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江南大营清军主力被歼 江南大营清军主力被歼 湘军欢呼雀跃 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

导语:江南大营清军主力全军覆没,湘军欢呼雀跃。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1860年4月,李秀成再次使出屡试不爽的「 ”围魏救赵”战术,亲自率领大军突袭杭州。清军主将和春闻讯,立即派出清军主力前往杭州救援。李秀成见和春中计,清军主力已经被调离江南大营,立即打个回马枪,极速回兵。 李秀成联合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大将,前后夹击。不到半日,即攻破清军的围困天京

江南大营清军主力全军覆没,湘军欢呼雀跃。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1860年4月,李秀成再次使出屡试不爽的「 ”围魏救赵”战术,亲自率领大军突袭杭州。清军主将和春闻讯,立即派出清军主力前往杭州救援。李秀成见和春中计,清军主力已经被调离江南大营,立即打个回马枪,极速回兵。 李秀成联合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大将,前后夹击。不到半日,即攻破清军的围困天京的防线,江南大营也被太平军顺利攻破,和春败逃到苏州后自杀。太平军乘胜追击,连下苏州、常州等重镇,太平天国军事再次达到鼎盛。 听到江南大营溃败的消息,湘军上下的反应不是同情难过,而是欢呼雀跃,这到底是为什么? 湘军和清军的恩怨 1858年11月,三河之役,湘军主力7000名士兵被太平军围歼,几乎全军覆没,湘军第一猛将李续宾、曾国藩弟弟曾国华战死,湘军元气大伤。 三河之败,主要原因是李续宾、曾国华在攻下舒城后没有按原计划休整,反而孤军冒进,在三河镇被李秀成、陈玉成率领十几万大军围歼。 虽然三河之败湘军要负主要责任,但是清军见死不救也是导致湘军被围歼的重要原因。 李续宾得知陈玉成率领大军抵达三河镇附近的金牛镇时,就已经飞马向湖北求援,请调附近的绿营前来救援。然而,此时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家守丧,湖广总督官文收到求救信后,不仅见死不救,还说风凉话:「 ”李九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哪里有他攻不下的地方?难道还少了我们不成?”官文是满人,早就对湘军不满,自然乐于看到湘军战败。 湘军不受朝廷重视 三河之败,湘军实力受损,前后休整将近一年。1859年10月,曾国藩下令多隆阿、鲍超部一万大军进攻太湖,拉开了湘军反攻的序幕。 太湖是安庆的门户,安庆又是陈玉成的大本营,陈玉成绝对不允许湘军占领他的根据地,因此,陈玉成也率领太平军主力驻防太湖、安庆。 双方在太湖展开大战,鲍超率领3000名霆军作战英勇,先后多次击败陈玉成的进攻。面对湘军的猛烈进攻,陈玉成大军逐渐不支,于1860年2月,撤出太湖。湘军取得太湖、潜山大胜,歼敌两万余人。 湘军拿下太湖,为进攻安庆扫清障碍,这是一场关键的胜利,太湖之战稳定了湘军的军心。曾国藩兴高采烈的向咸丰奏报,没想到咸丰却不重视,因为和江南大营的胜利比起来,太湖之战似乎黯然失色。 1860年2月,江南大营攻占了战略要地江心九洑洲,切断了天京城最后的补给线。消息传到京城,咸丰额手称庆,攻下天京城指日可待。 太平军大破江南大营 就在朝廷上下期待清军不日即可攻下天京之时,太平天国高层正在酝酿一个宏大的反攻计划。反攻计划由干王洪仁玕牵头,李秀成为总指挥,李世贤、杨辅清等为大将,策略还是屡试不爽的「 ”围魏救赵”。 按照计划,李秀成从芜湖亲率大军,经广德,偷袭浙江首府杭州,引出江南大营清军主力,然后李秀成回兵,里应外合夹击江南大营。 这个计划太平军已经使用很多次了,清军主帅和春一眼就识破了,所以他选择按兵不动,只派小部队佯装支援杭州。但是咸丰不这么想,如果浙江一失,就损失一大块赋税,为此严令和春派大军救援。和春没办法,只能派张玉良率领一万三千余人开赴杭州。 1860年4月,李秀成成功占领杭州。等张玉良大军离杭州不远,李秀成立马从杭州撤军,走小路,直插江南大营。李秀成联合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将江南大营反包围了。 江南大营经过几次调动,总共剩下的兵力不到四万,而且这四万人军队军纪败坏,粮草不济,没有战斗力。反观太平军,在李秀成的指挥下,五路大军逐个击破清军的阵地。和春、张国粱不敌,逃往苏州。 围困天京长达两年之久的江南大营被彻底摧毁,此后,朝廷再也无力围困天京。太平军大获全胜,缴获大量枪炮、火药,以及十万两白银。 江南大营覆灭的原因 表面上,这两年江南大营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成功将天京合围,破城指日可待。但是在光鲜的背后,其实江南大营早已腐败透顶。要不是湘军在西线上牵制太平军不少兵力,江南大营早就被太平军攻破了。 江南大营是按照国家正规军标准创立的,正规军的所有缺点在江南大营都可以体现: 江南大营招募的士兵多数是来自沿海地区的无业游民,尤其以广东潮汕地区居多,这些是湘军坚决不用的市井无赖之徒。 江南大营的士兵是从各省抽调而来的,派系众多,各部队之久矛盾重重,难以驾驭。有时候一军正在进攻,另一军就鼓噪先撤退,甚至为了争抢一妇女,各军大大出手。 江南大营将领之间互相不服,主帅和春与主将张国梁长期不和,他们在军队中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军饷层层克扣,上至主帅,下至各级官兵,无不中饱私囊,贪污成风。士兵们平时都吃不饱,也难怪大敌当前,他们不肯出力。 曾国藩和咸丰的分歧 咸丰是一个没有战略远光的人,自从太平军定都天京,他就非常害怕太平军以此作为基地,挥师北伐,复制朱元璋的成就。 因此,咸丰的认为只要拿下天京,其他地区的太平军就会闻风丧胆,太平军势力彻底瓦解,咸丰把这个战略叫做「 ”先伐根本,再剪枝叶”。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咸丰从全国抽调八旗精锐在天京北面建立江北大营,由满族亲贵琦善统领。从湖南尾随而来绿营,则在天京南面建立江南大营,由向荣统领。两营兵力最多时接近十万。除此之外,咸丰还把大部分江南地区的赋税拿来供养这两只军队,并提供最好的武器,恨不得马上就攻下天京城。 「 ”攻下天京,地方就会土崩瓦解”,这个想法没有错,问题是你得先攻下天京。但实际上,攻下天京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天京地势险要,城墙深厚,太平军又防守严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下。 曾国藩和咸丰的想法刚好相反,他认为把重心放在天京是错误的,平定太平天国要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咸丰的战略是「 ”先伐根本,再剪枝叶”,曾国藩的策略是「 ”先剪枝叶,「 ”再伐根本”。曾国藩从全局出发,认为只有沿着长江由上往下,拿下武昌、九江、安庆等几个重要节点,然后在解决天京。曾国藩提到:「 ”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咸丰根本不听曾国藩的策略,一直下旨催他马上率军东下,一鼓作气。曾国藩第一次带兵就是因为盲目服从咸丰的命令,才有后来的湖口兵败。当曾国藩第二次复出带兵,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时,咸丰再次下旨要求曾国藩率军南下,但是被曾国藩拒绝了。曾国藩选择稳扎稳打,先解决安庆,再顺流而下攻占天京。 曾国藩和咸丰孰是孰非 咸丰「 ”先伐根本,再剪枝叶”战略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咸丰立即在天京城外扎下江南、江北两座大营,阻止了太平军进一步东进,威胁清朝的江浙赋税和漕运。 咸丰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通盘考虑的,江浙地区和京杭运河可以说是清朝的命脉,如果被太平军占领,清朝更加被动,湘军的军饷恐怕朝廷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太平天国东进之路被阻断之后,他们只能选择北伐和西征,两万北伐大军虽然一度打到天津郊区,但实际上孤军深入,对清朝的威胁有限,太平天国为此白白损失了两万精锐。 天京被围困,太平天国被迫西征打通粮道,太平军最远打到湖南。如果没有东边清军两座大营牵制,太平天国是完全有能力占领两湖两江地区的。 反过来看,曾国藩第一次和第二次统兵时,之所以进军比较顺利,一方面是因为曾国藩稳健的打法,另一方面也有江南、江北两座大营牵制太平军主力的缘故。 由此可见,不管是咸丰,还是曾国藩,两者的战略都没有问题,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当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攻破时,咸丰「 ”先伐根本,再剪枝叶”战略寿终正寝,曾国藩的「 ”先剪枝叶,「 ”再伐根本”战略开始发挥。咸丰也不再执着于围困天京,转而倚靠曾国藩的湘军。1860年5月,咸丰下旨让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不久改为实授。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法属印度支那的历史 法属印度支那的历史下一篇:江苏经济一哥:苏州 江苏经济一哥:苏州 这座妖娆的城为何能繁盛千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