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据说他因一句诗被舅舅杀害 后世文人却纷纷提出质疑

导语:据说他是因为一首诗被他叔叔杀死的,但后来学者们对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以下文字材料提出了质疑。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在《全唐诗》中,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那就是在同为唐朝诗人宋之问和刘希夷的名下,都记载了《代悲白头吟》。这首诗并非同题,完全是一模一样

据说他是因为一首诗被他叔叔杀死的,但后来学者们对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以下文字材料提出了质疑。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在《全唐诗》中,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那就是在同为唐朝诗人宋之问和刘希夷的名下,都记载了《代悲白头吟》。这首诗并非同题,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其实,因为历史太过久远,许多诗歌的作者到底是谁,存在着歧义,类似问题在《全唐诗》中并不新鲜。然而,就是这一首诗的背后,却隐藏着血淋淋的故事。 宋之问和刘希夷年龄相仿,是舅甥关系。相传刘希夷年少时才华横溢,名气很大,有一次偶然之中,作出了这首《代悲白头吟》。唐代文人之中,相互交流很频繁,宋之问和刘希夷是至亲,更是如此。刘希夷便带着这首诗去找宋之问,想让舅舅帮忙指正。 这首诗确实写得精彩,构思巧妙,开拓了乐府诗题的新意境。它情调婉转浓郁,却并不低沉,而是流露出难以抗拒的穿透力。尤其是那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乃是点睛之笔。宋之问动了心,向刘希夷提出将此诗署名的要求。 这个要求,并不常见,刘希夷也很惊讶,稀里糊涂答应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又意识到这可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才不甘心返回。结果,宋之问恼羞成怒,命令仆人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 这个说法流传相当广泛,在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等书中都有记载,特别是流传广泛的《唐才子传》和《全唐诗》亦采用此说,让其几乎成了公案。然而,此事却有相当不合理之处。 首先,宋之问杀刘希夷一事,在正史之中完全没有记载。唐朝虽然民风彪悍,但杀人还是犯法的,虽然不一定是以命抵命,至少问罪是跑不了的。然而,宋之问也不是权倾天下的大臣,杀了人难道还大摇大摆,无人过问?何况杀的还是至亲骨肉。 杀人的细节还描绘得如此细致,到底是谁目睹的,又为什么当时没有报官?刘希夷的家人也忍气吞声,没有将宋之问绳之以法吗? 其次,在两人的地位来看,宋之问也没有这个必要。《旧唐书》中对二人都有过评论,说起宋之问是「 ”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说起刘希夷则是「 ”体势与时不合”、「 ”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二十岁就名满天下,刘希夷则不被当世认可。两人地位如此悬殊,宋之问又何必嫉妒杀害不如自己的外甥? 再次,此名句到底值不值得杀人。小珏不敢批评这句诗,我引用明朝文坛宗诗李攀龙在《唐诗直解》中的原话:《代悲白头翁》本非其佳处,而俗人专取之。五、六尤卑。也就是说,在顶级文人看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还真不算是什么好诗句,根本不值得争来抢去。 执这种看法的不在少数,宋朝人魏泰就在《临汉隐居诗话》说:「 ”吾观之问集中,尽有好处,而希夷之句,殊无可采,不知何至压杀而夺之?”清朝人沈德潜也表示:此因之问品属下流,而以恶归之。其实之问诗高于刘,不用攘窃他人也。杂说不足为凭,每每如此。 表达这些观点的,还有很多。因为他们认为,能写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不可能为这句根本算不上特别出彩的诗句杀人。如果这样的话,当时的文人那么多,他完全有可能会杀个血流成河。 当然此事到底真伪,小珏也不敢妄断,只不过宋之问确实是被黑得最惨的唐朝诗人,这也和他本人低劣的人品有关。他百般讨好依附武则天,甚至想做「 ”男宠”,又阿谀奉承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巴结太平公主。谁上台就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甚至卖友求荣,向武三思告密,导致朋友一家被杀。这种种恶端,大概也是他被黑的缘由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纳粹手势 英国媒体曝光爱德华八世二战前访德时疑做纳粹敬礼手势的照片下一篇:大蒙古国 史上最具影响力十帝国 蒙古帝国仅第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