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一代奸相李林甫冷血弄权 却允许女儿自由恋爱 可惜结果差强人意

导语:一代汉奸李冷血地夺取了政权,却放任女儿自由恋爱。不幸的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较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在盛唐时期,各族文化融合,使得这个时期更加繁荣、更加开放。因此唐朝时期

一代汉奸李冷血地夺取了政权,却放任女儿自由恋爱。不幸的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它们。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较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在盛唐时期,各族文化融合,使得这个时期更加繁荣、更加开放。因此唐朝时期也出现了不少的奇闻轶事,让人十分惊诧。比如这李林甫为女儿设立「 ”选婿窗”,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就显得十分特别。 唐玄宗时代最受宠的奸相 李林甫是唐朝时期唐玄宗手下一名权势很大的宰相。李林甫起初只是担任一个太子谕德的小官,后来经过当时宰相宇文融的推荐,他被授予御史中丞的官职,逐渐在官场中崭露头角。李林甫精于权谋,又善与人交际,无论是宫中妃嫔、宫女或是黄门宦官,李林甫与他们都有交情,这就使得李林甫每每都能够先人一步体察圣意,做事也都合唐玄宗的心意,唐玄宗也是十分宠信他。 李林甫还在暗中拜会当时的唐玄宗宠妃武惠妃,表示愿意辅佐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殿下,武惠妃十分高兴,在暗中也帮了李林甫不少忙。不久之后,李林甫就成功地将原来的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拉了下来,自己坐上了宰相之位。 当上了宰相的李林甫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也不满足于此,开始排除异己、动摇国祚,他认为太子李亨与他并无深交,而自己权势愈大,担心太子会给他带来祸患。就开始暗中谋划动摇李亨的太子之位,制造了一场场的冤案,因他的诬陷而丧命的大臣不在少数,无故被牵连者更是数目众多。但好在太子李亨为人恭谨仁孝,与唐玄宗感情亲密,又有一些忠正之臣的保护,才没被拉下马。 冷血奸相的柔情另一面,为女儿「 ”选婿窗” 李林甫这个人在朝堂上虽然是冷血无情,但是对待自己的掌上明珠可就是另一副样子了。唐朝风气开放,加之出现了武则天这一位女皇帝,女性的身份地位也有所上升,女孩子在婚姻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 李家的女儿到了该出阁的年纪,由于李家权势极盛,想要巴结交好李家的人不计其数,而联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每天到李家提亲的媒人可谓是络绎不绝,这李家的门槛儿都要被媒人给踏平了。可李林甫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却不想让她们听从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更希望女儿们可以找到一个自己中意的如意郎君。 于是他在家中会客厅的墙上开了一扇窗,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进行遮盖,当有青年才俊来拜访李林甫时,李家的女儿们就会站在窗后,观察这些才俊,如果有中意的,就写下来告诉李林甫,李林甫就会去告诉男方家长,两家若有意,这亲事就算是成了。 这方法看似十分公平,其实也有严格的地位限制,毕竟宰相府的会客厅哪里是什么人都能进得去的呢!李林甫的这种做法被广泛传开后,这扇小窗便被人们戏称为「 ”选婿窗”。 选婿结果,可谓是祸福相依 据《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记载,李林甫六个女儿参加了这场选婿,但只有五个女儿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都嫁入了官宦之家,这五位青年也都是年少有为,在朝中担任官职,前途不可限量,剩下那个女儿没有嫁人,却不是因为她没找到意中人,而是她一心向道,不愿意嫁人。 她的名字叫李腾空,虽然她没有能够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但是她却在人生追求上却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她也是李林甫众多的女儿中唯一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她在庐山上修行,有时还会对山下百姓施以援手,附近的百姓们都十分感谢她。大诗人李白还曾经作过一首诗来赞扬李腾空,「 ”羡君相门女,爱道爱神仙。”世人都觉得李腾空过的贫困辛苦,但是我却觉得她的结局已经是很好的了,她的其他姐妹活得却不是那么如意,甚至还不如李腾空自在。 由于唐玄宗十分宠爱杨贵妃,凭借着这层裙带关系,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很快就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风头直逼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在朝中积威甚重,杨国忠一时也不能完全斗倒他,但是毕竟李林甫年岁已高,病入膏肓,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李林甫的病逝,给了杨国忠极大的信心扳倒李林甫手下的势力,再加上安禄山与杨国忠两人联手,污蔑李林甫与阿不思合谋造反,本身这污蔑就是无稽之谈,没有多大可信度,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为了自保,竟然站出来指证自己的岳父参与了谋反大罪。唐玄宗听闻之后大怒,下令将李林甫棺木劈开,剥去金紫朝服,以庶人身份下葬,抄没家产,子嗣流放,获罪被贬者五十余人。 巧的是,这杨齐宣正是李林甫的女儿从选婿窗里挑选出来的,李林甫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李林甫作为一朝权相,势力遍布朝野,最终却连自己的身后事都不能体体面面,也是造化弄人啊!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南京南京》观后感下一篇:于香港初中历史修订课程最快于何年实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