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 ”人琴情为了 ”——浅谈一代福州闽派古琴宗师何振岱 「 ”人琴情为了 ”——浅谈一代福州闽派古琴宗师何振岱

导语:”“人爱弹琴?——谈福州福建派古琴大师何。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习琴承艺 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如今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以前名士的聚集地,如大家熟知的,着名的才女林徽因,作家冰心,中国近代自由之父——严复,今天要介绍的是大家可能不熟知的福州闽派古琴传承人——何振岱。 何振岱1867年生,享年85岁,擅长诗,书法,古琴,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字号梅叟,何振岱一生高洁,

”“人爱弹琴?——谈福州福建派古琴大师何。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习琴承艺 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如今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以前名士的聚集地,如大家熟知的,着名的才女林徽因,作家冰心,中国近代自由之父——严复,今天要介绍的是大家可能不熟知的福州闽派古琴传承人——何振岱。 何振岱1867年生,享年85岁,擅长诗,书法,古琴,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字号梅叟,何振岱一生高洁,对推动福州闽派古琴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 图源于网络 在古代讲究的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琴"就是指的就是古琴,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意境,颇受古人的喜爱,把它列为首位。何振岱的琴艺在当时福州颇具盛名,在他的一生里,自从学习古琴开始就没有一天漏过练习,对于古琴,何振岱先生有特别的感情。 何振岱先生的琴艺起源于清代福建早起的两个词社,梅崖词社和聚红谢词社。词社在当时是有才华的青年们互相交流的地方。许赓皞创建梅崖词社,也是福州最早的一个词社,但是许赓皡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好友谢章铤创建聚红谢词社,也就是何振岱先生学习古琴的地方。梅崖词社和聚红谢词社是福州琴家经常抚轸操缦、互相唱酬的风雅地,何振岱先生的琴艺在恩师谢章铤的教导中不断的成长,同时在词社其他前辈诗词才情的熏陶下不断积累知识。 传琴修意 何振岱先生除了遍习琴艺,同时研习诗词,绘画,朱子理学,修身养性。在学习期间,何振岱先生颇有成就,在这个时期他收获了人生最重要的高洁品格和清雅性灵。1936年,70岁高龄的何振岱从京城返回福州,开寿香社私塾教授诗、词、文、琴瑟、书法、绘画,一时从师者甚众。 学习古琴的人不多,但也不少,其中以着名的福州八才女为最,,他们共同向何振岱学习,后留下《寿香社词钞》。 弟子们在大光里,何振岱先生家中,西湖公园宛在堂等地学习古琴,将古琴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因为文革和时代原因,福州闽派古琴传承历经艰辛,至上世纪90年代末,福州闽派古琴传承人仅存3人。福州 闽派古琴从梅崖词社创社算起,至今已经传承了200多年,历经六、七代人。 在何振岱先生的着作中,先生多次记载他的琴学观点,如《与耐轩、坚庐书》中记载"琴与字必不可一日辍,两事最易荒,余每验而知之。方勤理他课,则早起先了此两课,期无忘而已,亦不至夺他课也",学琴不同于其他的事务,习琴需要精心、专心、静心,特别是静心,如若慌慌张张的,在学习古琴是不合适的。 一般来讲学习古琴,需要焚香,营造静雅的氛围,更容易进入古琴曲中的氛围,当疲惫时,烹茶煮茗,像古人学习在闹中取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里,享受慢的乐趣,放松身心,达到更好的状态。 着传明志 《与耐轩、坚庐书》中记载:"盖弹琴人须有数千卷书意在胸中;不然,则江湖琴匠而已。此间有专门弹琴者,不敢见之。因观其所为诗,尘俗不堪,知其意味之必不美。"意思是弹古琴的人同样要饱读诗书,不能浮躁,只学习琴的技巧,是没有灵魂的,无法使人共鸣,也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伯牙之所以知音于子期,想必那琴音中饱含了诗情画意吧。 何振岱先生的琴艺具有刚阳中和之美,音色明亮饱满,高朗纯粹,板眼则干净明白,已达刚柔并济,虚实相涵的圆熟之境。虽然无法亲眼看见何振岱先生抚琴但从他写的诗里面,可以窥见他的琴声是怎样的干净清雅, 【鹤涧小坐】地天忽自通,一碧不可绝。举眸悚阴森,恐入神灵窟。万篁争奋挺,丛枥皆耸拔。桥行俯寒涧,自古流苍雪。愔愔琴思生,冥冥鹤迹没。出山衣藓香,湖光湔不灭。 先生认为古琴是一门学问,不仅是演奏,而且是道,修琴实为养心。不可急于求成,每日都需练习,不可荒废,同时需要饱读诗书,摒弃"俗",达到"和"的境地。这与师承谢章铤密不可分,何振岱修行方法是采用儒家、佛家两者结合的修行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与思想有: 1."静心虑",认为"万物静观皆自得",调息、静坐是内心存养的一种方法。 2.朱子的"理气论"和"动静论"并上承"易道"、"孔门心法"、"问道于琴"的思想,强调"琴德与理互为表里",琴心即道,琴以载道。 3."寄情山水"和"知天道" 体悟天道。体现儒家的"天道" 思想,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4."明心性"以孔子,理学家朱子为代表的儒家圣学琴修体系中认为圣贤的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古琴在是修心、在内心存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先生不光在琴艺上的修行是这样做的,在现实生活中同样秉承着这样的方式,每日习琴练字,在三坊七巷清雅的环境里,在西湖边看日升日落,湖水粼粼在眼前跳跃,听竹海送来沙沙的清音,伴着古琴低哑的歌喉,仿若穿越千年,从古时候走来,走进今天的一花一木,染透西山的红叶。 为了不让闽派古琴的传承断掉,在70岁高龄下,毅然返回福州教授古琴,传授古琴文化,除此之外,何振岱先生还尽自己所能收养孤儿。在日军侵略中国之际,日军请他去做顾问,被先生拒绝。何振岱先生不愧为一代大家。 真正的古琴大师,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用心血推动古琴的传承,何振岱先生,既亲身传习,又编着有《琴瑟合谱》,收编了古琴的琴论、演奏技法、琴曲,也收录了古瑟的演奏技法和演奏曲。他的言传身教使得福州闽派古琴得以更好的传承。 其他着作有《觉庐诗草》7卷、《我春室文集》4卷、《榕南梦影录》2卷、《心自在斋诗集》1卷、《寿春社词抄》8卷、《西湖志》24卷传世,《易学录》、《明诗话》、《词话》和《笔记》等都是何振岱先生的传世之作,对了解何振岱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城市喧嚣,人心浮躁,夜晚的霓虹冰凉的没有温度。我们缺少静下来品一杯茶的时间,忙里偷闲时不妨听一曲《流水》,可以让你仿佛置身山间,听到流水潺潺;听一曲《平沙落雁》看苍茫茫大地,大雁排人字飞远;听一曲《广林散》对话嵇康,让心绪就此排遣。 在今天福州闽派古琴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故的金庸先生曾对福州闽派的琴谷书院题词,大家对古琴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重视,如果何振岱先生还在世,看到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古琴,一定会非常欣慰,虽然福州闽派古琴的传承和发展十分的艰难,但对闽派古琴的传承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何振岱先生虽已远行,但是他的灵魂永存。 关于一代福州闽派古琴宗师何振岱的分享今天就到这儿,感谢大家对老杨的支持,谢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菩提老祖把孙悟空赶下山 菩提老祖把孙悟空赶下山 是因为害怕玉帝吗 错 其实另有其人下一篇:一件千年国宝 一件千年国宝 专家三次否定 此人用50块钱买下 如今价值过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