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二战英国对德国态度变化 英国与德国的历史

导语:二战期间,英国对德国的态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起初,英国采取了绥靖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然而,随着德国对欧洲的侵略扩张,英国逐渐转变为坚决抵抗德国的立场。最终,英国与盟国一起击败了纳粹德国。

目录导航:

  1. 二战英国对德国态度变化
  2. 英国和德国关系好不好
  3. 二战德国和英国,交战过,哪些海战
  4. 英国和德国关系如何
  5. 二战英国和德国交战时间
  6. 二战时期英国打得赢德国吗
  7. 为什么在一战中,德国侵略比利时后,英国才向德国宣战
  8. 同是日耳曼人,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英国
  9. 一战德国和英国产生矛盾原因
二战英国德国态度变化

二战时期英国对德国态度变化是非常的大。二战刚开始时。英国对德国侵略东欧国家是墨许和纵容的。当时英国有私心,它想平衡各大国在欧洲的力量。但后来英国看到德国野心越来越大。想要吞并整个欧洲时。英国就表示坚决反对了。

在德国占领波兰后。英国和法国正式向德国宣战。有此二战爆发。到后来德国要攻打英国,对英国狂轰滥炸时。那英国对德国是恨之入骨。誓死抵抗。坚决要打败德国。

英国和德国关系好不好

不是特别亲密 欧洲现在已经认识到只有联合才有出路了,毕竟小国家难成气候。所以欧洲以后的发展前景就是联合 英国和美国走的较近,欧洲和德国关系密切的大国是法国,而不是英国

二战德国和英国,交战过,哪些海战

1、挪威之战,挪威之战是二战爆发后双方第一次正面交手,英国海军把德国海军的一大半军舰都送到海底了,陆地上也一度将德国人按在沿岸,可最后还是德国人翻盘了2、法国战役,毋庸多说,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逃回英国3、不列颠空战,海狮计划泡汤4、北非战场,包括马耳他,英国人和德国的非洲军团杀得天昏地暗5、中南欧战场,在希腊,英国远征军被杀得大败,来了个小型敦刻尔克,在克里特半岛还让德国人上演师级规模的空降6、突尼斯战场,最后和美国人一起消灭了德国和意大利联军,肃清北非7、登陆西西里,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德国的赫尔曼戈林师血战8、意大利战场,英国部队随美国部队一起和德国人在卡西里亚山血战9、诺曼底登陆,之后一路打进法国,市场花园行动,攻击荷兰,接着是攻入德国本土

英国和德国关系如何

不是特别亲密欧洲现在已经认识到只有联合才有出路了,毕竟小国家难成气候。所以欧洲以后的发展前景就是联合英国和美国走的较近,欧洲和德国关系密切的大国是法国,而不是英国

二战英国和德国交战时间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进攻,二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因为利益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同时开始和在法国的英军交战。

1939年9月3日 ,在德国入侵波兰不久,英国就对德国宣战了 而1941年12月9日,英国又对日本宣战。

二战英国和德国宣战时间是1939年9月3号。1939年9月1号德国进攻波兰。英国向德国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12个小时内答复撤军。德国没有回复。于是英国向德国宣战。而两国真正交战的时间是1940年5月10号德国入侵法国。和法国境内的英军交战。两国一共有几次大的交战。

一是不列颠之战。德国空袭英国。想要摧毁英国的防空力量而发生的。最后以德国失败而结束。

二是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也是以英军为首的盟军胜利而结束。还有西西里登陆和诺曼底登陆。

都是有包括英军在内的盟军胜利而结束。

二战时期英国打得赢德国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英国和德国各有优势,而且在历史上也是互有胜负。

英国海军是有绝对优势的,德国只能依靠u型潜艇偷袭英国物资船和商船,无法做正面对抗;英国空军是略强于德国,因为它成功阻止了德国空军的多次进攻,并多次出动对德国的战略目标进行打击;陆军方面肯定是德国强了,当时的欧洲大陆几乎都落入德国之手,英国被迫进行了敦克尔克大撤退。

但是,在二战后期,德国的末日科技取得重大突破,超越时代的v2火箭和喷气式战斗机轮番登场,只可惜此时德国大势已去,再加上美国的介入,大大加速了德国灭亡的步伐,德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从战略上讲,德国是挑战者角色,英国是被挑战者,因此,德国只有彻底打败英国才能算赢,否则,即使是平局,那也是德国败了。

怎么可能打的过?要不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联军保存了有生力量,估计整个欧洲被德国同一了。 如果不是美国的大力支持,德国的战略失误,英国很难反攻。如果英国拉出来和德国单练,英国不可能赢……

没有其他强有力的外援加入的情况下,恐怕双方都无法打败对方,英国的优势在海外殖民地有丰富的战争资源和兵员补充,已经英吉利海峡屏障,德国则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军事力量优势明显,英国仅凭自身力量无法击败德国。

打不赢,但是德国也拿英国没办法。

皇家空军不弱于德国空军、皇家海军远远强于德国海军,所以德国很难进攻到英国本土。但德国陆战很厉害,英国只能在空中和海上进行周转,无法进入陆战。

至于诺曼底登入,完全可以称为是美英国家无耻的表现!

在眼看苏联稳住战局开始反转时。

英美只不过想分一杯羹。

英国和德国单打的话,肯定是德国赢。应为德国军事实力很强大,后面马上导弹就会实验成功,但是英国与德国开战以来一直受美国的军事援助,如果没有美国支援,英国造早就被德国人打败了,这就是为什么二战后美国和英国关系如同一家的原因。

我认为英国在二战中是打不过德国人的。英国人获得的胜利有许多侥幸因数。并且依靠美国的补给挺过来的。

二战时期英国和德国军力对比:

德国:

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头号的工业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有一组数据:1932-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提高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增至2320万吨。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5家飞机厂、40家汽车和坦克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厂。1940年8月2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但隐藏在“辉煌”数字背后的却是二战时期德国工业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首先,德国工业缺乏足够的原料。德国拥有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军工生产需要的很多原料德国都很紧缺,这影响到了军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譬如德国在战争后期生产的喷气式飞机的轮胎材料是人工合成的再生橡胶(因为缺乏天然橡胶来源),但这种人工产品满足不了高速喷气式飞机的起降需要,在降落时经常发生爆胎的情况。 其次,德国严重缺乏石油等燃料来让它的军工产品充分发挥作用。在严密科学的组织和施佩尔富有创意的领导之下,德国的军工生产在1944年底以前竟然可以维持在相当高的产量上,前纳粹德国将军冯•梅林津在其所著的《坦克战》一书第二十三章中引述了纳粹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在向纽伦堡国际法庭作证时说的话:“如果用数字来说,[德国的]军工生产是很可观的。就拿1944年来说,我可以装备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就是说,可以使200万人得到新的武器装备。如果没有飞机轰炸,产量还可以提高30%。整个战争中,我们弹药生产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飞机产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潜艇的生产是在1944年12月。” 1944年7月德国武器生产量比1939年扩大5.3倍,飞机厂从1943年的80家增至550家,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产量增长33.9%,达到2.7万辆,火炮增加50.3%,达到8.7万门。

在1944年冬季之前,德国还看不出有失败或崩溃的迹象。然而德国一直没有足够的燃料让这些可观的装备充分投入到战场上,同盟国的战略轰炸以及境外燃料来源的丧失最终使得德国的军工生产在战争后期几乎失去了意义。

到了战争的末期,尤其是进入1945年之后,德国军工生产体系在同盟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和陆军的不断推进之中终于土崩瓦解,不再有能力支撑德军的作战。而同时期的同盟国军工生产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也就是说,和总的战争形势一样,德国的军工生产是一个逐渐被削弱直到最终垮台的过程,同盟国则是越打越强。

英国:

英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它是老牌的西方工业列强,拥有较强的工业制造能力。但是在二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主要战场局限于海上和空中,因为它只需确保自己在海上和空中的相对优势,就可以自保,因此其工业生产的重心自然倾向于海空装备方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43年7月登陆意大利以前),英国对德作战的陆上战场仅限于北非,而北非对德国来讲只是个很次要的战区,德国投入到这个战场上的兵力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里只有4个不整齐的师),所以英军的陆上压力较小,陆军装备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其生产在三军装备生产计划中并不占有优先的位置。总的来讲,英国具有很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严重依赖于海外资源的大量输入,在这方面,来自美国的援助和英帝国众多海外殖民地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从以上分析英国在战时生产上面与德国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英国凭着英吉利海峡的天险扛过了德国早期的第一轮打击。然而我认为德国希特勒的指挥错误才是最致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40多万人大撤退德国完全有能力通过轰炸而绞杀掉这些部队。但关键时刻放弃了。如果德国始终集中精力进攻英国而不是进攻苏联。可能不到一年能拿下英国。而如果拿下英国,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将降低一些,并且实现登陆作战缺少英国作为基地难度会增加不少。

1、首先讨论两国的军事实力,德国和英国都是当时实力较强的欧洲国家,在欧洲的局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军力上,双方各有千秋。德国的陆军作战水平要比英军强,因此才能在法国战役中将联军击败,使其溃退至英国本土,而且德军的优秀指挥官比较多,很好的扩大了德军的战果。而英国的很多指挥官作战指挥能力不佳,而且英国人的不少武器设计思想比较奇特,并不适合实际作战,也影响了其作战效果。而英国的家底已太丰厚了,这属于德国根本无法弥补的问题。这至于扯到当时的英德的政治体制,那更象是意识形象上的假想了。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二战之前,殖民地体系并没有被动遥,也因此英国可以从全世界获得各类物资及人力等等,这都是德国得不到的,自开战起,德国即被封锁,失去了大部分的外部物资供应等。从这个角度说,英国在实力上要比德国更强,只是德国经过战争初期的一系列胜利,令自已的实力大大增加,从而弥补这一不足。

2、英国的军事实力强于二战时德国,从海舰的装备数量上都高于德国,空军力量也强于德国,经济上更是富过德国,英国物资的大后方有诸多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提供,更有美国的大规模援助,英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都要比德国强大的多。其实德国纳粹骚扰英国有二种原因,德国对于英国背后的美国援助感到十分无奈。但法国的不抵抗,让希特勒有一种侥幸心理,可邱吉尔就是不买账。希特勒在无望的形势下只得放弃。还有一种解说就是欺骗性的战略方式,针对目标当然是远东苏联。在海战方面二战德国的水面舰艇虽然战斗力不如英军,但是水面舰艇部队的几艘主力舰牵制了英国海军大部分主力,像围攻提尔皮斯和“俾斯麦”号战列舰,皇家海军派出了介于其两倍甚至三倍的实力。正是这样,英国从欧洲抽不出身,无法支援地中海和亚洲的战斗。二战德国的水下潜艇部队不用说了,实力和战果居世界第一,"狼群"战术举世震惊。英国的海军是世界公认的最强,海军基础强大,舰艇数量多,质量也不差,拥有远洋作战能力。从海上交锋情况看,英国海军占上风!

3、由于英国的工业基础都在英伦三岛,殖民地只有基础的原材料输出,所以统一欧洲的德国(苏联除外)在技术,工业方面完胜英国,只有原材料方面英国远胜欧洲但是由前文所知英国的殖民地只有原材料,没有工业基础(相比较英国本土与殖民地)所以英国只能将殖民地的资源冒险运往英伦三岛,但是面临德国潜艇的风险最大,毕竟水下杀手谁也不知道什么出现在什么地方给予致命一击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必败。所以德国实力更强,所以统一的欧洲才能在世界的舞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另外,科技也是关键,第一枚弹道导弹,强大的虎式,豹式坦克,先进的U型潜艇等等,这些都为帝国的战争缔造优越的条件。当然,综合国力不仅仅只有工业,科技实力,单从这两者上看,英国已经完败了。即使是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中仅仅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并且他能集结五百多万部队和几千辆坦克进攻苏联,这是英国做不到的。

综合来看,和英国相比,德国并没有太多优势。德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德国的军事是建立在提前开动战争机器,长期疯狂追加军事投入基础之上的。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军事开支远远超过英国。即使如此,到二战前,德国的军事力量才在部分领域超过英国。比如在海军方面,德国仍然和英国有着巨大的差距,德国海军根本无力和英国海军抗衡,否则不会被英国海军打的出不了家门口。实际上,即使空军方面,德国也没有多大的优势,否则就不会在不列颠空战中被英国击败。虽然德国陆军实力超过了英国,但当英国退回本土后,其海军不是英国人的对手,空军在英国人手中也没讨到便宜,强大的陆军只能望洋兴叹,德国拿英国一点办法没有。反而是英国利用制海权把德国和意大利封锁在欧洲大陆。德国没办法,只能疯狂发展潜艇及近海突击舰和英国人打游击。至于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同样被英国海军按在地上摩擦。不过德国人的狼群战术也成功的把英国人拖住,硬生生的把拥有上百万吨军舰的大英帝国海军整成了反潜舰队,让英国人有劲使不上,到二战结束也没有多少像样的战绩。

打得过,只是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殖民地遍布全球,皇家海军舰队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世界各地。 强大的海军保证了本土不会受到来自海上的突然攻击,以及海上交通线的畅通,尽管德国的潜艇曾一度击沉了很多商船,但无法从根本上威胁英国。

英国一直试图保证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所以在一战后一直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看着德国一天天做大。二战爆发前,英国和德国的实力总体上是势均力敌,只是德国的战争准备更充分,但是由于海军的发展不是短期能够提升的,使得德国海军一直就无法和强大的英国海军相比。因此德国就像是一个无腿先生,无法走出欧洲大陆,不能进行远洋作战,北非已经是德国的作战极限了,英国依靠海军优势,可以切断德国的任何补给和摧毁德国任何规模的舰队。而且不列颠空战,德国又失去了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德国几乎是被英国封锁在陆地上,无法从海外获取战争资源尤其是最重要的石油和橡胶! 闪电战看似厉害其实是德国缺乏油料,机械化部队和空军都无法持续作战!

除非德国迅速彻底击败苏联获取巴库油田!但这不现实,英国不会看着苏联灭亡!因此德国的军工生产力在强大,军队在勇猛,英国耗也能耗死德国!

为什么在一战中,德国侵略比利时后,英国才向德国宣战

其实和德国向其他国家宣战也就隔着没几天

1914年7月31日沙俄表示奥匈你揍塞尔维亚的话老子就出兵揍你丫的,然后德国和奥地利是同盟啊~ 于是就和沙俄说你丫要是敢动,老子就揍你丫的,给你12小时考虑。然后沙俄没鸟他,于是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

德国寻思如果先揍沙俄的话,屁股后边的法国不得不防,因此和法国说,要他们在和沙俄血拼时候保持中立。其实这是一句废话,法国和沙俄早就签署了法俄同盟条约,目的就是防德国。所以法国也没鸟他,于是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

然后8月4日,德国人不想从法军正面对刚,所以借道比利时,但比利时当时是英国提出并被认可的永久中立国,并签署了《伦敦条约》,德国入侵比利时等于打英国脸,所以英国立即向德国宣战。

当然,以上只是表面流程。实际上英国向德国开战肯定不光是为了那张形同废纸的《伦敦条约》以及表面上的《英法俄三国协约》

主要原因还是他们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就看上边这个图,当时同盟国是德国、奥匈、土奥。先甭管土澳,光是德奥联手就是横扫欧陆的力量。法国那会已经很弱鸡了,完全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受益者德国的对手。而沙俄又是个现代化还很渣的土包子,英国如果不帮忙,欧陆被同盟国平推,那自己的话语权就没了。

所以英国不是因为比利时被德国入侵而宣战,而是他必须宣战。入侵比利时也恰好正是个一战西线开打的节点,所以英国也是第一时间宣战,不存在滞后。

因为民主国家出现以来,英国就一直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对欧洲大陆实行均势政策,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一旦均势失衡它便会加入到弱势一方,对抗强势,保持欧洲大陆总体势力均衡

同是日耳曼人,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英国

是这样。首先,维京人是日耳曼人在北欧的分支,维京人入侵法国形成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公爵威廉入侵占据英格兰并和当地人融合(当地人本身也是罗马统治崩溃后入侵的日耳曼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原始居民凯尔特人的混血后代),其后裔延续至今。因此英国人和德国人都是古日耳曼民族的后裔。

一战德国和英国产生矛盾原因

第一,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英国传统的欧洲霸主,并对欧洲大陆实行平衡,制约后起工业国家德国。

第二,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等国早期已经分配了广大的殖民地,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匮乏殖民地,缺乏广大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总之,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先发国家和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

一战德国和英国产生矛盾的原因如下。英国作为先发的殖民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大批的殖民地,成为了日不落帝国。英国依靠殖民地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德国作为一个后发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向英国发动了挑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58433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张廷璐为什么舞弊 雍正杀张廷璐是真实历史吗下一篇:菲律宾穷吗 菲律宾建国的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