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透过文学看历史

导语:通过文学看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如果对钱钟书的社会身份进行定位,那么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应该排在第一位,无论是他写《围城》之前还是之后。不同的是,在写《围城》之前,他几乎“鲜为人知”,而《围城》之后,钱钟书

通过文学看历史。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如果对钱钟书的社会身份进行定位,那么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应该排在第一位,无论是他写《围城》之前还是之后。

不同的是,在写《围城》之前,他几乎“鲜为人知”,而《围城》之后,钱钟书几乎妇孺皆知。

所以在大众眼中,他的学者身份逐渐被小说家的第二身份所取代,他的“业余”爱好给了他主业所不能给予的一切:名望、骄傲和财富。

还有钱钟书的作品,《关锥编》《覃逸录》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么大的动静,只是虚弱地躺在几个人的架子上,不管能不能赢得所有人的心。

通俗文学以这种方式抛撒其魅力之光,并将其周围的人包裹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有时分不清生活与文学的界限,真假的判断与理性有着不同的动人标准。

三国时期的历史经验也是如此。它一直存在。作为一个事件,它曾经是鲜活的,但最终像所有历史一样以沉默的方式沉淀下来,直到被一些喜欢纠结过去的人挖掘、书写、展示。

陈寿就是那种喜欢纠结过去的人。他试图把这群英雄从历史的尘埃中唤醒,可惜这群英雄只存在于三国的书架和少数人的身上。英雄不活在人心里就是沉默的英雄。

直到大量《三国故事》的出现,最终促成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诞生,这些生活在几百年前的英雄突然活跃在现实世界中,面目清晰,个性鲜明,然后马儿们又尖叫着杀了。

于是,“全村人都听说了蔡中郎”的盛况便会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个“听”的过程中,真实的苦难和烦恼似乎逐渐远离,农民关注的焦点第一次超越了真实的自己。

这再次证明,文学的穿透力是极其强大的,它的辐射力超越阶级、知识、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情感都在这里产生共鸣。

事实上,能证明文学力量的远不止这些。对于那些被文学启蒙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是由文学建构的。

比如白帝城不在重庆而在杜甫的诗里,汨罗江不在岳阳而在屈原的辞赋里,丹麦存在于安徒生的童话里,在捷克的《鼹鼠的故事》里,鬼狐精神活跃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就连稍纵即逝的时间和变幻的季节也不是看不见的抽象存在,而是通过朗朗上口的句子潜伏在我们的想象中。

在我们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文学作用的痕迹。

文学对他身边的人所施加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我们绝不能忽视它的另一种能力,即改造历史的能力,尤其是在文学和历史发生了依附关系之后。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引起了大众对三国历史的关注和兴趣,但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三国的“历史”,也不是《三国志》中的“历史”,而只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历史”。

以曹操为例。作为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三个务必”之一,曹操这个所谓的“汉奸”,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改造和重塑历史的巨大力量。

文学的魅力在于打动人心。手段之一是塑造个性鲜明的人,达到其极限的是“绝对”:“奸诈的绝对”、“正义的绝对”、“知性的绝对”。

既然叫“绝对”,那就需要净化的努力,净化必须排除一些不能叫“绝对”的因素,所以《历史演义》就是在做用虚构的剪刀剪历史的生意。

通过对比《三国演义》和《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曹操,我们甚至不能相信前者是后者的母亲。

《三国志》写的不是三国的真实历史,其中曹操也是陈寿的笔呈现给我们的。从历史来源来看,是二手的,而第一手的曹操曹参只有通过曹操的笔才能真正呈现出来。

而陈寿所记载的哭袁绍、迎月姬、即时释卷、注释孙子、写军事剧本等事件,说明曹操的投入与勤奋,已经大大溢出了“奸”所能覆盖的范围。

如果我们真的想忠于历史而不是娱乐,不妨去阅读曹操留下的第一手资料,试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理解去看曹操。

《短歌行》“对酒而歌”一章向我们展示了他不亚于周公的求贤治天下的政治理想;《归虽生》一章所表达的他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悲伤,与倚门叹息的孔子有什么不同?郝李星表达了他对活着的人的关心,是杜甫之前几百年的一个例子。《使郡令》不言而喻地表现了他的坦率和真诚,而没有隐瞒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这些被文学淘汰的“杂质”,都是我们亲身接触过的原曹操,与罗贯中想展示给我们的猥琐、奸诈、莫莫、狂妄的曹操完全不同。

至于“智性独特”的诸葛亮,恐怕我们耐心地读完《师者前贤后贤》之后,你会得到的印象是,你远不是一个在政治外交上只能以“智”运作的投机政客,而是一个待人宽厚、对刘禅充满期待和担忧的忠厚长者。

至于《三国演义》中被大大夸大为诸葛亮主要成就的赤壁之战,其创作成就应该属于鲁肃,关羽并没有上演“温酒斩华雄”的戏码。

总之,一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罗贯中手中成为零件,在他的思想和意志的支配下重新组合,于是一个新的“历史”以三国的名义诞生了,很快就把各种军事力量带入了人们的心中。

经过这样的追问,你可能会如梦方醒,惊叹自己这么久这么深,差点被罗贯中的欺骗所倾倒。

但换句话说,要不是罗贯中,有多少人会对三国感兴趣?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心理,孔子已经替他说过:“我知春秋,我罪春秋。”让人评断功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越南自称中华、中国 在此国强制推行汉字 此国现是中国的铁哥们下一篇:他是民国军阀 年过九十还娶妻生子 子女达43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