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男同父子叔侄大混战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导语: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同時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忌諱,多數人不知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過程中,人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同時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凡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意思是人之所以稱之爲人,是因爲既懂禮貌,又有道德規範自己的行爲。

而且我國的禮義文明滲透各個領域,禮是一種社會意識,而儀則是禮的表現形式,現在我們會把古人的一些禮儀加以改良,去除糟粕留其精華,加上現在的一些觀念習慣形成了一套更爲完善的禮儀系統。

但是古代的傳統中,有很多還是可以繼承發展的,特別是有一些俗語,簡短幾個字卻大有深意,俗話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那這句話到底包含了什麼樣的禁忌呢?有很多人不知道,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看完就秒懂了!

圖片:父子同席吃飯劇照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爲蘊含着被大家認可的道理,這句話在農村流傳更廣,過去的農民由於生活條件的原因,接受的教育有限,思想相對來說也就比較封閉,農村常常流行的一些俗語、俚語,都是祖先在實踐生活中總結出來的。

在流傳的過程中又加以改良,這些俗語押韻合轍、朗朗上口,很容易被記住,而且其中的道理也容易理解,有明顯的特點,所以更容易口口相傳。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話,說的是農村在酒席上的一種習慣,實際上這句話裏包含着一些禁忌。

圖片:古代農村酒席劇照

孔子創立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三綱五常,其中三綱是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從儒家文化中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人跟人之間並不是平等的,所以儒家文化倍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他們用這種文化束縛百姓,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教育百姓應該遵守應有的禮儀,儒家文化對中國的文化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儒家文化中,特別被推崇的是孝,三綱中有父爲子綱的說法,父子並不是平等的,父親對孩子的命令,孩子絕對要服從,並且父親的權威不允許兒子質疑。當然父親也要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單是基於這一點,兒子就是沒有資格跟父親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的。

圖片:兒子跟父親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劇照

我國的酒桌禮儀也有諸多的講究,“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話中的“席”不是涼蓆炕蓆的席,是農村說的大席,就是酒桌的意思。

在我國,酒能夠起到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作用,如果在飲酒的時候失了禮數,就失去了飲酒的意義。吃酒席時座次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正對着門口的位置是主位,是長輩或領導所坐的位置。而且按照每個客人的受重視程度,相對應地坐在什麼位置上,主人都會給安排好。

其次菜品也是有講究的,什麼級別的酒席會上什麼樣的菜品,在飲酒過程中斟酒的順序,以及酒杯的淺滿,都是學問,既然酒席會有這麼多的講究,所以爲前來參加酒席的客人安排座次,是在整個酒桌禮儀中的重中之重,那麼父子自然是不會被安排在一張酒桌共同飲酒的。

圖片:正對着門口的位置劇照

另外酒席的設立也是分等級的,就像當年的劉邦在參加縣太爺歡迎呂太公的宴席時,也是沒有資格坐在堂上,幸虧他機敏喊了賀萬錢三個字,才有幸坐在堂上。

所以不管什麼樣的酒席都是有級別的,哪怕同一張桌子上吃飯也有貴賓與普通賓客賓之分。父親作爲長輩,所以只能跟父親同輩的人坐在一起,而兒子只能跟小輩坐在一起。

現在看起來這句話之所以仍然適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父輩在家中要有一定的威嚴, 有足夠的權威性, 如果父子兩坐在一席間喝酒,父親萬一因爲飲酒而失態,會影響自己在孩子心裏的形象,如果孩子喝酒說出冒犯自己父親的話,也是不妥當的,所以爲了雙方都不失了體面,也會儘量不讓父子同席。

圖片:劉邦參加呂太公的宴席劇照

再就是飲酒的時候大家更注意一種氛圍和心情,年齡相仿的人在一起有共同話題,孩子如果跟父親在一起喝酒的話也很拘謹,這酒喝的也寡淡。

而父親當着自己的孩子的面也放不開,酒喝起來自然沒有滋味,只有跟自己同輩人才能暢所欲言,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需要有氛圍,有心情才能夠盡情暢飲喝到盡興。

圖片:跟同輩人盡情暢飲劇照

叔侄不對飲也是類似的原因,叔叔是自己父親這一輩的人,所以叔叔是不能跟自己的侄子同席的,自然也就沒有對飲的機會了。

退一步來說,因爲過去很多侄子跟叔叔年齡相仿,平時一起打打鬧鬧是可以的,但一旦到了正規場合,叔叔不管年齡大小還是會得到應有的尊重,萬一在喝酒的時候,忘記了這些規矩,失了分寸,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所以爲了防止出醜,也要避免叔侄對飲。現在大家懂這句所包含的禁忌了吧。這句俗話看似含有封建意識,但仔細想想也是有一些生活哲理的。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爲不太在意這些老理兒,而被人吐槽沒素質沒規矩沒教養,在當今改革開放的年代,我們可以借鑑這些文化禮儀,但也不拘泥於這些俗套。

圖片:叔叔跟自己的侄子同席劇照

通過這些俗語可以看出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作爲璀璨的中華文化繼承者,可以說知之甚少。這浩瀚的知識海洋,需要當代年輕人去瞭解,去探索。

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對民間流行的這些俗語加以細細揣摩,並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會被人當做是一個有素質的人。不知道小夥伴們還知道哪些俗語呢?可以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哦!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河南河北以什么为界 河南為什麽在“河北”?下一篇:下九流是指那些人 古人說的“上九流”“下九流”,分別是指什麼人,你都知道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