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齐宣王问曰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怎么回事

导语: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怎么回事齐宣王问,商汤曾经流放过夏桀,周武王也曾江讨伐了纣王,历史上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齐宣王问曰汤放桀孟子说,好像传闻中是这样记载的,应该是有发生过的。齐宣王就问,那我就奇怪了,不是说臣子要与君王一同共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怎么回事

齐宣王问,商汤曾经流放过夏桀,周武王也曾江讨伐了纣王,历史上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

孟子说,好像传闻中是这样记载的,应该是有发生过的。

齐宣王就问,那我就奇怪了,不是说臣子要与君王一同共事,臣子要辅佐君王完成天下一统的吗?为什么作为臣子的会以下犯上,将君主杀死呢?

孟子说,那些杀害有仁德的人被统一称作贼子,因为他们置国家利益不过,只图自己享乐;那些杀害有仁义的人被统一称为作残,因为他们不仅不懂仁义,还阻碍他人推行仁义之法,这是违背大势所趋的。

这一帮贼残的人我们称之为匹夫,夏桀在政治上亲近小人,远离君子,他刚愎自用,听信谗言,让整个王朝内乱不断,民不聊生,他在位时期,正直的人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夏桀王众叛亲离。

商纣王荒淫无度,只顾自己享乐,不管朝中大事,有人想要谏言,却被残忍杀害,文武百官,城中百姓没有不恨他的,酒池肉林的商纣王失去大家信任,失去人心,最后连王位也一起断送了。

我只听说过商汤和周武王杀过匹夫之辈,但是要说这是诛杀君王的大罪,我还真不能这样说。如果君王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做到虚心纳谏,对于仁的态度不坚定,那么迟早会落得和夏桀、纣王一样的下场,我不承认他们是君主,不知道齐王您怎么看。

齐宣王为大室是怎么来的

齐宣王修建一座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占地面积很大,大概有几百亩地的样子,据说当时规模宏大,能容得下三百多个房间。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但是齐宣王爱慕虚荣,工程也就被批准。

齐宣王为大室

但是可怜了广大百姓啊,这大殿盖了足足三年还没有建成,这齐宣王甚至还想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这民不聊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三年来朝中大臣里没有一位敢站出来谏言的。他们都担心会受到齐宣王的处罚。

有位叫香居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君王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下的大臣都装糊涂,这样国家不灭亡才怪。

他问齐宣王:“荆王放弃了先王的礼乐制度,他整天淫荡作乐,我想请问,荆国有贤德都的君主吗?”齐宣王说:“没有君主。”香居又问,那荆国有擅长谏言臣子吗?齐宣王说没有。

好,那如今大王您修建大宫殿,三年了都没有建成,但是众多文武大臣却没有一个敢进言劝说的,您认为现在齐国有目光长远的臣子吗?齐王说没有这样的人。好那微臣也应该退下了,如果陛下再不快点察觉的话。

好你快退下,别,快回来快回到朕的身边来,爱卿。为什么这么晚才向我劝谏,然后齐宣王召见尚书,说我品行不好,喜欢虚荣浮华的东西,但是我的臣子没有人要阻止我,我明明在犯错,只有香居阻止了我,他是好的臣子。

从文中我们不难得知齐宣王喜欢算然有点昏庸,常常会因为虚荣心被蒙蔽双眼,好在他知错能改,而大臣香居则是敢于进谏,懂得进谏。只有君臣间相互监督,国家才有可能走向富强。

王斗见齐宣王是怎么回事

先生王斗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让人把王斗接进来,王斗说让我去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的表现;而大王出门迎接我则是礼贤下士,手下传话给齐宣王,齐宣王出门迎接,和王斗一起进门。

齐宣王剧照

齐宣王说,我和先王一样想要通过虚心纳谏来治理国家,听说您能直言批评,而且句句是关键,没有什么畏惧的。王斗说,您听错了,我生在乱世,侍奉的是乱君,又怎么敢妄自进行批评呢!齐宣王听了以后不是很开心。

过了一会,王斗说,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纠合各路诸侯,匡正天下的臣民,他是由天子授位,通过自己的力量成就霸主。现在大王您有四种爱好,齐宣王说,我专心治理国家,日夜担心会不会亲手毁了国家,哪里敢有什么爱好。

先王喜欢马,大王您也喜欢马;先王喜欢狗,大王您也喜欢狗;先王喜欢酒,你也喜欢酒;先王有点好色,大王您也如此;只是先王懂得礼贤下士,而大王您却不懂。

齐宣王说,现在世上没有好的士人,让我如何办?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騄那样的骏马,但是大王您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跑的飞快的狗,但是大王您已经有擅长奔跑的猎狗;世上没有西施那样的美女,但是大王您已经后宫佳丽繁多。

您只是不去礼贤下士,为什么担心世界上没有好的士人呢!您要做帽子为什么不找自己宠爱的人做,而要找工匠去完成,是因为他们会做。而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只用那些不会处理朝中大事的亲信去做。

齐宣王说,您说得对,我应该选拔贤能的人。

齐宣王好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齐宣王好谀,说的并不是齐宣王射箭的技术如何百步穿杨,而是说齐宣王喜欢别人夸他在射箭上做的好。这位反应有些迟钝的帝王到最后也没发现,臣子不谏言的危害有多大。

齐宣王画像

齐宣王喜欢射箭,特别喜欢人家夸他能用强弓,每次齐宣王张弓拉弦的时候,总是能得到臣子的一片赞美声,大家对齐宣王这样的脾气都摸得比较透彻,齐宣王一打猎,就给他上弓。

大家都赞美齐宣王,拉开这样的弓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愧是大王,除了您当今世上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力气。齐宣王听着乐得合不拢嘴,他还感叹自己手下有一帮为自己说话的得力助手呢。

其实齐宣王用得弓和平常人有的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强度很一般的弓,齐宣王还让大臣们一一实验,亲自来拉弓,大家都心知肚明,齐宣王又想强调他的力量强大了,每个人都只拉倒一半就纷纷表示无能为力。

然而因为没有人告诉他,齐宣王一辈子都以为自己能拉开强度有一千多公斤的弓,齐宣王就算拿着这虚假的荣耀,也不愿意相信真实的自己,不面对自己本来的面貌是他最大的弊病。

而且我们说,古往今来君与臣的关系就像水和船,君王的错误决断,要靠敢于进谏的大臣,君臣一起才能完成国家的建设,才能使人民生活安康。如今的齐宣王急需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来点醒他。除了孟子应该要有更多的人关心国家,关心君王。

揭秘齐宣王最爱听多少人吹竽

古时候,齐国的君主齐宣王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听吹竽,他手下有三百多个吹竽特别厉害的人,齐宣王对他们评价很高。

齐宣王使人吹竽

齐宣王喜欢热热闹闹的,很讲究排场,属于特别爱慕虚荣,特别爱显摆的人,他总想着法子要在人前展示自己作为国君的威风,正好这几百号人的乐队再适合不过了,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齐宣公总会叫上这三百人一起演奏,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这三百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正好满足了齐宣王的虚荣心,有个名叫南郭的家伙,听说齐王喜欢听合奏,脑子一激灵,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就到齐宣王那边,美言了自己一番。

大王啊,我吹竽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听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算是飞鸟和野兽听了也会随着乐曲声翩翩起舞,花朵和小草听了也会随着节拍摆动身躯,我想要把自己的绝技献给您,来让乐队更加出色。

齐宣王听了当然开心,能有这样一位吹竽高手在乐队里,这下看谁再说我的乐队奏出的音乐不好听。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跟着三百号人随齐王到各地去演奏,和大家拿着一样的待遇,日子过的可舒坦了。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就不会吹竽,每次演奏的时候,他就拿着竽在队伍里充数,人家摇晃身子他也摇晃身子;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还不忘演出一副动情的样子,面部表情可以用生动形象来形容了,而且这样看起来,他似乎比别人吹的还要用心,还要投入。

齐宣王好射是怎么回事

齐宣王喜欢射箭,而且他特别喜欢听别人夸他能拉开强硬的弓,其实齐宣王的弓只要有一点力气的青年男子都能拉开。

齐宣王好射

这齐宣王还偏偏喜欢夸耀他自己,完了让身边的人也都试着拉拉看,大家都知道这齐宣王有点爱慕虚荣,都顺从齐王的意思,就都只把弓拉到一半,便装作拉不动的样子。

还十分恭维的说:“这张弓没有多少多少大的力气怎么拉得开,只有大王您这样勇猛擅长射箭的人才能够使用这张弓,我们一般人哪里用得起。齐宣王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到处说自己喜欢射箭,自己射术了得。

其实,齐宣王使用的弓差不多三百多斤的样子,但是他一辈子觉得自己可以拉得动一千多斤的弓,真是悲哀啊,作为君王却不尊崇真实的三百斤,而是喜欢徒有虚名的一千斤。

文章揭示了齐宣王喜欢恭维的大弱点,也反映了当时齐国国内有志之士不多,敢于虚心纳谏的人不多,大家都变的喜欢说好话,喜欢恭维帝王,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啊。

文章的行文布局有他的巧妙之处,指出齐王身边不愿说真话的人多,而且大家对于哄君王开心似乎已经成为常事。

从拉弓这件事说起,事情虽小,但是却可以从小事中看出如果君王被谄媚的言论蒙蔽了双眼,那么国家的灭亡也就不远了,虽然作者没有下这样的结论,但是从中体现出来的启示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海德里希之死 揭秘海德里希是怎么死的下一篇: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时间在什么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