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历史名家戴逸:曾国藩的一生 既清又浊 浊为表 清为里

导语:著名历史学家戴毅:曾国藩一生清浊,浊是表面的。以下李庆伟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浏览报纸的习惯。2008年9月,偶然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晚清第一大臣会计》,讲的是晚清著名大臣曾国藩的经济

著名历史学家戴毅:曾国藩一生清浊,浊是表面的。以下李庆伟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浏览报纸的习惯。2008年9月,偶然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晚清第一大臣会计》,讲的是晚清著名大臣曾国藩的经济生活。这篇文章不长,两千多字,但是史料扎实,角度新颖。作者认为,曾国藩的生活在经济上既有“清”也有“浊”,以“浊”为表里,以“清”为内。这种为官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很喜欢这篇文章,推荐给国家清史办公室清史参考。

没想到,六年后,这篇文章的作者张洪杰把这篇不到3000字的短文变成了30多万字的手稿。而且这本书不再局限于曾国藩的个人经济生活,而是从曾国藩的个人收支入手,深入到晚清社会的诸多方面,如清代北京官员的收支结构、项俸禄的来源和制度、晚清巡抚衙门的运作、恶规的形成过程、清代乡绅阶层的社会角色等。应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曾国藩的研究著作,也是一部关于晚清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著作。

在读这份手稿之前,我读过张洪杰的其他一些作品,如《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千年悖论》、《乾隆十面》等。

我很高兴阅读这些作品。张洪杰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出色的写作风格、细腻流畅的语言和准确生动的叙述。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写了一篇特别的文章,称赞他的文章之美。但他的大部分作品虽然写得很好,但本质上并不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历史考证,在专业史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写作态度比较写实,不伪不隐恶,没有想象和夸张的弊端,是严肃的历史作品。

自古以来就有文史结合的传统。比如司马迁写的《史记》,既是历史作品,又是文学作品。这是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特色。应该说,这个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近年来,历史学术著作越来越不重视写作,而重视学术框架和规范。学术论文数量众多,但有数千篇不可读。其实在历史研究上,理性与感性,文采与学术

规范不能对立,要很好的融合。古人说“千年历历在胸,百川流于笔”,就是这种境界的最好写照。我觉得也是新一代历史学家的方向。

他作品的第二个特点是构思缜密,视角新颖。他非常擅长从细节和具体的层面来写人物,以反映人物的内心感受。不受传统框架束缚的解读和运用史料,从细节中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这是他的作品兼具学术性和传神性,受到学者和普通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

张洪杰的作品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与他勤奋的学习和钻研是分不开的。本科就读于财经大学,后来因为个人兴趣转向研究历史。为了更好的学习历史,他还去复旦大学读历史博士,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做博士后。十几年来,他潜心于历史研究,每天在图书馆阅读史料,视野开阔,写个人大事,穷尽史料,苦心甄别,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品。他写了很多清代的人物,出版了十部作品,堪称写千言万语不推辞。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年轻人才。

他的书也有“小中见大”和从细节看历史的特点。经济收支是一个人生活中相对隐秘的部分。正是因为它的保密性,它可以呈现很多真实的信息。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社会对个人经济生活的研究很少,尤其是侧重于古代官员生活经济收支的研究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洪杰的这部作品有填补空空白的功劳。张洪杰通过第一手资料,充分揭示了清代一个官员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让我们了解了古代官员衣食住行的具体情况。

当然,张洪杰对曾国藩个人经济收支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曾国藩的个人生活,也是为了通过曾国藩的个案揭示清代社会生活的诸多规律。比如清朝的低工资制度,与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北京官员的收入太低,满足不了支出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一赤字,北京官员只能探索体制外的各种渠道,包括定期的家庭供养、“烧炭”和“横财”。晚清地方官员收入中的“恶规”也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地方政府就无法运转,所以就连林则徐这样的清官也要收一大批“坏规矩”。这些都可以为今天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廉政制度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这本书不仅按时间顺序详细分析了曾国藩京官时期、湘军时期和巡抚时期的经济收支特点,而且还分析了李鸿章、左、、纳通、刘光迪、李慈明等一些同时期或后期官员的经济生活,立体地呈现了晚清官员的经济生活特点。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揭示清代乡绅阶层的成长及其社会功能。曾国藩的弟弟曾郭煌,只是一个普通的监生,一个低级的乡绅。但随着曾国藩在北京的不断升迁,他在湖南的社会地位也一直在上升。当地居民在开当铺时,主动向曾郭煌提供了干股。唯一的条件是他们需要他请官员吃饭。曾郭煌以乡绅的身份干预地方事务,每年赚取数千银子,这实际上取决于曾国藩的权力。与他相比,曾国荃是一个高级乡绅,作为一名退休官员住在家乡,他在当地的行为和角色与他哥哥大相径庭。近年来,中国乡绅阶层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张洪杰在这本书中有趣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乡绅阶层具体活动的细节。

与张洪杰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不同,这本书是一部标准风格严谨的纯学术作品。但由于其角度新颖,细节丰富,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有些章节揭示了一些研究者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

清朝在北京做官贵,去了北京还要准备高额的过路费和租房。所以很多人去北京当官之前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曾国藩通过“远游客”挨家挨户领“礼物”来筹集资金。他在家乡湖南省待了近一年,行程近3000公里,朝拜1200余人,其中不仅有亲朋好友,还有大量无亲无故的商店和官员,收到近1500份“贺礼”。这种“集资”的方式,以前没有人提到过。张洪杰还通过分析曾国藩在四川担任主考的过程,总结了京官与地方官交流的具体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为了保住翰林体系,他带了七箱官服到四川出差,但因为买不起高昂的购买成本,他穿的蜜蜡朱超其实是假的。同时,在离开北京之前,他让仆人买一个“小瓢”称称路上地方官送来的钱。这些细节向我们更详细地揭示了传统官员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总之,张洪杰的新书材料扎实,思想新颖,较好地分析了晚清社会许多引人注目的方面。

说到这里,我真的和作者张洪杰有点缘分。据他自己说,他本来是学财经的,对历史有很深的兴趣,跟我大学时的《乾隆皇帝和他的时代》有关系。2001年他想读我的博士,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没考上。后来他在复旦读博士,直到今年他的博士后快要出站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见面。我以前看过他的文章,也夸过他的才华。看到今年的自己,感觉这个年轻人很爽朗,彬彬有礼,和蔼可亲,对很多历史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确是清史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期待他今后更加努力,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晚清曾国藩乡绅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饕餮的含义下一篇:“轮班匠”和“住坐匠” 《大明律》在手工业方面有什么管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