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刘表出装 三国刘表出装带甲十万为什么不能成大事 他有什么致命缺陷?

导语: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荆州来说,别人都认为这是一块英雄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荆州来说,别人都认为这是一块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好地方,刘表守在这儿为什么却无所作为,最终不能像曹、刘、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

网络配图

  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时,曾经派人联络刘表,想南北夹击曹操。刘表同意了,但并没有付诸行动,当然了,他也没有帮助曹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应该说这是刘表在观望等待。在两家大打出手时,另一方(或多方)坐山观虎斗是当时通常的做法。曹操曾经说自己是拿着兖州和豫州来对付天下的六分之五,但曹操并没有和四方的诸侯同时开战。为什么?就是诸侯都在观望等待,都在幻想着渔翁得利,战事离自己远一点的,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是真帮他人者少,倒是不乏背后下黑手、过河拆桥者,比如说刘备和袁术相争,吕布趁机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表不帮助任何一方,正是想坐享“渔翁之利”,这就是要“观天下变”。但这种“袖手旁观”的做派不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的做法。刘表的从事中郎将韩嵩就说“豪杰相争,两雄相持,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刘表)了。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起兵利用他们的弊端就可以成功。如果不这样,那就一定要选择好您要追随的人。将军您拥有十万大军,安坐在那里观望,看到贤人不能帮助,人家请求调节又不做,这两家的怨气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将军不可能保持中立。”可惜刘表只是观望,并没有有所作为,就这样错失良机,等到曹操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冀州,回过头来就对付他了。

  荆州决策集团都是胸无大志之人

  除了本人胸无大志,刘表在官渡之战时犹豫观望还有一个原因,决策集团都在考虑着要不要依附曹操,而眼光并没有放眼四方。而在替曹操说话的这些人,并不是被曹操收买了,而是看出了曹操的“明哲”,刘表不是他的对手!如从事中郎将韩嵩、别驾刘先虽然对刘表说了“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的话,接下来却落脚在曹操身上,说“凭曹操的明哲,天下的贤能都归依他,看那趋势一定会攻下袁绍,然后举兵进攻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抗击。因此替将军打算,不如帅全州归顺曹公,曹公必定会深深地感谢将军。将军由此会永远享受福祚,并流传给后代,这是万全之策。”刘表的大将军蒯越也这样劝刘表。刘表犹豫不决,就派韩嵩到曹操那儿去探个虚实。韩嵩回来后,不但尽力述说曹操的威望恩德,还劝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

  那么,韩嵩等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事情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曹操手里有一个汉献帝,归依了他,等于是表面上回到了朝廷。另外就是,早期诸侯哪一个遇到曹操不是以失败告终?从韩嵩等人这方面看问题,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诸侯依附于人,会有一个好结果吗?袁绍曾经是韩馥的属下,韩馥将冀州让给了他,他却并没有好好地安置韩馥。韩馥还是无奈出走。张邈曾经是曹操最好的兄弟,但曹操一度和袁绍结盟时,袁绍就要求曹操杀了他。还有刘备,归降了曹操,在京城里只是当了一个闲官。所以,从刘表来说,他又不得不考虑,如果投降曹操,自己的境况会不会和这些人一样?鲁肃在劝说孙权时说过,别人投降都可以得到个一官半职,日后可以逐步升迁,唯独他孙权不行。事实也是这样,刘表死后,蒯越等十五人都封了列侯。可能有人要说,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是也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了吗?关键是,第二代和第一代的创业者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这时候荆州有一个刘备,刘琮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即便如此,刘琮也是不能够在荆州继续任职的。

网络配图

  但不管怎么说,最不应该的就是消极等待,没有丝毫动作。一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往往容易志得意满,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状况,让刘表在这一时期无所作为,此后在南北两线被动挨打。

  不能任用新人也是他的最大缺陷

  刘表在荆州,重用当地豪族,如蒯良的蒯氏家族、蔡瑁的蔡氏家族以及江夏的黄氏家族等等,这在早期为他的立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使用和才能的发挥。如江淮一带的优秀人才,很多都跑到东吴那儿去了,来到刘表手下的却很少。相反地,荆州大量的人才,不是埋没在当地,就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当中有文武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庞统和黄忠。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和雏凤,有人说得两人当中的一个可以得天下,刘表不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两人,可是他一个都没有用。如果说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在有意识地等待明主的出现,那庞统呢?他可是在周瑜手下做事的。即便是诸葛亮的有意“蛰伏”,也是看透了刘表的无所作为。正因为如此,黄忠在荆州默默无闻,到了刘备手下才会成为大将。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不会有作为的,而不作为想在乱世中立足都很难,更不用说是成就什么大事。所以说,刘表的碌碌无为,正是他安于现状,只想看住眼前这点儿既得利益所致。问题在于,在这个诸侯纷争的年代,刘表与南北两大枭雄孙权和曹操相邻,荆州在他人眼里又是这么大一块肥肉,一个不作为的人,想相安无事可能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十八岁禁止 很黄的人类进化图,很黄很暴力未满十八岁禁止观看下一篇:史前巨蛛 揭秘史上八大最珍贵化石:史前巨蟒可吞食恐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