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小岗村 小岗村30年变迁:小岗村的地理成长史

导语:小刚现在已经从当年的18户变成了120户的大村,远处的房屋开始被拆除,腾出了更多的土地用于葡萄种植和大规模的农业经营。国家投入的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友谊路不断延伸,同时通往国道和省道,乡村格局终于彻底改变,成为交通大

小刚现在已经从当年的18户变成了120户的大村,远处的房屋开始被拆除,腾出了更多的土地用于葡萄种植和大规模的农业经营。国家投入的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友谊路不断延伸,同时通往国道和省道,乡村格局终于彻底改变,成为交通大动脉的侧支。

如今,小岗村的居民在村口乘坐公交车,可以用3小时15分钟到达省会合肥。三十年前,这一次只是小刚到达离他最近的小镇小溪河镇的步行时间。

但是,如果早上不赶公交车出村,出岗就难了。我们曾经试着走了近一个小时,四周都是静谧的绿野,这也说明小刚既没有靠近凤阳,也没有靠近任何一个大镇,独立于一个角落。小岗村还是个村,离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都是麦田。

根据小岗村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也是明初北迁的富户。选择在这里定居的原因不得而知。“小刚”这个名字已经说明,这个村子不是平地,而是凸起的高地,这里“注定”缺水。“建国23年来,我从未向国家支付过余粮。”小岗村纪念馆的字写道。

1978年以前,年人均口粮只有40公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外出讨饭的历史。凤阳地区本身就有“逃离农村”的传统。这就解释了小岗村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承包”——承包后,水利问题得到解决,村民挖掘整治了几个池塘,小岗村的农业走上了正轨。1979年的粮食产量是1955年至1970年15年的粮食总和,剩余粮食首次上交国家。

对于村民来说,小岗村的地理面貌因为承包第一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池塘没有那么多,承包后,为了满足家家户户的灌溉需求,村民们逐年对池塘进行重新分配和修整。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几乎每一片相对较大的土地周围都必须有自己的池塘。

小岗村过去有很多所谓的荒地,特别是一些高或低的土地,被农民遗弃了。承包后村民原本对土地的热爱发挥了作用,现在这里没有荒废的土地,任何土地的精耕细作都很高。

但此时小岗村的道路系统还很差,土地承包后小岗村的第一条土路也出现了。小岗村当时归梨园公社管辖,去梨园卖过一次菜。村民回忆说,“要受大罪”,要走五六公里的小道,肩上扛着粮食,家家户户就这样扛着1000公斤粮食。

漕运催生了小岗村第一条土路。当时村民“分段承包”,家家户户修了一条土路。20世纪80年代初,小岗村的村民终于不再使用手扶肩扛运输,村里出现了独轮车或两轮车,村民们把粮食推到公社出售。

1990年撤销梨园公社,小岗村并入小溪河镇。为了进一步与外界沟通,村民们改建了土路,仍然采用每户承包一段的方法,将土路改造成了砂石路。重建的过程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小岗山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当地没有砂石,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几十公里外寻找砂石,或者去北方40公里外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山上开山取石,家家户户都派了强劳力用两轮车运送。“他们回家后,常常一头躺下,累得吃不下饭。”。

这条碎石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岗村与周边城镇的隔阂。当时去小溪河镇出差,骑自行车,“用了将近一个小时”。而且,不管晴雨,东西都是运出村里运进村里的。上世纪80年代村民开始购买的拖拉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手扶拖拉机终于成为了必备品。

村里第一台手扶拖拉机是1983年购买的。村民闫洪昌给国务院副总理万立写了一封信,询问他是否可以代替家里的牛。万丽回信鼓励村民从事农业机械化。1983年底,闫宏昌贷款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在土路上跑了七年,终于跑上了沙市路。闫宏昌还记得第一次出村在沙市路上的感觉,而且“特别实用”。

因为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90年代的小岗村出现了摩托车,第一个买摩托车的村民关友江想起了“风景”。摩托车把到小溪河镇的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村民们与外界进行了更多的商业、信息交流和人情往来。“当时在小溪河镇买肉买酒请客是一件大事,摩托车大大缩短了时间,半个小时就走了一趟。”

20世纪80-90年代,村里新建建筑最多——旧茅草房现阶段基本消失,村民普遍以新的砖石建筑代替旧茅草房。随着10多年的财富积累,村民们普遍有实力盖过五六间大瓦房,茅草房成为稀罕货,但只有一些堆放东西的茅草房没有被完全破坏。几年前,村里只剩下一个比较完整的茅屋,有井台和猪圈。这间小屋被凤阳旅游管理部门以10多万元的价格买下,改建成“当年农民”的旅游点。这个价格让很多村民后悔自己的小屋拆得太早太彻底。

1997年,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闫洪昌利用小岗村的特殊地位,利用一切机会去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因此获得了很多改变村子地理的机会。省规划院为小岗村制作了第一张规划图,这可能是罕见的村级规划图。

小岗村不再向北部小溪河镇单一方向发展,也开始向南发展。南部的大雁村也并入小岗村,村庄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在村头,规划了“大保干纪念馆”等公共建筑,这在一个村庄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外力开始在小岗村显现。为迎接改革开放20年,从安徽省到滁州市再到凤阳县进行了分级投资,当年共投入200万元改造沙市路。小岗村的出口路终于变成了柏油路。与此同时,非官方的外资也在小岗村展现了实力。与小岗村结成友谊村的江苏长江村,帮助小岗村打造了一条从村头到村尾的“友谊路”。这条800米长的路穿过村庄。从前,成群聚集的房屋被道路分成南北两栋。“拆迁”一词在小岗村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许多村民仍然记得他们为了修路而拆除房屋或菜园时“心痛”的故事。

友谊路和村外的柏油路连为一体,小港空的格局彻底改变:不再是一个角落里的内围村庄,而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开放村庄。它正式具备了现代化的雏形。

只有雏形显然是不够的。2003年,当省财政厅的沈浩作为省外派干部一员来到小刚时,他仍然对小刚的落后感到震惊。我们在村口看到的那封信,小岗村的石牌坊,依然是一面布大旗,“随风摇曳”,修建了五年的柏油路,由于缺乏养护,变成了“一条很烂的路,只能算是路的影子”。当车辆在上面行走时,底盘经常会损坏。“全村缺乏新一轮改革的动力。村民们基本沉浸在过去的成就中,能吃能喝。”

当时小岗村虽然已经通了自来水和电话,但整个系统处于半破坏状态。沈浩不明白,“这个村庄是如何倒退的?”原来是村民的矛盾,使得整个系统无法形成合力。一旦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就被抛在了脑后。

小岗村民充分发挥了土地承包带来的财富功能。然而,小块土地的农业生产收入仍然有限。“土地需要集约经营才能创造更多财富,但集约经营需要资金和实力,村民不敢借钱”。沈浩试图改变的是土地状况。在他和一些村民的努力下,小岗村的地理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大片土地开始出现。在村头,出现了一个80亩的葡萄园。这个葡萄园是由村里的土地转让形成的。农民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将承包地租给葡萄园。“种葡萄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做的事情。”这时,村里开始出现大量的菇棚,这些大棚占用的土地也从村民的土地上转移过来。蘑菇棚的主人不再是本地村民,而是外国大学生。像葡萄园一样,外来者带来资本和技术,可以让土地产生更多的财富。

然而,沈浩反复强调,改变小岗村的不是他个人的努力。他说:“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的财力越来越雄厚。毕竟小岗村在历史上有贡献,国家现在有条件做更多的投入。”

国家投资是在一个新的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实施的,规划的内容是小岗村在未来15年内不需要大的改变,无论是住房标准还是村容村貌都将按照这个标准来建设。

所谓的新住房标准有很好的例子。从2005年开始,为了节约土地,村里开始集中建房,对愿意住新房的居民给予2万元补贴。只要再交4万元,就能住上140平米的两层小楼,下面还有几十平米的院子。住得远的26户居民愉快地接受了优惠条件,住进了这个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房。“我们把这种住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双方目标一致”。

2008年,以小岗村为中心的周边村庄新合并,石马、岩岗等村庄也进入小岗村。小刚从当年的18户变成了120户的大规模村。此时,集中建房规划运动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主要是为了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远处的房屋开始被拆除,使得更多的土地可用于葡萄种植和大规模农业经营”。

整改的结果是,在村头有了一个新的商业社区,它是围绕着大型市场和健康中心而建的。如果村民愿意在这里买房,可以从国家补贴中获得1万元的补贴,房子很快就会被抢走。

与此同时,国家投入的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友谊路不断延伸,同时通往国道和省道,乡村格局终于彻底改变,成为交通大动脉的一条侧支。

如果说小岗村的这些变化跟国内很多村庄走的是同一条路,那么小岗村由于其特殊性,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它对历史的客观贡献决定了它不会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外来势力还在为小刚的建设增添一些光彩:村长现在是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援建的小刚村档案馆,民居徽派风格,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总投资185万元。滁州市原副市长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并保存了部分村庄的重要档案。除了档案馆,它是省政府拨款200万元修建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新广场。与村头相对应,村尾也是同样风格的“大宝干纪念馆”。在过去的30年里,小岗村的村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外部的帮助,进入了现代社会。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林伟俦 文强回忆:我与林彪同学的二三事下一篇: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文章评论

  • 一个人在哭

    小岗村的发展史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一个具有启示意义的村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