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简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

导语:张之洞的字是小达,名叫向涛和项燕,也名叫龚毅和无争居士。晚年,他被命名为持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总结和概括。毛泽东高度评价了他为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他曾说“说到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强子学校、三江

张之洞的字是小达,名叫向涛和项燕,也名叫龚毅和无争居士。晚年,他被命名为持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总结和概括。毛泽东高度评价了他为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他曾说“说到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强子学校、三江师范学校、湖北农业学校、湖北武昌幼儿园、湖北工艺学校、慈恩学校等。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左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字小达,号向涛,又名公户、包兵、直隶南皮,朱珪县人。7岁时随父亲去兴义府城。13岁回河北参加考试,考秀才;15岁去舜天府乡考获第一名,成为“谢园”;26岁考中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被翰林院授予编辑权。1867年至1873年,任湖北省学术管理局局长。自187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山西省省长。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斗争被任命为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多次担任两江总督。1906年,他被提升为军机大臣。张之洞在督鄂的17年间,主张开新式学堂,改革军政,振兴工业。于是,湖北人才辈出,富庶之地被称为饶,成为当时中国新洋务政策的中心地区。

张之洞一生所做的一切,最受后人称赞的是他在中国教育从封建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他的弟子张继喜曾说:“大众常说,中国不穷财,穷才,所以兴学求才是治国的第一要务。”美国学者威廉·艾尔斯在《张之洞与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中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的努力对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台湾学者苏云峰高度评价张之洞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湖北教育改革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张之洞的领导,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湖北,而是具有民族意义。正是因为张之洞的贡献,中国教育才开始走向现代化。”张之洞在督鄂期间,致力于旧书院改造和新式学堂建设。在张之洞的领导下,湖北教育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由普通到专业、由省会到州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和质量在当时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在张之洞的具体规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省先后建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和农业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学院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张之洞的规划和指导下诞生的。不仅在湖北,张之洞在两江总督时期还在南京创办了三江师范

1863年,三位学者教他编辑。

1880年,他被教导在翰林学院服务。次年内阁学士。他也是山西省的省长。1889年8月,湖广总督调任。甲午战争于1894年8月1日宣布后,张之洞曾要求派一支骑兵队到天津调遣,想“出国求援”。他针对“日本势日?,必然会走得很深”,并建议“我们在保卫天津和盛京时要小心”。10月26日,他致电李鸿章,提出“买军舰、借洋款、得到强援”三项主张。10月底,日军强渡鸭绿江后,辽沈危在旦夕,张之洞提出“买快船、买军火、借洋款、强援、交赏罚”五件事。11月2日两江总督调任。11月7日,他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指出,“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总不可能有船”。11月下旬,日军围攻旅顺时,张之洞先后致电李鸿章、李秉恒,要求对旅顺进行急救,无效。

1895年初,日军侵占山东半岛时,张之洞发电报给山东巡抚,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招民夫,日夜多开壕沟,多埋火药,在所需道路上开矿”,以防止日军入侵。他还表示,计划调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驻军。丁自杀殉难后,建议将刘永福驻守的台省调至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知清廷曾表示要在日本割台海峡时,于2月28日致电朝廷表示利益,强烈反对割台。他还提出保护台湾有两个“权宜之计”:一是向英国借巨资,“以台湾省为担保”,英国必须用军舰保卫台湾省;第二,除了借巨资,“徐莹在台湾省开采了一二十年”,对英国大有裨益,也会愿意保护台湾。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勉励。一方面建议用打了几百仗的刘永福,同时给刘永福打电话,暗示他“忍小让大,齐心协力,建立突出业绩”。《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上奏清廷,提出废约之道为“唯乞济强国”。5月20日,清廷命令唐·“打开空缺,来京见他。台省军政人员,奉唐之命,陆续渡江。张之洞认为,“此时为台湾之计,唯有由台湾人民来保家卫国,且及早派无用之乘客以避免花钱,并禁运金钱越境放逐军队”。24日,张之洞从唐·的电话中得知“台湾人民将在数日内建立民主国家”,并在27日奏称,台湾省“现已改为民主国家,日后将筹械等事,以避小议”。6月3日,日军攻占基隆港。5日,张之洞仍致电唐·,希望他能激励人坚守台北府,鼓励唐“带领大批亲兵,取得装备,选择便利的驻地,或战、或攻、或守,对镜头作出反应并加以照顾。”然而,唐·辜负了台湾省人民的期望,于7日乘船返回厦门。最后只有刘永福带领台湾省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张之洞因为“报销机械”多次被求助。张之洞虽有饷械,却不敢相助。10月19日,刘永福战败,返回厦门。

1898年,张之洞写《劝导》反对变法。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张之洞参加了“东南互保”,镇压了湘鄂间的群众斗争,镇压了唐·反帝起义。1906年,金与人合组了一个大学生团,其中有一个大学生在仁哥,并被授予军机大臣。1908年11月,任金太子太保首席大臣,次年病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四大才女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谁 四大才女人物生平介绍下一篇:一叶知秋下一句 一叶知秋下一句怎么接 一叶知秋表达了什么感情寓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