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朝韩海战 朝鲜战争导火索:49年朝韩橡皮艇发生海战

导语:1948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从此,朝鲜半岛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在1950年6月全面战争爆发之前,朝韩之间有多达874次小规模冲突。朝鲜战争态势图作者:艾嘉1948年,在

1948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从此,朝鲜半岛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在1950年6月全面战争爆发之前,朝韩之间有多达874次小规模冲突。

朝鲜战争态势图

作者:艾嘉

1948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继成立。从此,朝鲜半岛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据统计,在1950年6月全面战争爆发之前,朝韩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多达874起。很多冲突虽然事后看是“意外”,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比如1949年8月的孟津浦海战,就是由一艘橡皮艇引发的。

1949年夏天,韩国海军正在为海上观舰做紧张准备,但8月10日晚,美国驻韩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罗伯特意外失踪。本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艘橡皮艇是美国国防部送来的,罗伯特不止一次把这艘橡皮艇带到李承晚说:“只要总统想用,我马上借给你。”热爱钓鱼的李承晚在看完船后,甚至计划乘坐这艘橡皮艇去钓鱼。现在,韩国海军开始担心了。仁川守军出动大量舰艇在延坪岛、德姬岛和百灵岛海域搜索,但一无所获。知道此事的罗伯特立即通知了李承晚,因为1948年9月,韩国海军的4艘舰艇叛逃到了朝鲜,陆军第八团下属两个营的官兵也去了朝鲜。

当时,南朝鲜陆军参谋长和海军参谋长孙被叫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韩国陆海军参谋长都来帮金日成是真的吗?东海飘着太极旗的船跑过去了,现在西海飘着星条旗的橡皮艇又往北走了...现在还是这样吗?”李承晚的每一个字都有刺。从青瓦台出来后,时任韩国海军情报总部主任的冼明珠力劝孙说,这件事一定和朝鲜有关,应该对其进行报复,并表示将亲自指挥这次行动。为了挽回面子,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时,韩国海军西海情报部队负责人李太荣少校通过侦察发现橡皮艇在朝鲜孟津浦港,提出夺回橡皮艇的最佳方案是在黑暗中进行突然袭击。孙袁遗立即命令冼明珠拟定作战计划。根据作战计划,冼明珠将亲自指挥包括20名特工在内的特种作战部队,并使用仁川守备第一艇队的6艘舰艇掩护作战。

1949年8月16日凌晨,由忠武公舰、总营舰和20多名特务组成的作战部队离开仁川港。为了躲避朝鲜海军的监视网,韩国海军绕过白令岛南侧和蒙金浦西侧,于17日抵达目的地。凌晨5点,韩国海军特工乘坐5艘橡皮艇,向孟津浦港猛扑。朝鲜海军海岸哨所警惕的成员很快发现了他们,朝鲜海军执勤士兵用机枪向韩国特工拿走的橡皮艇射击。这时,五艘高速橡皮艇中有四艘因发动机突然故障而留在海上,只有一艘继续向岸边靠近。

这时,朝鲜海军增援部队赶到,开始用迫击炮向海上射击。四艘抛锚的韩国海军橡皮艇被炸得四分五裂,橡皮艇上的特工全部坠海。已经靠岸的橡皮艇处于一个人的境地,船上的冼明珠声嘶力竭地开枪,命令队员向前冲。就在他专心指挥战斗的时候,他双腿中弹受伤,倒在了船上。这时,前来参战的韩国海军JMS-302舰长孔乘坐橡皮艇驶向岸边,用重机枪扫射朝鲜军队。他也开始向岸边逼近,利用船上强大的火力压制朝鲜海军在岸边的射击,逐渐逼近冼明珠所在的位置。其他五艘船似乎也有动力向孟津浦港岸边靠近。

这时,朝鲜海军的几艘巡逻艇也围了过来,双方在海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韩国海军舰艇明显的火力优势,朝鲜海军似乎寡不敌众。在激烈的战斗中,4艘警卫艇被击中沉没,5名官兵被俘,沿海哨所也遭到重创。孔趁机命令部下在岸边进行侦察,但没有发现橡皮艇。这让韩国海军大失所望。但是孔等人以为自己打赢了对朝战争,于是掉头返回。

孔等人回到陆地后,吹嘘自己的成就达到了海军的顶峰。因此,尽管他们没能带回橡皮艇,李承晚仍然表扬了参加战争的官兵。最让韩国人惊讶的是,橡皮艇终于在1950年1月回到了韩国。原来这一切都是韩国海军仁川警备部一位名叫安胜佳的下士干的。他私下离开团队,开着橡皮艇去朝鲜见亲戚。1950年春,他乘橡皮艇回国,偷偷潜入首尔躲藏。后来被韩国海军特勤局抓获判刑。

在韩国人看来,孟津浦战役是朝鲜历史上对朝鲜的一次成功报复,包括特工在内的20多名海军官兵中只有一人受伤。由于这一事件发生在“六·二五战争”前夕,也被认为是朝鲜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据说美国政府直接警告李承晚政府制造了很大麻烦,要求李承晚发表道歉声明,但李承晚拒绝低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秦军长 秦基伟对后勤部长说:打罢上甘岭 我们要给后勤记头功下一篇:当春乃发生的上一句 当春乃发生上一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