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浅谈宋朝的「 ”宰执”中枢权力机构

导语:说到宋代“宰制”的中央权威,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整理并发布的文字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汉书》:「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丞相,也称为相,相邦,相国,乃是百官之长,封建王朝之中代表至高无上的君王的最得力助手,一人之下

说到宋代“宰制”的中央权威,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整理并发布的文字材料,让我们快速看看!

《汉书》:「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丞相,也称为相,相邦,相国,乃是百官之长,封建王朝之中代表至高无上的君王的最得力助手,一人之下,万人甚至万万人之上的重要角色。 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国秦惠王在公元前334年设置相邦,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第一个「 ”大一统”的封建大帝国之后,继续保留了这个职位,并且权力日隆。 大家应该都听过「 ”封将拜相”这句话,其实这体现的乃是封建王朝一文一武最巅峰两个职位的荣耀。 所谓的封将,这里面的「 ”将”指的并非是普通将领,而是统领全国兵马的大将军,就算是君主要册封都要进行极为庄重的仪式以示尊敬——「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而「 ”拜相”也是一个道理,早期的丞相和皇帝甚至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君王和丞相相见之后,丞相要向君王拱手施礼,然后君王也必须拱手回礼才行——此谓之拜相,绝不是大家影视作品里面常见到的丞相进入金殿之后,远远的就对着高高在上的君王开始三跪九拜的情景。 由此我们可见宰相的地位之高和权力之大,许多「 ”君弱臣强”的时代丞相甚至反客为主,帝王都要看丞相的脸色——比如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董卓,曹操,甚至哪怕是古代士大夫们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蜀相诸葛亮,当时的蜀国皇帝后主刘禅见到他也是敬畏有加,一口一个「 ”相父”,绝对的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忤逆。 那么,什么时候丞相开始走下权力神坛的呢?大家莫急,我们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宋太祖撤椅子 大家都知道宋朝上承五代十国,然后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皇室之中取得皇权之后,并陆续的征服了其余的地方割据势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 ”北宋王朝”。 但是一方面宋太祖为人宽厚仁慈,另一方面也不愿意大幅度的扰乱原有的官员体制,所以基本上把旧有的官员都保留了下来。 当时的宰相就是范质、魏仁浦、王溥几位前朝文臣,按照那时候的规矩,丞相和皇帝都是「 ”坐而论事”,几乎是平起平坐的,但是赵匡胤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明白要加强皇权,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的话,这个丞相是必须要动一动的,否则皇帝又如何让百官敬畏? 因此乾德二年的一天,范质等几位宰相又施施然上朝,按照惯例在太祖面前一坐,一边喝茶一边上奏折,想要继续和以前一样大家「 ”平等而友好的交流”。 但是赵匡胤突然说道,朕眼睛不太好,麻烦几位爱卿把奏折拿过来吧——「 ”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范质等人不虞有他,真的就拿着奏折上前递给了太祖,可等他们回来一看傻眼了,自己的椅子呢?椅子怎么没了? 椅子当然不会自己跑,显然是赵匡胤派人悄悄撤掉的,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拿回来,从此宰相就再也没法和皇帝「 ”坐而论道”了,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台阶下站着,后面更是进一步变成要跪在下面——这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面比较熟悉的画面了。 从此,宰相的权力可以说大大的被削减了,但是赵匡胤还是不放心——虽然这宰相是比自己比下去了,但是毕竟还是远远凌驾于百官之上,而且他们的权力太大了,基本上什么事情都要管,也都能管,这如何使得?因此他又开始了对宰相权力进一步的分割,这就是宰执的由来。 宋朝的宰执制度 所谓的宰执,其实就是「 ”宰相”和「 ”执政”的统称,关于这个史书中也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 《文献通考.职官考四》:「 ”太祖受命,改用士人,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宋太祖改革之后的宋朝的中枢权力机构,比起前朝,它有三个重要的改变。 第一,全部都由「 ”士人”担任,这个士人是相对于五代以来的「 ”武人”而言的,换言之,就是宋朝非常出名的「 ”重文抑武”政策,凡是重要职位——哪怕是武官的职位,也统统由文官来担任。 第二,文官方面的事务,由宰相来负责——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多了一个「 ”参知政事”的副职来分权,类似于之前的副宰相。 第三,武将方面的事务,由枢密使来负责,副手的官职名称是「 ”枢密副使”。 经此分割之后,宰相这个「 ”文武通吃的百官之首”,一下子变成只管文官了,而且还多了个「 ”参知政事”来掣肘,再也没有之前那般的自由自在,全无节制了。 而这个宰执制度,指的就是宰相和执政共同来掌管朝政中枢的制度,这些官职之间相互制约,权力分割,皇权自然而然就大大的加强了。 如果说之前在皇帝和百官之间还有一个相对独立,位置超然的「 ”宰相”的话,如今就变成了「 ”宰执”等一群官员——当然了,这些宰执的权力依然很大,依然是官员阶层的巅峰,但是和之前的宰相已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宋朝着名的「 ”宰执”大臣 自从建立了这个「 ”宰执”中枢之后,宋朝的皇权无疑大大加强了,再也不是唐末乃至五代时期的强臣干政甚至动辄就「 ”取君主而代之”的混乱局面,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宋朝一向是以产「 ”优秀的士大夫”而闻名的,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位「 ”名臣”做过「 ”宰执”的位置,当然了,这里面有清官能吏,也有奸臣贪官。 宰相:范质,赵普,吕蒙正,韩琦,富弼,王安石,司马光,蔡京,秦桧 参知政事:这个职位相当于副宰相,这里只列举两位最着名的好了,一个是范仲淹,另一个是欧阳修 枢密使:这个乃是武将之首,不过大部分是文官担任,着名的有薛居正,潘美,杨业,石守信,寇准,童贯 枢密副使:包拯 看到上面一长串闪亮的名字,不得不让人叹服宋朝出名士,随便拿出一个宰执都是「 ”千古风流人物”,当然了,也有一些是「 ”千古臭名昭着”,但就算是蔡京或是秦桧,其实才能也很优异,只能说是「 ”德不配才”而已。 红尘君说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四方面的知识,这里再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自古以来的「 ”百官之首”丞相 第二,宋太祖赵匡胤对于相权的分割和打压 第三,宋朝的「 ”宰执”中枢权力机构 第四,宋朝曾经担任过「 ”宰执”的着名官员,其中大部分是正面,也有少数反面 而宋朝作为封建王朝中最成功的「 ”中央集权”的朝代,这个宰执制度可以说绝对是功不可没,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其实灭亡原因更多是后期君主的放纵昏庸和外部强悍的少数民族的袭击,并没有太多内部权臣的压制。 参考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乔姓 乔姓起源和来历:黄帝子孙在桥山守陵下一篇:中共一大代表中后来脱党 叛党的有哪几个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