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的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韩国古代历史暴君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但他没有杀六国王室,反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在韩国历史上,暴君却常常将自己的权力滥用,残害百姓,导致社会动荡。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秦始皇与韩国古代历史中的暴君之间的差异。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的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2. 朱元璋杀了哪些清官
  3. 九尾狐里的螭龙是什么
为什么不杀六国王室秦始皇会被称为暴君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大一统国家的皇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的割据战乱局面,确定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国家体制,影响深远,历史贡献巨大。他被称为暴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行秦孝公以来的法家政策,法行连坐,严苛严峻。特别是始皇帝统一天下,推行全国,法律多达18种之多,百姓艰苦,官员严律,各个阶层都畏秦法。始皇帝时,兵役徭役杂税深重,国家常备役300多万,全部男壮力和部分女人入役。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第二,秦始皇亲政,统一全国过程中,采用尉缭和李斯之谋,十年时间,灭六国,手段惨烈,军事进攻外,采用了“收买、暗杀、武力”的方式,无所不用其极!

第三,秦始皇当政,动辄刑杀,手段残忍。亲政初,车裂嫪毐,杀有连结官员20余人,流放四千家。“坑儒”事件,坑杀460多人,多儒生。公元前211年,始皇帝三十六年,东郡落下一块陨石,有人刻了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调查,无人承认,结果就杀了附近的所有人。

第四,秦始皇大出巡,寻求仙人仙药,用了很多方士,他们尽行欺骗之能事,欺骗始皇帝,最后无法自圆,或逃或跑,反诬陷始皇帝的坏话,流言蜚语,摸黑秦始皇!

综上所述,秦始皇才有暴君之名。其实,始皇帝也是功大于过的!

始皇之所以被称之为暴君,我认为其原因有三:

一、《秦律》中的刑法过于苛刻,适用于战争时期的秦国,却不适用于统一之后的秦朝;

二、劳役过于繁重,战后一统天下的秦朝本应放宽政策,与民休憩,而秦始皇却频繁的征集劳役,修筑阿房宫,修筑帝陵,修筑长城……这一系列的工程除去修筑长城用于抵御北方的匈奴,对于老百姓而言勉强算得上是有利之外,其他的两大工程于老百姓毫无益处。

三、焚书坑儒,“焚书”确有此事,“坑儒”秦始皇也确实杀了人,不过秦始皇焚的书并不是什么儒家经典,坑的“儒”也并非什么儒家的正统传人,大多为一些方士,终日坑蒙拐骗之徒。

说秦始皇残暴,这个说法我们都是从文字记载里看到的,也就是说是儒者写的。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得罪了儒者是很危险的,他们的笔是最锋利的武器,如果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话,那作用不过是一时的,所谓的口口相传,传不了几代也就没了,但是写在纸面上的文字就好比板上钉钉,过了若干年之后,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了,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流传下来的文字了。至于这些文字记载的内容是否可信,就需要我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判断了,除了文字记载,我们还要参考考古发现。文字记载也不能只看一种,孤证不能作为判定历史人物的依据。

在我看来,儒者笔下的“暴君”秦始皇,并不是因为他杀了多少人,所谓“焚书坑儒”被片面的夸大了。秦始皇身上有一个关键字:统一,他的这一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思想领域。秦始皇推崇韩非子的法制理论,如果说韩非子是法家大师的话,秦始皇就是法家理论的坚定践行者。对于“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秦始皇是认同的。但统一思想就意味着改变人的习惯,做这件事是很难的,这需要一个周期,但秦始皇显然有点操之过急了。

相对来讲,汉武帝就比较聪明,他采取的策略是“外儒内法”,推崇儒家不过是表象,靠这些书呆子治国只能误国,因此才有了“酷吏”产生。国家的管理是复杂的,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既要有儒者,也要有法家。这样才能维持权力的平衡,平衡才有助于巩固皇权。秦始皇的能力太强了,但仅仅凭借一人之力,无法让大秦的江山永固。秦二世胡亥登基后,个人能力无法和秦始皇相比,对于秦律又不能很好的执行,因此才导致了秦二世而亡。

秦始皇是有作为的君主,就算说他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但在儒者眼中,他却是个十恶不赦之人,原因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根本对立。但写秦始皇昏庸无能的话显然缺乏说服力,那怎么办呢?残暴这个词就比较贴切了,于是乎很多人的印象中秦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暴字,秦始皇的头衔也变成了暴君。我们嘴里的大秦变成了暴秦,秦始皇变成了暴君,这都要得益于耍笔杆子的儒者们。

六国王室想的是复辟,开历史的倒车,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无论秦始皇对他们杀还是不杀,秦始皇都是千古罪人,就像张良作为韩国贵族,他对于秦始皇的仇恨来源于自身利益受损,说他忧国忧民的话,就太抬举他了,张良不过是一个本来的纨绔子弟,在失去了一切后对秦的仇恨和报复罢了。其根本目的无非是为了恢复家族往日的荣誉,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狭隘和自私。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我觉得秦始皇成为暴君的原因主要是得罪了各国得文人,加上各国王室对他的虚假宣传。本来统一六国肯定要打很多仗,死很多人。统一之后,却没有斩草除根,留有后患。建成大一统帝国之后,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以法家思想统治国家,以法治国当然挺好的,领先现在两千多年,但是律法太严苛,刑法太残忍,而且也不考虑其他客观原因,很多问题就是靠铁血手腕解决的。最著名的就是“焚书坑儒”,得罪了很多文人,关键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所谓暴君,大多是秦朝以外的国家对秦始皇的称呼。

我们对秦始皇的印象,大多是从儒家的典籍里的。

史家对秦始皇并没有多么的贬低。

也可以说是报酬吧。

你不支持儒家,我就写臭你。

可以看一下,历史上诸多牛B人物,正面“报道”很多的,绝大部分是对儒家的胃口的。

一是自身原因,秦国实行苛法,阶级压迫很重;二是反抗者的抹黑,虽说历朝历代都如此,但秦统一的历史太短,抹黑起来更容易。

朱元璋杀了哪些清官

作为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开始大肆屠杀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如果加上连带的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后人震惊。

一、处死的功臣

洪武年间被杀功臣中以被处死的最多,他们纷纷被冠上奸党、逆党的名义,论入胡惟庸案、蓝玉案,此外还有一些因触犯国家法度而被杀的。具体情况如下:

1.韩国公李善长

定远人,早年间加入朱元璋义军,“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

1370年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左丞相,位居功臣第一,朱元璋在制词将他比作萧何。之后李善长一度与刘伯温在朝中博弈,后推举胡惟庸任丞相。

1390年朱元璋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将77岁的李善长以及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死。

2.吉安侯陆仲亨

濠州人,17岁就加入了朱元璋义军。1370年陆仲亨被封为吉安侯。曾因事被降为指挥使,负责抓捕盗贼,但不久恢复爵位。

朱元璋经常对人说“此(陆仲亨)我初起时腹心股肱也”。

但1390年朱元璋惩治胡惟庸党时,陆仲亨的家奴举报他与唐胜宗、费聚、赵庸同谋,因而被处死。

3.延安侯唐胜宗

濠州人,18岁时就加入朱元璋的义军。1370年唐胜宗被封为延安侯,曾因“擅驰驿骑”,被夺爵,但不久又恢复。

此后他又镇守辽东、巡视陕西,1390年坐胡惟庸党被处死。

4.平凉侯费聚

五河人,在濠州加入朱元璋义军。1370年费聚被封为平凉侯,此后又参与平定云南之战。

1390年费聚被列入胡惟庸党。为此朱元璋还找了一个二十多年前的借口,“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最终费聚被处死。

5.南雄侯赵庸

庐州人,早年与兄赵仲中聚众水寨屯兵巢湖,后归顺朱元璋。赵庸功勋卓著,应该封公的,但因他在行军至应昌时私自纳奴婢为妾,最终只能封侯。

1390年赵庸随朱棣出塞,征讨乃儿不花。大军班师归来时,赵庸论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6.荥阳侯郑遇春

濠州人,早年间与兄长郑遇霖投入朱元璋麾下。1370年郑遇春被封为荥阳侯,1390年坐论胡党,而被处斩。

7.宜春侯黄彬

江夏人,早年间在徐寿辉手下,后不满陈友谅而投靠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1370年黄彬被封为宜春侯,1390年论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8.河南侯陆聚

元末时陆聚缮城保境,后以徐、宿二州归降朱元璋。1370年陆聚被封为河南侯,1390年被列入胡惟庸党而处死。

9.靖宁侯叶升

合肥人,本是元朝将领,后自动来投朱元璋。1379年叶升被封为靖宁侯,1392年论胡惟庸党被处死,之后又被列入蓝玉党。

10.永嘉侯朱亮祖

六安人,原是元朝的义兵元帅,后被朱元璋俘虏,投入麾下。1370年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后奉命镇守广东。在镇期间朱亮祖有许多不法行为,1380年他被番禺知县道同举报。但朱亮祖“恶人也告状”,道同反而被杀。事情真相大白后,朱元璋将朱亮祖父子鞭杀。

11.江夏侯周德兴

濠州人,与朱元璋是发小。1370年周德兴被封江夏侯,但他与汤和相比,很不懂事,营建宅第超越规制,恃宠而骄。

1392年周德兴之子周骥被揭发同宫女乱搞关系,父子连坐诛死。

12.凉国公蓝玉

定远人,常遇春的妻弟。蓝玉是后起之秀,1379年被封为永昌侯,此后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晋封凉国公。

1393年蓝玉被人告发意图谋反,因此被杀,受株连者达1万5千人。不可否认蓝玉有一些不法行为,但不至于谋反。

13.蓝玉党

所谓的“蓝玉党”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主要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14.罪名不详

被处死的功臣中有两人罪名不详,分别为1394年被处死的永平侯谢成、1395年被处死的崇山侯李新。

二、赐死的功臣

朱元璋在即位初年以及晚年时期,对于一些功勋卓著、过错不明显的功臣予以赐死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宋国公冯胜

定远人,初名国胜。早年间与兄长冯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顺朱元璋。

1370年冯胜被封为宋国公。朱元璋在诰词中称冯“胜兄弟亲同骨肉”。1393年蓝玉被杀当月,冯胜被召回京。两年之后(1395年),冯胜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

2.颖国公傅友德

砀山人,元末加入红巾军。傅友德先后在明玉珍、陈友谅麾下,但无所知名,后归顺朱元璋,遂得重用。1370年傅友德被封为颍川侯,此后他大放异彩,平巴蜀、征西塞、伐云南,功勋第一。1384年晋封为颍国公。

1394年傅友德被赐死,据说他是在朱元璋面前当众自尽的。

3.德庆侯廖永忠

巢县人,早年间与兄长廖永安在巢湖聚众,后以水军投靠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评价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本来廖永忠可以封公的,但朱元璋借口他“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1375年朱元璋以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赐死廖永忠。值得一提的是小明王是让朱元璋授意廖永忠除掉的。

4.临川侯胡美

沔阳人,初名廷瑞。胡美原是陈友谅的麾下,任江西行省丞相,守龙兴。陈友谅失利后,胡美归顺朱元璋。他曾独当一面,率军攻取福建。

1384年胡美与诸子下狱,死于狱中。1392年论处胡惟庸党时,朱元璋下诏列举奸党,说胡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同其子婿扰乱宫禁,因此胡美被赐自尽。

5.定远侯王弼

因善用双刀,号称“双刀王”。早年间聚众乡里,结寨自保。1378年王弼随沐英讨伐西番立功,被封为定远侯。捕鱼儿海之战,王弼作为先锋力挫北元骑兵。

1393年蓝玉被杀,王弼与傅友德私下议论,“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我辈当合纵连横”,被锦衣卫侦知。1393年王弼被赐死。

三、死因存疑的功臣

由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致使人们对其他一些功臣的死存在疑问,因此出现了一些死因存疑的。如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诚意伯刘伯温、淮安侯华云龙等人。人们对徐达、李文忠、刘伯温的情况已经较为了解,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华云龙的情况。

华云龙是定远人,早年间聚众于韭山,后归顺朱元璋。1370年被封为淮安侯,驱逐北元势力,奉命建燕邸,增筑北平城。1374年有人举报他“据元相脱脱第宅,僣用故元宫中物”,朱元璋将其召回,但却离奇死于途中,后世推测华云龙是被朱元璋赐死的,但存在疑问。

九尾狐里的螭龙是什么

韩国传说中的螭为了要成为龙,必须在水中修行满1000年,如果1000年后仍未能成为龙的话,就会因为绝望变得相当残暴。

螭龙是生活在湖、池、河等淡水中的所有生物之王,以鱼为主食的,所以从鱼类方面来看,它就是巨大的暴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5764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明朝封建制度的发展趋势 明朝发展历史趋势下一篇:古代皇宫卫生间的叫法 古代居民马桶倒哪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