始皇杀伐果断,天下初定后,六国人心不稳,急需休养生息,然而他焚书坑儒,主张用严酷的法律来统治国家。而且好大喜功,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修建秦始皇陵,压榨百姓,使国家劳民伤财,民怨沸腾。而扶苏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国,重儒士,亲文士。当初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就多次劝谏,他说:

可见公子扶苏的治国偏向于儒家的仁政思想。

所以如果公子扶苏即位,他会如汉文帝和汉景帝一样,采取休养生息、广施仁政的政策,同时采用儒家的治国理念,让大秦帝国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达到如后世汉朝的“文景之治”一样,越来越强盛。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扶苏简单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扶苏性格仁义,礼贤下士,而且非常有自己的政治主见。扶苏崇尚主张用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因此,假如秦始皇传位给扶苏,扶苏是可以带领大秦走向辉煌。

大秦在扶苏的治理下,也许会开创我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王朝,就如同后面西汉王朝的“文景之治”一样。

扶苏继位,以扶苏的性格与政治主见,扶苏会根据当时天下一统的趋势,废除商鞅之法,进而推崇儒家文化治理天下,采取修养民生的政策。

扶苏,嬴姓,名扶苏,咸阳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

扶苏首先会废除商鞅之法,采用儒家文化,治理天下。

《史记》中记载,扶苏崇尚儒家文化,并且非常的仁义。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并且继续实行法家政策。

天下百姓经历春秋与战国五百多年的连年战乱,天下百姓渴望和平一统。熟悉秦朝一统全国的朋友都知道,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经历一百多年的商鞅之法。商鞅之法虽然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并且是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但是,商鞅之法过于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商鞅之法在战时可以取得局部的胜利,但是当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商鞅之法已经不适用大一统王朝,然而在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继续实行商鞅之法,而且秦始皇实行暴政,百姓徭役过重,天下苦秦久矣。

如果扶苏继承皇位,扶苏肯定会废除商鞅之法,如:商鞅之法中的连坐法,肉刑等严苛刑法都会被扶苏废除。实行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在秦始皇在位时期,扶苏就曾经多次劝说秦始皇实行仁政,反对秦始皇坑杀儒家士子,扶苏因此惹怒秦始皇,被秦始皇罚去守边疆。

扶苏自然深知天下百姓经历战乱久矣,自然会采取与民生息,轻徭役的道家黄老之术,治理天下的百姓,自然商鞅之法已经不适应大一统王朝。

扶苏在民间百姓威望甚高,扶苏继位之后,宽俭待民,减省租赋。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借用胡亥篡改遗诏,赐死扶苏为名进行起义。扶苏在民间威望甚

高,自然深受民众爱戴。

以扶苏仁性,在即位之后,自然对待天下百姓宽俭待民,减省租赋。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天下的百姓生活能后家家有余粮,养得起家畜,吃的上肉食之时,扶苏才算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

以扶苏的仁义与年龄,如果扶苏能够继位,实行二十余年的与民休养的政策,并且坚持后继之君可以继续坚持这项国政,大秦实现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未尝不可能。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贝勒说:

历史没有假设的可能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继续实行暴政,二世继位之后,依然是横征暴敛,大秦自然十五载而亡。

扶苏难撑大秦帝国

也许天意如此,秦始皇打天下,刘邦坐天下吧。

俗话说:“月满则亏。”秦始皇已经把大秦帝国带入顶峰,按自然规律来说,大秦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刘邦也是史无前例开创大帝。

一个王朝的崛起和覆灭,绝非一朝一夕,一件事两件事而决定的。

扶苏身边无忠于他的文臣

也许扶苏登基后,可以实行怀柔政策,暂时解决社会矛盾,但那治标不治本。就算陈胜、吴广不起义,社会矛盾也摆在那,扶苏无法解决。

扶苏除了武将蒙恬之外,没有贴心的文巨。扶苏和赵高、李斯不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没有文臣相辅的扶苏,将面临诸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制度变革,谁来操盘?

大秦统一后用的仍是一百多年前,卫鞅变法时期的法律,这显然不能与时俱进,不合时宜了。

要变,首要问题是怎么变?谁来提纲挈领?在变革中出现问题时,谁来扭转乾坤?稳定大局?

然,刘邦就不同了,刘邦有萧何、张良、曹参等一群的基层干部,这批人最懂民心,最合民意,当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安得猛士守四方”

若扶苏登基,谁来守大秦边疆?扶苏只有一个蒙恬,蒙恬是同扶苏进京把守朝廷呢?还是留在边疆守边防?东西南北都让蒙恬一个人守?

而刘邦就不同了,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样虽然留下了后患,可文、景、武帝们可以用削藩来解决。总比四方起兵容易解决,起码在大汉初期,是一郡的诸侯国为他守边疆。

赵高、李斯、胡垓联手向扶苏发难,扶苏怎么办?

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维系,不仅仅靠慈悲为怀就可以解决,还需要一个高度忠诚的智囊团,一个紧密团结的团队。

扶苏的智囊团团队在哪?谁来为扶苏导航撑舵?大秦这支船将驶向何方?

其实这一切扶苏也想过,不然扶苏也不会明知遗诏有假,仍然选择自刎。

可惜的是扶苏打错了算盘,他以为他的自刎可以换来和平,结果更糟糕。

如果扶苏继位当皇帝,那赵高还是一个“车夫”,李斯还是那个宰相,胡亥也不会有什么动作了,一切都会按正常轨道运转,给秦朝续一波命。

扶苏此人重儒道,当皇帝后必然不会以法家专政,只有当时秦朝的律法再宽松一点,百姓也不会发动暴乱。

司马迁曾以仁、刚毅而武勇来评价扶苏,既然是“仁”,那当皇帝后必定不会像原秦始皇或之后的胡亥一样“暴政”,百姓也确实不会有推翻秦王朝的心。

其实在秦朝百姓眼中,扶苏确实是一个贤者,此事从那时大泽乡起义的头头陈胜所说的一番话就可见一斑。

而大泽乡起义能成功的一点确实有扶苏的一份“功劳”,陈胜能以扶苏之名召集那么多人,可见扶苏当时的影响力了。

再加上扶苏当初直言嬴政“焚书”一事的远大政治眼光,我觉得他当皇帝后可能会和汉光帝刘秀那般。

扶苏继位后,政治制度肯定要有所变化。

秦国法律肯定会放宽,以儒法兼并的方式治国这一点肯定是大概率的。

在于武将方面,蒙恬肯定也用不着死了,恐功高震主的事件必然不会在扶苏身上出现。

李斯可能会对秦朝使用儒家而反对,当然这也只是可能,因为李斯师从荀子,而荀子又是集百家之长之人,李斯并不怎么讨厌儒道,再加上扶苏的态度,大概率会同意扶苏儒法兼容的政治制度。

所以,扶苏继位后秦朝肯定不会出现“二世而亡”的情况,陈胜也不会因为迟到怕被杀头而造反,陈胜不造反的话刘邦肯定还在沛县安安稳稳的做个亭长,至于项羽,这个楚国贵族就算想光复楚国,但仅凭楚国一支起义军,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如果秦始皇把大秦传给扶苏,相信以扶苏的能力,他肯定可以把大秦带入到辉煌的。因为扶苏这个人,他有太多的优点了。甚至有一些优点是连秦始皇都比不上的。

恰恰是他这些优点,可以证明他是一个好皇帝。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扶苏具备哪些别人没有的有点。

扶苏结交的人,都是当时天下最为贤能的人。

一般贤能的人,他身边的朋友也都是贤能之辈。

扶苏身边就聚集着这样的一群人,无论是蒙恬,还是蒙毅,他们都是秦朝的栋梁之才。同时,他们也是和扶苏关系最好的。

当然了蒙恬和蒙毅只是扶苏认识的人中最具代表性的。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三十万大军,都是交到了蒙恬的手里,让他北逐匈奴,修建长城。

蒙毅更是跟随秦始皇走南闯北,是秦始皇最得力的助手。

扶苏若是有这样的人追随和辅佐,他当然是差不了那里去了。毕竟,一个皇帝能不能把国家治理的好不好,最为主要的是看他身边的人才。

很显然扶苏是具备这个潜力的。在蒙恬和蒙毅的辅佐下,他肯定会把大秦治理的蒸蒸日上的。

扶苏本身就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他能够体谅老百姓的苦衷。

秦始皇焚书坑儒,做了很多伤害当时百姓的事情。

每一次秦始皇做这样的事情,扶苏都会上书希望秦始皇能够少动用劳力,少杀一些人。这样便于大秦帝国的稳定,可是,秦始皇就喜欢用武力镇压,他觉得扶苏太仁慈了。

所以,一气之下扶苏被秦始皇给赶到了蒙恬的军营里,让他跟着蒙恬去打匈奴,修长城去了。

事实上扶苏的提议是正确的,毕竟秦国统一了,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够稳定民心,才能够让人民接受大秦。

但是,秦始皇没有听扶苏的。

扶苏得到了百姓普遍的支持和拥护。

扶苏在百姓中的威望是很高的,我们都知道秦末陈胜起义的时候,他喊的口号就是为公子扶苏报仇。

这说明天下的百姓是支持扶苏的,他们也为扶苏的死感到惋惜。若是扶苏当了皇帝,他们的日子肯定就会好过了,不像秦二世搞得人神共愤。

所以说若是扶苏当了皇帝,他肯定是会实现轻徭薄赋的政策的,他肯定会颁发一些利于人民的法令的。

这样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起义了。

大秦在扶苏的治理下肯定会再创辉煌的,但是,这仅仅是如果。事实上扶苏死了,而且死的很惨。

秦国在二世胡亥手里紧紧两年的时间,就亡国了。

引言:

公元前210年,距离秦统一六国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光阴,塞北的边城,七八月份毒辣的太阳把人照的皮肤痛痒。上郡的统帅府中,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正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封诏书,身体不停的发抖,眼泪顺着瞳孔不断的流了下来。他缓缓起身,拔出案旁宝剑,“公子!公子身为长子镇守边关,身系天下安危,怎能因为一个使者带着一封诏命前来就寻短见呢?不如等臣上表具陈,再做思量不迟啊!”旁边,一个将军抱住了男子,拼了命似的劝阻道。“公子,陛下的命令难道您敢违抗吗?还不动手?咱家还要回去复命呢!”对面,一个内侍模样的人传来一阵尖锐的声音。男子看着桌案上的诏书,看着将军,声泪俱下的说道:“我是陛下的儿子,如果父亲让儿子去死,我还要请示什么呢?”说罢,奋力挣开将军的手,拿起宝剑,瞬间,鲜血染红了一片……

“公子扶苏”剧照

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却因为一个虚假的诏命成了一缕冤魂,他去世后,胡亥顺利登上了皇位,成为秦二世,也是秦朝最后一个皇帝。三年多后,强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在一阵阵起义声中倒下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只存在了短短15年时间。

那么,我们不禁要想了,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那么,继承秦始皇位置的就是扶苏了,扶苏做皇帝的话,历史的车轮又会怎么前进呢?

一.秦始皇真正的接班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又一次的出巡,早已身染沉疴的秦始皇此时已没有了横扫六合的风采,所以,秦始皇在一边派遣方士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同时也在加紧修建自己的陵寝。

终于,车队来到了沙丘,住在了沙丘行宫内,几十年前,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惨死在这座行宫之中,如今,又一个一代雄主来到了这里,不久,他的人生也在这里画上了终点。

“中车府令赵高”剧照

在秦始皇弥留之际,他在传位诏书上写明了继承人是长子扶苏,但是,事情却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前进,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了遗诏,反而把一封赐死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的假命令带给了身处边关的扶苏,一直以忠孝闻名的扶苏不加察查便遵循了命令,也就成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二.宽厚仁良的好储君

相比较父亲秦始皇的暴虐,扶苏刚毅宽厚,带人诚恳,而且非常有政治远见。因为看到父亲对六国后代的残暴和天下儒生的打压,扶苏多次劝谏秦始皇,因为扶苏明白,天下安定首先要万民归心,依靠暴力与严刑峻法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长此以往,无异于饮鸩止渴。

由于多次对父亲的劝谏,终于父子之间的矛盾爆发了,秦始皇35年,由于侯生等人讥讽秦始皇而逃亡,导致秦始皇迁怒于术士儒生,四百多名术士被坑杀。面对着父亲如此暴虐的行径,扶苏再次上表:“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大怒,把扶苏赶到了上郡,让他帮助大将军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秦始皇嬴政”剧照

正是扶苏的这一系列行为潜移默化间让自己在天下百姓心中留下了好印象,所以,即使是后来的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在选择起义口号时,陈胜也提议用扶苏被冤杀的名义进行起义,可见扶苏在老百姓心中仁义之君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三.秦始皇的一盘大棋

让我们回头看看秦始皇的命令,他让扶苏赶赴边陲,还专门到蒙恬旁边,名义上是贬斥扶苏,实际上,这正是秦始皇下的一盘大棋。

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一系列行为的对错呢?他难道不想做一个后人垂青的好皇帝吗?只是,为了大秦帝国的千秋万代,秦始皇背负了骂名,而历史,却没能按照他的设想前进。

他非常清楚扶苏的特点,所以,他用严刑峻法去统治天下,因为他知道,以他的能力,只要他活着,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反叛。自己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扶苏,以扶苏的宽厚仁义,转而施行任政,天下百姓都会感念扶苏的恩德,大秦的国运才会昌盛。

“大将军蒙恬”剧照

但他同样知道扶苏的弱点,过于忠孝,遇事考虑不周,同时缺乏王霸之气。所以,在扶苏再次劝谏自己的时候,秦始皇选择把扶苏安排去了北方边陲,还特地叫当世第一名将蒙恬辅佐他。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托孤,他想要扶苏通过军事上的训练来弥补自己的弱点,从而让他更好的做一个君王。

只是,秦始皇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撑不住,更没能想到赵高和李斯会篡改自己的遗诏,还没能想到扶苏未辨真伪便仓促了断。在他去世后三年,他苦心经营的大秦帝国覆灭了,而扶苏,也成为后人痛惜的对象。

结语:

假如扶苏可以继承秦始皇的帝位,以扶苏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在加上他出色的政治远见和仁义理想,我相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可能提前来临,秦朝也不会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正如贾谊所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在惋惜扶苏悲剧的同时也要看到造成他悲剧的原因。这,才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

谢邀,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迂腐之人难撑乱局

在开讲正文之前,我们有必要查实一下,秦始皇死后还未竣工的工程有哪些。首先就是蒙恬主持的从咸阳经九原到甘泉的秦直道,曲折蜿蜒一千八百余里,开工时间为秦始皇二十七年;其次是“阿房出,蜀山兀”的阿房宫,其规模之大可谓干云蔽日,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按施工图判断有房七百余间,开工时间为秦始皇三十五年;最后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其同样为工程浩大,将整个骊山掏空用来安置棺椁,地面是水银制作的长江黄河围绕其身旁,天空是雕刻临摹的日月星辰照耀其脸颊,更为惊世一瞥的是用人鱼制造的灯是数百年都不会熄灭!

说完这些工程,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扶苏性格中的缺陷!都知道能成大事者,必须要有无所畏惧的心和聪明睿智的眼光,可惜的是扶苏这两点都没有。

——秦始皇陵

如果扶苏继承了皇位,停止修建上面的工程,与民修养生息是绕不过去的。但我肯定这一点他无法做到,首先他太以父命是从,给人一种迂腐的形象,那么秦始皇陵肯定会继续修下去。其次他最信任的大臣是蒙恬,恰好劳民伤财的秦直道正是他的政绩,所以不容置疑也会修下去。如此一来,民力得不到解放,农业与人口无法恢复,秦帝国的瓦解崩溃会如约而至!

文武相争如何平衡

作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李斯与蒙恬是实至名归。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的仓库管理员,一次有感厕所与粮仓之鼠的不同待遇,得出人的成就大小与平台有莫大关系!故而背井离乡来到秦国,当时的秦国人因国富民强,所以刮起了一股排外的旋风。幸好李斯写了《谏逐客书》给秦始皇,才保存了秦国吞并天下的根基。

而蒙恬的功劳也毫不逊色,其祖先是秦国人,来到秦国后立下战功无数,不说他的父兄,就单说他也让人无不称赞。秦始皇二十六年,关东六国飞灰湮灭惟剩齐国苟延残喘,怕肉没吃上最后连汤也捞不到的蒙恬,自告奋勇带领虎狼之师秋风扫落叶拔掉了齐国,随着秦始皇的目光投向了北方匈奴,还没来得及歇息的蒙恬,又和三十万秦军浩浩荡荡王北痛击匈奴。

——仁义到迂腐的扶苏

面对李斯与蒙恬这支缺一不可的组合,他俩之间的矛盾又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史书的记载扶苏明显是更信任蒙恬,所以对于他俩之间有隔阂的这道难题,我想扶苏是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的!由此可以得出,扶苏哪怕是继承了秦帝国,也难以改变覆灭的事实!

——END——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也是秦始皇着力培养的对象,可以说秦始皇早就认可了扶苏。以秦始皇的眼光,他选扶苏作为接班人,扶苏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扶苏接班当皇帝,让秦始皇放心。所以,在加上扶苏这个人很有才能,在他的带领下,大秦帝国肯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

但是,我们对他二十多个儿子都叫不上名字来,只知道扶苏和胡亥。

说实话这都是秦始皇刻意而为之的,秦始皇就是想淡化他们。让他们存在感不强,只有这样,才能让扶苏更好的治理天下。

毕竟秦始皇只是考虑到把皇位传给扶苏,所以,才重点突出扶苏的。其它皇子对于秦始皇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还知道胡亥,是因为他篡位了。相信若是胡亥没有篡位,秦始皇所有的儿子当中,我们知道名字的也只有扶苏。

我们相信扶苏肯定是一个好皇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要知道,扶苏和秦始皇不一样,秦始皇是出了名的暴君,扶苏是一个心底很善良的人,他经常劝诫秦始皇不要打打杀杀。

秦始皇焚书坑儒,让扶苏感到十分的不满。

所以,他又给秦始皇上书,让秦始皇杀杀一些人,这样有利于大秦帝国的稳定与和谐。在当时这样的话,也只有扶苏可以提。

秦始皇很生气,一气之下,就把扶苏给感到了蒙恬的军营了,让他找蒙恬去锻炼去了。

扶苏在百姓当中的口碑也是最好的一个,这也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他们想要篡位的时候,要杀掉扶苏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扶苏不死,胡亥就不敢登基当皇帝。

毕竟扶苏的影响力太大了,无论是在百官面前,还是在全国百姓面前,他靠个人的影响力,就可以推翻任何一个政权。

关键是扶苏还有大将军蒙恬的支持,要知道蒙恬手里握着的是大秦帝国三十万的精锐部队。

这样的扶苏,有着贤臣良将的辅佐,有着百姓的支持。他若是当了皇帝,大秦帝国肯定是可以蒸蒸日上的。

很可惜的是,扶苏死了,而且他死的很惨,到死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谁杀的。只能说扶苏是愚忠的,他不懂得人心的险恶,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他的善良。

扶苏被李斯传去的一封假的诏书给骗了,他也没有核实诏书的真伪,就直接抹脖子了,他的死也导致了蒙恬的死。

大秦帝国在扶苏死的那一刻,已经开始走向了末路。

也正是扶苏的死,打破了秦始皇的布局,本来秦始皇想让自己的大秦天下,传到子孙万代呢。

可惜传到秦二世胡亥这里,胡亥只当了两年的皇帝,大秦帝国就轰然崩塌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中车府令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 扶苏能否带领秦国走向辉煌 大秦又是怎样的局面下一篇:貂蝉是哪里人 貂蝉是哪里人 貂蝉与关羽的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