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揭秘刘备讨厌庞统和早年卖草鞋大有关系?

导语:说到用人,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在三国中仅次于曹操。但是史书上也有刘备不识人,不重视人才的情况。举个例子,刘备差一点就错过了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庞统,以及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名将蒋琬。刘备趁乱夺取荆州后,徒劳无功。这时候庞统来投票,庞统长得丑,刘备对庞统的第一印象也不够好,就让

说到用人,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在三国中仅次于曹操。但是史书上也有刘备不识人,不重视人才的情况。举个例子,刘备差一点就错过了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庞统,以及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名将蒋琬。

刘备趁乱夺取荆州后,徒劳无功。这时候庞统来投票,庞统长得丑,刘备对庞统的第一印象也不够好,就让庞统担任耒阳令,做了调查。但是庞统上台后,没有做任何公务,这让刘备非常生气,免去了庞统的职务。还是因为鲁肃求情,诸葛亮劝刘备才重新召回庞统。与庞统长谈后,他改变了对庞统的厌恶,开始重用庞统。多年后,刘备夺取益州,刘备任命蒋琬为广都县令。刘备遍游各地,来到光都,发现蒋琬“万物死时皆醉”,蒋琬无所事事,一醉方休。刘备非常生气,把蒋琬关进监狱,试图杀死蒋琬。幸亏诸葛亮求情,才免去了他的官职。

庞统和蒋琬分开多年,刘备却犯了不认识人的错误。如果只是一次,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两次都一样,说明刘备在选拔人才上有些问题。

刘备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网络映射

我们可以结合刘备挑选的一些人才,试着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刘备夺取荆州之前,刘备身边有三个谋士,分别是糜竺、孙淦和简雍。三人之中,糜竺有德,孙淦、简雍有口,但运筹帷幄,建言献策,不值一提。危机来临时,这三个人除了和他们一起哭,几乎没办法。但三人有一个君主最推崇的优点——忠诚。无论顺境逆境,三人都忠于刘备,陪伴刘备度过了十多年来最艰难困苦的日子。

刘备很重视这三个人。刘备得势后,得到很多大臣的嘉奖。许婧是益州的老名人,徐静观是第一个走出困境的。刘备在最艰难的时候打败徐州,糜竺把妹妹和所有的家当都献给了刘备,所以排名第二,在诸葛亮之上。孙淦和糜竺是蜀汉的公务员领袖,仅次于诸葛亮。

刘备选拔人才的时候,德和忠是关键。

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曾经选拔过一些人才。

刘备多次邀请曾公开攻击自己的刘霸,不过只是为了讨益州官场欢心,营造和谐氛围,并不是为了真正利用刘霸。于是荆州刺史巴身居高位,担任文书,但主要是做刘备的秘书,帮助刘备起草诏书,发布文告。至于一些重大政策,刘霸不敢讲。

刘备笼络了那些有名无实的人。

刘备提拔的人才中,魏延最有名。

刘备率军入川时,将荆州托付给他最信任的将军关羽。汉中攻陷时,大家都认为张飞是太守的最佳人选。张飞不仅功勋卓著,还担任巴西太守。他和当地官员有一定的联系,有工作基础。就连张飞自己都觉得,他一定是属于他的。但是最后宣布的候选人竟然是魏延,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当时的魏延只是一个衙门的将军,一个杂将军,之前没有突出的战绩。刘备为什么要把汉中太守这种重要的职位托付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军呢?但是张飞不明白,全军都接受不了。

刘备没有直接说出他被任命的原因,而是专门召开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让魏延出现在舞台上,展示他的风格。会上刘备问魏延新官上任有什么打算?魏延站起来大声说:“曹操若来天下,请为王拒之;要十万人,请为王吞。”魏延很有勇气。要知道,曹操攻汉中之初,四川的官员天天震惊,士气大乱。虽然他们在定军山大获全胜,杀死了夏,消灭了曹军,但就世界大势而言,仍然是弱小的。很多将军,尤其是益州的地方将军,对曹军还是充满了恐惧..但少年魏延慷慨激昂,说曹操完全被无视。要是曹操手下的将领带着十万大军来了,魏延会把他吞了;如果曹操率领天下兵马,魏延可以抗他为王。刘备很满意,大家都觉得魏延说得漂亮。

网络映射

但魏延不仅说话漂亮,而且行动踏实,让对手哑口无言。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直到诸葛亮亲自驻守汉中,才被调任。

诸葛亮出兵祁山的时候,魏延曾经提出要从伍兹谷出兵,给曹魏一个惊喜,但是诸葛亮一生谨慎,没有采纳。

从刘备对魏延的欣赏来看,刘备喜欢有头脑、有勇气、敢说敢做的人才。

而刘备一生中最信任、最看重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有什么特点?诸葛亮有忠义之心,有高尚的品德,有预判三分的才智,有独入吴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一生处事谨慎、兢兢业业。诸葛亮在位期间,“大小事,孰轻孰重”,“师出有名”也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个不把自己的名字想当然的脚踏实地的人。

刘备最信任诸葛亮,正是因为诸葛亮在他心中几乎是完美的人才!

那刘备为什么不喜欢庞统和蒋琬呢?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常玩大牌,觉得自己是名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能脚踏实地做事。庞统蒋琬既不像糜竺等人那样追随刘备多年,时不时表忠心,也不像魏延那样喜欢慷慨激昂,在领导面前大谈理想。这两个人脾气很大,能力也很强,但是做实事小事都懒得做。

刘备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名义上什么都没有,实际上什么都不做的所谓名人。

刘备曾经否定过一个人,马谡。刘备曾经告诉诸葛亮,马谡夸大其词,毫无用处。也就是说,刘备喜欢那些少说多做的人,或者至少说说做和平衡。就像魏延一样,说话也豪言壮语,但做事也很踏实。但是庞统和蒋琬呢?天下名人是真的,但刘备也给了他们一个平台。虽然只是县长,但也是家长。他怎么能懈怠?

那刘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才标准呢?

学学刘备的生活。

网络映射

刘备出身如何?虽然刘备自称是在中山王静之后,但他的实际出生只是编织席子和卖凉鞋。编织席子或凉鞋需要小心而缓慢的工作。刘备25岁开始从军,也就是做了一百二十年的草鞋。脚垫和凉鞋也是家居用品,不值多少钱。但是,日子不好过,刘备这个堂堂的汉室宗亲,忍不住站在市场上卖,和来访者争一两个铜板。久而久之,刘备养成了踏实细心的务实作风。

于是,像有点名气又不够忠诚的许婧、刘霸一样,刘备放弃了他们,做了临摹和写作的工作;像糜竺那样有德无谋,刘备让他们享受高位;能说会做的魏,责任重大;德才兼备、处事严谨的诸葛亮,信任国家;对于那种纸上谈兵的马谡,刘备会憋一辈子。

当初刘备第一次见到庞统和蒋琬的时候,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写在纸上的。空你有大牌吗?所以厌恶,打击也能理解。

因此,虽然刘备的蜀汉王朝曾经辉煌一时,但刘备作为一个国王,小心谨慎,这使得蜀汉王朝注定处于绝境,缺乏伟大的气魄。像庞统这样的人才,像蒋琬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大贤者,不在乎生活,不喜欢基层的琐碎工作,游手好闲,甚至喝酒打发时间。在刘备看来,他是个清官。若不是鲁肃推荐,诸葛亮说情,庞统、蒋琬可能从此消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诗圣”杜甫究竟是如何死的?杜甫死因之谜下一篇:预测未来 揭秘人类预言术之谜,能预测过去和未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