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三方势力命运的转折点 竟是这场不起眼的战役

导语:三股势力命运的转折点其实就是这场无足轻重的战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导语 1644年的怀远之战,既是南明弘光王朝的大好机会,也是清朝多尔衮的战略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的起眼,因为在闯

三股势力命运的转折点其实就是这场无足轻重的战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导语 1644年的怀远之战,既是南明弘光王朝的大好机会,也是清朝多尔衮的战略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的起眼,因为在闯王李自成一生中的战役,前有山海关大战,后有潼关之战,都被视作为大顺与大清的国运之战。 三方势力命运的转折点 因此小小的怀远之战在规模上毫不起眼,似乎并不能够与这些大战相提并论,但是我们要知道,一场战争的影响可不是单单看规模就能够判断的。 1、怀庆大战的失利 公元1644年10月,大顺出军两万人东渡黄河,与控制了当时河南怀庆府的清军展开大战。在这场战争中,怀庆一方的领军是总兵金玉和,但在柏香镇与大顺军的遭遇战中,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先后阵亡。紧接着,大顺军继续进攻怀庆府城沁阳。 在这一场战役中,怀庆大战对于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它却让清军折损了金玉和。金玉和的职务在当时是梅勒额真,就是副都统署怀远总兵,这可是正二品武官。 金玉和的阵亡对多尔衮心理打击相当大 在清军入关以后,还没有如此高级别的将领阵亡。因此在怀远之战中,它对局势带来的影响是超过了战役的本身。 金玉和的阵亡让多尔衮在心理上备受打击,因为在此之前,他并不认为大顺军有多少战斗力,经此一战后,才意识到是自己太看轻大顺军的实力了,多少还是有点战斗力的,并没有自己心里想象的那么不堪。 因此,多尔衮立刻调整了战略,把原本要南下的多铎调回了河南回援怀庆,这样以来,原本的战略被完全改变,天下的走势也因此时发生根本的变化。 2、大顺军方面 在山海关一战以后,被打败的李自成一路向西逃窜,直接放弃了控制的北直隶、山西等大片土地,退回了老巢陕西。但即便退回了陕西,一直跟在屁股后边的清军依然是死咬着不放,若是再这样下去,退无可退的李自成估计只有插上翅膀才能逃过一劫。 但好在经过千里追击的清军到陕西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并且顾及到李自成在这里经营多年,若是逼太急了,李自成仗着的对地势熟悉,死磕到底,那就太得不偿失了。于是清军决定班师回朝,主力部队回京休整,同时这也给大顺军喘息的机会。 千里追击的清军疲于奔命 而这时候人在本经的多尔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分兵两路,同时进攻大顺和南明。但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清军将兵力两分,那么大顺军所面临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虽然接连惨败的大顺军在战绩上看是落入了下风,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毕竟大顺的元气并没有遭到多大的损伤,兵力还有数十万之多,更重要的是,来战的阿济格人数只有十万,还是长途奔袭,加上李自成的主场作战优势,自然是不惧任何人。 而且按照当时清军这边的体量,是经受不住大规模的战败的,若是大顺军能够在这一次击败阿济格的这路清军,对于天下局势的变化将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往小了说,若是清军失利,李自成可以趁机东征,收回失地,从而剑指京城;往大了说,清军惨败,那么必定会造成统治不稳,归降八旗的地区肯定会揭竿而起,那些明朝的降将也会带领手下反叛,这样一来,多尔衮可就悬了。 3、南明方面 多尔衮派遣的是多铎南下,直扑南京,矛头指向了南明政权,意图一举歼灭弘光残余势力,但从时机上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的确,相比较于第二年多铎攻明就可以看出。 公元1645年,多铎平定中原后,再次领军南下,而这时候的南明王朝内部产生矛盾,武昌左良玉与南京首辅马士英的不和,导致本就实力不济的南明更是雪上加霜。 多铎的切入点就是当以"清君侧"为名东征南京的叛军发动兵变后,为了平息,马士英抽调了江北四镇的主力,导致江北防守空虚,多铎率兵从此进入,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不到两个月,连克扬州、镇江,兵不血刃接管南京。 闯王李自成 但时间若是回到一年前,以多尔衮南下的方案,当时弘光南明王朝好歹也是坐拥数十万大军,即便刘良佐、刘泽清之流实属乌合之众,但是另一边的高杰、黄得功还是颇有战斗力的,那时的多铎能否打下南京还是个未知数,若是武昌的左良玉在出兵增援的话,实属无望。 对于弘光政权来说,怀庆之战对他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在怀庆之战以后,多尔衮改变了战略,让出兵南京的多铎先救怀庆,再转战西安,这时候的清军主力都被吸引到大顺,后方防守空虚,在长江一线只有豪格带着少数的兵力驻守。 只要这时候南明趁机北伐,腹背受敌的清军肯定招架不住。作为南明光复的大好机会,为何他们却没有任何行动呢? 因为当时南明弘光王朝实行的是"联虏平寇"政策,什么意思呢?就是想凭借政治手段,与清朝和平相处,并且学习南宋的经验偏居一隅扎根江南,但这个愚蠢的政策没能看清主要矛盾,致使最后南明彻底垮台。 4、大清军方面 多尔衮入主中原以后,屡战屡胜,虽然将李自成打回了老家,但也因此得意忘形,制定了兵分两路的战略,任命阿济格为"靖北大将军",带着吴三桂率兵西征,进攻陕西;任命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带着孔有德南下攻打南京。 似乎在多尔衮眼中,就只有一直打败仗的大顺军和不敢打仗的南明,根本没有大清军的对手,只消三月,必定拿下天下。 如果真的按照多尔衮的想法走,清朝真的就没了。 血战的八旗兵 阿济格和多铎两路都没有单独消灭大顺和南明的实力,虽然李自成和南明的战斗力都比不上清军,但都是主场作战,清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心不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即便打下了地盘,但百姓会顺从你吗? 有人认为,不听话就武力镇压,但是要知道,降将们之所以投靠大清,就是为了一条活路,若是他们在大清身上也看不到生的希望,那又何必在依附于大清呢?而且这些降将大多老奸巨猾,苗头一不对就立刻扯大旗跑路。 这一点在清朝建立初期的几十年里就最常发生,即便是到了康熙时期三藩之乱时,还是有着明朝降将在后方响应叛乱。 因此对于清军来说,两路作战实在是愚蠢且不切实际。但是怀庆之战的失利让多尔衮看清了形势,急忙调回多铎,先干趴陕西的大顺军,与阿济格回合后直取潼关。 在红衣大炮的猛烈攻势下,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路溃败,退到了九宫山,在此陨落。而南明王朝也因此唇寒齿亡,被大清专心对付,走向灭亡。两个势力的清除也坐实了大清的统治地位,谁又能想到,造成这一切的,只是一场并不起眼的战役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人物最奇葩的15种死法 有人居然被自己的胡须绊倒摔死下一篇: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者是谁 火药发明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