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张宗昌的山东「 ”军票”:商人遇见兵 张宗昌的山东「 ”军票”:商人遇见兵 给钱也不敢收

导语:张宗昌《山东》“军票”:商人遇兵,不敢收钱。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 民国十五年四月,直鲁联军进占北京, 强行推用山东「 ”军票”,引起京畿市场之波澜,商人们以罢市等手段予以抵制。为使军票能顺利流通,张宗昌设立驻京直鲁联军军票券管理局,与总商会进行协商。由此,双方围绕发行、流通等问题展开过招。随着进城的联军士兵越来越多,「 ”率

张宗昌《山东》“军票”:商人遇兵,不敢收钱。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 民国十五年四月,直鲁联军进占北京, 强行推用山东「 ”军票”,引起京畿市场之波澜,商人们以罢市等手段予以抵制。为使军票能顺利流通,张宗昌设立驻京直鲁联军军票券管理局,与总商会进行协商。由此,双方围绕发行、流通等问题展开过招。随着进城的联军士兵越来越多,「 ”率以鲁军票、奉天票强迫使用”,有些士兵故意用面值十元军用票,购买价值极低的商品,强迫商人用现洋找兑,对稍有不允的商家,即以武力相向。为避免与这位「 ”大军阀”和其麾下的虎狼之师发生正面冲突,商人们纷纷以改换商品种类,或者以各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来应对这种明火执仗地「 ”抢钱”。 甚至一些商家以关门歇业等方式应对,或者如鞋铺将男鞋全部藏起,在货架上一律摆上女鞋,遇到持票士兵皆以货物缺乏只有女鞋应答。钱铺兑换所则清一色的将招牌取下,在门首贴上「 ”清理账目”等字样,选择闭门歇业。就连实力较为雄厚的瑞蚨祥、同仁、达仁、同济等名店也担心受损,将店铺中所有商品从货架上尽数撤去。昔日车水马龙,繁华无比的商业街区,均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为打破僵持的局面,「 ”临时治安会”会长、北洋元老王士珍等人被搬到前台,提出以崇文门税收,充作兑现基金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张宗昌的赞同。崇文门税关的收入,在清朝时主要供应后宫粉黛,因此被称为「 ”胭脂税”。 其后因为北洋中枢财税一直较为拮据的情况,一直未曾裁撤。以崇文门税收充作兑现基金,确实可以解决「 ”军票”兑现问题,但此时的崇文门税关受战事的影响,商贸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收入锐减。将崇文门税关收入充作兑现基金,无异于画饼充饥。说白了还是因为张宗昌的这种「 ”军票”信用不高,他不像奉系军阀的「 ”奉票”,因在京畿流通已久,信用较好,所以并未遭到商人抵制,而张宗昌各部所持山东军票因其性质不明、不知信用是否妥实,商人多充满疑虑,几经讨价还价后,商会同意在军票上,加盖商会戳记后在市场流通。 但是,上市流通的军票却因准备金不足等问题,市价一路低走,而直鲁联军的士卒,坚持以面值足额使用,使商人利益严重受损,罢市之风又起。为维护商人利益,商会与张宗昌商议维持军用票价格办法及回收事宜,也就是这些军阀使用的「 ”钱”,商人根本不敢收。最终在商会的努力下,张宗昌同意将回收的军用票全部焚毁,市场重新恢复平静。在短短数月间,商会与张宗昌围绕山东军票的流通与回收问题,进行的所谓的角力,较完整地呈现出民间力量与军阀之间你来我往见招拆招。 参考资料:《菜根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近现代人物研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 和小说中的刘备是否相似下一篇:那些历史名人画像 那些历史名人画像 画得竟然都不是本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