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召开

导语: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重要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邓发、何克全、李、、杨、王稼祥、彭和郭洪涛。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抗日民主运动

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重要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邓发、何克全、李、、杨、王稼祥、彭和郭洪涛。

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抗日民主运动再次兴起的形势下,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战略。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会议背景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制造了“华北事变”,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但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先后与日军签订了《秦图协定》和《贺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交给了日本。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告全体同胞抗日救国报告》,于10月1日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发表。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来的。宣言号召各党派、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中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万余名学生举行了反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顺利到达陕北。11月下旬,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章昊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危机愈演愈烈、抗日救亡运动再度兴起的形势下,正确分析日寇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制定新形势下党的战略方针,纠正严重的“左”倾关门主义,是当务之急。因此,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参与者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等10余名有关人员出席会议,包括、、王稼祥、、、彭、邓发、凯丰、李、吴良平、、杨和郭洪涛。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历史意义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和发展。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总结了两次革命内战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及时解决的党的政治战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路线,大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它既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又警示全党要吸取无产阶级在大革命中放弃领导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到来时掌握政治主动权。

这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能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玄武传说 玄武的传说来历下一篇:波士顿惨案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