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六国 秦始皇灭六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导语:秦始皇灭亡的六国顺序是韩国、魏国、赵国、燕国、楚国、齐国战国早期形势图1.韩国的领土最早是覆盖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后来局限于河南西北部,首都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2.魏国曾经是战国早期的小霸王,领土曾经涵盖陕西东部,陕西东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后来局限于河南东部地区,首都是向大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3.赵国的领土包括山

秦始皇灭亡的六国顺序是韩国、魏国、赵国、燕国、楚国、齐国

战国早期形势图

1.韩国的领土最早是覆盖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后来局限于河南西北部,首都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

2.魏国曾经是战国早期的小霸王,领土曾经涵盖陕西东部,陕西东南部和河南北部地区,后来局限于河南东部地区,首都是向大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

3.赵国的领土包括山西大部分、河北的西部地区,首都的邯郸,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北部靠近娄烦、白狄,是首先推行胡服骑射的国家。

战国晚期形势图

4燕国的领土覆盖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中部,首都是蓟,现在的北京。

5.楚国的领土比较大,早期涵盖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河南的南部、湖北和湖北大部,后期丢失汉中,和湖北西部,但是向北灭亡了鲁国,向东灭亡了越国,于是楚国的领土后期包括湖北东部、湖南大部、山东西南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方,楚国首都几经变化,定都时间最长的是郢,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灭亡时首都是寿春,现在的安徽寿县。

6.齐国是最后被秦国灭亡的国家,其国土主要包括山东大部和河南东北部地区,首都是临淄,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

咱们按秦灭六国的顺序说吧。

公元前230年,秦攻占韩国国都郑,韩国灭亡,在此地设置颍川郡,管辖范围主要包括河南中部和西部。

公元前229年,攻占赵国国都邯郸,公元前228年灭亡赵国,公元前222年,俘代王嘉,赵国当时管辖范围包括今河北大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部。

公元前226年,攻破魏国国都大梁,魏国灭亡,当时管辖范围包括今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

公元前223年,攻破楚国国都寿春,楚国灭亡,楚国疆域最大,当时管辖范围包括今湖北、湖南、河南南部、安徽大部、江苏、浙江、江西北部、山东南部和上海等。

公元前222年,攻破燕国国都蓟,燕国灭亡,燕国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河北的东北部、北京、天津和辽宁西部。

公元前221年,攻破齐国国都临淄,齐国灭亡,齐国当时管辖范围主要在山东省。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经过春秋时期的大兼并,战国时期只剩下了西部的秦国,中原地区的晋国,东部的齐国,北方的燕国,南方的楚国、越国。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纷争,赵魏韩三国分晋,楚国吞并了越国,至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局面形成,史称战国七雄。

后来七国争雄,地处西部的秦国将山东六国消灭,形成了统一的大秦帝国局面。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这七国的位置大体在什么位置呢?

1、齐国

齐国国都位于临淄,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齐国最后控制着今山东省北部、胶东半岛及河北省部分地区。

2、楚国

楚国中心位于今天的两湖一带,后来控制着湖南、湖北全部,重庆、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贵州和两广部分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中南、黄淮和江南一带。

3、燕国

从这个名字上可以看出,燕国的疆土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一带,另外还有今内蒙古、辽宁、吉林南部和朝鲜部分地区。

4、韩国

原晋国的一部分,主要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5、赵国

原晋国一部分,主要是今河北大部,内蒙古及河南一部。

6、魏国

原晋国一部分,主要控制今河南省大部,山西、陕西、河北一部。

7、秦国

秦国的核心地带位于陕西关中一带,全盛时期控制着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还有巴蜀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区,主要疆域在西北和西南一带。

因当时各诸侯国疆域经常变化,所以以上地域只是个大略位置。但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也能大体看出自己在战国时期属于哪个国家。

1.齐国的都城临淄,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其鼎盛时期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

2.韩国的都城平阳,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后迁至到新郑,即河南新郑市,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等地区。

3.赵国的都城邯郸,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其鼎盛时期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

4.魏国的都城安邑,位于今山西省夏县,后迁大梁,其鼎盛时期疆域包括山西南部、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5.楚国的都城郢,位于今荆州江陵县,被秦国攻占后迁到寿春,进安徽省寿县。楚国的边界最南端是在湘潭和衡阳,包括了湖南的全部地区,加上安徽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西地区的北部。

6.燕国的都城蓟,位于今天津市蓟县,其鼎盛时期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看这张地图,大概就明白了.

从上到下分别是

燕国,领域包括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南部,朝鲜北部部分地区。

赵国,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

魏国,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

齐国,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平阳灭郑国后则迁新郑。

楚国,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贵州、山东部分地方。

主要包括当时的。

1.齐国大致在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大海,国都在临淄。

2.楚国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的部分地方。

3.燕国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4.赵国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初都晋 阳,后迁 都 中牟邑,又迁至邯郸。

5.魏国疆域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河南省一部分。

6.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 翟, 后迁新郑。

战国时期的七国版图是在不断变化的,七国都在不断扩张,其中以秦、楚最为典型,三晋的扩张受制于北方异族的侵扰,除了赵国扩充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外,魏、韩两国都是在中原诸侯之中内部消化,而齐国东面是大海,只能跟燕、泗上诸侯,以及楚国方向扩张。是故这五国的扩张都不如秦、楚强势。

上面这张图是三家分晋前夕的诸侯争霸图,当时所有的诸侯国领域加起来,大致上范围在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一部分等省份,当时的四川。甘肃,重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还处于部落时代。

而到了战国末年,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形势就变成了下面这张图的模样:

首先看楚国,到了战国末年时期,楚国的国都从荆楚地区的郢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荆州市西北逐步南移到了江淮地区的寿春,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寿县。至此,楚国西向的边界是从湖北荆州到河南南阳一线,而北面则从如今的南阳到山东日照一线;南面的界限则从湖南常德沿着长沙一线进入江西九江到达杭州湾一线。整个范围包括了荆州以西的半个湖北,长沙至常德的北部湖南,江西西北部的一小 部分,整个江苏加上山东南部一部分,以及包括杭州的浙江以北地区。

接下看一下这一时期的韩国,此时的韩国已经完全被压缩在函谷关以东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地区,大致上包括了三门峡附近到淮河上游到河南禹州一带。

韩国上面的魏国包括长江以北的从山西运城到河南开封一线,与秦国的界限从运城沿黄河北上到达山西吕梁。而与赵国的分界则从吕梁入太原附近进入河北邯郸到大致上如今河北与山东的省界划分线。总体上包括了河南黄河以北板块,山西太原以南板块,以及河北邯郸以南板块。

赵国的区域大致上就是今天内蒙巴彦淖尔过包头再到呼和浩特抵达张家口附近的以南地区,包括了山西北部,河北西北和南部,与燕国的界限大致上从保定到张家口再到石家庄抵达山东德州边界。

齐国的疆域范围应该包含了南面从日照到济宁抵达河南濮阳一线,西面则从濮阳一带国聊城抵达德州再到河北沧州,快要逼近天津的样子,总体上包括了大半个山东,以及河北南部一部分。

燕国的北面以燕长城为界限,穿越了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从赤峰市敖汉旗进入奈曼境内土城子乡的高和,然后直达牛河边,之后以河代城,沿北20公里进入蛤蟆山北麓,朝阳沟等地,伸向库伦旗平安乡的西下洼,再向东延伸,然后进入辽宁阜新县境内。大致上包括内蒙的一部分,辽宁西南一部,河北中部,北部,以及接壤山东的南部。

综上,秦始皇灭掉的六国包括了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全境,内蒙古沿黄河及长城一线,辽宁西南一部分,大半个湖北,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一小部分,浙江杭州湾以北地区。

但秦国的版图最终却是下面这张图:

这是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发起的南征,相继又灭掉了百越、瓯越等国,将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一部分四川和云南并入了版图的缘故。

可以说是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两千年的汉人王朝统治的基础,毕竟当时的中原地区是不包括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的。

怎么没有我们广东。广西的

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陕西浙江等

燕国、现在的河北北部地区。赵国、河北的邯郸一带。齐国、山东西部。楚国、长江流域。魏国、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河北部分地区。韩国、黄河以南大部分分布于现在的河南地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郢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秦始皇灭六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下一篇:六国是哪六国 秦始皇灭六国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