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二战历史上德军如何穿越阿登森林的 德国二战承认历史

导语:阿登森林是二战中德军穿越的重要障碍,德国二战历史承认了德军在阿登森林的挑战。德军如何穿越阿登森林,成为二战历史中的重要章节。

目录导航:

  1. 二战历史上德军如何穿越阿登森林的
  2. 二战时德国对中国是哪种态度
  3. 主角穿越到德国二战前的小说
二战历史德军如何穿越阿登森林

那里虽然道路崎岖,但是凭着德军的优秀军事素质和高度机动性,是完全可以逾越的。德军的坦克部队如果连几棵树都压不倒,还怎么打仗啊。“《军事全记录》——世纪战争:魔兽入侵”中有一些历史画面,A集团军区分为三个集团,成密集队形通过,阿登山区虽然崎岖,但还是有一些小路的,德军那是多为中、轻型坦克,只要压倒一些树,扩宽道路即可,而且他们头顶上还有许多战斗机保护着他们,因为路小,所以队伍有150公里长。

二战时德国对中国是哪种态度

德国和中国的关系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说起,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想和中国联盟,是出於德国可以出武器中国出人口,这个有点像大陆抗美援朝时期,蘇联出武器中国出人的性质是一样的。

但,非常的不幸的是这个消息被日本获知之後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如果我说的没错的话是在北京制造了一场霍乱,威廉二世为此取消了他的皇子来华商谈合作的事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华的关系可谓是峰回路转,希特勒为了能获得他稀缺的矿产资源和中国走的很近,为此他派遣了德国军事顾问团来华训练中方的军队,作为交换条件中方给予希特勒德国一定的矿产资源。

由於意大利和日本与德国签订了轴心国条约,希特勒不得不中断和中国一切的军事往来。

单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和德国还是有著一定的良好的关系。但终是在关键的时刻,遭遇一些非计划内的变故。

二战前,中国跟德国关系很好,可以说度过了一段蜜月期。

二战时,德国跟日本是盟友,跟中国自然是敌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别把希特勒当菩萨,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

中国对德国示好,是想向德国学习,来强大自己的国家;德国跟中国套近乎,是看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想赚中国人的钱,销售德国的工业产品和军火;两国各取所需。

日本明治维新师从的就是德国,大清兴建新军也是学习德国。蒋介石在日本留学,受到日本影响,非常欣赏德国的一切。

他觉得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认真、勤俭、遵纪、执着”的民族精神,是治疗中国贫穷、散漫、落后的一剂良方。

蒋介石更崇拜德国的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制度,更欣赏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所以蒋介石上台后外交上主张疏远苏联,向德国靠拢。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中德关系得到加强,两国关系迅速进入蜜月期。

登上总理宝座后,希特勒为了让德国经济振兴,降低失业率,大力发展军火工业,在军事化德国的同时,拼命生产出口军备以赚取外汇。

于是希特勒就把眼光瞄准中国,继承了魏玛时期的“占领中国市场”的基本国策,并增加了“确保从中国获得稳定的战略资料来源”的选项,急不可耐地希望扩大对华贸易。

1936年5月,中德签订了《德华信用借款合同》签订,两国领导人欢欣鼓舞。

早在20年代,苏联为了对中国施加影响,向中国派来了军事顾问鲍罗廷,帮助国民党北伐。

德国人也不甘落后,在1928年11月向中国派来了军事顾问,而且是组团来的。

所不同的是,鲍罗廷是向传授十月革命的先进经验,向国民党推销自己先进的制度;鲍尔来华后则是向中国将军们如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讲授军事工业、新式武器、军事训练以及军事理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清除共产党,跟苏联彻底决裂,中苏关系进入冰冻期。

与此同时,中德关系开始升温,上了一个新台阶。

1933年6月,“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来到了中国,不久后被正式聘为总顾问。

根据一战的经验,塞克特对蒋介石说,军队不在多在精;中国的军队人数不少,但不是精兵;现代战争人海战术不管用,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部队。

塞克特建议,中国当前应重点训练和装备10个师,置于南京政府直接管辖下。他还建议中国仿效德国军队中的军官团,在中国军队中建立起“教导旅”。

大批德国军事顾问来华的同时,中德之间战略物资和军火贸易也迅猛发展起来。

1936年德国对华出口军火为640.5万马克,占德国出口军火总额的28.8%,其中包括2300万发炮弹、6000万发反坦克炮弹、1800万发高射炮弹,以及探照灯、钢盔等;

1937年交付的军火中,有150毫米海岸防卫炮4门、88毫米海岸防卫炮4门、240门水雷、1艘布雷艇、60门野战榴弹炮,以及高射炮牵引车;1938年交付的有榴弹炮、炮艇、鱼雷快艇、高射炮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党当局已有一支8万多人全部德式装备的部队,在淞沪战场上曾作为主力使用。

根据《中德易货协定》,中国方面进口德国所有产品人家都不用钱,但不是白给,中国要向德国出口自己的特产来抵消德国货款。

借款合同签署后,中国向德国提供了大批的农产品,包括蛋品644吨、芝麻6500吨、豆油850吨、棉籽油2095吨、桐油100吨、花生仁1000吨、花生油1000吨、蚕茧150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德国此刻态度很微妙,既想鼓动日本侵占中国,一切征服世界;自己的在华利益又不想被日本过多侵犯,因此不愿意日本扩大侵华战争。

10月下旬,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电告驻华大使陶德曼和驻日大使狄克逊,德国愿意调停中日战争,由此揭开了德国调停的序幕。

面对德国调停,日本提出苛刻的和平条件,如内蒙自治、华北特殊化、上海交由国际共管等。

对此,德国政府不仅不觉得不公平,反而力劝中国接受。

这三个条件,任何一条都是卖国条件,蒋介石再窝囊也不接受。

随着南京被攻陷,日本得意忘形,打算三个月征服中国,不再打算跟国民党政府和谈,提出更苛刻的条件,如中国放弃容共和对日满的敌对政策,向日本作出一定赔偿等。

蒋介石抗战态度已经变得非常坚决,放弃和谈幻想,对日本的无礼要求不予理睬。

所谓的和谈终于破裂,调停终于失败,日本方面便于1938年1月16日发表了一份官方声明,称谈判已经结束,不再承认国民党政府。东京方面对德国“提供的斡旋”表示感谢,并且撤销对国民政府的承认。

其实从日本侵华开始,德国跟日本就是地道的盟友,中国的不过是两国的牺牲品,德国不惜让日本扩大侵华,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德国无论如何也不会疏远日本。

因为随着局势的发展,日本在德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原形毕露,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德国将承认‘满洲国’,以抛弃过去不可解之幻想政策,而尊重现实。”

以此为标志,中德关系性质改变,成为敌对国家。

2月24日,中国政府照会德国外交部,表明了“对德国此种不友谊行为之不满”。

德国方面则假惺惺地通过其外交部向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表示:“

德方对中日战事仍保持过去中立态度,希望中国政府亦继续以前对德友谊。”

可是在6月24日,外长里宾特洛甫下令召回驻华大使陶德曼,与此同时,德国国防部则冻结了对华军售,发出了军火输华禁令。

7月5日,全体德国顾问离华回国。中德合作到此正式结束,两国关系事实上已经破裂。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签订,条约“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中之领导地位”。

1941年7月,德国宣布承认汪精卫伪政权,这对南京国民政府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蒋介石在日记中强烈抨击希特勒今年的“侮华”政策“可谓极矣”,“若不再与绝交,则国格将有所损。”

于是,在德国和汪伪建交当天,中国正式宣告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9日,中国政府宣布同时对德国、日本、意大利宣战,双方处于战争状态,与德国间的“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一律废止”。

中德关系至此完全破裂。

很多人提起德国为中国武装多少个现代化师津津乐道,对希特勒德国充满感激。

这些人没有明白,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个弱国,无论是北方大国还是德国,对中国只有利用和领土野心,从来没有友好和尊重。

别忘了清末德国曾经入侵过中国,长期占领过中国领土。

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也是一头恶狼,德国跟中国关系破裂是迟早的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1930年,中国是德国在远东最大贸易伙伴。当年德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3.475亿帝国马克,而同日本的贸易额为2.34亿帝国马克。

抗战前,德国军火输入中国数量猛增,1936年是23,748,000马克,1937年则为82,789,000马克,其中包括榴弹炮、海岸防卫炮、高射炮、鱼雷快艇、军用车辆和各种枪支等;德国输入中国军火占中国输入军火总量80%。

与此同时,中国还从德国购买大量军火物资。1935年至1937年,中华民国从德国订购了31.5万顶M35钢盔(即知名的纳粹盔)、步枪子弹以及各式防空炮。其他从德国进口的军事装备包括少量的俯冲轰炸机,亨克尔轰炸机;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榴弹炮、反坦克炮,例如PAK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装甲车辆,以及一号坦克;此外还有大量的军用通讯器材、探照灯和发电机。中国海军在抗战爆发前向德国订购了5艘潜艇、1艘潜艇供应舰、11艘鱼雷艇和1艘鱼雷快艇母舰,以及大批鱼雷。

第一,德国需要中国的物资。

德国当时全力发展工业,急需中国的一些战略物资。

德国的油脂工业原料几乎完全依赖东北的大豆出口,德国工业对于中国出产的钨砂、锑、锰、锡、猪鬃和桐油也有大量需求。

中国向德国输出战略物资也逐年增加,如钨砂输德量,1933年3,766吨,1934年4,385吨,1935年7,883吨,1936年8726吨;德国通常进口钨砂占世界钨砂产量一半,其中60%-70%来自中国。

第二,德国和中国并没有任何冲突。

德国在远东没有支点,而中国在国际政治上也没有同德国有任何对抗。

虽然德国选择日本作为战略伙伴,但希特勒认为日本并不可靠,还是两面下注比较 安全。

所以,德国在和日本合作的同时,大力发展和中国的关系。

第三,德国和中国是传统的军贸伙伴。

中国最早进口的武器主要是英国、法国。

但英国武器往往有很多政治要求,英国同中国打过2次鸦片战争,在中国有很多利益。

法国武器的性能较差,而且很昂贵。

所以,从清朝开始,中国就购买了大量的德国武器。

比如北洋水师的2艘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都是德国货。

主角穿越到德国二战前的小说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作者:月面

小说简介

本书是架空类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游戏外挂男林有德穿越到二战前的德国的故事。林有德穿越到了1930年,正准备一展抱负,却发现这个世界和他原来的世界不太一样,林有德看了看橱窗里自己那张普通水准的脸,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用钢铁和烈火埋葬美丽战姬的道路。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7682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江尘和苏清的诗作下一篇:郑和是泰国国王吗 现任泰国国王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