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陈独秀

导语:陈独秀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陈独秀 像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原名青桐,字仲甫,安徽怀宁县人。从小在日本留学。1903年参加反俄运动,与清朝和袁世凯作战。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高举民

陈独秀以下文字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陈独秀 像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原名青桐,字仲甫,安徽怀宁县人。从小在日本留学。1903年参加反俄运动,与清朝和袁世凯作战。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他成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李大钊、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小组首先在上海成立,开展党建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来,他当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他们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放弃了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特别是武装力量的领导,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了退让政策,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革命失败。1927年,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七大上被免去总书记职务。此后,他坚持自己的错误,对革命的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接受了国际托洛茨基主义的观点,要求党中央接受托洛茨基主义路线,即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国民大会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的武装斗争,开展党内分裂活动,组织托洛茨基组织。1929年11月,他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12月,彭树志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抨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此同时,托派组织“无产者社会”在上海成立,并出版《无产者》一书,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上海、上海之战,支持抗日,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支持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脱离托洛茨基中央,联络武汉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无国无共”第三势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与中共彻底决裂。1942年5月病逝于四川江津。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选》。

目录

传记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青桐,字仲甫。安徽怀宁人。

从小在日本留学。1903年参加反俄运动,与清朝和袁世凯作战。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他成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李大钊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首次在上海成立,开始了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邀请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来,他当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25年至1927年中国革命期间,陈独秀等人多次反对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陈独秀屡遭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示压制。最激烈的一次是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在党内党外引起轰动,因为留在国民党内,服从国民党的纪律,以保证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是共产国际的中心政策。但共产国际领导层发出的指示,很快就使绝大多数共产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包括陈独秀在内的持不同政见者,也想不出完全打破这条路线,建立另一个有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没有形成另一个与共产国际完全不同的国际国内革命纲领,也不明白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当时在国际领导范围内就同一个中国革命进行激烈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共产党员的反对,其他大多数共产党员连一爪半的反对都没有提出,公开质疑共产国际的指示。这导致了一种政治局面,即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人,却为国民党努力工作。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反革命大屠杀中损失了一大批优秀干部。27日至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严重削弱了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工人的影响,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恢复。对这场革命的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的领导层,把全部责任推卸给了它的中国支部——中国共产党,中共把主要责任推卸给了以陈独秀总书记为首的一派,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上撤销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这种陷害也是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此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托洛茨基主义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洛茨基主义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谬的左倾起义路线,同时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势力,甚至向红军养游击队,而是主张以国民大会为中心,从民权民主斗争中重新集结力量。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彭树志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抨击中共的机会主义领导。与此同时,托派组织“无产者社会”在上海成立,并出版《无产者》一书,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上海、上海之战,支持抗日,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支持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联系武汉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没有国家,就没有共产党”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经偏离了托派纲领,倾向于庸俗的小资产阶级民主立场,这是大多数中国托派所反对的。但直到去世,他仍与托洛茨基组织保持着联系,从未脱离过这种组织,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与中共彻底决裂。陈独秀晚年的最终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一名为无产阶级解放奋斗了20多年的革命战士,在四川江津逝世。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选》。

五四时期对现代应用文发展的贡献

陈独秀的观点:文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应该是华丽的,而不是实用的。他曾用“华丽无用的文学”一词,但钱质疑“无用”一词是否与一贯主张相冲突。其实,这个“无用”字表达了陈非常重要的写作理念。所谓“没用”,就是不实用,不是不值钱。与文学不同,文章在实用性和非实用性之间划清界限。文学的运用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理性要简单有用,杜绝“贵族古典文学的谄媚、虚伪、铺张”的不良风气。魏晋以后,散文应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有一种不在乎就写不出来的倾向;唐宋古代作家试图扭转这一趋势,他们的策略不是促进小说的发展和戏剧的重生,以减轻应用文体的审美功能,而是加快应用文体的文学应用步伐,使其变得更小、更精致,失去应用性。因此,无论是骈文还是古文,都无法将应用文体引向健康发展的方向。陈独秀尖锐地指出:“碑文和墓志铭极其重物,读者永远看不到信,作者却照常做。普通的通知,开头和结尾总是有各种诋毁。那些住在餐桌上的人,在中国是活在美食里的,而为齐哀悼会骗人,说自己昏迷了。给医生一个匾,不说去黄,就开始一个春天。”深知这一弊端的陈独秀提出将应用文本与文学文本完全分离,得到《新青年》同仁的一致赞同。经钱、刘半农进一步论证补充,具有实际操作价值。

晚年的政治观

陈独秀最后的政治主张和他这几年写的论文、书信主要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民主专政;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第三,斯大林时期对苏联的认识。

这三个问题密切相关。有些人认为民主是关键问题。陈独秀正是从对民主的新认识出发,改变了以往的看法。其实这是因为果实,最关键的问题是斯大林统治时期对苏联的认识。陈独秀多次表示,这一“最终政治主张”是“根据苏俄二十多年的经验,经过六七年的慎重考虑”而形成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在三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民主和独裁

陈独秀说:“民主是多数阶级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从政治组织到政治消灭人类的旗帜。”这种说法说明争取民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具有阶级性。他还说:“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还有其具体的内容。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实施范围有宽有窄。”"政治民主和经济社会主义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

由此可见,陈独秀在民主问题上的“最后意见”并没有走得太远,也没有退却。他上面说的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一脉相承。陈独秀走得太远了,中国托派批评的是专政或独裁。

陈独秀说:“没有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他只是党的专政,结果只能是领导的专政。任何独裁都离不开残暴、受欺骗、受欺骗和腐败的官僚机构。”

在这段话里,他把苏联专政等同于法西斯专政,在分析斯大林专政时,他把责任追溯到列宁,批判托洛茨基。中国托派中很少有人认同这一点。其实这和第三个问题是分不开的,可以一起讨论。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采取“失败主义”。他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要一起反法西斯。”他还说:“在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中,在民主方面采取了失败主义...再怎么左,其实也只是帮纳粹赢。”在这里,陈独秀实际上是站在“民主反法西斯”口号的旗帜下。这与当时的托洛茨基主义观点相去甚远。

至于他,“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即使在战后的短时期内,大规模民主革命也不会实现。”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中,托洛茨基主义者的一贯立场是采取失败主义,在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中进行革命斗争。托洛茨基曾在《新世界大战前夕》一书中断言,战争必然导致胜利的革命。但是历史已经证明,托洛茨基的预测倒空,而陈独秀的估计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托洛茨基在上述书中曾说:“如果战争不能带来革命,我们将重新评估国际形势。”托洛茨基的补充说明可以说明,国际形势和革命形势的变化是复杂的,必须由各党派斗争力量的对比来决定。不能只有一个结论,不像算命的,只能有几种可能,历史上并不少见。马克思爆发巴黎公社也出乎他的意料。陈独秀对德、意、日、英美法的估计也是错误的。他高估了德意日,低估了英美法,导致当时很多人抨击他,指责他是悲观主义者。但总的来说,陈独秀对二战的看法与托洛茨基本人及国内托洛茨基主义的其他领导人大相径庭,但不能断定他背离了托洛茨基主义。他是在所有问题上还是重大问题上都背离托洛茨基主义?不,如上所述,中国的抗日立场和一般民主问题基本上是相近或相似的。只能说,陈独秀和托派对二战的看法有分歧,这是事实。

斯大林时期对苏联的认识

陈独秀在斯大林时期对苏联的认识,是其民主观、独裁观、二战观的基础。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这样的: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世界强国之一”它是像德国和意大利一样追求政治独裁的“反动堡垒”之一“斯大林的官僚政权”...决不能创造社会主义。”“至于现在的苏俄,不仅生产力不胜任领导国家,而且已经离开了社会主义。”“你要坚持说他是社会主义,那就毁了社会主义。”陈独秀在这里说的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有说得太多的地方。总而言之,这显示了他对斯大林和苏联的深深仇恨。而斯大林也是遭人恨的。1939年11月,他写了一首诗《告诉少年》,由五个字的70个句子组成,包括“强波今天要出来了,鼓掌,上楼。”他在后来的批语中解释自己,说强波“也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瘟鬼,是对斯大林的隐喻”可见他有多恨斯大林。这完全可以理解。自1924-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把革命失败的全部责任都栽在陈独秀身上,以逃避自己作为罪魁祸首的罪责。然后通过他的中国弟子,把汉奸、奸细、汉奸、反革命的脏水泼到陈独秀身上。憎恶邪恶、不屈不挠的学者陈灿·陈独秀容忍大量莫须有的罪名?陈独秀把斯大林比作瘟疫幽灵强波,这是他对斯大林咬牙切齿的仇恨。在苏联俄罗斯共和国的政治舞台上,在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中,斯大林这样一个大独裁者坐了下来。这怎么可能不导致他得出上述结论:苏俄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根本没有这回事,只有党的专政,结果只能是领袖专政……”。他还说:“没有事实让我们相信斯大林在人类自由的命运上比希特勒更好。”陈独秀咬牙切齿地仇视斯大林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可否认,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陈独秀也分析了斯大林的产生,他从苏联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和布尔什维克的演变入手。他认为,在各种条件下,苏俄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会产生斯大林式的人物,但他确实说过“不能事事都怪斯大林。”没有这个斯大林还有另一个斯大林;就像马克思主义者说的,历史上没有拿破仑,必然会有另一个拿破仑。陈独秀在这里对斯大林大独裁者出现的分析和评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但他在分析斯大林的罪恶时指出,“斯大林的一切罪恶”都是伴随着一系列反民主的独裁统治而发生的,如“10月以来苏联秘密的政治警察权力,党外无党,党内无派,思想、出版、罢工、选举都没有自由。”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虽然他没有直接说斯大林主义是布尔什维克主义,但他本质上是把斯大林主义等同于布尔什维克主义。从这个角度出发,他把斯大林独裁政策和恶性官僚主义的根源追溯到十月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并因此批判了列宁和托洛茨基。这种理解与国内外托洛茨基主义者的观点大相径庭。列宁时代确实有一党专政,党外无党,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过渡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新苏维埃政权免遭内战、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围攻、门什维克和社会革命者的破坏。列宁临死前看到了弊病,提出了增加党中央人数的三条药方;工会应该独立于政府;建立工农监督委员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官僚主义。托洛茨基则公开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实行多党制。列宁死后,特别是托洛茨基流亡国外后,斯大林及其政党为了官僚的利益,对列宁时代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进行了彻底的篡改,把无产阶级的权力集中在自己和党中央身上。中央的权力集中在政治局,政治局的权力集中在斯大林手里。列宁时代的民主集中制消失了,苏维埃会议形同虚设。苏联国家只有一个声音——斯大林的声音。

实际生活

1879年10月9日,农历8月24日,生于安徽怀宁县北门后营。

1881年,3岁。

10月7日,父亲陈因传染病在苏州怀宁会馆病逝。

1884年,他6岁。

我开始和我的祖父陈一起学习。

1896年,18岁。

参加县、政、院考试,出状元。

1897年,19岁。

我和哥哥陈庆元一起去南京参加了江南地方考试。同年,他与安徽省副秘书长高的女儿结婚。

1898年,20岁。

他进入杭州求是学院学习英语、法语和造船。长子陈延年出生了。

1901年,23岁。

第一次去日本留学,参加了“励志大会”,半年后回国。

1902年,24岁。

回到安庆后,他与白等人组织了青年“励志社”,创办了图书馆,开展了反清活动。他被清政府追捕,被迫逃往日本再次求学。次子陈乔年出生了。

1903年,25岁。

他与邹容、张继一起,因为剪掉了余姚的辫子而被遣送回国。参加了反俄志愿者队伍,5月在安庆图书馆举行爱国演讲。8月,参加了张、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国民日报》的编辑工作。

1904年,26岁。

安徽省芜湖市长街王梦走科普书社楼上,创办《安徽俗话报》为主编。秋天去上海参加国军教育协会暗杀团,每天做炸药实验,遇到蔡元培。

1905年,27岁。

在芜湖和白,成立了一个秘密的反清革命团体——会,担任总会长。

1906年,28岁。

夏天,我第三次去日本,和张、苏一起去日本旅游。回国后,他在芜湖万江中学当老师。

1907年,29岁。

春天,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追捕,再次去日本正规英语学校学习。参与“亚洲协会”的筹备工作。1908年,30岁。

秋天,我从日本回到沈阳哀悼,护送大哥的棺材回家。之后去杭州陆军小学任教。

1910年,32岁。

他和妻子、姐姐高俊曼隐居在杭州。同年,第三个儿子陈松年出生。

1911年,33岁。

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安徽独立后,应邀担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1912年,34岁。

在担任安徽巡抚办公室秘书长后,大力推进行政改革,重开安徽高校。第二次生女人。

1913年,35岁。

二次革命后,他再次成为安徽都督府秘书长。革命失败后,八月在芜湖被捕。获救后,他和高俊曼一起偷渡到上海,他的第四个儿子陈鹤年出生了。

1914年,36岁。

第四次赴日,帮助张创办《嘉荫杂志》。11月10日,《爱国与自我意识》以“陈独秀”的笔名首次出版。

1915年,37岁。

6月,我从日本回国。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一期发表了《向青年致敬》的文章,升起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战斗号角。

皖南事变

1916年,38岁。

9月1日,《青年》杂志从第1期第2卷更名为《新青年》,并在本期发表了《新青年》一文,提出20世纪的新青年在生理上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心理学有新的信念。10月,他致信正在美国留学的胡适,提出“文学改革”的口号。11月底,他到达北京,见到了沈,并邀请他到北京大学任教。

1917年,39岁。

蔡元培成为北大校长,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陈从上海搬到北京,住在北池子箭井胡同9号,《新青年》编辑部也同时搬到北京。2月,《论文学革命》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期,高举“文学革命”的旗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对北大文科进行了改组改造,聘请胡适、刘半农等人在大学任教。

1918年,40岁。

1月,《新青年》杂志改为迷刊,由李大钊、鲁迅、胡适、钱、刘半农、沈等七人轮流担任编辑,每期一期,由陈负责第一期。12月,他与李大钊等人共同创办《每周评论》,使新文化运动与政治斗争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之一。

1919年,41岁。

5月4日,北大学生游行请愿,被北洋军阀政府大批逮捕。五四运动爆发了。6月9日,他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6月11日,他与高、、邓初因在新世界游乐场散发传单被捕。9月,在被各界人士解救后,他被释放出狱。北大学生举行欢迎晚会,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欢迎陈独秀入狱》。出狱后,他担任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编辑。

1920年,42岁。

1月,在李大钊陪同下,从北京南下上海。4月,经李大钊介绍,共产国际代表韦金斯基抵达上海,与陈独秀会面,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问题。8月,与李达、李·、陈望道、石存通等人一起,首次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新青年》被确定为正式刊物。11月,孙中山和陈炯明联名发出邀请函,要求陈独秀出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主席。12月,我从上海出发去广州。

1921年,43岁。

帮助成立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发表大量文章,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辩论。《新青年》搬到广东出版。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但陈独秀没有出席,仍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9月,他回到上海做党的工作。10月,正式辞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主席职务。同月,他被法国巡逻队逮捕并监禁在他的公寓里,很快被释放。

1922年,44岁。

反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的要求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建议。6月,中国共产党起草了《关于当前形势的建议》。7月,出席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8月,他再次被法国巡逻队逮捕,并立即被保释。11月到12月,我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1923年,45岁。

1月,他从莫斯科返回,被孙中山任命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月,任孙中山大本营宣传委员会主席。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继续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9月,他随中央局返回上海。

1924年,46岁。

5月,主持中共三届三中全会。9月,他致信维克多,要求共产党人撤出国民党。秋天,他和高俊曼的关系破裂,他带着孩子搬到了南京。

1925年,47岁。

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组织部部长。2月至9月,参加领导上海工人运动。6月,中国共产党响应五卅运动,状告全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残酷屠杀。

1926年,48岁。

3月,中山舰事件后,他主张实行租界政策。11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作了关于国民党问题的报告。12月,他去武汉参加中央特别会议并作政治报告。

1927年,49岁。

4月,汪精卫、汪精卫联合发表《汪陈宣言》,随后抵达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央总书记。7月,长子陈延年在上海去世。8月,中共中央改组并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隐居武昌。9月,他回到上海,以“萨汶”为笔名,在中国共产党刊物《塞尔维克报》上发表了大量文章。12月,《革命文学史》一书出版。

1928年,50岁。

6月,次子陈乔年去世。拒绝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出版了《汉语拼音文字稿》一书。

1929年,51岁。

春天,通过吴的介绍,联系了托洛茨基的理论。拒绝接受党中央的警告。从7月到8月,我陆续给中央写信,阐述自己的观点。10月,他和彭树志联名上书中央,坚持自己的观点。11月15日,他被开除党籍。12月10日,发表《向全党同志报告》。12月15日,“无产者社会”成立为总书记,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

1930年,52岁。

2月,他致信共产国际,拒绝出席会议。3月,《无产者》杂志创刊。7月,他发表了一篇关于所谓“红军”的文章,攻击红军,反对苏维埃运动。7月17日,妻子高大中在安庆去世。

1931年,53岁。

5月,他被选为中国托派统一会议总书记。九一八事变后,星火、热浪等杂志发表大量文章,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罪行,高举抗日大旗。

1932年,54岁。

一月,他和罗汉一起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合作抗战的建议。8月,写信给托洛茨基,介绍托洛茨基中央委员会的改组。10月15日,他在上海被捕,立即被押送到南京并被监禁。

1933年,55岁。

4月,国民党进行了三次审判,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他拒绝接受这一决定,并准备上诉。6月,上诉被国民党最高法院驳回。11月,他为托洛茨基主义者起草了《当前形势和反对派的任务》。1934年,56岁。

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狱中,他写了一本诗集,名为《金粉泪》,共58首诗,笑骂嘲讽国民党政府和高官。

1935年,57岁。

2月,我致信胡适,讨论出版问题。在监狱里全神贯注。

1936年,58岁。

6月,得知陈其昌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后,他大发脾气。12月,Xi事件后,我非常兴奋,喝酒庆祝。

1937年,59岁。

8月23日,因局势紧张提前出狱。他先住在傅斯年家,后住在陈忠凡家。拒绝蒋介石拉拢他,拒绝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条件”。9月,他离开南京到武汉避难,发表抗日文章和讲话。

1938年,60岁。

一月,康生发表文章,诬陷陈为“汉奸”。3月,傅汝霖、张希曼等9人在《大公报》上发表了陈为虚假辩护的文章。4月,徐特立前往武汉调解。7月,我回了重庆。8月,他搬到江津。

1939年,61岁。

3月,他的养母谢去世,悲痛万分。7月迁到鹤山坪,整理杨遗书,撰写《小学识字课本》。

1940年,62岁。

3月,蔡元培逝世,发表《蔡加敏先生逝世后的讲话》。8月,公寓被盗,邮票和手稿丢失。

1941年,63岁。

2月份去重庆就医。回到江津后,在邓协康家住了几个月,然后夏天回到鹤山坪,过着很穷的生活。整理《古代阴阳互用表》提交北大出版,解答北大校友会每月生活费。

1942年,64岁。

3月出版了《战后世界潮流纲要》。5月中旬,为了治疗高血压,误食豆腐泡茶中毒。17日开始昏迷,27日晚9时去世,享年64岁。

“陈独秀475278” 36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菏泽为什么有叫曹州下一篇:历史中司马懿聪明还是郭嘉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