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坚决不降 为保卫洛阳 坚决不降 为保卫洛阳 一支从来不受待见的地方杂牌军誓死守城

导语:坚决不摔!一支从未见过的地方杂牌军为了保卫洛阳,誓死守城。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核心提示 以1.8万的兵力抗击5万余日军;以最后几发炮弹狠狠向日军司令部发射,向侵略者表明誓死不投降的决心……1944年5月的洛阳保卫战,国民党军第15军这支前身是土匪武装的「 ”镇嵩军”,和友军一起用血肉之躯,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家园。 敌强我弱,守军处于不利局面 让我们先来看看洛阳保卫

坚决不摔!一支从未见过的地方杂牌军为了保卫洛阳,誓死守城。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核心提示 以1.8万的兵力抗击5万余日军;以最后几发炮弹狠狠向日军司令部发射,向侵略者表明誓死不投降的决心……1944年5月的洛阳保卫战,国民党军第15军这支前身是土匪武装的「 ”镇嵩军”,和友军一起用血肉之躯,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家园。 敌强我弱,守军处于不利局面 让我们先来看看洛阳保卫战前双方的实力对比。日军最初进攻洛阳城的是「 ”菊兵团”,后来因为屡次攻城未果,当时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岗村宁次决定动用其第12军全部兵力,又从华北和华中分别调来师团,配合陆军作战的第五航空兵一部,总兵力在5万以上。至此,敌方几乎集结了进犯豫中战场的全部兵力来攻击洛阳孤城。 再看国民党军的兵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在7日撤退时,任命第15军军长武庭麟为洛阳守备司令,固守洛阳。当时守卫洛阳的是第15军的64师和65师,这是一支地方军;另外还有第14军94师,这是一支川军,两支部队都归武庭麟指挥。当时洛阳周围原有阵地是按照12个团的兵力设置的,但两支部队加起来只有7个团,人数加起来有1.8万,面临日军的进攻,兵力严重不足。 当时在第一战区,国民党军的装备大部分是轻武器,反坦克装备尤其少;而日军在最后发起总攻时,各种火炮120门以上,战车400辆,敌我装备悬殊极大。 「 ”这种以众击寡、以强制弱的打法,在日军侵华战场上很少见。”洛龙区史志档案局负责人马正标说,当时弹药问题也很突出,留给第15军能用的弹药,只有七里河的一个弹药库,那里主要有一万多箱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在最后时刻派上了大用场。 守军多为豫西人,保卫洛阳就是保卫家乡 我们再看当时守城的第15军。这支军队的前身是成分复杂的「 ”镇嵩军”,这支最初是土匪武装的地方军因为军纪不好,口碑也不好,但军长武庭麟是伊川人,副军长姚北辰是洛阳县人,绝大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都是豫西人,官兵们不愿意看到家乡沦丧,保家卫国的激情很高涨。参加过洛阳保卫战的抗战老兵罗铭耀说:「 ”我们都很清楚保卫洛阳就是保卫家乡,保住洛阳才能保护我们的父老乡亲,所以我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杀敌。” 5月7日,失去龙门天然屏障后,洛阳城陷入险境。国民党军炸毁了伊河上的中正桥和洛河上的林森桥,然而未能阻挡住日军进攻。9日,日军第1军第69师团由山西渡过黄河,从西翼进逼洛阳,第12军主力在洛阳以南和以西地区继续前进,同时洛宁、伊川、嵩县、偃师及孟津相继沦陷。至此洛阳四面被围,成为一座孤城。 根据双方兵力及洛阳的地形特点,武庭麟将阵地划分为城厢、西工和邙岭三个防守区,友军94师守城厢,另派一部占领塔湾、东马坡的前沿阵地;64师守西工,另派一部占领兴隆寨的前沿阵地;65师守邙岭,另派一部占领龙冢、前李村和后李村的前沿阵地。 为抗击日寇,不惜杀身成仁 在洛阳保卫战中,守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阵地战,大小战役十余场,其中以西关阵地战、史家屯阵地战及上清宫阵地战最为激烈。在5月17日至19日的史家屯阵地战中,双方就史家屯先后争夺5次,当面之敌增至五六千人,守军手榴弹用尽后,唯以白刃逆袭敌。 《刘茂恩回忆录》中这样记载:「 ”在敌炮空联合惨烈轰炸之下,血肉横飞,死伤枕藉,但我守城官兵,仍能沉着应战,与敌进攻之步兵施行肉搏。甚而有以血肉之躯,身抱集束之手榴弹,匍匐前进,置身于敌之战车下,轰炸战车,与之同归于尽,计达二十余名之多,壮烈成仁。”刘茂恩是第14集团军总司令,第15军正是该集团的主力。 洛阳文史资料记载,在上清宫战役中,194团2连连长韩昆生一举生擒敌大队长藤本,敌军蜂拥而上要来抢人。韩昆生看到已无回旋余地,当即将藤本刺死,自己也在众多刺刀下壮烈牺牲。副连长贾乐民见此情况,大吼一声,抱起8枚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该团官兵血战终日,幸存者寥寥无几。 「 ”虽将阵地夺回,但已弹罄粮乏,无力支持阵地,尸体横躺战场,碧血染递原野,真是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刘茂恩在回忆录中的这段话,正是中国军人在洛阳保卫战的真实写照。 面对劝降,守军用炮弹作答 到了5月17日,刘茂恩看到守军伤亡过大,计划建议最高统帅使守军撤出洛阳城,但当天下午守军收到飞机空投的蒋介石命令,让官兵「 ”饬命坚守,将亲率陆空大军前来解围”。 「 ”一支从来不受待见的地方杂牌军,得到了最高统帅的高看,当然要誓守孤城,不再作突围的准备。”马正标说,然而洛阳守军除了得到中美联合空军有限的空战支援,再无其他支援。 当双方争夺到白热化的时候,23日突然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占尽优势的日军提出要停战,并空投给守军一封劝降书。 马正标说,日军的指挥官内山英太郎看到战况惨烈空前,损失很大犹不能拔掉这座古城,对处于极端劣势的守军肃然起敬,因而企图「 ”和平”解决。 劝降书中大概有这几层意思:一是日军钦佩守军作战英勇无比;二是告诉守军已无援军可盼;三是表明洛阳为日军必得之地,长此相持死伤者是双方官兵和百姓。因此,希望双方派出代表,商议善后问题。 对此,守军做出的反应是用最后的炮弹向敌军在邙山的司令部射去,以此表示中国军人誓死不降的决心。 寡不敌众,洛阳沦陷 最后的战斗在23日开始。城厢是洛阳的最后支撑点,巷战成为洛阳保卫战的最后一场恶战。当日夜晚,日军调集30多架飞机、120门大炮、400辆坦克、3万步兵从空中、地上双管齐下,分兵6路向洛阳城发起总攻。23日下午,东北城角和西北城角同时被攻破,守军在弹药将尽、没有外援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奋起做最后的抗争。 24日日暮后,全城进入混战状态,守城官兵利用民房和敌人巷战,逐街逐巷争夺,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经过激烈战斗,共毙伤敌人8000余人,第15军官兵也伤亡3000余人。 24日当晚,第15军军部命各部夺路出城,到洛阳城外集结待命。25日,未来得及退出城的部分官兵在10多处街巷仍与敌人血战。终因人数太少、力量悬殊,在守军坚守20天后,洛阳沦陷。 据有关资料,突围后原本1.8万的守军仅存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在保卫洛阳的整个战斗中,共毙伤敌军2万余人。 洛阳沦陷后,日军改洛阳为「 ”福阳”,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豫西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但英勇不屈的河洛儿女,自发组织起来对抗残暴的侵略者,对于洛阳周边民间的抗战故事,请您继续关注晚报报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此将真神勇 单骑冲阵擒兀术 此将真神勇 单骑冲阵擒兀术 三进三出斩数百兵将 把兀术打哭了下一篇:铭记历史七百字作文 铭记历史七百字作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