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李叔同 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李叔同未出家前的老照片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李叔同未出家前的老照片(2)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李叔同未出家前的老照片(3)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李叔同未出家前的老照片(4

导语:丰子恺和李叔同在当时都是很有才华的画家。他们先是成为老师和学生,然后成为知心朋友。互相欣赏,结下了一段山水相连的友谊。他们经常一起讨论画诗。然而,多年后,李叔同毅然剃发出家,这让所有人悲痛欲绝。但不影响两个人的友谊。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故事。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知心朋友的故事。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一个盟约,六集《护生之约》,半个世纪

丰子恺和李叔同在当时都是很有才华的画家。他们先是成为老师和学生,然后成为知心朋友。互相欣赏,结下了一段山水相连的友谊。他们经常一起讨论画诗。然而,多年后,李叔同毅然剃发出家,这让所有人悲痛欲绝。但不影响两个人的友谊。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故事。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知心朋友的故事。

丰子恺和李叔同的趣事

一个盟约,六集《护生之约》,半个世纪后成功了,注入了弘毅大师、丰子恺、广恰大师的友谊,让诸神哭泣。......

11月9日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00周年。丰子恺的小女儿冯亦茵女士来到湖州的石莲镇,我专程去她住的凯利宾馆看望她。两人不知不觉地谈起了丰子恺和弘毅大师的师生关系,谈起了新加坡光启大师的情况和出版过程,以及国内外著名的诗画《护生六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很多内幕消息。其中,爱情的真诚,功德的深浅,事业的艰难,真的如广洽大师所说:“感动人间,可惊鬼神。”为此,我整理了这段难得的对话,以祭奠老师,为读者提供食粮。

丰子恺

弘毅大师和护理学生

现代名人中,丰子恺最受尊敬,至死不渝。第一个应该是李叔同,也就是弘毅大师。艺术大师刘海粟说:“在现代,我只崇拜李叔同。苏只是聪明而已。李叔同的绘画、书法、音乐和诗歌都很出色,但我比他差一个——演技!”丰子恺不同于刘海丽。他和是师生关系,李是他的启蒙老师。长期以来,他一直受到李叔同艺术的直接影响,并钦佩邀请他的叔叔与他共度一生的道德魅力。李叔同教育他:“文艺要靠人传播,不要靠文艺传播”,李叔同当老师的时候,是一位实行人格改造的伟大教育家。比如有一次上音乐课,一个学生吐了一口痰在地上。李叔同严厉而和蔼地说:“下次不要吐在地板上。”之后,他对着学生笑了笑,鞠了一躬就走了。这件事虽然小,但丰子恺和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李叔同出家后,成了弘毅大师。他的老朋友胡普安来拜访,写了一首五言诗。因为他一味地歌颂赞美,弘毅大师说:“学佛的人,用一个‘真’字来说就是贵!”既是批评,又是劝说,大大震动了胡居士。因此,弘毅大师的道德魅力对丰子恺有着深远的影响。丰子恺多次对孩子说:“李先生把他父亲的教育给了我,他像慈父一样关心每一个学生。”

同样,李叔同皈依佛教,成为弘毅大师,对丰子恺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1927年9月26日,丰子恺生日,他也决定皈依佛教。他在上海永义由弘毅大师亲自主持“圆缘堂”钢琴演奏。丰子恺虔诚地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居士,弘毅大师给他起了一个法国名字,叫做“应星”。皈依佛教后,丰子恺和他的师父酝酿了一个弘扬佛教、保护学生的大计划,即由护生用画和诗编成一套。

弘毅大师在《护生笔谈》第一卷的《惠香菊》中,对护生绘画的编绘有明确的论述:

李、冯希望通过护生传播,达到艺术方便、人道主义的目的。每幅画都有一页,白话文诗选了17首以上的古德的诗,都是善闲的道路立交桥填题,书是转折点:

我是根据绘画创作的白话诗;

意在引导习俗,而非文学文字。

溥愿从命而活,继承功德;

有菩提,死者的天堂。

1929年,弘毅大师50岁生日,丰子恺为护生画了50幅画。诗书俱佳的弘毅大师亲自为每一幅画一一题写了诗和题名。1929年2月,明凯·舒展出版了《护生》的第一集。

丰子恺

1939年,丰子恺开始手绘,作为护生绘画的续集,以纪念弘毅大师60岁生日。既然第一集是50岁纪念50岁,那续集就是60岁纪念60岁。丰子恺画完画,从宜山送到泉州。弘毅大师被要求匹配单词。弘毅大师看了续集,给了它。他非常高兴地给丰子恺写信:

七十岁的时候请仁人做了第三集护生,一共七十张图;八十岁那年,他拍了第四集,一共八十集;九十岁时,他拍了第五集,一共九十集;100岁的时候拍的第六集,一共100张。通过护理学生的优点和美德是完整的。

丰子恺收到这封信后,私下里想,即使大师活了一百年,他画第六集的时候也已经82岁了。他怎么敢拒绝?所以,他在回信中说:“石首所许之愿,必蒙应允。”

1942年10月13日,弘毅大师在计划实现之前,终于在泉州过早地去世了。护生绘画功德恭喜的使命,就落在丰子恺一个人身上。

广洽大师与弘毅大师的友谊

光洽大师,1900年生于福建省南安县罗东普头。1921年10月,他在南普陀寺等待出家时,年仅21岁,比出家时的弘毅大师小10岁。1937年移居新加坡,先后担任新加坡佛教协会副主席和主席。

光启大师在1929年遇到弘毅大师,也就是弘毅大师第二次去闽南。当时光启大师是南普陀寺的副殿,管理财政。1931年9月,光启大师给温州的弘毅大师写了一封信,邀请他来福建,第二年弘毅大师到达福建后定居闽南。

1936年春,弘毅大师在泉州曹安生病。广洽大师每次都是去问问题,陪他去厦门看病,持续了好几个月。根据弘毅大师的介绍,光启大师在1931年读完丰子恺的散文集《源源堂随笔》之后,并没有开始书信往来,很快就成了一个不离不弃的朋友。1948年光启大师从星洲回到厦门参加南普陀寺传戒大会,恰逢丰子恺在一个少女的陪同下从台湾转到厦门。似乎弘毅大师有意引导他们相遇。两人不期而遇,那种亲情,那种胜利,溢于言表。在光启大师的指导下,丰子恺在弘毅大师去世前参观了他的禅房,并指导他种植柳树。丰子恺看事情,关心老师。他肃然起敬,不会说话。感受到这一点,他立刻拍了一张照片。题为《今天我来找老师,揉柳已久》的诗送给光启大师。他在这幅画上画了自己和光启大师。

丰子恺

1949年元旦刚过,他就去了泉州王弘毅大师去世的地方。丰子恺在泉州时,一位居士拿出一封信给丰子恺,丰子恺在那一年送给弘毅大师。信上,那八个字“生命的承诺,我们必须遵守”立刻跃入丰子恺的眼帘。于是他马上提出要画70张第三集由护生画的画。1月14日,丰子恺在厦门古城西路43号二楼租了一套房子,关闭3月,基本完工。其中一个叫“快乐鸡”,和光启大师有直接关系。请看丰子恺的亲笔诗:

我画了一个护生,七十个中有一个。

广州和尚,请给我寄封信。

我说元日开车去游都。

车里有五只鸡。

会做云来助元宵。

求助的时候不能哭。

老和尚愿意用钱赎回自己的生命。

15元,雪本冤狱。

放这明山,永不被杀。

一僧有慈悲,五鸡真幸福。

我写了这首歌,给了这张图。

第三集护生,在这里见面。

这本集子的第三集出版于1950年2月。《被护生》已经走过了半辈子,它的优点和美德是完整的

李叔同出家前的旧照片

李叔同出家前,边肖收集了以下照片。

李叔同出家前的照片

李叔同出家前的照片

李叔同出家后的照片

李叔同,一个富有的男孩,出生在天津,在上海长大。他在南洋学院学习,然后去日本学习。年轻时被称为“浊世好子”、“磨金粉”,与妓女交朋友,风流倜傥;出家前他涉猎广泛——绘画、音乐、戏剧、诗歌、书法、金石学等。正是因为出家前后生活状态的巨大反差,他才被视为享受荣华富贵后从珠门进入空的典型。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李叔同骨子里有许多不流行的东西。换个角度看,与其说他出家是必然的归宿,不如说他看破红尘。

李叔同一直忽视世俗观念下的人际关系规范,他的“不人道”在出家前就反复表现出来。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让欧阳予倩早上八点到他家,两个人的住处很远,欧阳予倩被电车耽误了,晚了几分钟。名片递上后,过了一会儿,李叔同从二楼打开窗户,对欧阳予倩说:“我和你约好8点钟见面,但你已经过了5分钟。我现在没有时间。我们再约个时间吧。”说罢,关上窗户。欧阳予倩不得不转身回去。这个例子很典型,但不是孤立的。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回忆说:

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大学当老师的时候,寝室外面装了一个信塞,他不在的时候,信就放在信塞里。他早起晚睡一定时间,很少改变。一天晚上,他已经睡着了。突然,学校调度员来锁门,说有电报。他在信中回答说:“把它放在信插页里。”他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门看电报。有人问他:“你发电报总有急事。那天晚上为什么不打开?”他说:“我睡着了。不管有多紧急,我要到明天才能做。何必急!”

以上两个案例,虽然与出家没有直接关系,但至少可以说明,世人认可的思维和行为在李叔同往往是无效的,为他日后离开人世埋下了一些伏笔。他说他“无动于衷”,因为他不明白这些道理。出家前两三年,李叔同去日本洗温泉,旅行前写了一封信警告一个学生,他应该灵活生活,否则他将与世界不和谐。

李叔同肖像

他的“脱俗”,不仅仅体现在待人接物上。李的朋友韩曾经回忆起他们是如何相遇的,听起来有点戏剧性。韩当时也在东京读书。有一天,他去听西部音乐会,旁边坐着一群衣衫褴褛的观众,与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韩不禁纳闷:“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这票怎么给他买?”会议结束时,他们互相打招呼。这个人就是李叔同。李邀韩坐家里,韩被好奇心驱使,跟他一起去了。走了一小段路后,他们来到了一座非常精致的外国建筑。李住在二楼。一进门,韩就吃了一惊:墙上到处都是书,书架上有很多艺术品,角落里有一架钢琴。灯光下的侯越看越糊涂。这时,从衣衫褴褛中走出来,换上笔挺的西服,请韩到外面吃饭。从内部布局来看,李叔同当时没有进入空的迹象,但他出家后直到去世的衣服几乎就是这件破烂衣服的复制品。

李叔同出家前在浙江第一师范教书,他的一个学生回忆说:“在学校很少见到他,就是同事的房间好像不怎么动,他也不经常去教师休息室。我上课的时候总是带着书去上课,下课回房间。走得很快,不要东张西望。冬天衣服很少穿,床上的被子也很薄,严冬也没有火。”他此时的生活状态,与“苦行僧”相差不远。夏丏尊在弘毅大师的《出家》中有如下记述:

在农历新年,马云有一个朋友,彭先生,他要求马云介绍一个安静的住所。马先生回忆说,前几天师傅曾提起过虎跑寺,于是陪着彭先生住进了虎跑寺。主人正好也在,经过马先生介绍,认识了彭先生。在一起住了几天,正月初八,彭先生突然出家,虎豹寺负责他的剃度。弘毅大师目睹了当时的一切,深受感动。但我不想出家,所以只皈依三宝,拜开明老僧为皈依师。那个声音的名字,弘毅的号码,是在那时决定的...假期过后,他仍然回到学校。从此他吃素,有念珠,念经,房间挂佛像。

1918年8月19日,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扑寺出家。在此之前,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给了朋友、同事、学生,把自己一生所刻的印章都给了西陵印刷社。夏丏尊回忆道:“我得到的是他这些年来写的文字,他所有的折扇和金表。”

民国时期,一些所谓的和尚,如许多著名寺庙的住持,经常无视佛教法规,与有权有势的人交朋友,提出奢侈的要求,甚至充当小偷和妓女。自出家以来,弘毅大师已成为真正的苦行僧。1936年春天,弘毅大师去青岛讲学。市长和著名将领朱邀请他共进晚餐,这是事先约定的。没想到,弘毅大师在同一天站了起来,客户带来了一张带有打油诗的纸条:

昨天我曾经想到今天的时期,坐在矮沙发上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和尚只住在山谷里,不适合国家学者的宴会。看完之后,沈鸿烈的表情相当尴尬。他以为市长开了,请了个贫僧吃饭。对方居然不给面子,让他颜面扫地;朱将军看了,欣喜若狂地说:“我今天得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收获不小!”

这是弘毅大师。他的一个学生曾经这样评价他:“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抛弃了妻子和其他孩子,磨破了骨头,咬了根,吃苦耐劳地过着佛门生活。他完全想用法家的佛教信仰来唤醒淹没在悲壮浑醉梦中的人们。虽然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我们不能离开时代背景,离开他的经历,要求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李建成 武则天被李世民宠幸过吗?李世民霸占了李建成的妻子武则天被李世民宠幸过吗?李世民霸占了李建成的妻子(2)下一篇:袁天罡活300多岁 袁天罡到底活了多少岁?袁天罡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