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汉武帝发明一招 汉武帝发明一招 掌握了绝对权力 为何唐朝皇帝不效仿

导语:汉武帝发明了一个诡计,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唐皇为什么不效仿?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楚汉相争之后,天下初定,刘邦除了论功行赏之外,还将自己的许多亲戚封做诸侯,由此形成了一个中央,众多诸侯林立的局面。 而随着社会逐渐稳定,这样的局面反而阻碍了汉王朝的发展,因为诸侯是世袭的,在经过了多代的发展之后,逐渐变成了国中之国,众多的诸侯国变成了一个个小的汉王朝。 由此,中央也曾经想

汉武帝发明了一个诡计,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唐皇为什么不效仿?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楚汉相争之后,天下初定,刘邦除了论功行赏之外,还将自己的许多亲戚封做诸侯,由此形成了一个中央,众多诸侯林立的局面。 而随着社会逐渐稳定,这样的局面反而阻碍了汉王朝的发展,因为诸侯是世袭的,在经过了多代的发展之后,逐渐变成了国中之国,众多的诸侯国变成了一个个小的汉王朝。 由此,中央也曾经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在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曾经提出了减少诸侯国的建议,汉文帝虽然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并没有解决诸侯的问题。 汉文帝、窦皇后 继位的汉景帝,接受了晁错削藩的建议,并且付诸实施,结果引起了以吴王和楚王为首的七国叛乱,但叛乱被汉景帝迅速平定。 虽然诸侯的实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依然还有很庞大的势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的实力逐渐恢复,又开始违抗中央,中央的权威逐渐受到挑战。 此时,大臣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的构想,即将诸侯的土地分封给诸侯的后代,一代一代分下去,尤其是庶子也有权力分到土地,这样诸侯国就变成了一个个更小的诸侯国。 而一旦诸侯死了,没人继承了,那么土地就会被国家收回。这样,诸侯的土地越来越小,朝廷直接管辖的面积越来越大,以前一直让朝廷头疼的诸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汉武帝 汉朝的情形让我们想起了另外一个朝代,那就是唐朝,尤其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状态,跟汉朝初期诸侯割据的时代非常相似,都是自成一国,都有非常强大的实力,能够与中央对抗。 很多人就会想了,为什么唐朝就没有想过实行类似推恩令的政策削弱藩镇的实力呢?其实我们现在能想到的,古人肯定也想到了,之所以没有实施或者实施了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实力并不匹配。 虽然汉朝诸侯的实力很强大,但是中央政权的实力更强大,尤其是有强大的军队作为保障,是政策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比如汉景帝时期七国造反,但是中央政府的周勃率军硬生生把他们镇压下去了,拳头硬才是真道理,如果政令不在诸侯国通行,中央的军队很快就会到达你的城下。 相反,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实力下降,尤其是多位皇帝不是早死,就是被太监大臣们控制,威信低,实力弱,而藩镇节度使们经过多年的经营,实力大增,这就导致了中央的政令在地方无法通行,即使中央想使用强制手段,但是苦于打不过人家,最后也是无可奈何。实力的不匹配是政策无法执行的主要因素。 唐玄宗 第二,行政方式不同。 汉朝时期虽然诸侯林立,而且实力很强,但是有一个权力是诸侯没有的,那就是行政的权力,也就是说诸侯国所在地方的官员的任免权是中央的。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地方官员全都听中央的,因为你诸侯没资格任免我。 由此引发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连锁反应,那就是诸侯没有权力在当地征税了,税收是由当地的官员征收,然后统一上缴,既然官员是中央任免的,收来的税当然也是上缴给中央政府,诸侯的收入来源就大打折扣。 而唐朝却相反,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利,由于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中央政府差点崩溃,中央政府的影响力下降,无法在继续以前的制度了,所以给了节度使更大的权力,比如从府兵制变成了募兵制。 而募兵制就导致了军队只听从节度使的命令,不听从中央的命令,甚至中央政府交出了官员的任免权,由此引发了不良的后果,比如节度使可以世袭罔替,财政都归节度使所有,这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安禄山 第三,受益对象不同。 推恩令能够执行下去,除了政策的强有力执行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受益的对象。诸侯也是有子女的,诸侯的财产也是需要继承的,按照古代的法制,有权力继承父辈权力和财富的只有嫡长子,尤其是爵位,只能传给一个人,而且只能传给嫡长子,至于庶子那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但是推恩令让庶子也受益了,以前没有地盘,没有权力,现在竟然有了,虽然地盘小了点财富少了点,但是总比没有好,因此推恩令极受庶子们的拥戴。而对嫡长子来说,他的爵位没有被夺走,只是分到的蛋糕少了点,但至少还是有的,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没必要动刀动枪。 而对藩王来说,蛋糕还是那么大,只不过以前蛋糕是分给嫡长子的,现在分一点出来给庶子,藩王的利益没有受损,只是后代的分配方式不一样了。而且随着推恩令的执行,诸侯内部的矛盾会越来越多,矛盾从中央和诸侯之间,转移到了诸侯内部,中央反而受益了。 汉景帝 到了唐朝就不一样了,唐朝的节度使一般都是一人统治,除了极个别的比如河朔三镇后来被分成了河朔五镇,其他节度使犹如一个个小皇帝,受益人就是他本人,后面根本没有推行下去的对象。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不是很重要,那就是时间。汉朝推恩令的构想最早是在汉文帝时候出现,经过汉景帝汉武帝共三代的发展,才彻底将推恩令执行下去。而唐朝后期由于政局不稳,皇帝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没心思,更没时间去实行推恩令了。 所以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没有实行推恩令,原因是多方面的,实力不济是主要原因,再加上唐玄宗时期的错误政策,导致节度使们权力极大,尾大不掉,最终成了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玄宗、杨贵妃 假如唐朝能够把推恩令实行下去,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当然,历史没有另外一种历史,一切都只能在我们的假设中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有那几种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中有那几种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李光耀——凭什么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香饽饽 李光耀——凭什么能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香饽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