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没体温计怎么测体温 南北朝时已测量腋温 古人没温度计如何测量温度

导语:在现代,测量温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西方人发明的温度计没有传入中国的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测量温度的?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寒、寒、暖、热的“温度”概念,先秦时期观测“瓶中冰”,南朝时期使用“腋下温度”,通过“温度”和“物候”测量超高温并预测未来温度趋势。比如“春暖花开”、“天寒地冻”、“炉火纯青”...它们是古人用来

在现代,测量温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西方人发明的温度计没有传入中国的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测量温度的?据史料记载,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寒、寒、暖、热的“温度”概念,先秦时期观测“瓶中冰”,南朝时期使用“腋下温度”,通过“温度”和“物候”测量超高温并预测未来温度趋势。比如“春暖花开”、“天寒地冻”、“炉火纯青”...它们是古人用来猜测温度的最早术语。冰瓶,中国最原始的温度计

网络映射

——《鲁春秋》:“见瓶水之冰,知人间之寒。”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公元1593年发明的。顺治年间,比利时传教士费迪南·韦尔比斯特首次将西方温度计概念引入中国。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测量温度的仪器。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可以观察温度变化的“瓶子”:瓶子里装的是水,如果水结冰,温度会在零度以下,进入寒冷的冬天;如果冰融化,温度就会上升。这种瓶子叫“冰瓶”,也叫“水瓶”,是中国最原始的温度计,被认为是现代温度计的雏形。

冰瓶是什么形状的量具?现代考古没有发现实物,但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秦朝以前就使用过。在的《吕氏春秋·沈大兰·茶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见瓶水之冰,知人间之寒,知鱼龟之藏。”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当你看到瓶子里的水结冰时,你就知道天气已经冷了,鱼和乌龟已经藏起来了。这是古人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冰-水”的形态变化来预测温度升降的一种技术。

类似的说法也记载在安的《淮南子·朔山》:“见瓶中冰,知人间寒。”

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中提到的瓶子是否是一种温度计,并没有具体的解释。也许正因为如此,“冰瓶”这种原始的温度计并没有得到现代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被误认为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器皿。

在我看来,如果是普通器皿,为什么不说“碗里的冰”“罐子里的冰”“池子里的冰”?再加上早期的西方温度计也是一种细长的瓶子,我们可以想象先秦时期的冰瓶不是一个普通的东西。如果进一步联系《淮南子·朔山》最后一句话,

——“挂羽毛炭,但知干湿之气,以小见大”,可以证明冰瓶是一个原装温度计。

“挂羽炭”是一种测量空湿度的方法,最早是古人根据木炭吸湿的原理发明的。试想一下,先秦人发明并使用了一种比测量温度还难的“湿度计”。发明和使用“温度计”的可能性更大吗?虽然冰瓶测温度的精度有点粗糙,可能没有刻度,无法显示温度值,但是冰瓶透露出来的智慧还是相当不一般的。伽利略发明的第一个温度计是用水作为边界物质,然后出现了充满酒精和水银的温度计,而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开始用水作为“温度计”的介质。冰瓶以水的结冰为温度的固定点,即现代的0℃,通过水的结冰和融化来判断温度。但这个概念是17世纪西方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的。

网络映射

“腋下温度”最迟在南北朝时期测试

——北魏《齐姚敏书》:“大率常欲使温度与人腋下一样好。”

显然,冰瓶是古代人测量低温的简单工具,属于“低温计”。那么,古人是如何测量人体体温等正常温度的呢?

中国人早就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因此,以正常体温为标准温度,即现代的37℃,从而推断体表温度是高还是低,即中医所谓的“发热”、“畏寒”。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了测量体温、诊断疾病的情况:“脚热脚不热,脉滑风病。”

所谓“脚热”“脚不热”,就是发烧不发烧。“足”是腕端的穴位之一,与“寸”和“关”相连,合称为“寸断足”,是中医看病时必须触摸的部位。中医所谓望、闻、问、切的“切”法,就是量脉相、量体温,切在脚下。为了检查准确性,医生经常会在切完之后摸摸病人的额头和皮肤,和自己的体温做一个全面的对比,于是有了“切皮”的说法。

“望、闻、问、切”四法是古代名医扁鹊创造的。据《扁鹊史记》记载,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可见,先秦时期的中医有一套系统的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疾病的方法。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书》中记载了以人体温度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准值。比如第六卷“养羊”中引入“卧芝士”时,需要在密封的容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才能使牛奶正常发酵。怎么知道里面温度合适?通过与人体体温对比来判断。"对人体来说,温暖和温暖是合适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中常用于测量体温的“腋下温度”,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齐民舒窈·制鼓》卷八中有一句话,制作豆豉,要安排一个不能暴晒的温暖房间,把人体腋下的温度保持为最佳,即所谓“大率往往使腋下的温度保持得更好”。

制作豆豉的过程中,每天要进屋观察两次,用手插入豆堆里,看是否需要翻面。"等等:如果你看着有温暖腋窝的人,把它翻过来."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人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测量过腋窝温度,知道腋窝温度更稳定、更准确。

“热”,估计超高温的方法

——先秦《考公基》:“青气次之,则可投。”

相对来说,低温和常温测量方便,而高温尤其是超高温测量难度更大。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发现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青铜冶炼中,就是观察“温度”。温度,也被古人称为“火气”,是一种通过燃烧过程中火焰的变化来估计温度的技术。这其实是《荀子·强国》中提到的一种“目测法”,强调要铸出漂亮的宝剑,就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即所谓“刑正,晋梅西;手艺高明,火聚。”。如何从温度推断温度?有个成语叫“炉火纯青”,是古代人观察温度的标准之一。当火焰无噪音,为蓝色火焰时,温度最高。中国第一部手工艺品书《考公基施立》写于先秦时期,其中说:“金铸何处,金锡尽,黄白次之;黄白之气尽,绿白次之;青白气尽,绿气次之,然后可投。”

网络映射

这段话讲的是观察温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不同的火焰和颜色变化代表不同的温度。经过现代科学验证,“温度”法是相当准确的,因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金属受热时会因蒸发、分解、化合而产生不同火焰颜色的气体。如果青铜冶炼时出现白烟,相当于907℃,锌开始挥发;完美,说明温度已经到了1200℃,锌完全挥发,充满了铜的绿色火焰,此时可以浇铸。

这种通过观察温度来估计温度的方法已被用于许多古代领域。比如炼制丹药,古代炼金术士也观察温度,推测丹药是否可以炼制。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四言诗》中说:“火在燃烧,火焰在燃烧。烟不够,焰不假。”

观察温度在现代冶炼、制瓷等许多行业中仍有应用。如果烧制陶瓷,高质量的陶瓷是不能看着温度计烧制的,因为温度计上的显示不能准确反映物体的内部温度,所以必须按照“温度”来操作。

“物候学”,预测未来气温趋势

——古谚:“夏日稍热,一日热三分。”

中国古人不仅很早就掌握了不同温度的推测方法,还发现了温度变化的规律。道家古书《阴关子》说:“寒热之变,如瓦石,放火则热,放水则寒,吸则暖,吸则凉。”可惜古人未能像圆周率和经纬度一样提出一个“中国值”。

其实古代中国人猜测温度的方法有很多。温度计只是实时温度的反映。古人还通过时间序列旋转和自然天气变化来判断和预测当天和未来的温度趋势。这种方法可视为“物候”测温法。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经常说“春暖花开”、“天气寒冷”是古人推测气温变化的语言。像目前炒热的天气,古人有一套成熟的方法,以谚语的形式在民间普及和流传:“早上云,下午太阳死”,“天上云,地上太阳死”,“秋雾打人脸,当日太阳热”,“雾毒太阳”,“清晨雾露,中午太阳破葫芦”...这些都是古人传下来的。

二十四节气源于古人,是因为记录了时间顺序,方便安排农业生产,这也是古人预测气温的需要。古人通过观测节气当天的天气,可以对未来的气温趋势做出比较准确的中长期预测。比如本周7月7日刚刚过去的“小夏”,这个节气一到,古人就知道下面会进入高温“烧烤模式”,于是谚语说“小夏过后,一天热三分。”为了适应高温,古人会吃更多的食物来减轻高温对他们健康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大夏”里,如果当天热的话,秋冬的温度会偏高。俗语说“大夏热,四个月无霜”,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夏天是否有高温天气,古人也是从夏至上的天气来判断的,说“夏至无云三日烧”,“夏至无雨三日热”。还有“冬至暖,晓曼暖”,“霜前寒,雪后寒”都是预测低温的古语。还有“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温暖,春节寒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武则天的孩子 武则天有几个孩子 揭秘武则天儿子各自的命运下一篇:虎井沉城 澎湖海底惊现万年前古文明 何人杰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