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后秦史:「 ”小孙策”姚襄为何屡战屡败 后秦史:「 ”小孙策”姚襄为何屡战屡败

导语:后秦史:为什么“小孙策”姚湘屡败屡战?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姚弋仲壮志未酬,含恨而死之后,他的第五个儿子姚襄继承了他的领袖之位,统领羌族部众,肩负起带领羌族复兴的重担。 姚襄 一、庶子夺嫡 史载姚弋仲有四十二个儿子,有这么多儿子,相信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一定是很纠结的,那么为什么姚弋仲最后选择了姚襄作为他的接班人了呢? 姚襄能够上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很优秀。有多

后秦史:为什么“小孙策”姚湘屡败屡战?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姚弋仲壮志未酬,含恨而死之后,他的第五个儿子姚襄继承了他的领袖之位,统领羌族部众,肩负起带领羌族复兴的重担。 姚襄 一、庶子夺嫡 史载姚弋仲有四十二个儿子,有这么多儿子,相信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一定是很纠结的,那么为什么姚弋仲最后选择了姚襄作为他的接班人了呢? 姚襄能够上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很优秀。有多优秀呢,首先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相传姚襄身高八尺五寸,古代不同时期「 ”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十六国去三国不远,尺寸长度也比较相似,这么算下来姚襄将近两米高,而且他双手垂下来能过膝盖,是不是想起了一个人,没错,大耳贼刘备也是能垂臂过膝,今天看来这是一种返祖现象,但当时的人认为有这种特征的人,天生就是帝王之命。 刘备据传能双手过膝 加上姚襄自幼武艺精湛、弓马娴熟,特别是其情商特别高,善于笼络人心。久而久之,姚弋仲的部下们都认为姚襄会是一个合格的领袖,故而纷纷劝谏姚弋仲立姚襄为继承人。姚弋仲开始认为姚襄不是长子,怕引起诸子纠纷,因而没同意,但架不住手下多番上书请求,最后只得答应了。 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就是担心废长立幼使权力传递不稳 其实姚弋仲废长立贤的做法很好理解,立嫡长子虽然能保证权力传递的稳定性,但那是只有和平时代才合适的做法,当时天下大乱,如果姚弋仲一味恪守成规,坚持让长子继位,长子如果不能挑起这副重担硬让他去抗,可能会为部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为了羌族能够延续,姚弋仲毅然选择看起来优秀的姚襄,部下多次的劝谏,正好给了姚弋仲借坡下驴的理由。 《晋书·姚襄载记》:年十七,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士众爱敬之,咸请为嗣。弋仲弗许,百姓固请者日有千数,乃授之以兵。 二、初露锋芒 姚襄当上继承人之后,迫切需要机会来证明自己。恰好此时冉闵出兵攻打后赵皇帝石祗,姚襄被派去救援石祗。临行之前姚弋仲告诉他,此次出战一定要生擒冉闵,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回来见自己了。 然而此次战役的结果却让姚襄哭笑不得,虽然羌族精锐大败冉闵,使得冉闵几乎全军覆没,然而幸运的冉闵在十几名侍卫的力保下逃回了邺城,因此此战虽然大胜,却没能生擒冉闵,信守承诺的姚弋仲在姚襄回师之后果然履行承诺,打了他一百杖,以示惩罚。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姚襄还滠头,姚弋仲怒其不擒闵,杖之一百。 虽然姚襄被狠狠打了一顿屁股,不过此战的大获全胜也让部下看到了他的军事才能,从此军中上下归心,再也没有不服姚襄的将领了。 军事能力出众的冉闵竟然被姚襄击败 三、夹缝求生 永和八年,姚弋仲死去,姚襄继位。但此时的姚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当时羌人的处境甚为艰难,当时姚襄的处境很尴尬,前文曾经说过永和六年姚弋仲与蒲洪争夺关中失败,退出了关中。失去关中地盘的羌人只能寄居河北大地,而此时的河北并不太平。永和七年就在冉闵消灭后赵残余势力后,雄心勃勃的前燕皇帝慕容儁率领鲜卑铁骑挥师南下,鲜卑大军在前锋将军慕容恪和慕容垂的带领之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一时之间河北大地陷入冉魏和前燕的两强鏖战之中。 中原根本没有羌族的一席之地 而我们的姚襄夹在这两强之间十分难受,如果说到勇武,姚襄可能不输慕容儁和冉闵,但单就实力来说,姚襄所部无疑远弱于后两位。冉闵是羌族世仇,他要是赢了,姚襄肯定没好果子吃。然而前燕皇帝慕容儁也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他要是灭了冉魏,估计下一个就得消灭姚襄。 想到这,姚襄决定不能死守在这个四战之地,不然羌人一族全得交代在这。于是他趁着前燕与冉魏决战之际,果断率军南下,夺取了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阳平、元城、发干三城,暂时安定下来。 然而好景不长,在姚襄夺取根据地没多久,冉魏就被前燕给灭了。前燕拿下河北之后,自然不会对在家门口安营扎寨的姚襄置之不理,而深知根本不是前燕对手的姚襄也很果断,惹不起我躲得起。于是率领部族再次踏上流亡之旅。 四、一败再败,流亡东晋 要说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就在姚襄像一个丧家犬一样整天东躲西藏的时候,曾经击败羌族的氐族蒲洪是越混越强。蒲洪占领关中后势力越发强大,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又应谶语「 ”草付应称王”的话改姓「 ”苻”,从此以后蒲洪就改叫苻洪了。蒲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继承他的位子,并在永和八年即皇帝位,建立前秦。要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姚襄在率领军队迁移的路上,正好与前秦军队相遇,一场激战下来,姚襄大败,被前秦掠取三万户口,而当时姚襄手下一共才六万户口。 氐王苻健亦当世之英豪 元气大伤的姚襄率部逃走,然而正所谓「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又在途中与前秦军队相遇,这次姚襄败得更惨。交战过程中,连姚襄的马都中了流箭被射死,眼看着姚襄就要被前秦生擒了,关键时刻他的弟弟姚苌将自己的马让给了他。姚襄问弟弟:「 ”你把马让给了我,你怎么办?”姚苌说道:「 ”只要兄长能逃出去,重整大军,贼寇一定不敢伤害我的。”就在兄弟俩准备抱头痛哭之际,羌人的援兵赶到,二人得以得救。 当时前秦前燕东西对峙 经过连番败仗之后,姚襄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单靠自己这点力量已经混不下去了,想翻身的话必须得有大腿抱才行。但是抱谁的大腿呢?前秦,刚打过仗肯定不行;前燕,肯定也不会容下自己。环顾一周,姚襄悲观的发现自己原来在北方已经无立足之地了,突然灵光一现,姚襄想到父亲姚弋仲曾经归降东晋,羌人与东晋素来也没有恩怨,也许东晋会收留自己。 经过与手下一番商谈后,姚襄率部南下投奔东晋。东晋经过一番思索后,接纳了姚襄的投降,把姚襄安置在谯城。就这样姚襄来到了江左,在这里他将会开启他最辉煌的人生,还得到了「 ”小孙策”的绰号,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姚襄最后的下场跟孙策一样令人遗憾。 参考资料:《晋书》、《后秦史》、《资治通鉴》 后秦史:羌族崛起后秦史:南安姚氏后秦史:姚弋仲如何带领羌族做大做强后秦史:曾经击败冉闵的始祖皇帝姚弋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真实的方腊起义是怎样的 真实的方腊起义是怎样的下一篇:《穷人》的写作背景 《穷人》的写作背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