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石牌保卫战 石牌保卫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之战

导语:石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日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爆发了极其激烈的攻防战。石牌之战虽然规模有限,但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堪比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石牌

石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日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爆发了极其激烈的攻防战。石牌之战虽然规模有限,但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堪比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石牌要塞旧址

作者:广亭

石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日双方拼命争夺的战略要地,爆发了极其激烈的攻防战。石牌之战虽然规模有限,但却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因此在很多人眼中堪比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国民党军队虽然比不上苏联红军,但中国军队在石牌第一时间彻底击败了日军的攻势,因此值得一提。

风景最美的战场

和平年代,石牌绝对是风景绝佳的旅游胜地。石牌位于长江最著名的景点——三峡西陵峡南岸,山川秀美,因江南象鼻山的一块令牌状巨石而得名。这块巨石高40米,顶部宽12米,厚4米,重达4300多吨。长江是因为这块巨大的岩石突然在这里有一个110度的大弯。这个大弯卡在滚滚而下的长江中间,来往的船只都要在石牌脚下转弯。这种大弯,当然有极好的风景。同时在军事上也自然成为长江的天然屏障。

石牌位于湖北省宜昌县,距西陵峡仅10公里,上有三斗坪。当时,第六战区司令部和蒋司令部都设在三斗坪,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事重镇。下面有平山坝,是石牌的前哨。这三个地方构成了石牌的整体防守水平。

武汉失陷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欲攻重庆。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条是从陕西南下,另一条是从云南北上,第三条是从湖北向西。陕西和云南不仅距离遥远,而且中国军队守卫森严。从湖北向西走是最方便的方式。当时中国没有完整的湖北到四川的公路,只有几条小公路可以通行。如果日军想从湖北进攻四川,走长江水路相对困难。由此,险峻的长江三峡成为重庆的天然屏障,而石头牌则是守卫三峡的第一道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从1938年冬开始,中国海军在石牌设立炮台,部署了10门大口径火炮,是整个长江三峡炮台群的前沿阵地。由于石牌和宜昌几乎在同一条线上,石牌要塞的炮火可以封锁南津关以西的长江,即使日军占领了宜昌,仍然很难溯江而上,所以日军要想沿长江进攻重庆,就必须拿下石牌。

国民运动部的小山村

这个小山村只有几百户人家成为整个民族运动的焦点。

蒋介石非常重视石牌的安全。他不止一次发兵给第六战区总司令陈诚和蒋总司令吴启维,反复强调要保证石牌要塞。1943年5月22日,鄂西战役逐渐达到高潮,保卫石牌之战即将打响,蒋介石指示陈诚:“石牌要塞应委一师守之。”

战区司令陈诚当然知道石碑的重要性,不敢怠慢。他把坚守石碑的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嫡系部队——第18军第11师。在中央军中,陈城体系又有“土木体系”的别称,因为以陈城起家的部队,先是11个师,然后是18个军,11为土,18为木,所以被称为土木体系。从陈诚分配11师负责坚守石材品牌的任务可以看出,他对石材品牌的重视。这时,第11师师长胡琏从第四期黄埔军校毕业,一路从连长干到十八军系统的师长,勇猛如虎,狡猾如狐,深得陈诚的器重。

日军也预料到这场战役会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于是加强了参战部队,即第11军,这是当时中国战场上唯一的野战军。近三个师直接参与前线作战,两个师在石牌方向!

5月27日,江方俊调整部署,决定以长阳至宜昌之间的稻草坪、高家岩、于家坝、曹家畈、石牌线为决战线,其中石牌为决战线的核心。这时,石头牌才是真正的国门。一旦石头品牌得不到保证,三峡的危险就减半,到时候重庆就危险了。所以,防守战术没有回旋的余地,只有两个字——防守!

同一天,11师的老师胡琏给父亲、妻子和孩子写了五封遗书。中午,他带领师里的工作人员在凤凰山立案烧香,立誓拜天。全师早已立下誓死之约,只等着与入侵的日军拼死一战。

最大的肉搏战

5月28日,日军第3师、第39师开始向石牌推进,第11师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率先受到攻击。战斗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这在鄂西很少见。守卫南林坡阵地的11师31团3营连续5次反击日军冲锋,直至黄昏。由于伤亡惨重,右翼9连阵地和左翼8连阵地相继被突破,但正面7连阵地始终屹立不倒。第二天拂晓,日军从左、中、右三面进攻第7连阵地,并用5架飞机同时轰击第7连阵地,但仍无法突破第7连阵地。第三天,日军继续强攻,7连阵地上的防御工事被日军炮火彻底摧毁,但7连依然战斗到死。直到第四天,也就是5月31日,7个连加入了配属的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原来近300人的增援连只留下包括伤员在内的70人,真正能打仗的士兵寥寥无几,于是奉命离开南林坡。

5月29日,日军第39师大举进犯牛厂坡、朱家坪。牛场坡上的山脉是石牌外围朱家坪的屏障。日本兵分两路,一路是彭家坡迂回到牛场坡,另一路是从喇叭口和柏树进攻牛场坡。凭借有利的地形,第11师在牛厂坡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连续猛攻牛厂坡主峰阵地,守军因伤亡惨重被迫放弃牛厂坡。因为失去屏障,朱家坪也在5月30日被日军攻占。

与此同时,日军第3师猛攻天台寺制高点,天台寺守军被日军切断主力,英勇就义。日军攻占天台寺后,继续向第11师二线阵地八斗坊猛冲。

到了5月30日,日军陆续突破石牌外围防线,开始强攻石牌要塞。这一次,日军改变了战术,先派出若干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一发现守军有一点空缺口或弱点,就立即投入后续部队进行密集冲锋,因此战斗相当激烈。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陈诚打电话给胡琏:“你有把握守住要塞吗?”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虽然成功不确定,但程仁是有决心的!”

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曹家畈附近的高家岭,双方数千人肉搏战三个小时,这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肉搏战。日本军队一向以擅长肉搏战而闻名。然而,在神泣空之前激烈的肉搏战中,11师官兵以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取得了胜利。白刃战结束时,整整1500名中国士兵倒在这片壮美的土地上,他们的阵地仍然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同样,日军付出了1000多人死亡的代价,双方留下的尸体在战场上一堆一堆,令人震惊。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面对中国军队拼命坚守的石牌要塞,日军长时间无法进攻,伤亡惨重。此外,外围的中国军队不断威胁要进犯日军的侧翼和后路,不得不在5月31日晚撤退,中国军队立即转向反击,6月3日全面恢复战前态势。石牌之战,日军死伤7000余人,挫败了日军攻占石牌后再回江西的企图。需要知道的是,石头品牌之后靠没有危险,如果石头品牌丢了,重庆就危险了。如果重庆再输,那就真的了,中国再大也没有退路。

这就是为什么小石碑被列入守城系列,与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相比较。在当时的抗战形势下,石牌的重要性并不比上海、南京差。如果石牌失守,下一步就是重庆保卫战,所以石牌保卫战可以看作是重庆保卫战的前奏。在防守战术上,石牌之战几乎没有什么花哨之处,即双方的硬碰硬,这是由石牌的地理条件和石牌在整个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价值决定的。

第11师师长胡琏因这场战争而成名,晋升为第18军副司令员兼司令员,成为土木木部干部。由此,十八军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之一,成为抗战战场上的精锐王牌。

全面抗战以来,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沦陷,几乎每一次防御战都以失败告终。看来日本军队没有无敌的地位。直到石牌之战,中国军队才终于第一次彻底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守住了关系到国家兴衰的要塞。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胜利,也关系到战时首都重庆的安全和生存,所以这次胜利的意义尤为重大。石牌之战虽然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的联合兵力也只有几万人,但对抗日战争大局的意义和影响却极其深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之战”。

当然,国民党军队并没有像苏联红军那样从胜利走向胜利,但这是后话;守卫石碑的勇士们仍然值得铭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二氧化锰可溶于水吗 二氧化锰溶于水吗下一篇:私密关系 西安事变前国民党和中共之间的秘密联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