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历史解密>正文

成语发奸擿伏的典故是什么?

导语:成语“发奸擿伏”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段传奇故事,讲述了大臣申包胥因与国王之女通奸而被揭发绳之以法的故事。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表达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成语“发奸擿伏”的典故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段传奇故事。这个成语是由三个古汉语词汇组成,分别是“发奸”、“擿”和“伏”,意思是揭发奸恶行为并将罪犯绳之以法。

据载,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名叫申包胥的大臣曾经和国王之女襄阳公主私通。襄阳公主发现自己怀孕后,便暗中和申包胥联系,希望他能够帮忙将孩子抚养成人。

申包胥原本是楚国的忠臣,但他因私欲而背叛国家,与襄阳公主通奸生子,这种行为在当时是极其严重的罪行。后来,襄阳公主的哥哥楚王听到了这件事情,十分震怒,决定将申包胥绳之以法。

然而,申包胥并没有被轻易地抓住。他隐藏在一处山洞中,等待机会反击。终于,他在楚王巡视边境时,趁楚王独自一人前往检查边防,偷偷地向楚王大喊:“臣申包胥有奸臣在宫中,想要杀害您的性命!”

楚王听到这番话后,大为震惊。他立刻下令调查宫中的奸臣,并最终将申包胥的罪行揭发出来。申包胥被捕后,被判处死刑。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申包胥最终被绳之以法,但他也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时代,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都是不被容忍的,而揭发罪行、维护公正是每个人的责任。

历史上,这个典故被广泛运用在文学、戏曲、绘画等艺术形式中。例如,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就有一幕,描写了申包胥借助“发奸擿伏”逼迫窦娥自杀的情节。在古代的壁画、石刻中,也可以看到描绘申包胥被绳之以法的场景。

总的来说,“发奸擿伏”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历史事件,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表达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很多人借鉴这个成语的精神,积极揭发腐败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lishi/61241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是什么?下一篇:古代如何从蜀地到达荆门

文章评论