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生番 台湾居民从“生番”到“原住民”的转变

导语:台湾省的原住民过去被称为“范”。“番”字的使用,承载了中原汉人浓厚的沙文化意识。他们从“山区同胞”变成了“原住民”,发起了“还我土地”运动,争取自治,改原名,走“克塔格兰大道”。台湾花莲县打扮的阿美族女孩阿里山邹族文化园表

台湾省的原住民过去被称为“范”。“番”字的使用,承载了中原汉人浓厚的沙文化意识。他们从“山区同胞”变成了“原住民”,发起了“还我土地”运动,争取自治,改原名,走“克塔格兰大道”。

台湾花莲县打扮的阿美族女孩

阿里山邹族文化园表演原住民歌舞

1930年10月27日,台湾省乌什高山族1500人举行抗日起义。他们的故事被《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搬上了银幕,并将于今年上映。图为乌什事件领导人莫纳鲁多和马赫坡领导人莫纳罗道

本文摘自《杜南周刊》,作者:晶莹,原标题:从“盛饭”到“原住民”

在一个摩梭家庭的房子里,泸沽湖在冬天看起来又冷又冷。酒热了,这群北京来的游客终于意识到我是真正的外国人,我是台湾省人,于是他们开始谈论各种各样的台湾省。“让我们让台湾省的朋友们唱首歌吧。”摩梭导游举起酒杯,大家鼓掌。我忍不住转过头去:“你在唱什么?我不会唱歌。”每个人都不能让我,他们已经抢先了,呻吟着:“唱高山青。”我不得不说话,但我的声音很快被大家的合唱声盖过:“高山青,山和水是蓝色的,阿里山的女孩像水一样美丽,阿里山的青少年像山一样坚强。”?“我盯着摩梭人唱歌跳舞,突然觉得空放错了地方:“我在少数民族地区,听他们唱《高山青》。"

不太清楚阿里山和日月潭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高山”上的邹人

高山青是阿里山风云的主题曲。1949年,上海万象影业有限公司计划根据“五峰”的故事拍摄一部台湾省“高山族”的电影。导演张颖和编剧张彻带了一个团队去台湾省拍照。没想到,面对巨大的历史变迁,回不去大陆的剧组干脆留下来拍完了这部电影,张彻也为这部电影创作了主题曲。这首歌必然会成为海峡两岸的歌手。也成为大陆人对台湾省的重要印象。来到台湾省,要去阿里山评价女孩和少年是否漂亮,却不知道女孩和少年属于台湾省的原住民之一:邹。

与高山青的少女少年相比,过去对台湾省邹族的了解来自教科书中的吴凤故事,对吴凤的解读和理解充分反映了台湾历史上的原住民是如何因政权的转移而被边缘化和误解的。

在历史文献中,关于吴峰的资料很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在24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22年,被任命为总代理,负责处理汉人和原住民之间的贸易和便利。62岁时,他以原住民代表的身份签约,解决了韩凡多年来争论不休的山界问题。吴凤死后,有各种各样的死亡传说。教科书中明确记载的版本是:吴峰为了打破原住民猎人的习惯,牺牲自己,进行原住民自省。学者指出,这种神化是日本政府为殖民统治而创造的。国民党进攻并加入儒家精神后,通过电影文本确立了老弱书生“红衣白马”的形象,“武风”被神化。同时,阿里山地区邹族的“野蛮”形象也得以确立。

20世纪80年代,学者和原住民权益促进会拆除了乌凤神话,拆除了嘉义火车站前的乌凤铜像等。,要求纠正长期以来扭曲的邹人形象。吴峰的故事最终从教科书和课文中被删除,只留下了高山青。

然而,原住民的野蛮和过时的形象有时仍然留在汉族人的脑海中,那往往只是不熟悉不同文化、抢夺土地资源的汉族移民造成的“文化冲突”和民族裂痕。

台湾省的原住民过去被称为“番”,明代昌迪的《东番故事》讲的就是台湾省的原住民。清朝时,原住民分为平普番和高山番。“番”字的使用承载了中原汉人强烈的沙文意识。日本统治时期,日本学者改名为平浦、高沙。现代研究也根据基因和语言数据,将台湾省原住民视为南岛语系的一部分。

走凯塔格兰大道

随着台湾省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原住民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他们从“山区同胞”变成了“原住民”,发起了“还我土地”运动,争取自治、改原名、反对开发等行动,使原住民的文化和权利日益受到重视。“高山族”之后,曾经被强烈本土化、几乎丧失民族意识的平浦人也开始觉醒。在20世纪90年代,凯塔格兰历史遗迹之旅和返回登陆点的活动也得到了认可。“总统府”前原本以蒋介石命名的界首路,也改成了克塔格兰大道,包括台南西拉雅人在内的其他平浦人也慢慢恢复了历史。

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大陆朋友经常把台湾省原住民和中国少数民族当作同一个概念和分类,不太确切。虽然原住民的数量和比例不及汉族,只有49万人,占总人口的2%,“原住民”二字已经说明他们是台湾省的原主人。明清时期漂洋过海到台湾的闽粤移民,占据了原住民的土地,在帝国政府的政策下,对原住民,也就是平普人进行“教育”。这些原住民越来越汉化,而当时渡海到台湾的人是不允许带家属的,所以这些所以,所谓的“原住民”大多是平普族,而不是纯汉族,有的人甚至是已经失去身份的平普族。

山区原住民可能要幸运得多。清政府不想管这些“生番”,还实行“禁垦政策”,禁止汉人去深山耕种。日本殖民台湾省后,与清政府的“不作为”不同,“野蛮”的原住民积极开化,不仅要改掉种草的习惯,还要强迫他们种稻织布而不是打猎。殖民政府还号召部落首领去东京看看现代文明和帝国的威严。许多部落长老都感到震惊,包括塞德克族马赫坡的领袖莫纳鲁道。

然而,莫纳鲁道终究经不起日本部落文化的压制和伤害。他说:“日本人比涿水溪的石头还多,比森林里的树叶还密,但我反抗的决心比七来山还强!”因此,在一次运动会上发动进攻时,日本人和萨德克人都伤亡惨重,历史上称之为“乌什事件”。乌什事件后,日本人发动毒气袭击,将塞德克人转移到现在孙辉林场附近的刘清部落,严加控制,用帝国文明的教育给年轻人洗脑,让他们去南洋参加二战。

这段历史经历是萨德克人的痛苦。现在在刘清部落有一座刻有“余生”的纪念碑,为了纪念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还建立了纪念馆。“莫纳鲁道”也被视为抗日英雄。

凭借电影《海角七号》打破台湾省票房纪录的导演魏德圣,从2003年开始就想把乌纱帽事件搬上大银幕,但因为资金短缺,所以他计划用一部低成本的商业电影,也就是《海角七号》来闯出一条路,这部电影不仅打开了他的名气,还赚到了拍摄《Sedek Balai》的钱。在各界的支持下,这部筹备了12年的电影将于今年在台湾省上映。

萨德克是一个氏族名称,而拜莱的意思是“人类”。莫纳鲁多不仅坚持保存文化,而且坚持他们作为“人”的原则和信仰。土著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文化,他们坚持做人的尊严。然而,无论汉人还是日本人,每一个掌权者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为荣,而忽略了原住民的文化习俗和他们守护自然环境的规则。萨德克人的故事只反映了台湾原住民的痛苦历史。

当地人用现在时态“修正他们的名字”

塞德克人生活在台湾省中部,类似于台湾省最大的原住民泰雅族。因此,他们被认为是泰雅族。经过多年的正名运动,他们终于在2008年成为第14个被正式承认的原住民,之后海角七号才被出售。像这样的改名运动也出现在其他民族中,并且还在继续。

目前,土著委员会承认的土著有14个,包括阿米族、泰雅族、派万族和布农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分布和仪式。在现代化的压力下,虽然传统逐渐失传,但长辈和文史工作者还是尽力维护。

在过去,原住民被认为是野蛮、落后和“没有文化”的。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人逐渐尊重土著人的文化传统,甚至加入他们的文化庆祝活动。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取得社会成就,如成为国际知名棒球运动员和海峡两岸喜爱的歌手,原住民逐渐获得文化自信,通过创作和表演,原住民文化成为台湾省不可替代的特色。歌手阿美就是最好的例子。

包括阿美在内,越来越多的著名原住民改变了原来原住民的名字,所以“正名”也显示了台湾省民族意识的崛起,同时也在争取平等。

然而,这听起来是积极乐观的,这只是一种文化意识。保护原住民祖居和祖传精神土地的原始观念,始终经不起资本发展的力量。远离岛屿的蓝雨大午人一直在接收核废料。中央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在山上种植温带水果造成了水土流失,而且山经常因自然灾害而变色。前年发生了一场台风。让西拉亚的一个部落“毁村”——虽然汉人不再强占土地,但发展的力量依然将原住民推向生存的边缘。就连所谓的“无污染产业”旅游也让生活在日月潭的邵人应接不暇。大量的大陆游客使他们祖先的精神变得嘈杂,污染了环境。然而,正是汉人看到了商机,躲过了“921”灾难。

前年,日月潭一年一度的万人游泳赛事,正巧遇上了韶民族的“新年”。有的韶民族忙得没时间赚钱回部落参加节日,有的韶民族则不得不祭拜祖灵,用商业观光的号角与他们交谈。重建家园后,邵人只能感到无奈。幸运的是,政府将祖传土地“拉鲁岛”归还给了邵氏人,游客不得上岸。

和mainland China多姿多彩的民族一样,台湾原住民的歌舞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你仍然可以哼着“高山青”去阿里山,或者拿着地图去日月潭。别忘了你会遇到很多善良热情的原住民,邀请你一起喝酒唱歌,但别忘了给他们一点尊重,给这片土地一点温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四川为什么地震 四川为什么地震那么多下一篇:介母是什么意思 三拼音节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