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古代妓女竟也是潮流风向标!普通市民也跟妓女的潮流

导语:妓女选美对普通人影响很大,尤其是女性。妓女的服装和化妆都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就像时尚的风向标。当时,流行的服装和歌曲从妓院传播到社会。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大木康教授专门研究明清文学和明清江南文化史。但他是冯梦龙的忠实粉丝,认为他的研究都是从冯梦龙开始的:他专门研究冯的专著《

妓女选美对普通人影响很大,尤其是女性。妓女的服装和化妆都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就像时尚的风向标。当时,流行的服装和歌曲从妓院传播到社会。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大木康教授专门研究明清文学和明清江南文化史。但他是冯梦龙的忠实粉丝,认为他的研究都是从冯梦龙开始的:他专门研究冯的专著《冯梦龙民歌研究》就不用说了,还有人想了解冯梦龙的妓女和青楼世界。他写的《浪漫秦淮:中国游里空》;为了了解冯梦龙的出版生涯,他写了《明末江南出版文化》...他的初衷是想看看当时江南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然后回归冯梦龙和他的作品。

借大木康来复旦大学文史学院参加“世界史/全球史视野中的东亚”国际学术会议之机,记者请他谈谈明清江南文人的生活。

谈到明清江南文化,青楼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青楼文化在当时文人生活中占据了什么地位?

大木康:青楼文化在当时的文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看到南京秦淮河沿岸一个很有意思的地理现象:中间有一个夫子庙,夫子庙后面是当时的学校——付雪,付雪右边是一个很大的江南宫媛。夫子庙后面有一条三山街,当时书店比较集中。夫子庙、学校、考场、书店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构成了一个文化教育区。明清时期,南京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当时江南地区的考生都聚集在那里。秦淮河对面,有一座文德桥,是南京的老院,也就是青楼区。从地理上来说,文教区和花街的搭配比较精致。就像近代上海的司马路一样,司马路是当时上海文化出版的中心,后面的小巷子是妓院。

每三年,南京会聚集多达2万名考生。8月15日考完,中秋节就重合了。考完试,考生放松紧张的心情,自然要进进出出去享受浪漫的世界。

明末江南妓院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妓女当然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但是明末文人对妓女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戏曲、音乐、文学、书画、围棋、烧香、茶道、烹饪等。,所有艺术领域都需要熟练。例如,在怀玉的《板桥杂记》中,大部分名妓都被描述为才华横溢。妓女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可以说和当时的文人几乎是齐头并进。因此,钱与刘、茅香、董小宛这类文人骚客的交往,根本就不是隐密的,而是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故事。钱在《穆寨集》中收录了南京秦淮妓女的诗作。如果在以前,普通文人不会把描写妓女的诗词收入自己的重要藏书中,但会有一些诗词或散曲,而且大多带有嘲讽妓女的味道。然而,明末清初的许多学者在他们的藏书中认真地收集了描写或回忆妓女的诗歌。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我对明末清初南京秦淮的兴趣,以及作为日本学者从日本文化的角度和背景进行研究的动机。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学,基本上与青楼艺妓关系密切。当时著名的浮世绘大多描绘艺伎。18世纪,江户流行的游记文学《散文记》是一部描写青楼艺妓和嫖客的小说。很久以前,在日本文学研究领域,有学者说,要真正了解江户时代的日本文学,必须了解当时的青楼文化。我相信中国也应该如此。

当时的文人生活通过自己的小说和戏曲,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大木康:通过小说和歌剧让普通人了解这些生活是一种普遍现象。说起南京秦淮,与之相关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孔的《桃花扇》。这部作品的舞台是南京秦淮,女主角是秦淮名妓李。白话文小说里也有很多关于妓女和青楼的作品,比如冯梦龙的《卖油郎独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当时的读者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了解妓院内部的情况。

除了小说和戏曲,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普通人了解这些生活。当时妓院里有个选美,叫“花案”。清末有很多,但其实早在明末就已经开始了。通常由某个抄写员提出,确定地点和聚集人选;然后,举行了选美比赛,第一名、第二名和探花的决定方式与科举相似。有的妓女被推举为学士、太师官阶,每人配一朵花。之所以叫花箱或花单,是因为借花配花。排名确定后,获胜者嘉莉在城市街道的游行中领先。这项活动被认为是一个万人巷的盛大仪式空。关于秦淮妓女的花名和坐位,金陵白眉是现存最丰富的资料。在这本书出版的前一年,还有一本书《吴妹》,里面评论苏州的妓女。冯梦龙参与了这两本书的出版。许多文人写诗和歌曲赞美一个妓女。《吴梅》和《金陵白眉》也可以说是当时文人歌妓的诗集。这些活动是一个系列,就像一条装配线。

妓女选美对普通人影响很大,尤其是女性。妓女的服装和化妆都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就像时尚的风向标。当时,流行的服装和歌曲从妓院传播到社会。可以说,当时的青楼是街头文化传播的核心。冯梦龙的流行音乐集《瓜枝儿》和苏州民歌集《山歌》里有很多歌曲,都是妓女在妓院教他的。

从《武白吉梅》、《金陵白眉》的出版可以看出,当时的青楼文化与出版有着密切的关系。花案选美结束后,《金陵百花》等书籍立即出版,并广泛传播给读者。那些没能参与花案的人也是通过这些书了解到青楼的花案的。这也是妓院的信息到达普通人的一种方式。

在当时的出版物中,有一些特别的,如慎洪雨的《嫖赌》。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嫖赌论。它以公式的形式讲述了妓女和赌博的经历,堪称当时的浪漫指南。当时这些书都是印刷出版的。

明末是一个出版文化极其发达的时代。中国的出版事业是从宋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但从出版的书籍数量来看,从北宋到明朝中叶发展缓慢。但是到了明末,由于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版的书籍数量突然增多,出版的书籍内容范围也变得更广。纵观中国文学史,奇迹之一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体裁的繁荣,即所谓的“四大名著”、“三言两拍”。晚明白话小说兴盛的背景之一是当时发达的出版文化。

明末江南文人酷爱闲适生活。所以有很多教科书指导如何过悠闲的生活。这类书介绍的内容很广,有园林、餐厅、四宝书房、古玩等等,发行量也很大。出版这样的教科书来介绍文人的兴趣,很容易在普通公民中普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其中,郜琏的《尊圣八记》从八个方面讲述了人应该如何享受生活、修身养性、养生延年。他在序言中说:被认作天地之间的人是很难的,所以不能轻视自己的生命;如果轻视自己的生命,是对天地和父母的不尊重,是一种罪过;既然你作为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你就应该享受你的生活。书里介绍住什么样的房子,收藏什么样的书画,吃什么食物,吃什么药,甚至做什么健身体操,这些都是“合规”的物品。这和现在书店里卖的实用生活类书籍很像。当时商业文明发展起来之后,很多东西自然就来了。我观察的明末社会和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共同点。

当时还有一个明末出版界的重要人物——陈继儒。他二十九岁放弃科举,住在松江佘山,自己编辑出版了很多书,主要是所谓的文人趣味课本。清编的《明史》把陈继儒列入隐逸传。但在钱编的《陈政事承儒传》中,“仲春还可以在五岳扩大招募饥寒交迫的穷儒,使其能寻章摘句,居族,刺其鸡毛蒜皮之事,故以梅公之名,天下动摇。就连蚌埠市的盐蚝穷乡小燕,也被命名为梅公。”他召集穷学者编书,最后以陈梅公的名义出版。结果,这些书在社会上如此受欢迎,以至于有人卖“梅公馒头”。后来皇帝让他去北京做官,他拒绝了。他享受着江南隐士的社会地位,认为这比去北京做官更重要。

当时,有许多著名的色情小说和歌剧作品,具有浓郁的街头气息。这些文学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还是只是文人的想象?

大木康:明末清初的艳情小说与青楼文化密切相关。和《金瓶梅》里的西门庆一样,她也接触过很多妓女。但更重要的背景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氛围更加感伤。冯梦龙的《瓜枝儿》、《山歌》或《情史》的背景,无非如此。

当然,有些小说里描写的妓院是理想化的。晚明小说中的妓女,尤其是冯梦龙笔下的妓女,更是多愁善感。最起码,冯梦龙重视妓女的真爱,把她们当人看。比如,在杜十娘的《怒沉百宝箱》中,作者不仅认同了杜十娘这位并非出自逍遥之德的妓女的真诚人格,还站在她的立场上表达了内心的同情,把李甲和孙福彻底描写成十恶不赦的家伙。无论是《独自卖油》里的杜十娘还是王美娘,遇到对的人,都是交赎金除掉妓女。这样的例子是独特的。在这方面,冯梦龙可以说是在美化妓女。然而《金瓶梅》中描写的妓女却大相径庭。作者注重对所谓手段和伎俩的描写,比如在接待顾客时如何把自己置于有利的境地。她是否认同妓女的个人性格是另一回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瓶梅》中的描写更为精辟和冷酷。

明清时期也是理学兴盛的时期。他们如何协调这种堕落的生活与儒家伦理的矛盾?

大木康:我的理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读书是为了科举,他们读儒家经典是为了当官。当然,他们也有治国平天下的野心。这是他们作为士大夫的一面,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在清闲或者科举失意的时候,在私人生活圈子里有各种爱好,比如绘画、园林、古玩,这些都是文人的一面。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人。苏东坡,朝廷大官,闲适文人,应该是中国知识分子“双面”文化性格最典型的例子。然而,中国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具有这两个特征。

冯梦龙,毛笔江还有你关心的其他人都生活在明清时期。这些变化,比如外星人入侵,家乡和国家的变化,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创作有什么影响?江南是反抗清朝统治最激烈的地区。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创作情色小说,以嫖妓为乐,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木康:日本文学研究者西乡新港先生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文学是“反政治”的文学,就像陶渊明的作品一样,不算五斗米。但是,他的隐居是指抵制或反对当时的政治。日本文学不是反政治的,而是“非政治的”,与政治无关,只是花花草草的世界。所以,冯梦龙在写爱情小说的同时,收藏裸体艳歌,但在明末,他还通过出版活动,从事真正的爱国活动,支持当时南京或福州的临时政权。一个人在创作和收集爱情小说和歌谣的同时从事爱国运动并不矛盾。就冯梦龙和毛必强而言,我觉得他们并没有感到内心有什么冲突。在我看来,怀玉的说法大概代表了后期文人的心态。

他在《板桥杂记》的序言中说:“定格以来,世事随时间而变。十年旧梦,照扬州;一个欢乐的场面,为茅草鞠躬。红牙蓝弦,妙舞清歌,得不到,闻不到;洞房稀疏,窗帘绣着,看不见;瑶草,名花,金魅犀牛。间也通,蒿与藜满眼,楼观抢灰,美人尘,跌宕感慨,你有过这个人吗!于之没有延伸,俄国处于混乱之中,想着旧事,无缘无故地回忆。”南京秦淮,明代兴盛,清代衰落。对他来说,南京秦淮和那些名妓的记忆是和明朝的繁荣结合在一起的,当时繁荣的秦淮是明朝繁荣的象征。碧波荡漾的秦淮河沉淀了太多的国家兴亡情怀,民族正义感和他们对青楼生活的留恋交织在一起,共同演化出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特有的文化心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喜玛拉雅白头蛇 中国27种毒蛇之喜马拉雅白头蝰:中国特有的毒蛇下一篇:五丈原的诸葛亮没有成功,他却靠七星灯续命十二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