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折断罗马帝国扩张獠牙 折断罗马帝国扩张獠牙 逼得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彻夜痛哭的惨败

导语:打碎了罗马帝国扩张的大牙,逼着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哭了一夜。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公元9年初冬使节,一只罗马帝国大军正在森林密布的日耳曼地区行军,为首的大将,是曾经担任过叙利亚总督的罗马将领瓦鲁斯,瓦鲁斯深受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即大名鼎鼎的凯撒养子屋大维的信任,当时,日耳曼地区已经被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和杜比苏斯所率领的两路大军征服,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日耳曼部落,要么选择投降

打碎了罗马帝国扩张的大牙,逼着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哭了一夜。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公元9年初冬使节,一只罗马帝国大军正在森林密布的日耳曼地区行军,为首的大将,是曾经担任过叙利亚总督的罗马将领瓦鲁斯,瓦鲁斯深受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即大名鼎鼎的凯撒养子屋大维的信任,当时,日耳曼地区已经被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和杜比苏斯所率领的两路大军征服,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日耳曼部落,要么选择投降,要么全族被屠灭,剩下幸存的,也只能躲藏在凶险莫测的森林之中。 强大精锐的罗马军团 在收到这样的捷报后,皇帝奥古斯都大喜过望,他立刻着手安排经验丰富的官员去进行战后处理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日耳曼地区彻底转化为稳固的罗马领土,他所选择的官员,正是瓦鲁斯。瓦鲁斯虽然在军事上堪称平庸,曾经率领大军在征讨阿拉伯时被当地向导误导,带领大军在沙漠中饱受折磨,但是他在内政上十分卓越,在叙利亚地区担任总督时,统治十分稳固。 瓦鲁斯麾下所率领的军队,是罗马帝国镇压日耳曼地区的主力部队,也是幸存的日耳曼部落在当地最为恐惧的对象,但是就在这群部队当中,却有一双眼睛,牢牢地盯着主帅瓦鲁斯,试图寻找机会彻底摧毁罗马人的统治,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阿米尼乌斯。 《蛮族崛起》中的瓦鲁斯 阿米尼乌斯是齐鲁斯基部落酋长的大儿子,齐鲁斯基部落曾经在罗马帝国最初入侵时竭尽全力抵抗罗马军团,但是在军团强大的武力下,齐鲁斯基部落最终被迫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作为被允许存在的代价,酋长的两个儿子被带回罗马接受教育和保护,当然,实际上就是人质。阿米尼乌斯在罗马长大的这段时间里,学习罗马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也加入了罗马军队,担任辅助部队的长官,显示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成功由人质凭借军功变成了罗马的骑士阶层,然而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但是极为讽刺的是,他最终随着军队的调动,来到了日耳曼地区,为当地的罗马军队效力。 罗马帝国向来喜欢就近利用当地人一同战斗,这些人被称为辅助部队,对于反抗罗马帝国的人来说,这些辅助部队,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作汉奸部队,作为这支部队首领的,正是这位阿米尼乌斯。阿米尼乌斯的上级瓦鲁斯,对这位蛮族出身的罗马青年军人极为欣赏,在日耳曼地区驻守期间,他一直都把阿米尼乌斯当作左膀右臂,然而,这位帝国蛮族军人的楷模,却开始积极联络反抗部落了。 阿米尼乌斯 罗马的统治是文明与残暴并肩的,如果愿意接受罗马文化,舍弃自身的历史,那么就能得到有限的和平,但是假如疯狂抵抗,那么等待的就是死亡或者是奴隶的命运。阿米尼乌斯的部族,在求得和平以后再一次选择反叛罗马,据说,阿米尼乌斯的父亲正是在又一次的叛乱之中战死,他的族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再次投降,却被迫要求缴纳沉重的赋税,正是这种景象,使得阿米尼乌斯决心反抗罗马。 说来也是可笑,之所以日耳曼地区的局面会如此恶化,其实正是因为深受奥古斯都信任的瓦鲁斯的原因,瓦鲁斯对于蛮族的治理,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经验,他采用过去在叙利亚地区治理当地人民的经验,但是对于向来都桀骜不驯的日耳曼蛮族而言,瓦鲁斯的政策却十分强硬和残暴,不管是强行推行罗马宗教,还是立刻就宣布要缴纳的行省税,都太过于急迫了。而过去的凯撒大帝,则采用了要宽松得多的方式,可惜奥古斯都本人缺乏征服者的经验,因此他和他信任的瓦鲁斯都采用了错误的统治方法,所以,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阿米尼乌斯潜伏在罗马军队中 阿米尼乌斯潜伏在他的对手罗马军团之中,他悄悄利用自己学到的罗马军事知识改进日耳曼人的战术,搜集罗马军团的各种各样的情报,又利用自己的辅助军长官的身份,借机打击那些不愿意加入他的反抗联军的其余部落酋长,就这样,一张等待瓦鲁斯的大网,就这样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了。 罗马军团人员众多,在冬季时,由于严寒和贫瘠,日耳曼当地很难支撑这只大军的补给,因此,瓦鲁斯将会带领大军返回内陆过冬,在这段路上,罗马军团将会离开他们坚固的营寨,而在森林与荒野之中行军,而这段路,正是阿米尼乌斯为瓦鲁斯挑选的黄泉路。而到了这个地步,瓦鲁斯依然十分信任阿米尼乌斯,无视了身边其他人对阿米尼乌斯的种种怀疑。 阿米尼乌斯选择埋伏罗马军队的地点,其实并不在瓦鲁斯的返程路线上,但是阿米尼乌斯成功蛊惑瓦鲁斯改道从森林地带通过。瓦鲁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阿米尼乌斯的建议,这倒不是说他真是一个十足的蠢材,而是日耳曼地区的局面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局势可谓一片大好,对于瓦鲁斯而言,此时已经是十分安全了,他的队伍里,甚至还有不少老幼妇孺。 瓦鲁斯的军队中有跟随过凯撒的军团 瓦鲁斯的军队,包含三个精锐的罗马军团,其中甚至有曾经追随过凯撒征服高卢的军团,3个骑兵队以及6个辅助军大队,战斗人员共计3万人,再加上随从和后勤人员,总共有着3.5万人。当这只大军经过奥斯纳吕贝克北方的条顿堡森林时,阿米尼乌斯期盼已久的战役终于要打响了,阿米尼乌斯率领的是骑兵队,在进入森林后,他自己和少数亲信迅速地脱离了罗马军团的主力,加入了伏击的1.5万日耳曼部落军队之中。 瓦鲁斯及其军团 当瓦鲁斯的大军旗帜出现在了伏击部队的眼中后,日耳曼人立刻从森林中涌出,着名的条顿堡森林战役就此展开。关于这场战斗过程的记录非常稀少,因为日耳曼人没有记录的习惯,而罗马军队,仅仅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幸存者,特别是军官大多战死,所以对于战役的全貌,现有的记录大多存在争议。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15年后罗马军团故地重游的记录以及相关幸存者而略知一二。 发动突袭的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显示隐蔽在森林之中,朝着罗马人发射遮天蔽日的标枪和弓箭,罗马士兵们难以发现敌人所在,只能牢牢举起方盾来结阵防御,但是还没等他们完全排好自己的阵型,蛮族战士们就已经向手足无措的罗马人发动冲击。如果是两军正面作战,那么日耳曼人毫无胜算可言,然而在阿米尼乌斯的领导下,日耳曼人不仅在罗马军队结成阵型前就发动了进攻,而且还将主力进攻方向安排在罗马军团的薄弱处,罗马军队进行时的长队顿时被分割为几部分,特别是罗马人的行进路线上有大量沼泽,本来行军时队伍就并不连贯,现在罗马军队的每一部分都被迫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 罗马军团的强大,并不仰赖于士兵本身的强大,实际上,罗马人普遍比日耳曼人瘦下,因此,无法及时结阵的罗马军团士兵,面对来自嗜血好战的日耳曼蛮族战士,只能是节节败退,据说,在看着失败无可避免的情况下,瓦鲁斯最终选择用剑刺进胸膛自尽。在幸存者的回忆中,曾有士兵紧急地建立了一处又一处防御阵地,但是这些匆忙之间搭建的营地根本无力抵挡日耳曼人的进攻,营地的遗迹里,罗马士兵层层叠叠地倒下,许多人甚至被日耳曼人用长矛钉死在了树上。 匆忙迎击的罗马士兵不敌日耳曼人 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只有几十个士兵逃出了日耳曼人的包围。高级将领大多和瓦鲁斯一样选择了自尽,而那些被俘虏的人,则遭遇了日耳曼人的酷刑,阿米尼乌斯设立了许多祭坛和行刑台,他挑选俘虏中的百夫长等军官作为祭品,而一般士兵则直接用行刑台处置,他没有留下活口,不管是罗马人组成的军团士兵,还是本民族和高卢人组成的辅助士兵,全部予以处决,特别是一些认识他的罗马将领,他更是先施以酷刑,然后再全部处死。 当条顿堡森林惨败的消息传回罗马后,一向战无不胜的奥古斯都沉默了,随机陷入了极度的悲伤和愤怒之中,据说,他常常在夜里痛哭而又高喊,瓦鲁斯,还我军团!瓦鲁斯,还我军团!这场战斗,是罗马鼎盛时期极为少见的惨败,特别是惨败于蛮族之手,更是百年难遇的耻辱。阿米尼乌斯也因为这一战,被现代德国视为民族英雄。 击败罗马人的英雄最终授首 可惜凡事总要付出代价,阿米尼乌斯此后被罗马帝国视为心腹大患,而仅仅就在数年后,公元16年,罗马军队就在名将日耳曼尼库斯的带领下,正面击溃了阿米尼乌斯的大军,使得他被迫像丧家之犬一般在森林中流窜。讽刺的是,阿米尼乌斯却不是死在罗马人手中,他此后一直试图联合全日耳曼人反击罗马,可惜在罗马帝国的外交攻势下,日耳曼人中最强大的阿勒曼人选择和平,而阿米尼乌斯,最终也在各部落内战中被日耳曼族人所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真的存在后宫中的争斗吗 事实证明是不可能存在的 古代真的存在后宫中的争斗吗 事实证明是不可能存在的下一篇:德国战败后 德国战败后 为什么阿根廷会包庇那么多纳粹战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