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6200万卢布4个月就挥霍一空 斯大林一查账 赶紧叫停支援

导语:4个月就要挥霍掉6200万卢布,空。史达林一查账目,就很快不再支持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虽然苏联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淡去许久了,但提起这个名词,许多人脑子里恐怕仍会蹦出「 ”强大”二字。客观地说,苏联几乎从没

4个月就要挥霍掉6200万卢布,空。史达林一查账目,就很快不再支持以下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虽然苏联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淡去许久了,但提起这个名词,许多人脑子里恐怕仍会蹦出「 ”强大”二字。客观地说,苏联几乎从没真正地富过,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它几乎成了「 ”强大”的代名词。相比之下,「 ”苏俄”则差得多。苏俄刚建立那会儿,人们提起俄国,恐怕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 ”穷”。事实上,我们不能把「 ”穷”跟「 ”没钱”完全等同,手里有钞票跟「 ”富裕”又不完全是一码事。为啥这样说?咱们看看苏维埃政权最初一段时期的经历就知道了。 无论是「 ”战时共产主义”还是「 ”新经济政策”,它们都在那段最艰苦的时期扮演了特殊而无可替代的角色。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它却为苏维埃政权在极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财富。按照我们通常的认知,苏联是在斯大林领导下的两个伟大的「 ”五年计划”之后才跟「 ”富强”挂上了钩,实际上,苏联政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立起来的一个个大项目,基本上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尴尬的是,这几乎可以说是领导者们第一次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 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的工业产值也就是美国的1/9左右,全国一共只有2万余辆拖拉机,其中大多还破破烂烂;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全国竟然只有不到1%的耕地可以用机械耕作;民众识字率低得可怜,亿万人口的大国,在校大学生居然只有十余万人。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苏俄的各个领域都亟待发展。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克里姆林宫里的领导者们踌躇满志,脑子里有个宏伟得多的计划,那边是顺着这股劲儿解救贫苦大众,手段还稍有点…… 在讲关键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问个问题:当时的苏俄政府当真两口袋一空吗?情况恐怕并不简单。 1919年2月,苏波战争爆发。从表面来看,苏俄只是想把所谓的「 ”争议领土”揣进自己口袋,然而从深层次理解,苏俄高层是想拿下波兰,然后趁着世界大战后欧洲局势重新洗牌带来的势力真空,借道波兰将无产阶级革命输出到欧洲的地缘中心德国。列宁曾对这个计划寄予厚望,以他为代表,不少无产阶级领袖们都迫切地看着欧洲一片飘红的伟大情景。然而,苏波战争的失败打破了苏俄的战略企图,虽然列宁在随后的会议上宣布:「 ”这绝不表明我们已经完全失败”,相反,苏军证明了波兰无法战胜我们,而我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难战胜波兰。”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无理取闹的意味,然而,苏俄高层恐怕还当真没把这场军事上的失利当成失败。苏军拿不下波兰无所谓,但是不能不做一番尝试,试试能不能拿下德国。硬的是玩不转了,那该怎么办呢?苏俄政府想出了一个「 ”绝妙”的法子。 根据俄罗斯《绝密》杂志揭秘,早在共产国际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与会者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苏俄的成功对世界无产阶级而言都是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作为革命道路上的「 ”老大哥”,苏俄不但会给其他正在搞革命的国家提供经验,更要为他们提供资金帮助。仅1919年底,苏俄就一连拿出了数笔资金。根据学者考证,这笔资金总数超过1000万卢布,而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被送到了德国。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讲,俗话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德国好歹是两位伟大导师的老家,况且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穷到崩溃,在德国搞革命输出试点,怎么说也比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有「 ”群众基础”吧?事实上,在早起支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过程中,苏俄对德国还真是够厚道。 根据资料记载,1919年,列宁曾委托雅科夫·赖希为德国革命者带去了一批宝石。它们是从克里姆林宫中没收的俄国王室的财富。按照苏俄官方资料宣布,这笔宝石的价值估计在30万至50万卢布之间,然而,据直接从克里姆林宫金库中拿取财宝的托马斯回忆,这批财富里不乏制作考究精美的宝石和首饰,价值绝对远超官方估计,这批宝贝换来的钱,恐怕连「 ”贱卖”都算不上。在那段时期,苏俄政府从沙俄王室宝库中取走的财富何止这几十万?而在对这些资金的使用上,他们更是「 ”慷慨”得令人发指。 由于当时的苏俄正遭国外反对势力的严密封锁,这些值钱的玩意儿很难被直接运送出境。不过,正所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苏俄政府很快就找到了应对办法。首先,他们将巨额财宝化整为零,分别交给若干同志,让他们想办法运出去。这些人也算是想破了脑袋,有人把珠宝放进鞋垫;有的藏进蓬乱的头发,再用帽子盖住;有的则夹紧面包,藏进果酱瓶或是罐头中。更有不嫌难受的同志,直接将珠宝放进内裤。即便是他们花样百出,但这样的运输方式效率仍然十分低,因此,政府不得不临时招募一些人。 尴尬的是,这些人里把这个活当回事儿的人并不多,他们的运送方式令人咂舌:珠宝被直接装进手提箱里,一旦看到有人拦路检查,他们就把箱子随便交给身边的一个人,让后者帮忙带到指定地点。这种完全在检验自己人品的办法显然很不可靠,有不少珠宝半路丢失或是被拦截,更有数不清的人拿到宝贝就折现享受生活去了,总而言之,损失之大令人难以估量。当然了,苏俄政府也尝试了许多应对办法,例如从1920年以后,负责运送珠宝的人会得到一笔客观的报酬,而他们的运送计划会在临行前才被告知。 随着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被送到了世界各地,然而,各国哭穷反而越来越激烈了。 1921年,苏俄遭遇罕见的大饥荒,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地区和乌克兰等地一片荒芜。苏俄政府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只能呼吁长期接受资助的国家都拿出点钱帮帮忙。谁知道,这合乎情理的求助反而引来了一片哭嚎。莫斯科对此大惑不解,一查账,顿时惊得倒吸冷气:以最大的「 ”无底洞”德国为例,1921年6月,一笔总价值至少在6200万卢布的钞票和珠宝被送到德国。仅4个月后,莫斯科方面却又收到了对方的求救。一查账才发现,这笔巨款居然所剩寥寥了。德国的情况是个典型,其他国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其实在援助这方面,莫斯科方面当真是尽力了。列宁曾说:「 ”不要吝啬,花它个几百万、几千万吧!”为了尽可能地帮助穷苦兄弟们,布尔什维克们尽可能地收敛财富,教会和有产阶级被搞得三天两头想造反。谁想,这样强度的「 ”支援”居然连一个穷兄弟都没喂饱。当然了,手握巨款却没有发挥作用,这跟苏俄领导者们缺乏规划、急于求成的心理脱不开关系。就拿1922年的一件事来说:当时,政府搞到了一笔珍宝,急着要折现。有人建议莫斯科拖个一两年再弄,到时候可以多换些钱。然而,托洛茨基却说:「 ”对我们来说,用这批珍宝在1922~1923年卖得5000万,要比在1923~1924年卖7500万更重要。” 从苏维埃政权转危为安到苏联建立,从列宁到托洛茨基,莫斯科方面一年又一年地耐着性子掏口袋,「 ”红旗飘满欧洲”的局势却一点儿影子都没有,情况反而一天不如一天。列宁直到最后仍坚信,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只要咬住牙钱给够,美好的未来就是明天。然而这个「 ”明天”到最后也没到来。 当然了,并非所有人被这个美好的愿景冲昏头脑,比如斯大林。斯大林上任后立刻展开海外大审计,情况令人心疼:从1919年到1935年,苏联政府一共支出了至少3000万纸卢布、3100多万金卢布、价值6300万卢布的珠宝、约2亿马克以及数百万里拉和克朗,这笔财富足够把苏联的「 ”一五计划”重建好几遍了。就在1935年,斯大林斩钉截铁地叫停了这笔亏本买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吴三桂几乎把康熙打的要亡国了 因为儿子导致自己输的一败涂地下一篇:关羽古尸出土时样子 三国英雄关羽墓中的女尸是谁 难道是貂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