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启东市历史

导语: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启东历史文本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启东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主办的县级市。它位于长江口的北侧。因为沙洲不断向东延伸,所以得名于“开放中国东部”的意思。启东是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河流-海洋沉积平原。汉代以前是河口海域。唐初,长

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启东历史文本资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启东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主办的县级市。它位于长江口的北侧。因为沙洲不断向东延伸,所以得名于“开放中国东部”的意思。

启东是长江口不同时期的河流-海洋沉积平原。

汉代以前是河口海域。

唐初,长江口从东周、步州崛起。

唐高祖武德时期,长江口外形成了长江诸岛,流放犯人,从事制盐。

和胡斗洲一起,属于广陵县,调到淮南路。

五代以后开平元年,长江口的东洲、布洲合并为海门岛。

后周咸德元年,地方行政机构“鲁常思”成立,这是启东首次出现行政机构。

先德五年,海门县设在东埠州,隶通州。

海门县包括今天的启东中北部地区。

北宋至北宋时期,湖斗洲向东扩张,与海门岛相连,形成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桐庐河脊”。

元末明中叶,长江北移,海门河沿岸地区大面积崩塌。它先后迁到县城,只留下吕思怡。

因为户少,海门县在清康熙十一年被废,改为乡镇,并入通州。

清康熙末年,长江口北岸开始新的淤积。

在接下来的200年里,许多小沙洲逐渐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片开阔的海陆。

乾隆三十三年,划定通州19砂、崇明11砂、新增10砂,设立海门直隶堂,划归江苏省政治事务局。

今天,启东的中部是海门直隶堂的东界。

从雍正到光绪初年,长江口北岸先后形成了惠安沙、杨家沙、永丰沙等13个沙洲。由于靠近崇明,大部分被崇明人开垦,称为崇明外沙。

光绪二十三年,崇明县在九龙镇设立了崇海师巡视处。

崇海界河在崇海两县之间开挖,西起庙桥,东起南阳村,南至崇明外沙,北至海门入海。

同时完成了通海界河的开挖,南有海门,北有通东。

现在启东属于三县。

民国元年一月,海门废馆设郡;5月,通州更名为南通县。

今天,启东的中部属于海门县,属于上海海道。北部地区属于南桐县,属于苏畅路。

1999年,崇明县在外沙回龙镇设立行政公署。

17年1月,应启东人的要求,中华民国江苏省政府作出“崇明外沙分县命名启东”的决议。

2月,国民政府作出“准予备案”的决议。

3月1日,启东县宣告成立,辖回龙镇,隶属江苏省,辖10个乡镇,33万居民。

民国22年,启东县划归江苏省第七行政区。

25年,江苏第七行政区改为第四区,启东隶属于第四区。

11月29日,新四军挺进启东,在启东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16日,国民党接管启东县政权,启东县政权至此结束。

启东民主政府最初设在回龙镇,后退守蒋家镇。

民国三月,日军正式占领回龙镇后,日本伪政府炮制了“启东地方自治会”;启东抗日民主政府在农村流动。

9月,抗日民主政府将启东、海门两县合并为海东行署,应对日军“扫荡”。

12月更名为海企行署。

1931年7月,崇明被分配并改名为海琪充行署。

9月,铜东区被指派成立东南行政办公室,总部设在聚星镇。

1932年4月1日,日本傀儡政权“苏北青香区启东特区办事处”正式成立。

其管辖范围为老启东地区,即崇海界河以南。

1934年8月31日,日伪逃亡,日伪政权崩溃。

1935年1月,国民党回国,在南通市成立启东县政府。

从10月起,随同国民党军队进驻回龙镇。

崇海界河以南地区是原国民党启东县政府管辖的地区。

同年3月至11月,民主政府恢复了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的启东、海门两县。

12月,开县、海县再次并入东南行署,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1938年1月,启东、海门解放。

两县恢复建设,海门东部和同东的吕四地区属于启东。县政府驻扎在曹家镇。

5月起,县政府迁至苏北行政区南通区回龙镇。

1953年隶属江苏省南通特区,1968年隶属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新的市管县体制,启东县隶属南通市。

1989年11月和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发文,同意撤销启东县,在原地区建立启东市,仍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单独规划。

1990年2月15日,启东召开撤县建市会议。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和CPPCC挂牌,宣布启东市正式成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新中国历史上变革生产关系是哪三次下一篇:高中必修1历史全部知识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