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食人谷 人民币里暗藏中国最大吃货

导语:人民币上会有怪兽?估计这样一说会有很多人翻钱包来看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人民币里的玄机。的确有一头,在20元人民币的“20”两字后面藏着,那就是“饕餮”——龙生九子中,它是最贪吃的一个。饕餮纹又名兽面纹,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十分常见而且有特色,喻示威严神秘,显示它是一种当时很受人们畏惧的凶兽。不过,威严神秘之外,它最大的

人民币上会有怪兽?估计这样一说会有很多人翻钱包来看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人民币里的玄机。

的确有一头,在20元人民币的“20”两字后面藏着,那就是“饕餮”——龙生九子中,它是最贪吃的一个。

饕餮纹又名兽面纹,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十分常见而且有特色,喻示威严神秘,显示它是一种当时很受人们畏惧的凶兽。不过,威严神秘之外,它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吃,而且生冷不忌。

《吕氏春秋·先识》描述:“周鼎着饕餮 ,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说它贪吃到不但食人,而且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所以古人绘制的饕餮往往只画一个头,甚至连下巴也没有。想想古代鼎是食器,贵族们的炖肉锅,在它上面放上饕餮纹,倒是很应景的,大约有鼓励大家多吃一点的意思。如今,我们把在吃上面特别有品位的朋友称为“老饕”,便是由此得来。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通常把饕餮视为一种兽,但是,也有一些记载显示它可能和人类的一支有些关系。换句话说,饕餮也有一部分原型是人。

自比饕餮的人也有,当年苏东坡便以“老饕”自居呢。不过,要说饕餮的原型是苏东坡……那老先生一定敬谢不敏。

在我国传统文华中,饕餮的起由,通常认为是蚩尤,陈梦家先生便持此说。据说蚩尤战败被俘,为黄帝所斩,头颅落地化为饕餮,符合饕餮只有头没有身体的特征。

还有一说为神农氏,刘持平先生如是说。不过我认为神农尝百草的确什么都吃,但从老饕的角度看这件事就有些恶趣味了,只能说体现了中国人的幽默感。

饕餮和蚩尤有关,是可以从很多文献材料中找到蛛丝马迹的。《述异经》指饕餮是西南的三苗人,而三苗正是蚩尤后代。《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和传统文化中将蚩尤视为异端的看法相类。

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西南荒经》中称:“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这段话通过历史角度解析,便是西南地区有野蛮的部落,身体多毛,头上戴有象征野猪的面具或饰物,贪婪凶猛,喜欢肉食,族内崇尚生存竞争法则,并经常袭击其他人群,被称为饕餮。这个族群当时可能已经比较衰落,所以已经无力攻击有组织的村落,只能袭击落单的行人。

《山海经·北山经》称:“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据晋代郭璞注解,此处“狍鸮”即饕餮。

在《神异经·西荒经》描述“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如果古代与蚩尤有关的部落人有头顶猪头图腾的习惯,眼睛的确可能被看作在“腋下”的位置了。《神异经》可以被视为当事人对这种部落的属性看法,即认为其半人半兽。

综合几部资料中的看法,或许可以认为蚩尤死后,其残存部属迁徙西南,一部以牛为图腾,逐渐从事正常农耕,而另一部以猪为图腾,继续侵略乃至食人,最终为历史所淘汰。

这让我想起米切尔·克里奇顿在《刚果》一书中描写的当地部落基加尼人。他们和蒙博托政府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原因是这些“传统”的基加尼人要扞卫自己打猎的权利——他们不能为世人所容的是他们通常的猎物是人类。

或许,蚩尤和蚩尤的后代,也面临着这样一个猎人文化的怪圈。今天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没有这样头顶猪首,以凶悍掠夺着称的部落了。

《尚书·吕刑》有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说的是三皇五帝对蚩尤好杀戮的后裔三苗进行了灭族战争,所以有人提出今天的苗族和蚩尤后裔三苗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受其文化影响的独立民族。若是这样,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还有着人类文明的一面战胜野蛮一面的特征。

关于饕餮的原型,有着各种说法,总的来说,认为其与虎关系密切的很多,这可以理解。虎,长期是中国大地上最凶猛的肉食动物之一,形象凶狠,威武,让古人对其充满敬畏。因此在饕餮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虎有重要的影响并不奇怪。

但既然我们写这本书是开脑洞考证古代怪兽和真实动物的关系,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蚩尤和饕餮的传说来看,饕餮至少有一部分形象或来自于猪。“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猪是杂食而且贪吃,比虎单一对肉食的饱食更酷似饕餮,猪有一张夸张的大嘴巴,也和饕餮的形象近似。

他们也彪悍好斗,并刚刚摆脱了吃人习俗不到半个世纪,这就是太平洋岛屿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人,只是他们和中国文化中的“饕餮”有没有关系,至今没有可靠的考证

很有可能有一支凶悍的蚩尤子孙选择了以猪为图腾,给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类似巴布亚新几内亚土人的记忆。

饕餮纹在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几乎是忽然消失了,而虎则作为单独的纹饰则一直流传下来,说明在古人心目中饕餮和虎的原型应该是两种动物。会不会是西南地区原来对整体社会稳定威胁甚大的那个猪图腾部落在西周时代已经彻底消失,才使饕餮也同时从带有礼器性质的青铜器上消失了呢?

饕餮元素中有猪,一个重大问题是饕餮带有凶悍勇武的特征,而猪具备这种特征吗?野猪也算是凶猛的动物,日本谚语有“猪突猛进”的说法,但这源于日本没有更大的猛兽。在野生动物丰富的中国,讨论野猪的凶猛,不免令人齿冷。能够让部族“头上戴豕”的猪,视为图腾的猪,很可能不是今天我国常见的野猪。

在网上所见的一篇论文中,研究汉字的学者甚至对蚩尤两字进行了拆解,认为这两个字代表的应该是出没草丛的凶猛疣猪。疣猪仅仅生存于非洲,蚩尤和疣猪有关系,应该是比较荒诞的,属于后人的附会。

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确存在一些凶猛的猪类动物,后羿射杀的诸多怪物中就有“封豨”。疣猪祖先的确出自中国云南,而且比现存疣猪更为凶猛,这就是早已绝灭的豨科,又称巨猪科动物。这种恐怖的大猪形象十分令人畏惧。

特别是疣猪一类凶悍的野猪,其头部占身体长度比例往往超过三分之一,颇为符合饕餮头大到忽略身子的特点。只是中国古人类似乎没有机会见到真正的“豨”,因为完齿猪这类怪兽在两千多万年前便绝灭了。如果中国古人把巨型的恐怖野猪视为饕餮的文化源头之一,他们又是从何处获得这种记忆呢?

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古代还一直生存有比现在野猪更为凶悍恐怖的猪科动物,只是相对来说缺少化石证据而已。

嘉兴黑猪,经过中国人七千年培育后仍然丑得“让全世界人想哭”,当年它的祖先又会是怎样一付可怖的模样呢?

另一种可能性,还要到太平洋上去找。

野生疣猪从来没有在亚洲生存过,疣猪亚属只有这种叫做鹿豚的家伙生活于印度尼西亚。难道说古代蚩尤部落真的和太平洋上的土人有什么关系?

是鹿豚一类酷似疣猪的野猪从中国南部逐渐消失,退到印尼去了,只留下记忆呢?还是中国在形成饕餮形象的时代,其文化元素的来源已经囊括了太平洋岛屿地区呢?这恐怕是解不开的谜团了。

还有一些看法认为饕餮有可能来自于湾鳄等动物,也有一定道理。

只有虎,恐难成完整的饕餮,只有猪,那也不是饕餮所有含义的承载,应该是多种元素的补充综合,才形成了饕餮这种富有含义的文化符号。

至于有人会说人民币上怎么印了饕餮这种怪兽,那答案也很简单。

首先,饕餮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其来源和原型,而是变成了代表威严的符号,因此放在货币上颇为合适。

另外一方面,总是说舌尖上的中国,在我们的货币上体现一下中国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喜爱,也没有不妥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健身房被瑜伽教练干 教练在车上干了我嗯~ 我在健身房给教练上 嗯啊射里面烫死了教练下一篇:嗯啊不要再塞冰块了 让下面湿到爆的作文 四神集团萧云卿塞冰块 道具高辣h调教小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