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老专家以年龄原因拒当开国部长 周恩来用九字说服

导语:周恩来,一位老专家,因年龄原因拒绝担任创始部长。他说服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九个字的文字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原题:老专家以年龄原因拒当开国部长 周恩来用九个字说服了他 新中国的首任林垦部长梁希,在全国的知名度未必很高,但在林业系统可谓

周恩来,一位老专家,因年龄原因拒绝担任创始部长。他说服边肖为大家收集并出版了以下九个字的文字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原题:老专家以年龄原因拒当开国部长 周恩来用九个字说服了他 新中国的首任林垦部长梁希,在全国的知名度未必很高,但在林业系统可谓大名鼎鼎。 >他是一位历尽沧桑且名副其实的林业专家,被誉为新中国林业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希亲笔描绘的新中国林业蓝图的佳句,知今让人难以忘怀: >“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 > > >老专家的美好憧憬,至今已经大多变为现实。老专家留下的故事更为几代林业人念念不忘。 >梁希1883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原名梁曦,字索五,后改名为梁希。他幼年丧父,初在私塾读书,稍后就学于蓉湖书院,从小聪颖过人,曾在16岁考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称。 >梁希青年时期追求进步。189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他目睹清廷昏庸腐败,在“武备救国”的思想支配下,投笔从戎,进入浙杭武备学堂学习西洋军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参加了浙江湖属军政分府新军训练活动。 >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梁希进入东京大学农学部留学。学习期间,他对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产生极大兴趣。由于潜心钻研,学习成绩超群,深受导师们赞誉。 >梁希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林业,亟须从教育着手培养人才,从而立下了教书育人的大志。后来他果真从事教学30多年,讲授森林利用学、林产制造化学、木材学和木材防腐学等课程,培养了多批林业专门人才。 >1916年梁希学成回国,任教七年之久。 >1923年梁希辞职,自费前往德国德累斯顿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四年后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在杭州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森林系主任;1933年应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之邀,到该校森林系任教,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 >对于 森林与环境这个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密切关系和对经济生活的作用问题,1929年梁希在他的《民生问题与森林》一文中论述说:人类早在猴子时代就生活在森林中,“森林是人类的发源之地,人类所以发展到现在地步,都是森林的功劳”。 >梁希认为:后来农、林分业,“农家管着‘衣’食’,林家管着‘住’‘行’。所以那个时代的民生问题,一半是靠着农业,一半是靠着林业”。到了19世纪,“森林不但管着‘住’‘行’,而且管‘衣’‘食’的一部分。国无森林,民不聊生”。 >1949年8月,原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后,梁希出任南京大学校务员会主席。在南京期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他旗帜鲜明地站在进步力量一边,坚决反对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 >抗日战争期间,梁希在重庆结识了周恩来、董必武等共产党人,通过经常阅读并参加编辑《新华日报》,心胸豁然开朗,更加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加紧内战,梁希是自然科学界首先支持《对时局进言》的签名运动的。国民党巨头陈立夫及朱家骅为此给梁希施加极大压力,要他声明否认这件事。梁希则以凛然正气予以抵制,表示决不反悔。 >1948年,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29周年,在校园举行“自然科学座谈会”,梁希、潘菽等慷慨陈词,并在营火晚会上,不顾个人安危,喊出:“同学们,不要害怕,天色就要破晓,曙光即将到来”的口号,大大鼓舞了学生斗志。 >1949年5月上旬,梁希作为进步民主人士在北京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筹备会议。在九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他上交提案,建议成立新中国林垦部。 >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提名由他担任首任林垦部部长。 > > >梁希闻讯深感不安,就写了一张条子送给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 >周恩来看后,略加思索,提笔批复了九个字:“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 >梁希看了回条,心情很不平静,激动地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呈交给周恩来。 >从此,这位已经66岁、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林业领导岗位上为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 >旧中国没有林垦部这一机构,新中国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梁希和林垦部时任副部长李范五等商量,决定首先抓紧三件事: >一是搭架子,组建林垦部机关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林业机构;二是摸清情况,查明全国现有森林资源;三是打好基础,为林业事业的大发展做好准备。 >为了办好这几件事,梁希不顾年老体弱,经常是亲自动手,细查、细问、细算,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他的主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地建立和恢复了一些林业机构,并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展开了对东北、内蒙林区改造与建设工作。 >他支持有秩序地将旧林区把头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新型森工企业。又将一部分手工作业劳动方式逐步改造为半机械化或机械化作业,为中国林业开发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梁希当部长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一再表示:“虽然我的年龄大了一些,只要我能行走,我就要争取到全国各地多跑跑、多看看。” > >在陕北考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情况) >从1950年至1955年,他先后6次,用300多天时间亲赴西北、东北及浙江等地林区进行实地考察、解决问题。有时候为了进入林场一线,他坐过牛车,骑过毛驴,甚至徒步。 >1950年9月,梁希在宝鸡林区考察时,站在渭水桥头,望着夹着泥沙混浊的河水,心情十分沉重。他从渭水看出了土是怎样流失的,河床是怎样淤塞的,水灾是怎样酿成的。因而提出解决西北风沙、水土流失的武器没有别的,就是靠森林。”“要正本清源,只有护林造林。”这是他日夜思索和实地调查的最终结论。 >1952年,在梁希的建议下,经国务院批准,林业部配合教育部,对全国农林高等院校做了调整,分别在北京、哈尔滨、南京成立了三所独立的林学院,并在13个农学院扩大了森林系,增加招生名额。从此,林业系统形成了“办学热”。 >1956年,梁希在《青年们起来绿化祖国》一文中,提出了“ 要绿化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河岸,绿化城市。要绿化中国的山,从而绿化中国的水”的殷切希望。 >但岁月毕竟不饶人。1958年3月,梁希因发高烧入住北京医院治疗,退烧后不顾体弱,仍坚持工作,并为《人民日报》撰写了《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的文章,这是他最后一篇为林业建设事业而作的论文。 >1958年12月10日凌晨,人民的林学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模范的林业工作领导者梁希告别了人民,告别了年轻的共和国,告别了他为之奋斗的林业事业,享年75岁。 > 梁希部长去世后,周恩来、彭真、邓子恢、习仲勋、郭沫若、陈叔通、李维汉、许德珩等36人组成治丧委员会,沉痛悼念一代林业宗师与世长辞。 1983年12月28日是梁希诞辰一百周年,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中国科协、林业部、中国林学会、中国农学会在北京联合举行纪念大会。回顾了梁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生,高度赞扬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我国林业界的一代师表,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今晚新闻联播视频直播 19点央视的新闻联播是现场直播吗下一篇:一部80或90年代初的有关格格的电视剧剧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